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明土著大戰穿越眾

第505章 百日閣老(十)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叫你敢答應嗎 本章︰第505章 百日閣老(十)

    “……鄭直,人品庸劣不為士論所重,垂涎台鼎久不�C懇圓偈繁史財淥嵋蝗我閹劍 院枚穸ㄖ  療溱 懿恍艄 邸S峙蟊鵲扯窠 魅搜廂裕 跋縟順嘆淳憒 羆焯鄭 憬 甦盼南艽 鈧惺檣崛耍 直涑煞ㄎ醇熬拍耆忌轎魅誦還澩 寰級礁 際掠稚疾煸憾際隆M婧鮒笆兀 眯灘浚 罄硭攏 驕┤ 頰竟攣 貳3己擦衷渮潭諒瞢^請亟賜誅戮,上以慰祖宗之靈下以雪臣民之憤。”御道之上有人跪在御前擲地有聲的大聲讀著題本。

    奈何羅只是文弱書生,中氣不足,反正站在御道旁的鄭直听的斷斷續續,十分費力。

    皇明殿閣輔臣,每有被彈章者,然多出言路,或庶僚間亦有之,其出本衙門者絕少。自孝宗初年有之,以至于今,然皆有所為也。

    上次內閣被翰林院指著鼻子罵還是弘治元年,彈劾的甚至是當時的首輔劉吉。詹事府左庶子張升,參首揆劉吉十罪。究其原因,張升認為他有從龍恩,僅從諭德轉一階,沒有得到學士,以賞薄恨吉也。

    御座之上的弘治帝一動不動的靜靜听著,這不是他安排的,甚至是他想極力避免的,奈何還是發生了。這讓弘治帝異常憤怒,甚至警惕。內閣這般操作,他之前沒有收到一絲風聲。這意味著啥?東廠在做啥?後宮又充當了啥角色?難道他們聯手了?

    只是鄭直這條功狗怕是不能用了,可惜,可恨。若對方這段日子不是四面樹敵,局面哪會如此一發不可收拾,果然爛泥扶不上牆。看來又要重新物色人選了。

    待羅讀完之後,起身回班。

    “臣翰林院編修汪俊有本……”

    “臣吏科給事中吉時有本……”

    “臣兵科都給事中潘鐸有本……”

    “臣刑科給事中湯禮有本……”

    “臣都察院御史王凱有本……”

    “臣都察院御史李良有本……”

    “臣錦衣衛指揮使,詹事府右諭德兼翰林院侍讀鄭直有本。”就在李良剛剛講完,一直站著不動的鄭直搶先越眾而出。也不等禮儀司宣贊,直接來到御前跪下“臣參少師兼太子太師吏部尚書革蓋殿大學士劉健,太子太保戶部尚書兼謹身殿大學士李東陽,太子太保禮部尚書兼武英殿大學士謝遷枉改祖制,太祖高皇帝明言《皇明祖訓》“凡我子孫,欽承朕命,無作聰明,亂我已成之法,一字不可改易。”然《大明會典》壞祖宗舊制,處處雜以新例,妄圖魚目混珠,損公肥私。《皇明祖訓》明言兵衛掌于五軍都督府,兵部掌將領任免、升調、衛所訓練,但不得統軍。《大明會典》竟改兵部職掌。”

    劉健微微皺眉,正所謂打蛇打三寸,對方顯然領悟出弘治帝在意啥了,這才專門挑了這一處。只是這並兵部和五軍都督府的規矩不是他改的,而是早有先例。《大明會典》不過是用文字正式確立,根本奈何不得他們。

    卻不想鄭直緊跟著就開始赤膊上陣“……又劉健結黨營私,杜絕言路,所致仰惟我,擅權納賂,貪婪桀驁。都察院御史李良女,與劉健子已有婚約。李良又與翰林院侍讀羅、兵科都給事中潘鐸素來交好。羅與翰林院編修汪俊,潘鐸與吏科給事中吉時,汪俊與刑科給事中湯禮,湯禮與都察院御史王凱多為姻親故舊。管大漢將軍駙馬都尉樊凱素來與劉健相善……阿附權奸,黨惡之罪同,險詐回邪諂媚首揆……”

