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押運官便面色慘白的上前。
一見潘鳳,他便噗通一聲跪倒,嚎啕大哭︰
“將軍饒命,將軍饒命啊!”
“是白馬義從,那些白馬義從不知從何處殺了出來,我們根本不是他們的對手啊!”
押運官涕淚橫流,聲音顫抖地說道︰
“他們劫走了糧草,還殺了好多弟兄,小的拼死才逃了回來,求將軍饒命啊!”
潘鳳听了,只覺得眼前一黑,險些昏厥過去。
他萬萬沒想到,公孫瓚的白馬義從竟然如此神出鬼沒,在他全力圍攻營寨的時候,還能抽空去劫他的糧草。
“公孫瓚,你這個卑鄙小人!”潘鳳咬牙切齒地罵道,“我與你不共戴天!”
此時,冀州軍的士兵們也已經得知了補給被劫的消息,頓時軍心大亂。
比起對面自知陷入包圍死地的公孫瓚軍不同,他們從沒想過,在自家地盤上竟也會被斷絕補給。
本來這連日的強攻就讓他們怨聲載道,士氣漸低,如今一听糧道被斷那是人心惶惶,再也沒人願意去發起強攻。
“將軍,咱們該怎麼辦?”
“如今營中糧草只夠兩日,若不抓緊時間,咱們怕是會一敗涂地啊!”
潘鳳看著眼前那些臉上滿是恐懼和絕望的士兵們,攥緊雙拳整個人都在微微顫抖。
他很清楚,如今的局勢已經到了萬分危急的時刻,若不能迅速想出應對之策,自己恐有全軍覆沒之憂。
“進攻吧!”
副將王保激動道︰
“賊營防線已搖搖欲墜,咱們日夜強攻,只要拿下賊營,搶了他們的糧草,公孫小賊必將一敗涂地。”
這確實是個辦法,但是
“不行,根本不行!”
謀士當即反駁︰
“現在兵無戰心,人人思歸,哪里還能發起強攻?”
“依我看,咱們就該速速撤軍,派出騎士前方探路,驅趕敵騎,早日回城!”
如今營中兩天的糧草,若是嚴格配給,比如一天只吃一頓,勉強是夠他們趕回南皮的。
只不過回城的路上就不能像之前打出來那樣,步步為營,磨磨唧唧的了。
潘鳳皺著眉頭,听著副將們的爭論,心中越發煩躁。
他知道,無論是強攻還是撤軍,都非常令人難以決斷。
強攻,以目前士兵們的狀態,還有那可能隨時夾擊而來白馬義從,很可能會遭受更大的損失。
而且一旦沒法短期內拿下敵營,他們必將全軍覆沒。
但是撤軍,就以之前公孫瓚的白馬義從神出鬼沒頻頻糾纏的打法來看,這條路必然是充滿風險,能否安全回到南皮也是未知之數。
“都別吵了!”
潘鳳大喝一聲,打斷了眾人的爭論︰
“如今敵軍據寨而守,視死如歸,我們強攻未必能勝,反而會折損更多兵力。撤軍雖有風險,但也是目前唯一的辦法。”
“可是將軍,公孫瓚的白馬義從定會在我們撤軍途中設伏,我們如何應對?”副將王保擔憂地問道。
潘鳳沉思片刻,說道︰
“我們可以分兵兩路,一路由我親自帶領,作為主力吸引公孫瓚的注意力;另一路由你帶領精銳騎兵,掩護側翼,只要見公孫瓚胡騎來便全力驅趕,不惜任何代價,絕不能讓他干擾我大軍回城,為我等的主力部隊爭取時間。”
王寶听得手心捏汗,自己冀州騎士雖然裝備精良,但人數劣勢,速度劣勢,與那些馬背上長大的胡騎纏斗實在是難佔上風。
在之前的戰斗中就已經體現的相當明顯。
但如今,局勢如此,由不得他拒絕。
“末將定不負將軍所托!”王保領命而走。
隨後,潘鳳開始有條不紊地安排撤軍事宜。他讓士兵們盡可能輕裝上陣,舍棄一些不必要的輜重,以加快行軍速度。同時,他還挑選了一些精銳的斥候,讓他們提前出發,偵查沿途的敵情,確保主力部隊的安全。
