大夏皇都。
早朝。
秋風拂地,今日早朝的金鑾大殿上,氣氛靜默的駭人。
文武百官躬身在下,滿頭是汗,戰戰兢兢,生怕龍椅上坐著的那個人,點到自己的名字。
一片沉默中,滿頭大汗的武將們,頭頂升起一片白煙。
夏擎默默地看著手上的折子。
平日里那些吵得厲害的大臣,此時倒是安靜的像是死了一樣,直到夏擎看完了整道折子,大殿中也沒有傳來任何聲音。
夏擎將折子緩緩放到龍案上,深深皺了皺眉。
這是一道昨日來自柳州的急報,一道讓眾人心中驚駭,卻又一頭霧水的急報。
柳州形勢,居然在不知不覺間,已經如此緊迫了嗎?
那層自察覺開始,便始終壓在心頭的薄薄迷霧,居然不知不覺間,已經是滿天烏雲了嗎?
重騎……重騎!
夏擎想不明白,為什麼,為什麼大夏會出現這麼一支重騎?
除了自己的禁騎,北境的拒狼騎,何人還能私自攢得出這麼一支重騎!
這事從一開始,夏擎便對此滿心的疑惑。
這不是十騎,甚至不是百騎!
整整數千騎,數千騎啊!
要知道即使是皇家禁騎,也只有一千騎而已啊!
這豈不是說,叛軍手里的勢力,比自己這個掌控著整個九州大半疆域的皇帝,還要雄厚?
在自己當政的情況下,真的有人能夠在私底下攢出這樣的重騎嗎?
三千,足足三千啊!
哪來的?
究竟是哪來的這三千重騎?
文武百官昨夜討論了一夜,都沒有能夠得出一個結論。
來自諸侯?
別說笑了,涼王就連手下駐守邊疆的那一萬涼騎都養不起了,哪來的錢能夠搞出來三千重騎?
再說了,那是有錢就能夠搞出來的玩意兒嗎?
工匠呢?
一副全套重騎重甲,鎧,盔,鎖,馬鎧等等,那可是需要經驗老道的工匠,在皇命下,都需要耗時數年才能夠完成的東西啊!
能夠穿戴重甲的戰馬,騎兵,哪一個又不需要培養?
三千,三千啊!
要知道大夏建國這一千多年下來,也不過積攢了區區三千套重騎甲而已啊!
北境那邊有兩千套,皇城這邊一千套,這就是大夏一千多年來的積累,除此之外別無分號。
步卒重甲倒是有一萬來套。
可是那和重騎,是一個等量級的東西嗎?
再說了。
先不說其他的。
就說這三千重騎加幾千輕騎,是怎麼出現在柳州的吧。
那不是幾百人,千把人,那他娘的是近萬人啊!
近萬軍隊,就這麼突兀的出現了?
怎麼?
我大夏邊關,是一個人都沒有,所以任由他們就這麼出現了大夏腹地嗎?
這這這這!
他不管從任何地方來說,這都根本說不通啊!
難道他們是坐船來的?
可是能載一萬人的船隊,只要沿海漁民不是瞎子,那折子早就該送上來了。
詭異!
那支叛軍出現的實在是太過詭異了!
沒有任何來歷!
沒有任何跟腳,近萬人的軍隊,就這麼突兀的從九州腹地蹦出來了。
就和鬧著玩兒一樣。
別說夏擎想不通了。
昨天文武百官真就是討論了整整一夜,但硬是找不到一個能夠解釋的辦法啊!
一點點都沒有!
你這讓大夏怎麼辦?
他今天能突然出現在柳州,明天就能突然出現在皇都!
一點情報底細都沒有,這你讓大夏怎麼對付?
皺眉沉思許久。
夏擎沉聲開口,朝著下方的文武百官問道,“若是深究此軍來歷,那麼到最後或許只有一個可能,那就是此軍來自西南,自蜀地入境……”
大夏邊境上,北境是絕對不會出現任何問題的。
就算是北王的狼騎自己南下了,也不可能放外人進入九州腹地。
如若外人能夠突破北境防線,長驅直入,那就代表著整個北州已經全部淪陷,且鎮北王身死……
但現在北境除了缺糧外,其余的一切安好,所以這支騎兵絕對不能來自北境。
至于說涼州……
若是這支軍隊是從涼州入境,那麼涼王恐怕早早就跑來京都避難,且向自己這個皇兄哭訴了。
涼王雖然狡詐了些,但若是說他放大股重騎偷偷入境,那夏擎是絕對不會相信的。
因為夏璽那個家伙惜命!