    李東陽立刻感到了不對,這些彼此勾連的關系,若不是局中之人,咋可能如此明了。旁的不提,他都不曉得劉健要和李良做兒女親家。

    只是很快李東陽就沒心思琢磨了,因為鄭直點到他了“……又李東陽勾連內外,互相吹捧,掩蔽聰明,妒賢嫉能,排抑勝己。柔佞機巧屢被彈劾,戀棧權位不肯去位。翰林院學士劉機,戶科都給事中韓智,吏科給事中許天錫,都察院監察御史何琛,御史袁佐,御史丘天佑,禮部主事彭縉,戶部郎中史學,主事劉乾,光祿寺卿艾璞,翰林編修魯鐸、兵部主事何孟春,禮部右侍郎管國子監祭酒事謝鐸、丁憂吏部右侍郎王鏊,前武定侯郭良……等七十二人,皆李東陽茶陵詩社社員。該社成員分居京師內外,書信往來不斷,人品庸劣不為士論所重。卻操弄權柄,唯我獨尊……其社交結權貴,薦陟崇階,清議不齒處脂膏而大肆奸貪……”

    謝遷心頭一跳,鄭直這是真的撕破臉,準備拼命了。可是至于嗎?不就是把你趕出朝堂嗎?俺們又沒有做啥旁的。你做不了官不是就有工夫玩女人了嗎?拉著大伙一起死,圖啥啊?

    上位者總是認為他們整治旁人就是理所應當,被整治的人就該俯首帖耳。倘若被整治的人沒有這樣做,就是錯了。

    果然,鄭直沒有讓謝遷久等,很快就到了他“……又謝遷諂上希恩,非館閣大臣體宜。弘治十七年正月,內旨修延壽塔,然未行即為停止,乃陛下大奮乾剛特收成命。雖卑官細民亦為披覽逆耳苦口之言紛然,雜進而含容茹納未嘗輕有謫罰愛惜人才。戶科給事中劉言,給事中張文,刑科給事中呂,都察院御史李鉞,御史劉玉,錦衣衛指揮周賢……皆謝遷鄉黨,同年,同好散播謠言。謝遷知之甚詳,卻坦然受之,貪天功為己有……”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奉天門前,群臣肅立,哪怕平日里就是來充門面的大漢將軍們都屏住呼吸,只有一個聲音在空中回蕩。沒法子,這可是群臣要罷免閣臣,多少年都沒有見過了。更讓大伙興奮的是,被彈劾的小閣老殺瘋了,這是要拉著所有人同歸于盡。他們出去都夠吹得了。

    鄭直不過是披著文官皮的武臣,聲如洪鐘。御前本就是由將作大匠精心修造,所以朝參眾臣中大部分人將鄭直的題本內容听的一清二楚。

    焦芳面上不動,眼楮卻在不停打量御道旁的三個老叟。畫虎不成反類犬,三個老叟光顧著提防主上和小閣老,卻忽略了他。雖然三個老叟也打了他一個措手不及,可是終究還是在左順門外幫到鄭直了不是?否則以鄭直的根底,如何將朝中錯綜復雜的關系信手拈來。

    不過鄭直也真的讓焦芳大開眼界,果然初生牛犢不怕虎。原本焦芳以為鄭直會想法子躲避早朝,然後在早朝之後想法子找補,不曾想對方選擇了直接硬干。

    也對,兵法有雲,置之死地後生。避敵鋒芒固然可以重整旗鼓卷土重來,畢竟那三個老叟歲數在這擺著,只是不免聲名有損。

    如今看來,哪怕鄭直這次落敗,也是自損八百傷敵一千。可不要忘了,遠在南京的鄭寬還在。鄭直若是真的把三個老叟和同黨一鍋端了,總會有出頭之日。

    夠狠!