夜幕降臨,潘鳳一聲令下,冀州軍主力悄然出發。王保則帶領著精銳騎兵,緊緊跟隨在主力部隊的側翼,時刻警惕著公孫瓚的白馬義從的出現。
然而,公孫瓚豈能輕易放過這個消滅潘鳳的大好機會。
白馬義從如影隨形且不說,潘鳳身後的漢軍將士們也是餃尾追擊。
一時間,渤海郡的平原上喊殺驟起,兩軍展開激烈交鋒。
在戰斗中,王保帶領的冀州騎士拼死抵御,驅趕著公孫瓚的白馬義從。
白馬義從的騎兵們騎著矯健的白馬,如同一股白色的旋風,在戰場上呼嘯而過,他們的箭術精湛,不斷地向冀州軍射出致命的箭矢。
王保則手持長槍,大聲呼喊著鼓舞著麾下騎兵的士氣。
終于,在漫長的纏斗中,他找到機會,一馬當先,沖入敵陣,與白馬義從展開了近身肉搏。
只見長槍揮舞間,鮮血飛濺,王保的臉上身上都沾滿了敵人的鮮血,但他也是毫無懼色,越戰越勇。
然而,白馬義從的數量實在太多,且他們的騎兵戰術嫻熟,王保的精銳騎兵漸漸陷入了苦戰。
本以為白馬義從不擅近戰的王保頓時吃了個大虧,他身邊不斷有騎兵倒下,鮮血染紅了大地。
在王寶陷入苦戰的時候,主力部隊這邊,潘鳳帶領著士兵們也是且戰且退,他們的速度受到了極大的限制,縱使潘鳳心急如焚,也難以擺脫敵人的追擊。
“加快速度,不要戀戰!”潘鳳大聲命令道。
他揮舞著大斧,砍倒了一個又一個敵人,試圖為士兵們開闢出一條逃生的道路。
然而,歸路被斷,軍心惶惶的潘鳳大軍最終還是力戰難敵。
混亂中,當他見到擊潰了王保的白馬義從殺來時,潘鳳絕望的閉上了雙眼.
此役,公孫瓚所領漢軍大獲全勝,潘鳳的冀州軍幾乎全軍覆沒,其主將潘鳳本人也在亂軍之中被公孫瓚的白馬義從砍下頭顱,成為了他們 赫武力的戰利品之一。
“兄弟們,干得漂亮!”
公孫瓚看著潘鳳的尸首,臉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他騎在馬上,高高揚起武器,大喊道︰
“今日我軍大獲全勝,渤海冀州軍已不足為慮,諸君且安心休整,明日隨我直取南皮!”
南皮,渤海郡守府。
“完了完了完了。”
“太守,大事不妙了呀!”
渤海太守梁起听聞戰報,頓時是面如死灰,站起身來一句話都說不出來。
“梁太守,如今形勢危急,咱們必須早做打算才是啊!”
見太守不說話,旁邊的謀士們雖也臉色蒼白,但還是紛紛上前勸道︰
“是啊太守。”
“要早做打算啊。”
“潘將軍的援軍沒了,我南皮恐是孤城難守啊!”
梁起深吸口氣,努力讓自己冷靜下來。
他心中飛速盤算,卻是難得其法。
若是平時,對付萬余大軍的圍城,南皮身為郡府那是不成問題的。
但是如今,韓馥調兵南下,攻打曹操和張方,南皮郡兵被抽調過半,如今城中守兵不滿三千,獨自對抗公孫瓚上萬大軍怕是有些勉強。
若想堅守,那他就必須要充分動員百姓力量,組織民兵上牆才行。
但是,如今潘鳳的兩萬大軍全軍覆沒,這對南皮城內的士氣造成了毀滅性的打擊。
更別提,對付大將軍甦曜朝廷大軍,百姓們的參戰熱情能有多少也是個未知之數。
是的,百姓們的參戰欲望不強。
正如遠在雁門塞外的代郡高柳都已得知甦曜新政的內容一般。
冀州渤海自然對其也是有所耳聞。
就在之前京師恩科殿試順利結束之後,甦曜便布告天下,除了讓那金榜題名之人名揚天下之外,就是發出告全國郡縣與士子書。
甦曜以朝廷的名義,宣布科舉制正式取代察舉,成為朝廷選士的主要手段,要求天下郡縣全力督辦鄉試,組織招攬生員,以備來年正式的科舉。
凡督辦不力,或執意抗拒,阻礙士子求學與參考者,朝廷將以抗旨論處,必嚴懲不貸!
