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明土著大戰穿越眾

第436章 惡五月(二)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叫你敢答應嗎 本章︰第436章 惡五月(二)

    眾目睽睽之下,一騎前驅,數丈之外另一騎緊隨其後。就在這時,後騎松開韁繩,彎弓搭箭,對著前騎射去。繼而扔了騎弓,抓住韁繩奮力驅趕胯下坐騎。

    幾乎一眨眼,後騎射出的箭就擦著前騎的手飛了過去,騎士無恙,可是他手中的柳枝被射斷,一截已經掉了下去。眼瞅著就要落地,卻被緊隨其後趕來的後騎側身拿在手中。高高舉起,全場歡呼。

    射柳的風俗在北地流傳已久,只是方式各有不同。如真定,只是射垂柳。而自元代起,就有京城端陽的記載了。如《析津志》記載,五月節要“射柳”。射柳風俗出現得較早,至少在遼、金時代已出現。《金史•禮志》中就有“金因遼俗,重五日插柳球場為兩行,當射者尊卑序,各以帕識其枝,去地約數寸,削其皮而白之。先以一人馳馬前導,後馳馬以老羽橫鏃箭射之,即斷柳,又以手接而馳去者為上,斷爾不能接去者次之,或斷其青處及中而不能斷與不能中者,為負。”

    鄭直跳下馬,顧不得看成績,就拿出起居注冊和毛筆迅速寫下‘乙丑年,五月初五,上御西苑,命勛衛兼修撰鄭直射柳校技。鄭直以橫鏃斷柳,又以手接而馳。’

    剛放下筆,就有小答應湊過來講弘治帝傳召。他趕緊穿過層層護衛,在包括內閣三位閣老在內的一眾陪臣注視下,來到御前,目不斜視,看著腳下行禮。

    可是弘治帝此刻正和一旁的皇後說什麼悄悄話,忘了鄭直,沒有理會。

    鄭直只好站著,偷眼看了看皇後,這小嘴,這身條,這笑容,就是不知道比六太太如何。這聲音,哎呀,不行了,不行了,要出丑。好在鄭直是背對眾人,面前只有弘治帝和皇後。李榮今日不在,是司禮監另一位太監戴義近身服侍,此刻對方正承旨敬內閣諸公。

    鄭直趕忙把腰彎了一點,頭低下,為了分散注意力,干脆開始研究地面上的瓷磚。這大概就是楊家窯廠新出的,規矩是每五塊磚差一個顏色。

    “鄭勛衛。”

    正胡思亂想,突然弘治帝的聲音傳來,鄭直下意識的愣了一下,趕緊應答“臣在。”

    弘治帝笑著看向鄭直“皇後可美?”

    周圍吃酒聊天吟詩作對的一眾陪席瞬間安靜下來。

    鄭直冷汗一下冒了出來,趕緊道“身為臣子,怎敢做如此舉動。臣剛剛一直在數地磚。”

    皇帝哪里肯信“數了多少。”

    鄭直不由慶幸他算數不錯,又學會了九九乘法口訣,趕緊回答“御座為首,臣腳下為止,攏共二百七十三塊。”

    弘治帝看向戴義,對方立刻放下酒杯親自數了起來。

    鄭直弓著身子,倒不是他的勁還沒過去,而是怕稍有不妥就被拉出去砍了。

    心中正胡思亂想,突然听一旁有人道“鄭勛衛,皇爺讓你抬起頭。”

    鄭直扭頭一看,嚇了一跳竟然是應該數地磚的戴義,對方也被鄭直的舉動弄得有些狼狽。鄭直趕緊抬頭卻發現面前只有弘治帝端坐酒案,皇後早就不知去向。啥時候走的?

    “鄭勛衛又在想啥?”弘治帝哭笑不得。這自然是他在借題發揮同時試探鄭直,事實上皇後早就走了,而鄭直在那里一動不動躬身杵著半晌了。

    “戰戰兢兢如履薄冰。”鄭直突然想到了鄭寬給他講的詞,立刻講了出來。

    弘治帝不覺莞爾,對戴義道“戴伴伴再報一遍。”

    “啟稟皇爺,演武台御座為首,至鄭勛衛腳下,攏共有瓷磚二百七十二塊。”戴義立刻稟報,還故意揚聲“尚有一塊空位缺一塊磚。”

    剛剛陪著戴義數磚的可不是一兩個人,眾人都沒有異議。

    “繼續吧。”弘治帝不再看鄭直。

    鄭直這次可不敢再三心二意,趕緊起身退到一旁,拿出毛筆和起居注冊,記下一個標準文臣的範例。

    有幸陪席的楊廷和看著遠處正在角落里奮筆疾書的鄭直無語,不用看起居注冊他也曉得對方在寫啥。見過不要臉的,可是誰這麼不要臉?你靠著數地磚青史留名,不怕大伙管你叫地磚狀元或者數數狀元?

