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許多觀眾眼里,影視圈是神秘的。
演員是怎麼選拔的?
場景是怎麼布置的?
服裝是怎麼縫制的?
電影是怎麼拍攝的?
過去。
或許有導演、演員在采訪的時候,透露些許劇組拍攝時的經歷,向觀眾展現出拍攝的一角。
就像窗簾下的一角陽光。
但只言片語,很明顯難以滿足看客的需要。
隨著時代的發展,觀眾不再滿足于只管看拍出來的成片,他們更希望看到完整的拍攝過程。
希望知道劇組幕後的故事。
“你覺得一顆雞蛋很好吃,但沒必要知道下蛋的母雞長什麼樣”的規則,不再適用于如今的娛樂圈。
作為見證過歷史的人,周墨很清楚知道這種變化。
在他看來,2010年的宣傳手段,還很稚嫩。
遠不及後世來的五花八門。
前世,講究的是一個能放盡放。
電影在宣傳的時候,把整部片最精彩的部分全部給放在預告片里是基本操作。
郭天王的《臨時劫案》便是如此。
部分導演都會親自上陣。
“震驚體張EM”就是典型代表。
更夸張點,甚至很多花絮都是拍出來的。
而在如今,導演放出個預告片,恨不得把所有精華全部藏起來,生怕別人看見。
所以,當他放出“讓子彈飛拍攝幕後的故事”後,立馬在哩站掀起了一股“研究幕後拍攝”的狂潮。
“姜聞原來是這樣哄葛佑和周發進組的,這不就是比爾蓋茨女婿和世界銀行副行長的故事麼?”
“鴻門宴拍了四天,就八分鐘?”
“發哥因為頻頻改台詞而崩潰,甚至發了火?”
“老二和老三騎人體車?”
視頻遠比文字更直接。
周墨之前在劇組拍攝的日常,此刻終于有了用武之地。
凡是登錄哩站,觀看過“日常”的觀眾,紛紛燃起了對《讓子彈飛》更大的好奇心。
這種好奇,遠比听一兩次采訪來的熱烈。
一些本來不打算看電影,對電影興趣不大的路人,加入了預購電影票的大軍中。
至于本來就想看的觀眾,他們就更開心了。
他們好奇,坐在邵冰和廖樊人體自行車上的女人是誰,葛佑又當著兄弟幾人的面破口大罵些什麼。
周墨的“幕後故事”解決了觀眾一些困惑的同時,又讓他們產生了更多的疑惑。
這種變化最直接的就是︰
《讓子彈飛》的預售漲了近一半。
馬科看見數據,激動地合不攏嘴,笑呵呵地跟周墨道謝。
“弟兒啊,多虧有你。”
周墨反倒有些不滿意。
姜聞的名氣還是太大了,預售本來就很高,哪怕哩站拼盡全力,把自己榨地一滴都不剩了,也就漲了一半。
換個電影,最起碼能翻倍。
終于,十二月十六號,《讓子彈飛》首映禮。
一大早,周墨就被姜聞用電話喊醒。
他本來想踩著點過去,誰知道姜聞前一天晚上就告訴他︰“小墨,你得跟我去接待來賓,來的人有點多。”
多?
能有多多?
周墨抱著疑惑,等到了現場,這才發現參與首映禮的嘉賓確實很多。
一張張熟悉的面孔,仿佛來了小半個娛樂圈。
跟姜聞有直接間接關系的演員,朋友,以及圈內望風而動的演員,藝人,還有大大小小各種媒體的記者……
一上午,周墨看到了郝雷,驚鴻仙子……
被紫薇坑慘的爾康也來了,面色有些滄桑。
還有元泉和下冰雹。
這倆人沒有一起走紅毯......
“鑼鼓喧天,鞭炮齊鳴,海報招展,人山人海”。
“行了,別貧了。”大甜甜遞給周墨一個暖寶寶,幫他貼在背後。
“甜甜,還是你好。”
周墨吸溜了一下鼻子,感覺鼻腔里有液體流過。
十二月的燕京,那叫一�天寒地凍。
周墨外套在里面套了兩層加棉的保暖衣,依舊凍得渾身發抖。
他看了一眼身穿禮服,袖子薄到能看到大白胳膊的大甜甜,仿佛見到了外星人。
“甜甜,你不冷嗎?”
“冷啊。”
大甜甜一邊跟他說話,一邊跟人問好。
全程面帶微笑,根本不像是受凍的樣子。
周墨豎起兩顆大拇指︰“佩服佩服。”
大甜甜沒接話,反而挽起了周墨的胳膊,對著鏡頭打招呼。
等進了後場,她這才連連搓著胳膊︰“快冷死我了,這天真不是人過的日子。”
“那你還穿這麼單薄,穿厚點唄。”(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