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慶賠著小心,笑道︰“是,只要用心在項目的管理上,就不會出什麼大問題。也是這幾個老領導現在所在的項目都是潛虧的狀態,又听到林書記最新的政策有些擔憂,再加上跟現在的兩位主管領導都不是很熟,就有點慌了......”
“所以說不管任何時候,打鐵都需自身硬,擔心也沒用,領導既然決定了這麼做,肯定也不是一時半會就做的決定,也是經過了審慎地考量才會公布出來。別人怎麼做我們管不著,但是明年你那兩個項目要怎麼管,你有想法嗎?”田林沒有接姚慶的話,轉而問到。
姚慶想了想,說︰“保安全,保質量,追進度,提高二次經營質量。”
“行啊,要是真能做到這些,你也算平穩地完成了第一次項目經理的任務。說起來,過完年之後小學項目應該能干完了吧,今年的重心就應該放在錦城那邊了。”
“是的,本來我是打算過兩天帶著項目部的主要管理人員到您那去匯報一下的,既然您現在問起,那我就先簡單匯報一下。按照我們預排的工期,今年小學項目要在7月底之前全部完工,然後大部分精力確實就要放在錦城項目上了。”
“今年形勢依舊嚴峻,經營部雖然也在不停投項目,但是中的幾乎沒有,過兩天林書記好黃總要去局里開會,他們同樣不會好受。小學項目一完,只剩錦城項目,能否在當地實現滾動發展,你有什麼信心嗎?”
姚慶搖了搖頭,說︰“我也時常到業主那去走動,但是听他們的意思,這兩年他們的資金也很緊張,也不敢大規模投資,對于新建項目卡的很嚴,輕易不會再上新的了,所以在業主這下手再拿項目,就會比較困難。只能是通過別的渠道看看有沒有什麼機會。”
“行啊,我也是未雨綢繆,一旦兩個項目都完工,沒有項目能接得上,對你的發展也不是那麼有利。我跟黃總商量一下,看看有沒有什麼別的辦法 。對了,你們有沒有進行測算,兩個項目最後能否盈利?”
“小學項目已經漸漸要進入收尾了,我倒是讓計劃部測算過,基本上是能完成上場時的盈利目標。至于錦城的話......恐怕就不太可能了。”
原因是為什麼,姚慶不說,田林的心里也一清二楚,追根究底也有田林的一份責任在里面。
“那就想辦法在管理上節約成本,實在不行,想辦法從小學項目貼補一點過來,只要最終錦城項目不虧或者虧一點點,在公司層面來說,都算你大功一件。”
姚慶听了心里確實波濤洶涌。他追上田林本打算是打听一些事情,誰知道說著說著話題就跑的很遠了。說到底,當初也是自己貪心,在單位蹉跎了這些年,終于有機會坐上經理的位置,哪怕知道前面有坑也心甘情願地往里跳,現在就到了考驗自己的時候了。
他沒有跟田林說假話,小學項目盈利是肯定的,只是盈利的多與少,還是要等最終的決算才知道,當然,前提是在完工前還是不要出任何事情。而錦城項目則是他和田林的隱憂,能否全身而退真的是未知數。一旦虧損數額大了,他說不好都逃脫不了被末位淘汰的危險。
等等,剛才田林說什麼,管理成本,這句話的意思是要裁人?嗯,這里面可做的文章可大了,等過兩天要好好想想,等回去開工之後就可以慢慢實施了。
田林全然不知道他的無心一句話已然被姚慶曲解,並打算由此大展拳腳。
兩人聊了這許久,已經被寒風吹得有些冷意了。
“行了,這大冷天的,吹了這會風我也給凍清醒了,我能自己回去,不用你送了。對了,剛才你說過幾天要過來,今年就算了,年終的時候我也有點忙,等忙完之後就直接去老丈人家了,兒子出生後還沒去過姥爺家,恐怕沒什麼時間跟你細聊了,等以後有時間的吧。”
姚慶一听急了,忙道︰“田總,這一年過去了,怎麼也抽個時間讓我們去給你拜年吧,也要不了多久,耽誤個把小時這樣。”
田林搖了搖頭,說︰“你們的心意我領了,但是今年家里確實不方便,多了個孩子,家里一直亂糟糟的,而且還請了個保姆,不方便,來年吧。”
姚慶這才明白過來,確實,謝翠才生完孩子沒多久,這時候幾個大男人跑到家里去確實有諸多不便,而拜年這事在外面又不方便,被看到听到始終不好,于是也就沒有堅持了。
兩人分手,各回各家。
第二天,喝的都有些醉意的領導們大部分都遲到甚至上午干脆就沒去上班。這一上午各種消息滿天飛,有關于領導們的暗箱操作的,還有經理書記互相內斗的,以及每年必定會出現的各個項目各種丑聞的。
王赫也回來開會了,但是不知道為何,他沒有去跟田林敘舊,也沒有找姚慶說話,全程當了個隱形人。但是他雖然想低調,關于他的事情不知為何也傳開了,讓他想冷淡處理也不行。
姚慶開完會沒有回項目上,他還想在黃奇和林書記那再露露臉,所以留下來看有沒有什麼機會。而陳書記則在第二天就回工地了,回來開會,雖然風頭是姚慶的,但是該得到的實惠他是一點也沒比姚慶少,這樣一來他也滿足了,年前回去看家也沒有任何怨言。
姚慶在回機關開會之前就已經做好了各項安排,現在只要按照安排逐步進行就可以了,只要姚慶再回去一趟簽字,撥款,這一年也就算徹底結束了。
田林今年要求各項目都要做一份總結,包括工作的總結以及對部門人員的評價,必須實事求是。
李祥對著電腦,愁眉不展。要是說對工作進行總結,那還好說,畢竟事情已經做了,數據都是死的,據實上報就行,可對人員的評價這件事,才是難辦的。
如果說真話,那麼有些人任勞任怨,確實干的可以,有些人則差強人意,給個合格也可以,至于某個人,給個差評也不為過。
問題就在于,田林要這個評價是干什麼用的,如果只是憑各項目部長或分管副經理的片面之詞,也有失偏頗,如果僅僅是當作了解的一個渠道,倒也不是不行。
李祥想了許久,還是開始慢慢敲字,不偏不倚,以每個人的表現來寫評語,某個人是沒有得到什麼好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