他不會不知道,這麼一只重騎突然出現于九州,究竟代表著什麼。
說句難听的。
如果對方不是在柳州冒頭,而是選擇在京州動手,那麼重騎圍城以力破之,或許京州都將在頃刻間陷入萬劫不復之地。
那是夏璽絕不願意看到的,因為那人其實對皇位並沒有什麼想法,除非大夏真的陷入暴亂,要不然夏璽絕不會出涼州一步……
說到底。
幾位兄弟中,夏擎最為看不透,最為擔心的,還是蜀地的夏堯。
但是這麼想來也沒有道理啊。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因為如果夏堯能夠與這麼一支強大的騎兵搭上線的話,那麼夏擎敢肯定,現在絕不會是單獨一支重騎突然出現在柳州。
而是蜀地所有蜀夏軍全部出動,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吞並周邊河山,然後攻向京都……
為什麼!
究竟是為什麼呢?
為什麼那支軍隊會在柳州出現,那既不是什麼戰略要地,也不比江南富庶,更比不上京都重要。
甚至都不在邊疆之地!
這一切簡直……簡直莫名其妙!
對方究竟想干嘛?
心中思緒如麻,夏擎只覺得一陣心力交瘁。
看著依舊閉口不言的文武百官,夏擎頓時一拍桌案!
“ !”
大殿上,百官一時間就連呼吸都頓住了。
“諸位愛卿對此有何頭緒,不妨說來給朕听听!”
夏擎轉頭看著丞相王征,沉聲道,“就從丞相開始吧,王相對此有何看法?”
丞相老成持重,對事看法向來有自己的獨到見地,一針見血。
迎著夏擎的目光。
王征緩緩向前踏出一步,微微躬身道,“回稟陛下,對于此事,老臣覺得既然找不到此軍跟腳,那麼我們大可不必糾結如此,不如先將其掠過,先從大局角度出發討論該如何處理當下……”
自從昨夜爭執未能得出結論,朝堂百官也不敢貿然說是諸王放人入境之後,王征便知道,這件事只會不了了之。
它會成為一根刺,從此以後一直扎在大夏心頭,也會如同一片消而難散的陰霾,不知何時又會讓大夏迎來一陣狂風暴雨。
因為現在看來,大夏一時半會兒是挖不出這支軍隊的來歷了。
所以王征便一直在想,如果置九州隱患于不顧,當下率先將這支叛軍撲滅的話,又該如何下手?
“王相所說極是!”
“老臣附議!”
“末將附議!”
眾人一听王征率先提出來,不顧山河隱患,先撲滅叛軍之後,便急忙開始紛紛出言附議。
畢竟昨夜他們可是煎熬了一晚上。
可以說是一直都在小心翼翼的,生怕自己說錯了一句話。
畢竟如今九州邊境大部分都是由三王鎮守,這件事討論到最後,不管你說這支軍隊是從哪里進來的,勢必都會得罪一位藩王。
這也是為什麼他們害怕被皇上點名的原因。
因為此刻發言,無異于頃刻間便將一位藩王徹底得罪的死死的了。
誰也不敢背這麼大個鍋。
沒看到就連王征也不敢,于是便曲線救國,模糊了這件事,反而提出了先行討論如何處理叛軍。
龍椅上。
听到王征踢皮球的話後,夏擎本能的便眉頭一皺。
但隨即,他便心中微微一嘆。
細細一想後,其實夏擎便也知道了,此事就算繼續討論下去也不可能會有什麼結果了。
如今世事變遷。
當初的從龍之臣,如今已是花甲之年,再讓他們冒著大不諱來當面彈劾一位王爺,他們心中也沒有那股心氣了。
于是夏擎便松了松臉上的神色,抬了抬眼皮看著群臣問道,“王相所言有理,那麼現在就由諸位愛卿來說說,該如何對付這支叛軍吧。”
關于這一點。
夏擎自己也沒有什麼頭緒。
如今皇朝和蜀地已經在交戰之中,後方之事可謂是牽一發而動全身,夏擎自己也不敢胡來。
這時,早已經等待許久的大將軍楚驍站了出來道,“回稟陛下,如今甘,梁,敘三州陳兵二十萬于劍門關外,正在和蜀地交戰,三州兵馬已調動大半對于柳州已無馳援之力!”