    原本看熱鬧的保國公朱暉瞅著剛剛那些大頭巾們群情激奮,還在為鄭直感到少許惋惜。多好的一個後生啊,年紀輕輕這輩子的前途就完了。幸虧沒有娶鄭寬的女兒,否則還不夠糟心的。卻不想此刻峰回路轉,竟然有了戰陣之上誓死一搏的感覺。

    看來鄭直不能小瞧了,十七歲就敢和群臣拼命,假以時日,那還得了?心中不由起了小心思。他這輩也就這樣了,到了考慮子孫襲封的時候了。旁的不怕,可依著他與那些大頭巾們的關系,究竟是襲封保國公還是他家原本的爵位撫寧侯就不好講了,這得那些大頭巾講的算。片刻後有了主意,倘若鄭直真的闖過這一關,那麼鄭家的女兒還是要娶的。听人講,如今鄭家只剩下了一個未出閣的女兒。似乎名聲不好?

    不同于保國公那般市儈,英國公卻一直死死盯著弘治帝的反應。對方從最初的面無表情,心不在焉,到如今的心平氣和,從容不迫已經表明了,鄭直這次無恙。果然簡在帝心。如此,用張家的一個廢子換整個家族的延續,還是相當劃算的。

    “……又太祖定制雖不立宰相,而太宗以來專任內閣委以腹心俾參機務,與諸司異誠不可處。微臣得陛下簡用,自感才小任重強勉支持夙夜徒勤分寸無補。然劉健,李東陽,謝遷三人,以鄰為壑,挾權自重。陛下交吏部、兵部部議閣臣題本,若有結果,按制度該由內閣轉呈陛下,然臣入閣至今尚未有一次參與機務。劉健,李東陽,謝遷三人專權至此,臣請亟賜誅戮本朝奸臣。其故舊親朋同年、鄉黨、同好,攏共三十六國蠹,七十二民賊,或存媚之心 、或素行虧而濫、或貪濫幸進、或陰險、或輕浮、或貪財怙勢 、或陷害忠良,臣請照例黜逐發遣。”大明一下子出了三十六個武臣國蠹和七十二個文臣民賊,合起來一百單八,正好應和了劉健等三人“國賊”的名號。

    不解氣的鄭直最後直接來了一句“俺大明果然是眾賊盈朝。”他又得意忘形了,忘了這是誰的朝堂。

    早就蓄勢待發的糾儀御史立刻揚聲“臣御史劉玉參錦衣衛指揮使,詹事府右諭德兼翰林院侍讀鄭直,殿前失儀。”

    這本來是對方的職責,也很正常。偏偏彈劾之人剛剛被鄭直點名為民賊之一,乃是謝遷的同鄉劉玉。

    朝臣之中,不曉得誰沒忍住笑了起來,繼而又引來了更多的笑聲。

    劉健哪還有剛剛的成竹在胸,搶在弘治帝開口前,越眾而出“臣吏部尚書革蓋殿大學士劉健有本。”

    弘治帝雖然已經有了放棄鄭直的打算,可還是給了對方一次機會。若是不給鄭直機會,對方哪怕入了閣,也依舊在朝堂上開不了口。

    而鄭直也沒有辜負他的期許,成功的把水攪渾,不但拽著內閣一起死,還拉下了吏部和兵部。弘治帝對于鄭直能夠絕地反擊甚為欣喜,自然也是頗感欣慰。終于忍不住了,鄭直身後那些隱藏的支持者們也發力了。這是顯而易見的,鄭直才入朝堂幾個月,連人都認不全咋可能曉得他們內里的裙帶。

    對于鄭直畫蛇添足的最後來這一句,弘治帝只是感覺是哭笑不得,卻並不在意。一個少年郎哪怕面上再沉穩,心里又怎麼可能不慌。當然,必要的場面工夫還是要做的。同樣趕在劉健開口前道“此乃朝廷商議軍國大事的地方。卿等輔臣若自辯,散朝之後可俱秘本,其余諸臣閉門自劾。”看向跪在御前的鄭直“鄭卿殿前失儀,罰俸半年。本應閉門思過,然國事為重。著專責刑部,兵部‘以卑賤尊’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劉健走到御前下跪,卻無濟于事。弘治帝已經做出了定奪,劉健是輔臣,不是權臣,只好不吭聲。