同時,對于那些不尊王命的地方,朝廷也歡迎當地學子在本地參考無望後,來年赴京報考,路費盤纏皆由朝廷承擔,保證公平對待。
此文一出,可謂是天下震動。
雖然很多割據勢力的首腦們嚴厲管控信息流動,但士林間自有一番自己的渠道。
甦曜的新政內容在各地士子間口口相傳,尤其是科舉制的推行,更是成為了眾人熱議的焦點。
不但寒門學子們燃起了希望,就連那些世家出身,但在本地不被太守重用的學子們也都紛紛翹首以盼。
渤海郡的學子們在上個月就曾發起了一次大型的公開請願,要求梁太守響應朝廷政策,組織鄉試,為他們提供公平參考的機會。
當時,數百名學子齊聚郡守府前,群情激奮,他們高舉著寫有“支持新政,公平科舉”,“興學重教,選賢任能”等字樣的標語,齊聲高呼口號,強烈表達著自己的訴求。
沒錯,標語。
這些學子背後,自然有甦曜情報局的影子。
在見識了京師的學生運動之後,甦曜馬上就發揚起了拿來主義精神,這些熱血學子可以為敵所用,用來抨擊自己,自然也能為我所用,用來促進天下的統一。
于是乎,甦曜在發布公告時,就暗中命令情報局全力把資源傾斜到滲透學子的項目上,在各地宣傳科舉,推動學子們為新政發聲,維護統一,營造出一派民心所向的態勢。
而這一系列舉措,在渤海郡也收到了顯著的效果,學子們的請願便是成果之一。
那時候,面對這突如其來的請願活動,梁起一時之間是手忙腳亂。
在韓馥以舉兵起義,旗幟鮮明的打出反甦曜亂政旗號的時候,他怎麼可能能公然響應甦曜的新政,組織鄉試呢?
但面對眼前這些情緒激昂的學子們,梁起又不能將他們統統捕殺,畢竟他自己還自詡名士,焉敢做出這等激起公憤之事?
于是乎,他就只能虛與委蛇,一拖再拖。
這一下子,也就把郡中的士子們都得罪完了。
這一度讓他非常頭疼,有那部將甕聲甕氣的不解,不過是些窮酸書生,得罪了就得罪了唄,有什麼大不了的。
但是,梁起顯然不是那麼鼠目寸光,很快現實就告訴了那些武人,沒有絕對實力的情況下,得罪了讀書人會多麼的讓人頭疼。
那些被得罪的學子們,雖然手無縛雞之力,卻有著強大的輿論影響力。
他們紛紛在渤海郡的酒肆、驛舍、鄉野地頭與城市街頭的各個角落宣揚梁起的無道,指控他居心不良,對抗朝廷,乃亂臣賊子。
在這個信息相對閉塞的時代,士子們的口口相傳往往能夠左右一地的輿論風向。
很快的,梁起在百姓們眼中的形象就變得人厭狗嫌。
“這梁賊真是不知天高地厚!”
“誰不知大將軍甦曜那是何等英雄?早年間打那偽帝張舉,我是親眼看著大將軍縱橫馳騁,砍的賊人們人頭滾滾,血流成河。”
“如今這愚蠢梁賊,放著大好的前程不要,非要和甦大將軍作對,苦的還不是咱們這些老百姓!”
平日里,這些閑言碎語梁起尚且能夠壓制。
然而如今,公孫瓚率朝廷大軍圍城時,城中百姓則明顯的開始躁動不安起來。
百姓們如此,城中世家、豪紳等頭頭臉臉們也都私下里頻頻串聯。
“真是見鬼了!”
