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指歲月傾城頃刻間湮滅”
    “青石板街回眸一笑你婉約……”
    偌大的露天劇場內,此刻只能听到王岳恆的歌聲與音樂旋律。
    伴隨歌聲,舞台上畫面再次變幻。
    多年以後,小鎮集市上,昔日白裙女子穿上了一身粗布衣衫,獨自一人過著深居簡出的生活。
    自己與前方從軍的丈夫,只能通過極少數的軍中書信溝通,互訴思念。
    而通過信件,女子也得知,丈夫即將完成自己的任務,從前線歸來。
    平淡孤寂的生活像是多了一絲期盼,笑容重新出現在女子臉龐。
    這一日。
    女子裹挾新買的布料,準備回家給即將出征歸來的丈夫做身新衣。
    行走在人群中的她,突然听到身後有人叫喊自己的名字。
    女子心頭一震,滿面驚喜的猛然轉過身。
    出現在面前的,是一個身披鎧甲,面容被盔甲遮擋的軍士。
    這一刻,無比璀璨的笑容出現在女子臉龐上。
    若干年的苦苦等待,仿佛終于盼來了回應。
    女子撇下剛剛買來的布匹不顧一切沖向對方,想要給征戰歸來的夫君一個擁抱。
    然而當面前這位軍士摘下頭盔後,一個陌生面孔出現在眼前。
    隨著一個包裹遞到女子手中,笑容逐漸在女子臉龐上凝固。
    那是自己丈夫出征時背負的行囊,里面放有自己一針一線親手縫制的衣物。
    女子抬頭看向面前和丈夫同軍作戰的這名軍士。
    從對方眼中只看到了無奈和同情。
    兩行清淚無聲順著臉頰落下。
    下一刻。
    女子懷抱著丈夫遺物,坐在人來人往的青石板街放聲痛哭。
    心碎哭聲,周圍聞者無不黯然淚落。
    “人雁南飛轉身一瞥你噙淚”
    “掬一把月手攬回憶怎麼睡”
    “又怎麼會”
    “心事密縫繡花鞋針針怨懟”
    “若花怨蝶你會怨著誰……”
    秋涼深夜。
    一輪月影孤寂搖曳在水井之中。
    窗內女子獨自一人坐在房間。
    換上一身象征無盡哀痛的灰色生麻衰裳,手中繼續縫制著原本打算給丈夫新做的布鞋。
    女子低頭貝齒咬斷線頭,再次抬頭,看向牆角桌邊新放的一張牌位。
    一雙失神眼眸里,填滿了無盡哀愁。
    原本的二人世界,從此之後,便剩下自己一人踽踽獨行。
    盛放的鮮花埋怨蝴蝶不來與自己親昵。
    可是,自己又能埋怨誰呢?
    心中有恨,恨的卻是國仇。
    恨的是自己和夫君生不逢時,未能出生在一個安穩幸福的朝代。
    半晌之後。
    女子放下手中的針線活,突然抬頭看向窗外那輪象征團圓的明月。
    此刻那輪圓月靜靜懸掛在高空。
    恍如大病初愈的女子起身扶著桌椅來到書架前。
    重新取出上面蒙了一層灰塵的白紙。
    在如豆般微弱跳動的燭光中。
    潔白如雪的紙張再次鋪展在桌面上。
    取筆蘸墨。
    看到這張白紙,女子似乎又想起了當初和丈夫別離的場景。
    充滿哀婉的臉龐上,露出一抹沉浸在美好回憶里的淒美笑意。
    “無關風月我題序等你回”
    “懸筆一絕那岸邊浪千疊…”
    淒美歌聲如舊。
    女子站在桌旁俯身揮毫。
    然而和上次在涼亭里臨摹碑帖不知如何下筆不同。
    這次一行行出神入化的字跡再次浮現在紙面上。
    “情”之一字,似乎終于被看懂如何落筆。
    “情隨事遷,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
    書寫間。
    女子仿佛正在這首《蘭亭序》中,與夫君共登亭台,龍翔鳳舞。
    在這首序作里,悲痛至極的她同樣看穿了這人世間的哲理,學會了自我撫慰。
    舞台下的觀眾們。
    齊刷刷盯著女子的一舉一動。
    所有因為文字語言不通的阻礙,也在女子入木三分的感情演繹中,全盤傳遞到海外不同國度的觀眾心中。
    看著女子那淒慘飄零的愛情。
    一陣陣低聲啜泣在那些金發碧眼的老外之中傳出。
    “無關風月我題序等你回”
    “手書無愧無懼人間是非”
    “雨打蕉葉又瀟瀟了幾夜”
    “我等春雷來提醒你愛誰~”
    歌曲聲中。
    揮毫潑墨的女子原本哀愁的眼神里,也多了一抹堅定驕傲神色。
    她為自己的夫君為國獻身而自豪。
    雖然弱為僑人,卻依舊能為家國貢獻出自己如瑩豆燭光的力量。
    問心無愧!
