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善和方士之間的斗爭,是《長城》最後一段劇情,也是電影最後的**。
之前沒有提到過,《長城》總制作成本超過三個億。
單單是花在特效上的成本,就佔據了六成還多。
而最後這一場戰斗,更是花費了小一個億的元子。
為的,就是讓大甜甜在最後一段徹徹底底的帥起來。
對戰雙方,方士這邊大大小小,形貌各異上百人。
趙善這邊,就他一個。
看似雙方的數量比非常懸殊,實際上也確實非常懸殊。
趙善一個人就把方士這邊上百人給包圍了。
只見她飛在半空中,雲氣之龍聚環繞在她四周,將她襯托的如同夜空中的星辰一樣明亮。
方士們恍惚間,產生一個念頭。
這,才是真正的仙人吧。
而他們忙活了這麼多年,勞心勞力,究竟是為了什麼?
而趙善卻沒有給他們思考的余地,抬手間便是風起雲涌,金光閃爍,巨大的龍頭就朝著地面上的方士們噬咬下去。
僅一擊。
方士們便死傷慘重。
古往今來,任何戰斗形式,空軍都是站在戰爭鏈條頂端的存在。
換句更好理解的話叫做︰
高打低,打傻逼。
周墨看著屏幕上大甜甜仿佛是彈指之間,就把敵人徹底消滅殆盡的情況,心里很過癮,也很滿意。
他在拍這段劇情之前,和其他人也討論過這段劇情應該如何設定。
大致分為兩種︰
一種,讓雙方戰斗的艱難一些,向觀眾暗示這些方士的強大,體現扶甦這麼多年守護萬里長城的辛苦,同時也為未來劇本上設置一些困境做鋪墊。
另一種,就是讓趙善非常華麗,非常好看,非常流暢地解決敵人,全程並不需再額外設定什麼顫抖,三下五除二直接搞定。
邏輯嘛,其實也很簡單。
“仙凡永隔”封印的力量,對這些方士本來就是特攻,效果卓絕,不然也沒辦法鎮壓方士那麼多年。
強,就是封印的基調。
周墨稍微思考之後,鑒定地選擇了第二種。
原因很簡單。
無數作品的經驗已經證明了︰
冒然降低場景的逼格,很容易讓觀眾產生撕裂感,進而影響作品的數據。
《長城》這部電影,逼格本來就是重中之重。
像長城之戰,封印恢復瞬間一切狂化士兵瞬間被毀滅,這種宏大的場景已經出現了,逼格已經立起來了。
現在,漠北王庭這場戰斗,如果真的要把過程打得很艱難,那種強大的落差一定會讓觀眾很不爽。
更何況這還是趙善的第一場戰斗,首戰殺的道理在所有娛樂作品中都很通用,誰都可以吃癟,就趙善不能吃癟。
所以,她在這一場必須以一種無敵的姿態秒殺所有人。
而這種選擇的好處也很明顯。
過癮。
非常過癮。
趙善手起刀落,便解決了絕大多數敵人,剩下的一部分則是試圖逃跑,但也被追隨而來的雲氣收割了生命。
在解決掉所有敵人之後,趙善身上的雲龍脫離她的身體,咆哮一聲,與邊關的萬里長城上的金光交相輝映。
與此同時,霍去病和左賢王之間的戰斗也走向結束。
左賢王手下的兵馬被徹底消滅。
而霍去病也達成了自己戰略目標。
接下來,就剩下一件事。
“將軍,咱們接下來要回去嗎?”
“不,接下來要去狼居胥山。”
“將軍,您是要……”
“沒錯,我要在那里祭天。”
……
至此,電影結束。
周墨這才扭頭,看向大甜甜,卻發現她正咬著自己的大拇指指甲,嘀嘀咕咕地自言自語。
“怎麼了?怎麼著反應?”
大甜甜放下自己的手指頭,又對著周墨的食指咬了一下,這才哭喪著說道︰“早知道我當初就應該把這場戲多拍幾次,其中有好幾個動作都不夠漂亮,如果多拍幾次,效果一定會更好。”
原來是這事。
周墨哭笑不得,把食指彎曲,在大甜甜額頭上敲了兩下。
這才說道︰“也就你一個人注意這些,其他人誰會看這些。”
大甜甜環顧了一圈嘉賓們的反應,發現大家都是一副沉浸在電影里的模樣,心里突然松了一口氣。
“還好還好,大家都沒有注意到。”
回過頭看著周墨︰“那你覺得我這段表演的怎麼樣?”
“很好,非常好。”周墨也很滿意。
不止滿意電影本身,還滿意大甜甜的演技。
漠北之戰這一場戲,當然不是實景拍攝,用的全都是綠幕。
實景拍攝,特別是草原這種,真的很難不拍出“明明是仙人戰斗,但最後表現出來的就跟小花園過家家一樣”的感覺。
所以全程用了綠幕。
而大甜甜拍攝過程中,除了一開始找感覺重拍過幾次,後續所有的台詞,動作,基本都是一遍成。
不知不覺中,大甜甜演技也漲上去了。
以他目前的眼光來看,童年段的那幾個流量現階段還大不到這種水平。
往前幾年反倒有可能。
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