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飛逝。
很快就迎來第一場大雪,可惜滬市的雪下得不大,跟東北比還真不算什麼。
不過,滬市的冬天更濕冷,這里供暖都跟不上,最多的也就燒爐子,這里平原沒有柴可少,即使有山丘也不高,所以供暖一般燒煤。
要是農村的可以燒稻草,市里和郊區一般都燒煤,但是每個人的供應有限,所以燒煤取暖需要節省。
滬市的房子都很小,二三十個平房要住七八口人。
冬天在客廳里燒煤爐子,既能燒水做飯還能取暖,一舉多得這樣能省煤球。
家屬院的條件已經算不錯,沈婉清帶著孩子們烤紅薯,還告訴他們不能接近煤爐。
“你們肚子餓要跟我說,還有水果也能隨便吃,口渴就喝我準備的水,就是不要靠近煤爐子。“沈婉清不放心的叮囑道。
“好的,媽媽。”三個孩子懂事的答應。
他們吃著烤紅薯,烤花生,烤土豆和烤玉米等粗糧,偶爾吃些粗糧對身體好。
煤爐上還炖著羊肉湯,湯里有一整頭羊的骨頭,奶白色的肉湯很吸引人,香味四溢讓人垂涎三尺。
炖好後,母子四人就開吃,吃肉喝湯真是爽,撒把大蒜葉真香。
做飯炖湯,沈婉清絕對是專業的,羊肉湯里加了胡椒粉,喝完後胃里非常舒服。
部隊里的蔬菜大棚,沈婉清偶爾會去一趟,蔬菜沒腐爛長勢很好。
整個冬天,他們部隊都吃上了葉綠菜,家屬院里的軍嫂都來買菜。
雖然價格有些偏高,但還是有人願意買,這事還上報了領導,很多部隊都要效仿。
“老公,我們過年回京市嗎?”沈婉清夜里躺在床上問道。
“不回去了,我今年沒有假期,而且過年要輪崗。”謝琰說完,摟著媳婦很抱歉的輕哄。
“我空間里有超多的糧食,既然不回去能賣糧食嗎?”
“當然可以,很多老百姓都吃不上飯,能不能賣批糧食給部隊?”
“這還用問嗎?只是用什麼借口呢?價錢便宜點沒關系。”
“就說是你家的關系,以前每年都要囤糧,隨軍後就斷了聯系,前些天無意中遇到,我們正好要買糧食。”
沈婉清點頭沒有意見,甦市沈家是大戶人家,認識的人廣十分正常。
于是,夫妻倆在過年前忙的不行,沈婉清還賣了很多水果,蜂蜜,茶葉,果干,肉干,蛋類,肉類,海鮮和淡水魚等。
反正,只要是空間里囤貨多的,沈婉清都賣出去換錢票,這樣大家都不會餓肚子。
部隊里也能吃上飽飯,有魚有肉能過個好年,很多人都感激沈婉清,這些都是她提出來的。
大年三十,部隊里還做了烤全羊,氛圍熱鬧過一個好年。
“老公,新年快樂!”
“老婆,新年快樂!”
“爸爸媽媽,新年快樂!”
一家人吃著美味佳肴,喝著飲料和葡萄酒,愉快的守夜過新年。
大年初一,夫妻倆閑著沒事干就數錢,孩子們都在堂屋里玩拼圖。
這幾天煙花炮竹聲不斷,過年空氣里都是硫磺味,不過團圓的日子很熱鬧,謝琰給謝家人打過電話。
孩子們還小不宜擠火車,謝家人知道兒子沒假期,很體諒的聊一會掛電話,當兵的就是這樣沒辦法。
老百姓團聚的時候,他們還要輪流站崗,天寒地凍照樣守夜。
部隊和家屬院很安靜,但是外面卻很不平靜,沈婉清當初想嫁軍官,就是為了能保全自己。
“媳婦,你當初怎麼沒選擇出國去?”謝琰好奇的問道。
“我在國外住不習慣,再說國家需要建設,我想為國出一份力。”沈婉清更不喜歡吃國外的食物。
很多國家只吃三明治,漢堡,牛肉,海鮮,水果和土豆等。
一段時間不吃中餐還行,但長時間不吃肯定會很想念。
雖然她有空間,但是卻不能明目張膽的拿出東西。
而且,祖國的治安比其他國家要好很多。
只要別太惹人注意,沈婉清能夠平安的活到老。
“滬市的冬天真冷,濕氣大很不舒服。”謝琰最喜歡艷陽高照。
“都說東北天寒地凍,其實滬市冬天濕冷,一陣風冷到骨頭里。”沈婉清其實早就已經習慣滬市的天氣。
“媳婦,明早能吃韭菜盒子嗎?”
“可以,你想吃啥提前說一聲,尤其面食要提前發面。”
過年期間,沈婉清拿出毛線織毛衣,這些天她停下翻譯工作,陪伴孩子們講故事聊天。
孩子多,她先給大寶織毛衣,從大到小順應下去,昭昭盯著毛線好奇,沈婉清給她摸一下,小孩子都會很好奇。
正月里,沈婉清經常包餃子和餛飩,南方人一般都習慣吃餛飩。
北方人都愛吃餃子,都是習慣無法改變,還有湯圓也不一樣。
北方的湯圓又大又圓,南方的湯圓小巧可愛,而且餡料都不太一樣。
區別很大,生活的習慣不一樣,自然口味也大不同。
過完年,謝琰恢復正常的訓練,沈婉清開始翻譯工作,孩子們偶爾會哭幾聲,但卻從來不會發脾氣。
“媳婦,你把孩子們都教育的很好。”謝琰很佩服媳婦的狠心。
“那當然,他們有啥事基本上都自己解決。”沈婉清喜歡放養孩子們。
這樣長大的孩子很獨立,不依靠大人自己能解決,哪怕走丟都能自己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