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周導對這部電影的期待如何?”主持人把話題拉回流程。
周墨拿起話筒,思考了一下。
“按照過去的思路,我應該是再開一次炮,嘗試刷新一下自己的票房紀錄。
但這一次畢竟是文藝片,我一開始就不是奔著那票房去的……真要說想要什麼,只能說希望能夠盡可能多的觀眾看到這部電影吧。
滬市地理條件優越,發展空間大,增長機會多。
譬如4050工程,總共提供了幾十萬個免費攤位。
女工們下岡之後,經過技能培訓,還能在調控重新回歸崗位,下岡潮相對就要溫和一些。
很艱苦,但好歹能看到出路。
但東三省的情況就不一樣了。
完全就是行業崩潰。
那種情況下,下岡之後根本沒地方去。
哪怕說有點家底,準備干個小攤販。
但其他人都沒錢,連東西都賣不出去。
艱難求生就成了必然結果。
有一句話來形容兩地的區別︰
滬市那一年的普通人,熬一熬冬天可能就過去了。
東三省那一年的冬天,熬一熬普通人可能就過去了。
在這種情況下,以張某杰為首的代表者,他們拿走的那些東西,和整個風暴比起來算不上多。
但這並不意味著張某杰這幫人的所作所為就可以放過。
實際上,越是在這種時候,那一點點生活資源才越顯得重要。
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
正是因為張某杰那幫人,把所剩不多的資源給轉移走,才讓那幾年東三省的冬天顯得越發寒冷。
生存當前,每一口糧食都會變得無比重要。
時代的每一粒塵,落在人頭頂上都是一座山。
而張某杰這些人的行為,就好像是把人頭頂上的唯一一塊帳篷給鏟掉了。
而這些內容,周墨在電影里都展現出來了。
對周墨來說,不在乎票房不止是因為《我的歌聲里》是一部文藝片。
而是當上述的內容成功被他表達出來的時候,他就已經滿足了。
同樣的道理,不止周墨明白,很多人也明白。
所以,當他說出“希望更多人看到”的時候,立馬獲得了很多人的相應。
孫虹雷在下面支持道︰“周導這話簡直說到我心坎兒里了,我親身經歷過那個時代,對那個時代印象特別深刻,所以看到這部電影的時候,有一種熱淚盈眶的感覺。
這種好電影就應該由被更多的人看過,我現在想的就是,回頭我要去包場,請家鄉的人看這部電影,算是對這部電影的支持。”
孫虹雷說完,陸陸續續又有其他東三省的演員表示支持。
周墨勸到︰“大家能支持我當然很高興,不過盡量量力而為,能夠幫忙宣傳,劇組就已經很感謝了。”
“放心吧周導,幫忙宣傳是應該的。”
“從今天起,我就是《歌聲里》的自來水。”
……
後續的流程走得很快,沒多久首映禮就徹底結束。
回了後場,周墨伸了個懶腰。
首映禮整了一下午,說實話確實有點累。
和他相比,其他一種劇組主創們反倒是非常精神,甚至有些神采奕奕,滿面紅光。
他們今天真的是被夸爽了。
一大幫人,領導,導演,演員共同支持。
這是從未見過的船新認可。
“我今天晚上要睡不著覺了,那可是張導,張導剛才聯系我說考慮我下部戲。”
“我也是,陳愷歌導演也聯系我了,說我在電影里的形象很符合他的要求。”
“剛才也有個劇組聯系我了……”
周墨笑眯眯地看著他們分享彼此的喜悅。
正常情況下,這種分享的秘密基本不存在。
容易讓人嫉妒,還起沖突。
特別是剛入行的年輕人,一大堆人能接觸到的資源就那麼一點。
真要是有那種傻乎乎的,今天分享完,明天就有可能被搶走。
典型例子就是張天艾。
老資源搶手了。
因為搶資源,跟金辰,刀妹都發生過矛盾。
好在《我的歌聲里》劇組幾個主創,都是娛樂圈的老家伙了,而且戲路也不一樣,彼此之間基本不存在沖突,分享分享有利于培養感情。
而且眼下這還是第一波。
等到電影大面積播出後,口碑上來了,演員的演技得到了觀眾們的認可,他們的資源會更上一層樓。
現在的這些邀請,也都是開胃菜而已。
“接下來一個月,大家還要多辛苦辛苦,電影的宣傳還要依仗各位。”周墨拍拍手,把眾人的注意力吸引過來。
“放心吧周導,保證打起十二分的精神!”王寶寶滿面春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