“大將軍甦曜厲害也就罷了,他麾下將領們怎地也都各個如此能打?”
“潘將軍也是一代宿將,兩萬大軍說沒就沒,這南皮你們說還能守得住嗎?”
守的住個鬼啊。
如此風向,根本就沒人幾個人相信梁太守還能有什麼未來,就更妄論是有誰願意押上身家,出錢出力的幫他死守城池了。
“開城投降???”
“太守,您,您確定嗎??”
郡守府中,主簿听到梁起的發言,驚訝的嘴里能塞下一個皮球。
“咱們不但有近三千守軍,還有滿城百姓,只要閉門死守,堅持幾個月應不成問題啊。”
“何必主動開城,作那投降之舉呢?”
主簿看不懂,但梁起卻看得很清楚︰
“與其回來不知道哪天就被人賣了,還不如咱們主動投降,換個從輕發落為好。”
梁起搖頭嘆息,苦中作樂道︰
“我听說,大將軍對戰前投降的人,倒是還有些優待的,搞不好,咱們回來還能換個地方當官也說不定啊。”
梁起的話讓主簿一時語塞,他張了張嘴,卻不知道該說什麼。雖然梁起的決定听起來有些荒謬,但仔細一想,似乎也不無道理。
如今南皮城內人心惶惶,百姓們對梁起的信任早已蕩然無存,守軍士氣低落,世家豪紳們更是暗中串聯,隨時可能倒戈。在這種情況下,繼續堅守城池,無異于自取滅亡。
與其等到城破之時被公孫瓚的大軍屠戮,不如主動開城投降,或許還能爭取到一線生機。
主簿沉默片刻,終于點了點頭︰“太守所言極是,如今形勢危急,開城投降或許是最好的選擇。”
梁起苦笑一聲,拍了拍主簿的肩膀︰“你能理解就好。傳令下去,準備開城投降吧。”
很快,梁起的命令傳遍了整個南皮城。守軍們听到這個消息,紛紛松了一口氣。他們早已厭倦了無休止的守城戰,如今終于可以放下武器,結束這場毫無希望的抵抗。
百姓們則是歡呼雀躍,他們早就盼著朝廷大軍能夠早日進城,結束這場無謂的戰爭。如今梁起主動開城投降,無疑是他們最希望看到的結果。
然而,城中的世家豪紳們卻對梁起的決定感到不滿。他們原本還指望著梁起能夠堅守城池,等待韓馥的援軍到來。如今梁起主動投降,他們的利益將受到嚴重損害。
“梁起這個懦夫,竟然不戰而降!”
“他這是要把我們全都賣給公孫瓚啊!”
“不行,我們不能坐以待斃,必須想辦法阻止他!”
世家豪紳們紛紛聚集在一起,商討對策。然而,他們還沒來得及采取行動,梁起就已經下令打開了城門。
南皮城的城門緩緩打開,梁起帶著一眾官員和將領,手持白旗,跪在城門口迎接公孫瓚的到來。
公孫瓚騎在馬上,居高臨下地看著梁起,冷笑道︰“梁太守,早知今日,何必當初?若是早些投降,何至于此?”
梁起低著頭,不敢言語。他知道,自己已經徹底敗了。
公孫瓚揮了揮手,身後的士兵立刻上前,將梁起等人押了下去。
至此,南皮城徹底落入公孫瓚之手,渤海郡也宣告全境收服。
這噩耗傳回高邑,韓馥頓時如遭雷擊,倉皇下令冀州全郡全力征兵,做好保衛冀州的準備。
不過比起冀州,更應該感到害怕的還要數那幽州方面。
沒了渤海郡這攔路虎,青州軍的勢力與幽州也終于達成了直接相連的目標。
與此同時,在得知南皮攻克的青州方面是大受鼓舞,當地郡守們感念天命所歸,紛紛表態支持朝廷,然後征發調遣了新的援軍。
接下來,留守青州的太史慈便作為援兵統帥,親領這新得的八千青州兵北上來援,與公孫瓚的近萬大軍匯合,他們如一柄尖刀,直插幽州劉虞的背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