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末,丹桂飄香。
壽春城外的渡口,旌旗招展,數萬軍民相送大將軍回京。
甦曜站在旗艦船頭,望著兩岸跪伏的官民百姓,听著那一聲聲的贊頌歡呼之聲,心中思緒萬千。
自五月出兵以來,短短數月間,袁術覆滅,袁紹歸順,江東平定,連荊徐兩州的劉表和陶謙都紛紛上表交權,成果可謂是遠超預期。
在淮南,由于他的兵威赫赫,新政推行毫無阻力,各大世家豪強紛紛配合,以至于他後手的準備全都沒派上用場。
于是乎,閑來無事的甦曜就尋訪江淮周邊諸地,探查民情,探索地方,一路悠悠哉哉倒也收獲不少,這次回京他就帶回了好幾個鼎鼎有名的乘客。
其中,最重要的自然是孫策的幼弟孫權。
作為孫策換取舊部,遠征日南的條件之一,年少的孫權將與甦曜一同回洛陽,與其余孫氏族人在京居住生活。
而除了孫權外,孫策的好友周瑜甦曜也沒有落下。
雖然丹陽太守周尚因為包庇孫策受到懲罰,但念其勸降孫策,早早歸順,從輕處罰沒有牽連家人只是罰款罷官了事,其旁親的周瑜也就還在他們廬江舒縣的老家。
在吳郡平定後,孫策也終于得以能夠名正言順的在江東招募人手,為下交州做最後準備。
當即,身份洗白了的孫策第一時間就是去找好友周瑜,希望能得到他的助力。
然而,當孫策快馬加鞭趕到周家宅邸時,那周家老僕卻說周瑜不在。
“公子前日已被大將軍征召入京,說是要入太學深造.”
“什麼?!”
孫策聞言如遭雷擊,手中馬鞭啪嗒一聲掉在地上。
他萬萬沒想到,自己剛剛重獲自由,正想與摯友共謀大事,卻晚了一步。
這其實也是理所當然。
周家可不是什麼普通的家庭,周尚能被袁術看重,舉薦去當丹陽太守本身就因為周家底蘊非常深厚。
廬江周氏,發家可比孫家早上太多,周瑜的從祖父周景就曾擔任大漢太尉,其子周忠,也就是周瑜的伯父,如今還在朝廷六部任職,甚至周瑜的父親周異剛剛才接過了司馬防的洛陽令不久。
如今的時代,可不是歷史上數年之後朝廷崩潰,天下分崩離析的時代。
周瑜眼看著甦曜橫掃四方,天下太平在即,自家長輩又都在洛陽朝廷供職,周瑜雖然心中有些不舍,但還是在南下交州與北上洛陽之間,選擇了听從大將軍的召喚,啟程赴京,到父親身邊盡孝,以圖未來發展。
對此,孫策凝望著周府緊閉的大門,心中是五味雜陳,知道自己與好友最終還是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而除了周瑜之外,在徐州的魯肅和張昭甦曜自然也沒放過,直接一紙行文就召兩人來大將軍府任職。
其中張昭還算好說,此人本就是徐州名士,少有才名,與王朗關系非常好,陳琳也對他頗為贊賞,只不過其因性格問題,與陶謙關系不好,反而被下獄關押。
這次,甦曜一紙行文,將其解救,陳琳也算出了大力,更是親自往徐州走了一趟。
張昭的征闢很簡單,但魯肅的就相當戲劇化了。
此時的魯肅年方十九,雖出身巨富之家,胸有大志,但其並非世族出身,別說在士林間有什麼名氣了,就連當地人對他的印象也不過就是東城有個出手闊綽的公子哥這種程度。
“官爺,這是真的嗎?”
“犬子寂寂無名,何以能得大將軍青睞?”
“您再看看,是不是哪里搞錯了?”
