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張”這個詞都是對比出來的。
特別是在劉施施看過《風雲再起》後,對新《笑傲》的思路越發覺得可以接受。
“那現在就還剩下一個問題,就是對嘉靖皇帝的塑造,你這部劇里嘉靖皇帝塑造成了一個好皇帝……也不能說是好皇帝,就是勵精圖治的皇帝,這個形象好像和以往影視劇里的嘉靖皇帝不一樣。
過去影視劇中的嘉靖基本都是以反派,或者糊涂蟲的形象存在的,像《大明王朝》里面的嘉靖就是極度聰慧但自私。
我拍過的《怪俠一枝梅》,里面的嘉靖則是糊涂且愚昧,甚至給他安排的劇情都有被嚴嵩蒙蔽甚至綁架出皇宮,後續雖然改過自新,但也只是為了給個完美的結局罷了。
你這種塑造方法會不會出現受眾上的問題?貿然改變觀眾印象,比如說把一個壞人寫好,或者說把好人寫壞,應該會有不少的爭議吧。”
劉施施根據自己的經驗提出問題。
周墨笑笑︰“你能有這方面的思考,說明最近確實開始研究市場和觀眾了,但還不太夠。”
“怎麼說?”
“第一點,就是影視劇里的人設,貿然改變歷史固有人物的形象確實有可能出問題,譬如說有些電影會把慈禧給改成一個為國為民的形象,這樣做肯定就是在找死,就算導演解釋多少次,觀眾也不會認的。
但是有一些人物就不一定了,譬如說在《雍正王朝》出來之前,雍正的形象在影視劇行業里其實一直都不太行,雖說算不上惡貫滿盈,但也經常以反派的形象出現,屬于殘害忠良的暴君,哪兒像現在這樣,一群人歌功頌德,還要穿越回去跟他談戀愛。
所以,只要我刻畫的人物不是像慈禧那樣的無可救藥,那麼只要劇本足夠好,讓觀眾接受起來應該就沒有問題。”
劉施施非常認可地點點頭。
“沒錯,楊蜜那個傻瓜,她拍《宮》的時候,肯定不知道這種事情。”
周墨︰……
“施施。”
“嗯?”
“你確實變化了很多。”
劉施施甜甜一笑︰“謝謝夸獎,請周老師繼續講。”
周墨伸出第二根指頭。
“第二點,就是嘉靖皇帝本身前期說一句勵精圖治其實也沒什麼問題。
作為一個從來沒有接受過皇帝的教育,半路被扶上位的年輕人,朱厚剛登基時,那真是一點權力都沒有。
但就是這樣一個人,僅僅靠著‘認爹’這一個大事,就把整個權力逐漸歸攏,這操作簡直跟當初的漢文帝有得一拼。
並且得到權力之後,朱厚也並沒有像一些小說里腐化的那麼快,而是經歷了很長一段時間勵精圖治,把國力民力好好恢復了一番,改革也推動了不少。
一直到後來親媽沒了,兒子也沒了,自己選拔出來的改革者也死了,朝廷的改革進入深水區推行不下去了,這才開始擺爛。
在真實的歷史里,海瑞寫奏折罵嘉靖,前半篇文章里全是夸海瑞的情況不一定就全是為了欲抑先揚,也有可能是他真覺得嘉靖前期就是個明君。
另外,從嘉靖世宗的廟號來講,歷史上但凡能獲得世宗廟號的,基本都是做出過一些東西的皇帝。”
周墨自從拿到金庸全系列的改編權後,一直都在思考該怎樣改編,才能盡可能釋放出這些作品的價值。
像過去一樣,在原著的基礎上適當改編,然後找人拍的模式,大概率只有思路一條。
前世,金庸系列的改編作品那麼多,但到周墨穿越前,最經典的還是大眾印象里的那幾部。
至于後續拍攝的幾款,名氣越辣越拉跨,評分越來越低。
至于原因,首先在選角上就是很大一個問題。
隨著時代的發展,醫美行業也在不斷發展,想著像過去一樣,挑一堆原生態美女來出演小龍女,趙敏,周芷若,難度越來越高。
畢竟無論是曾經的李諾彤,劉藝菲,還是周海眉,大美圓,給觀眾留下的印象太深刻了。
想要找演員超越她們,難度太高。
醫美或許提升了影視圈的平均顏值,但也只是平均。
頂尖那一撥,永遠都是鳳毛麟角。
這種情況,在前世後續的金庸作品翻拍情況中體現的尤為明顯。
內地的幾部改編版情況稍微好一些。
雖然評分低,選角上還是可以的。
像蔣家俊版的《倚天屠龍記》里,飾演趙敏和周芷若的陳玉琦和祝絮丹兩人,雖然演技不咋地,但最起碼形象上過關了。
盡管如此,但也有小籠包版本的小龍女。
那叫一個悲傷逆流成河。
陳妍希,本來一個冉冉升起的新星。
差點被小龍女這個角色把星途給搞崩了。
內地都這樣了,港台那邊就更離譜了。
但像王京在22年拍的《九陽神功》里,飾演周芷若的演員不是別人,正是新一代的晶女郎。
秋意濃。
嘖……(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