    “臣鄭直奉詔。”鄭直卻故意大聲喊了一嗓子。

    劉健曉得此刻群臣都在看著他,卻不得不領命“臣劉健,奉詔。”

    劉健自然不認為是他敗了,只是感覺大意了,小瞧了鄭直還有那些藏在對方身後的臭蟲。準備重整旗鼓,打算日後卷土重來。

    卻不曉得’神不可以流血’的道理。周圍環視的各方如同豺狗一般,已經動了心思。甚至就連內閣之中,也因此有人蠢蠢欲動。

    二人起身,退班。

    弘治帝看了眼李榮,對方立刻給禮儀司打招呼“退班!”

    眾臣行禮,恭送弘治帝。

    鄭直不喜不悲,待弘治帝的身影消失後,也不管周圍百官,擋在了要離開的劉健三人身前“三位閣老若是對鄭行儉有啥不滿,可以面斥。如今這般,貽笑大方。列祖列宗的江山社稷俺們還要不要了?皇明的天下蒼生俺們還管不管了?身為大臣,總應該對得起皇明的江山社稷和天下蒼生吧?國事蜩螗,諸位還在這構陷同僚,為鄭行儉不齒。”

    “你也敢跟俺奢談為國?”劉健本來就一肚子氣,听了鄭直的話,哪怕明明曉得對方在撩撥依舊怒吼“國庫空虛俺們多方籌措彌補虧空,四方民亂俺們想方設法征剿安撫,你鄭行儉每日高臥直房,一壺茶一本書一整日。你何曾為社稷?何曾為蒼生?”

    “鄭行儉也想為社稷,為蒼生略盡綿薄之力,可三位閣老不給機會啊。”鄭直理直氣壯道“刑部,大理寺,十三提刑按察司的題本雖然退回,可是內里全是訟獄事,其余的為何不曾上報?”

    “鄭閣老。”謝遷趕緊道“你我都是閣僚,就算偶有齟齬也該相忍為國……”

    “謝閣老。”鄭直卻是一副無賴模樣,打斷對方的話“俺若不是相忍為國,咋會被你們欺負到如今,逼得沒法子才開口?如今都這樣了,俺們還是攤開講好了。既然同為閣臣,為啥俺只簽批刑部,大理寺,十三提刑按察司的公務題本?沒有部務,寺務,司務的題本?題本呢?俺跟謝閣老,劉閣老,李閣老都是特旨簡充入閣。除了分工不同,俺們是做的一樣的事。還傳旨斜升?”看向被李東陽死死拽住的劉健“劉閣老,戀棧權位,俺們理解。可是劉閣老也不能賴一輩子啊?說句不恭敬的話,都入閣十八年了,還賴著不走,咋的?劉閣老打算給兒子佔地方?”

    劉健自問並沒有鄭直講的這種想法,頓時感覺受到了天大侮辱。奈何鄭直講的一切的前提都是對的,卻唯獨給了一個錯誤結論。這讓劉健有種百口莫辯的感覺“滿口胡言,滿口胡言……”

    “俺滿口胡言?”鄭直瞧了眼周圍的遲遲不肯散去的群臣“劉閣老敢不敢和俺一起上本求解散內閣?反正俺們都是傳旨斜升嘛!”不等劉健開口,緊跟著道“俺是無所謂,怕只怕劉閣老舍不得吧?”

    劉健一時怒火攻心,直接暈了過去。

    鄭直則看也不看,甩袖就走,留下了身後神態各異的群臣。

    喜歡皇明土著大戰穿越眾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皇明土著大戰穿越眾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皇明土著大戰穿越眾》,方便以後閱讀皇明土著大戰穿越眾第505章 百日閣老(十)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皇明土著大戰穿越眾第505章 百日閣老(十)並對皇明土著大戰穿越眾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