魯肅的父親拉著前來傳召的官吏,聲音發顫,滿臉的難以置信。
那官吏其實也是滿心的問號不解,但是這行文寫的清楚,大將軍點名要的就是這個魯家公子,他也就只好堆起笑臉,朗聲說道︰
“魯老爺但放寬心,大將軍求賢若渴,令郎既有大才,被大將軍看中那是再正常不過。您趕快讓他準備準備,爭取趕上和大將軍一起回京。”
就這樣,包括孫權在內,周瑜、魯肅、張昭,這幾個東吳未來舉足輕重的人物都被甦曜納入囊中,隨他一起上了回京的大船。
這便是甦曜的威望與朝廷正統合一帶來的力量。
想要誰,都是一句話的功夫。
不過嘛,比起前面的幾個人,船上另外兩個乘客則更讓送行的百姓們側目,想入非非,話題度十足。
那兩位便是廬江郡皖縣喬家的千金——喬家姐妹。
沒錯,他們正是歷史上孫策與周瑜的愛妾,國色天香的大喬與小喬。
皖縣喬家並非什麼名門世家,不過當地一豪族。
這一次甦曜平定江淮,推行新政,喬家見大勢所趨,自然不敢阻攔。
但是這兩位女孩倒也不是喬國老最早主動獻上的。原因很簡單,如今時間才到191年,大小喬如今也就不過十一二歲
這兩人的登船,純粹就是甦曜來都來了,收了孫策和周瑜後靈機一動,想要去看看二喬現在如何。
在以往他玩的三國游戲中,那些年紀不到的角色都是未登場狀態,只能蹲點等到一定年月,然後去及時登庸。
這次既然人都到這兒了,左右閑來無事,甦曜尋思就先去登門一看,即便招不來二人,提前打個招呼,做個標記也是好的。
結果卻不曾想,甦曜的登門給了喬國老極大的震撼。
見到大將軍儀仗在府外出現,喬國老人都嚇傻了,生怕被殺雞儆猴,慌忙帶著府中眾人出去跪迎,連連解釋自己遵紀守法,配合新政,絕無任何陽奉陰違之事。
“大將軍明鑒啊!”
喬國老跪伏在地,額頭把地板磕的砰砰作響︰
“老朽已將家中田畝盡數登記,奴婢也已遣散大半,其他人都已重訂契約,絕無半點隱瞞!”
這架勢,把甦曜看的是哭笑不得。
他伸手拉起喬國老,輕咳兩聲︰“老丈誤會了,本將軍此來並非問罪。”
甦曜目光掃過眼前跪伏的喬府眾人,緩緩說︰“我听聞喬公有二女,天香國色且聰慧伶俐,這次路過便想著順路一看。”
喬國老一听人都懵了,心中惶恐至極,還道這是大將軍隱晦的索求之意。
但問題是,自家兩個幼女雖粉雕玉琢,但都是養在深閨,哪里能傳出去什麼名聲?
這大將軍怎會知道?
莫不是臨縣仇家想要害他,惡意構陷?
喬國老想不明白,但事已至此,他更不敢抗拒,只能咬牙喚來二女,恭敬送上︰
“若蒙大將軍不嫌棄,小民願獻二女給將軍為婢,只求將軍護佑我喬家安穩,莫听信歹人讒言。”
這家伙可把甦曜整不會了。
他又不是什麼禽獸,雖然收大小喬是在他的計劃之內,但讓兩個怎麼看都只有十一二歲的小丫頭來伺候自己那也實在太過墮落。
然而任甦曜怎麼解釋,喬國老都態度堅決,生怕引來禍事。
最後,甦曜也就干脆不再推辭,大手一揮,捎上二女,讓她們先入洛陽女學,甚至準許喬家派幾個僕人隨行伺候。
對此,喬國老雖不甚了解,但見大將軍肯收下二女,總算是松了口氣,心中暗暗慶幸自家逃過一劫。
臨行前,喬國老先是叫來了幾個忠心的僕人和婢女,讓他們好好照顧小姐,然後又殷切叮囑二女︰
“到了洛陽,一切都要听大將軍的話,說讓你們干什麼就干什麼,一切小心謹慎,切莫惹是生非。”
就這樣,甦曜的南下之行徹底結束。
隨著甦曜的一路行來,曾經一度四分五裂的大漢疆土,如今幾乎全部重歸于朝廷治下。
天下十三州,除了部分內部零星的匪患外,僅剩交益兩州尚未明確表態。
不過那也主要還是路途遙遠,交通不便的緣故。
就在甦曜回京的路上,交州與益州的使者也在馬不停蹄地趕向洛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