    劉健繼續看京營校射,想的卻是不能再放任鄭行儉不管了。此人如今的路數完全是幸臣,佞臣。

    下首一桌的焦芳同樣注視著這一切,看來這位鄭行儉確實入了主上眼了,那麼主上到底要如何使用此人呢?

    校射之後,鄭直隨聖駕來到乾清門外,和方東等人打了個招呼後,直接回到弘政門旁的起居注館。張文憲正在打掃館內,見到鄭直趕緊行禮“鄭修撰。”

    “行了。”鄭直把起居注冊往桌上一扔,此刻恰好傳來暮鼓之音“這活永遠做不完,明日再收拾,走吧。”

    張文憲不敢反駁,應了一聲,趕緊拿起他的東西,跟著鄭直出了起居注館,鎖門以後,一同出了宮門。

    “俺家在城外。”張文憲一出宮門趕緊道“俺去租馬車。”

    鄭直早就忘了他不要臉勒索人家粽子的事,此刻對方提起,他才記起“那是戲言,俺咋會奪人所愛。”擺擺手,指著一輛疾馳而來的馬車道“得了,俺還有事,先走一步。”直接上了馬車。車夫關上門後,揚鞭縱馬而去。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張文憲苦笑。

    “庭鑒錯矣。”祝肇光夜里來找他一起過節,得知了鄭直找對方要粽子,有些無奈“你應該立刻應承下來,否則不就得罪了上官。”

    “下值之後,俺確實如此,可是鄭修撰又講那是戲言,做不得數。”張文憲無可奈何。

    “你瞅瞅,這不就氣上了。”祝肇光一副早就想到的模樣。

    “俺這是不是把鄭修撰得罪了?”張文憲心頭一緊“俺明個兒把粽子送過去……”

    “罷了。”祝肇光卻道“事已至此,如此除了讓人看低賢弟外,沒有任何作用。好在來日方長,總有補救的機會。賢弟記住,鄭修撰年少成名,最忌諱旁人輕視。”

    張文憲沮喪應了一聲。

    為了彌補昨日錯失,第二日一早進城,他早早在翰林院劃卯之後入宮。一進起居注館,就拿起鄭直昨日丟下的起居注冊謄錄,然後差點罵娘。整整四大篇,竟然三篇都是鄭直如何如何。剩下一篇著重記載了主上和皇後之間的和美,這這這?張文憲想想昨日,再瞅瞅起居注拿起筆謄錄起來。

    他本來以為鄭直已經夠出風頭了,卻不想待一眾翰林老爺上值後,司禮監太監戴義來了“……升錦衣衛勛衛兼翰林院修撰鄭直,錦衣衛勛衛食指揮同知俸詹事府左春坊左中允兼翰林院修撰……”

    對鄭直加食祿群臣都沒有異議,畢竟對方射柳第一,獲賞食祿,乃是應有之義。可是加鄭直兼官,這就不免讓人側目了。咋滴,數地磚就能當春坊官?這對文臣簡直是奇恥大辱,消息一出,群情激奮,寫題本罵鄭直的可以淹了通政司。

    弘治帝也沒法子,鄭直如今跟沒頭蒼蠅一樣橫沖直撞。若是沒有引導,很可能還沒有發揮作用就被內閣按住。而要想鄭直發揮作用,春坊官是必須有的。否則每個月只能見六次,很多事情都沒有辦法隨時掌握。有了春坊官,鄭直就可以每日參加早課了。

    鄭直松了口氣,升官不升官還真的講不準好壞,可是命保住了。趕緊跪下謝恩“臣鄭直謝陛下恩。”

    他身後的張文憲都感覺在做夢,要不要這麼不要臉。不過也真的佩服鄭直這麼不要臉,翰林官從來都是熬資歷的,就沒听人講還能這樣升遷的。旁人要熬九年才能獲得升職,人家入職一個多月就辦到了。突然他想到了鄭直的叔父鄭寬,如今叔佷二人品級相若,算上武職,鄭直反而領先一籌。

    吏部的反應很快,上午就有人送題本到了通政司。甚至公開了副本供所有人傳閱“翰林院,詹事府都乃是清華之地,臣尚未有聞不經吏部而得府院之職。況鄭修撰已入正途,不易再兼職錦衣衛,武字牙牌益繳回,挨有子嗣依制傳襲。”

    顯然是把弘治帝剛剛升賞鄭直的詹事府職務定為了傳俸斜封。並且終于撕破臉,讓鄭直將武職退了。話講的好听‘依制’,鄭直前一陣翻遍典籍,按制勛衛就沒有如同旁的衛所世職一般可以承襲的。

    鄭直下午就在起居注館看到了這份題本的抄本,心里早有準備。他如今也沒有好的辦法應對,只好低調,以不變應萬變。下值之後,哪都沒去,直接回家,他想要一會夜里去找邊璋和程敬合計合計。做戲做全套,鄭寬那里,他還是走密道比較方便。