“不過若是讓末將出馬,那麼末將集結徽,黔二州府兵,亦可與之一戰!”
楚驍的話信心十足。
但是打了半輩子仗的他,亦不敢說,能夠全殲敵軍,只敢說能夠與之正面一戰。
因為楚驍深刻的知道,三千重騎就是怎樣的恐怖存在。
即便兩州拉出十萬兵馬,也很難圍困住那三千重騎,而且按照柳州州牧寧遠爭的折子來看,對方可是還有幾千輕騎的。
那也是一個棘手的問題。
騎兵這種東西,只要讓他們撕開了一道口子,那麼到時候自然是天高任鳥飛,反倒會激化當前局勢。
偏偏還沒有誰敢說,一定能夠攔住一只重騎。
夏擎自然也是听出了楚驍的言外之意,于是他又轉頭看向王征問道,“既然此法是丞相提出來的,那麼丞相對此又有何看法?”
萬一楚驍失手。
敵軍沖出柳州,然後直撲西南,那麼正在和蜀地交戰的甘,敘,梁三州之地可就算完了。
若是對方再直撲前線,那可就更是完犢子了,夏擎不想賭,局勢還沒嚴重到那個地步,沒有賭的必要。
王征听後當即點頭,他心中早有腹稿,只听他沉聲說道,“如今和蜀地的交戰已經牽扯了大夏的大半精力,再加上敵軍如今只是佔據了兩座沿海小城,因此老臣覺得陛下應當還是以蜀地為重!”
“叛軍佔據的兩座小城,對于現在的大夏來說短時間內根本無傷大雅,不在什麼戰略要地,柳州應該是能夠拖一拖他們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最主要的是,大夏如今國庫早已告急,如若蜀地再沒個結果,那麼明年又當如何?相反,若是去對付這股叛軍的話,即使將其鎮壓下去,大夏除了支出大量糧草外,基本上毫無收獲可言,按照如今的局勢,急促開戰實屬不必要之舉!”
“蜀地才是大夏如今最主要的目標,而且如今即將進入冬季,一旦入冬,那麼叛軍就會銷聲匿跡,對周邊毫無威脅……”
“反倒是大夏萬萬不可因此牽扯精力,老臣覺得,楚將軍不應將目標放到柳州,而是應該即刻出發集結兵馬前去支援敘州,只要拿下了蜀地,那麼明年糧草充足之下,柳州叛軍只不過是甕中之鱉……”
听完王征的分析。
不光夏擎,朝堂上大部分官員都接連點頭。
“王相所說在理!”
“是啊陛下,就算撲滅叛軍,也解不了大夏如今之困境!”
“大夏現在缺的是糧食,理應以蜀地為重!”
“老臣也覺得,與其去剿滅叛軍,不如先行將蜀地拿下,畢竟冬季馬上就要來了。”
“老臣附議!”
“柳州之亂,只需要讓甦州出兵支援,只要守住柳州城,那叛軍便不足為懼!”
“臣附議!”
“陛下三思!”
“……”
听著朝堂上吵吵嚷嚷的聲音,夏擎仔細想了想後,便沉聲道,“諸位愛卿安靜!”
“和諸位愛卿所說一樣,朕也覺得王相所說極是,一日不解蜀地之患,大夏便一日不得安寧!”
“楚驍听命,即日起集結徽,黔二州兵馬,前往西南,務必在冬日前拿下蜀地,以解大夏之危!”
“再傳旨甦州州牧,出兵前往柳州,協助柳州城抵抗叛軍!守備為主,只要支撐到冬日即可,萬萬不可貪功冒進,落入叛軍陷阱……”
“末將領命!”
大夏1212年秋,大將軍楚驍領皇令,從京都出發,沿途集結黔,徽二州兵馬,直撲蜀地而去!
此時,參與進攻蜀地的州府,已經達到了五個之多!
總兵力來到了二十萬之巨,如猛虎入山,一時間壓的蜀地,抬不起頭。
不過讓人疑惑的是,雖然蜀地在正面戰場接連失利,但蜀王夏堯卻絲毫沒有向大夏服軟的跡象。
不過一番交戰下來,大夏雖然有收獲,但是卻也遇到了一個大麻煩。
他們,一時間拿不下劍門關!
喜歡玄幻我靠搶親證道大帝!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玄幻我靠搶親證道大帝!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