    只求來世,還能與夫君重逢,再續寫今生夫妻之緣。
    “…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後之覽者,亦將有感于斯文!”
    隨著完整的《蘭亭序》在女子筆墨下逐漸完成
    王岳恆的歌聲,也進入到尾聲。
    旋即女子身影和周圍畫面,漸漸從舞台上淡去。
    只剩下擺在桌面上,這幅剛剛完成蒼勁有力的《蘭亭序》。
    一束燈光照來。
    只見這幅書法卷軸緩緩飄起,放大數十倍,迎面展現在劇場觀眾眾人面前。
    隨風飄揚的書法題作瞬間震撼全場。
    每一個放大了的筆酣墨飽的漢字,就像是帶有感染力的字符,沖擊著現場所有人的視覺與心跳。
    人類對美好事物的審美是共通的。
    這一點,也同樣體現在書法作品上。
    “哇~”
    “上帝之手!”
    “驚艷絕倫~”
    “我哭了,為那個女人,為這幅書法…”……
    一片驚嘆之聲,從不同膚色的觀眾口中發出。
    全球上億在線觀看的網民們,更是瞪大雙眼。
    恨不能立刻復制出這篇《蘭亭序》仔細觀摩欣賞。
    “王岳恆,他……”
    此刻,坐在台下的華僑商會會長王戰等人,眼楮里早已被淚水淹沒。
    這個唱在歌曲里的愛情故事。
    分明就是在描述犧牲前線的諾克蘭博士與妻子鄭雙梅的事跡啊!
    而華裔諾克蘭這個秘密。
    只有龍國軍方和現場幾位商會高層知曉。
    這一切,究竟是巧合還是王岳恆刻意為之?
    再聯想到《蘭亭序》里,對生死人生哲理的講述。
    愈發讓王戰等人搞不清楚狀況。
    他們只知道,這首歌,連同這部序作,是他們這輩子看到過的,最打動自己內心的作品!
    對他們這些秘密為國奉獻的“斥候”而言,甚至比那首《龍的傳人》更具震撼力!
    “老師,您沒事吧?”
    就在這時。
    坐在鄭雙梅身旁的學生佟月,突然看出自己老師的異樣神色。
    只見這位性格堅韌的教授一手捂嘴,淚水不知何時早已沾滿手背。
    她左手緊緊抱著來時帶著的一沓書籍,《繁花》《狂飆》。
    他和丈夫,都是王岳恆的讀者書迷。
    此刻鄭雙梅仿佛又听到了丈夫當初出征前,和自己說過的一句話︰
    “有機會,我們找會長幫忙要一份王岳恆的簽名吧。”
    而這次。
    王岳恆卻是為她帶來一份遠超簽名意義的貴重禮物。
    這首《蘭亭序》,她會永遠留存在自己電腦與手機里,日夜傾听。
    這部《蘭亭序》,她會拼盡全力記在心間,模仿書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