    卻不想,家里已經有人等著了。被他扔在南京太僕寺一年,不聞不問的主簿謝國表來了。老鄭直告訴鄭直詳情後,他就立刻寫信,讓謝國表想辦法脫身回來。有了前車之鑒,鄭直不會讓對方再被犧牲。況且三不牙行倒賬之後,對方留在那里的作用就是配合程敬挖坑。一個隨時能把劉健的女婿坑的滿門抄斬的大坑,然後通過程文的人把刨出來的土洗白之後裝進鄭直等人的口袋。

    一年多未見,謝國表風采依舊,見到鄭直立刻起身行大禮“東翁。”

    “老謝。”鄭直一把拉起對方“俺們是兄弟,你要是這麼見外,就趕緊從哪來回哪里去。”

    謝國表有些受寵若驚,時移世易,一年多前他听到對方講這些,或許不會太在意,可如今不同了。謝國表曉得鄭直有一飛沖天的可能,這才打算燒冷灶,打算趁著還能動彈,還有雄心壯志,最後賭一把。卻不想這把不但賭對了,還通吃。鄭直只用了兩年就一飛沖天了。

    “你回來了是致仕還是病休?”鄭直如今揣摩人心也有些心得,並沒有封官許願,而是請對方坐下,直接問。

    “南京太僕寺需要有人來京師商議今年�l馬的事。”謝國表也不拖泥帶水直接講了“俺就來了。”

    鄭直想了想“對,不能打草驚蛇。”立刻將他如今的窘境毫無保留的和盤托出。鄭直曉得他不是聰明人,既然已經確認謝國表可以相信,那麼就不藏私。鐘毅講過,給就給夠。

    謝國表收到信已經有了猜測,此刻听了鄭直講的還有路上道听途說的,心中苦笑,果然這條船不好上。

    “走。”鄭直瞅瞅天色“俺們去見幾個人,都是真正的老弟兄。”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謝國表立刻應了一聲,對方這話比講一堆有得沒得還讓他高興。這就意味著,鄭直把他當自家人了。

    鄭直和郭帖講了一句,就帶著謝國表坐了馬車直奔羊肉胡同。為了避免暴露,這次不但車換了,也不用賀五十趕車,而是劉三。這貨裝啥像啥,一般人輕易認不出。

    “這事不能慫。”謝國表與邊璋,程敬結識之後,就率先開口“如今誰都曉得東翁是主上的人,倘若此時東翁對文官彈劾置身事外,那麼主上咋想?”

    鄭直一邊點煙,一邊把其余的煙扔在桌上。

    “老謝講的對。”邊璋雖然沒有見過謝國表,不過二人也是有過書信聯系的“師弟,你給俺講過,主上在乾清門前見到你時,是很滿意的。這就證明你掙扎著走的這條路沒錯。倘若你不願意走了,那麼主上輕則推著你走,重則……”

    “棄之不用。”鄭直猛吸一口煙。這就跟鄭寬講的一般,被利用也是一種認可。倘若他沒有表現出該有的利用價值,如今把他捧上天的弘治帝也會把他打入十八層地獄,江侃已經拴好繩等著他了“那就琢磨一下,該咋斗了。”

    “第一,主上旨意講的是‘兼’字,也就是兼官。第二,以前就沒有听說過兼官有傳俸斜封之說。”程敬想了想。

    謝國表與對方不熟,沒有吭聲。

    “不足以震懾人心。”邊璋想了想。

    “東翁可有彈文抄本。”謝國表自然也沒有好法子,只好開口打算另闢蹊徑。

    鄭直立刻從褡褳里拿出那份吏部題本的抄本遞給對方。

    “有古怪。”謝國表看完之後,立刻道“按照官場的規矩,各掃門前雪。吏部只管文臣就好,卻畫蛇添足的把兵部的話都講了。”

    鄭直等人雖然如今都是進士,可是論從政經驗與謝國表相差十萬八千里。在他們看來,如今大明的官都是得寸進尺,往前一步,沒人吭聲反對,那這日後就會成為前例遵循了,所以吏部此舉並無不妥。可謝國表在各個衙門流轉幾十年,一眼就看出不同。

    “這規矩越是往上走,越要遵循。”謝國表解釋道“否則俺們下邊只會更亂。”

    鄭直想了想“俺突然記起這個郎中,張采,俺會試時房師就有他。”起身道“師兄,老謝這一陣先住你這,俺去會會這位張郎中。”

    他有了一種猜測,焦芳要發力了。

    喜歡皇明土著大戰穿越眾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皇明土著大戰穿越眾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皇明土著大戰穿越眾》,方便以後閱讀皇明土著大戰穿越眾第436章 惡五月(二)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皇明土著大戰穿越眾第436章 惡五月(二)並對皇明土著大戰穿越眾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