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三國騎砍無雙

第818章 格局大變(合章4K6)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劍從天降 本章︰第818章 格局大變(合章4K6)

    “听說了嘛,听說了嘛?”

    “科舉舞弊事發,三公伏法,弘農楊氏幾代清名啊,沒想到竟被這楊彪毀于一旦吶!”

    “是啊是啊,平日里看他們一個個道貌岸然,滿口仁義道德,沒想到竟如此不堪。”

    “活該,活該啊!”

    洛陽的街頭巷尾,百姓們議論紛紛,對近日朝堂上的巨變感到極度的震撼。

    一方面,弘農楊氏身為清流領袖,結果卻為以權謀私,在科舉一事上徇私舞弊,極大的顛覆了他們在百姓和士林中的形象。

    另一方面,楊彪身為三公,因這科舉舞弊而被直接處斬,這在大漢歷史上是極為罕見的事件,引起了朝野上下的軒然大波。

    畢竟,三公地位尊崇,除非事涉謀反,否則從未有判死的先例。

    如今,這楊彪因科舉舞弊而死,可謂是開歷史之先河,而甦曜也通過此事,向天下宣告,科舉乃國之根本,容不得一絲褻瀆。

    經此一事,原本對甦曜推行科舉制度心懷不滿、暗中抵制的世家大族們,也都紛紛收斂了心思。

    他們見識到了甦曜的鐵腕手段,明白在這件事上絕無通融的余地,而寒門學子們則是紛紛拍手稱快,奔走相告,對甦曜欽佩又感激。

    “太好了,太好了!”

    一位年輕的學子眼含熱淚,激動地說道:

    “大將軍真是英明神武,為我等寒門學子討回了公道啊!”

    “是啊,若不是大將軍雷霆手段,我們這些寒門子弟恐怕永遠都沒有出頭之日。”另一位學子也感慨萬分。

    “大將軍文武雙全,不僅平定了叛亂,還為我等寒門子弟開闢光明之路,此等大恩,某必沒齒難忘!”

    “日後若能有幸入朝為官,必當誓死效忠于大將軍,萬死不辭也!”

    洛陽城中的學舍內,寒門學子們群情激昂,紛紛表達著對甦曜的感激與敬意。

    隨著楊彪等人的伏法,首次科舉成績作廢,朝廷已經下發了通知,將在一個月後重新舉辦京師會試。

    這一次會試將由盧植和王允二人坐鎮負責,而甦曜本人則親自監督,並且負責之後的殿試策問環節。

    而且這一次,還有一個與之前大為不同的一點。

    那就是對于上次揭榜,大半都是關東世家的情況,甦曜予以調整。

    他根據各州的人口比例和受教育程度等情況,劃分了不同的錄取名額,以保證各地區都能有合適數量的人才脫穎而出,避免人才選拔的地域失衡。

    這一下,雖然中原和山東等地依然佔有很大的優勢和錄取名額,但偏遠地區的邊郡學子也看到了更大的希望。

    “天吶!”

    “大將軍這簡直是開千古未有之創舉啊!”

    一位來自涼州的寒門學子雙手顫抖,聲音激動得有些發顫︰

    “我等邊郡之地,向來被視為蠻荒,人才難以出頭,如今大將軍如此舉措,實乃我等的大救星!”

    “是啊,原本以為此次會試,我們這些邊郡之人不過是陪跑,湊個熱鬧罷了,沒想到大將軍竟能如此思慮周全,公平對待。”

    另一位來自幽州的學子握緊雙拳,眼中滿是斗志。

    “沒錯沒錯,沒想到我交州還能有這些個名額。”

    交州學子則是眼含熱淚,激動不已道︰

    “有了這名額分配,我等便有了出仕的機會,必須要好好把握,方才能不負大將軍的這番苦心。”

    邊郡學子們歡天喜地,熱淚滿眶。

    不過歡喜自然就有人憂愁,之前在上次科舉中大獲全勝的關東學子全都黑了臉色,一個個如喪批考。

    “怎麼能這樣,怎麼能這樣?!”

    袁紹的佷子袁浩,听聞噩耗後就是一陣暴跳如雷,他將手中的茶杯狠狠的一甩,摔得  啪啪。

    作為袁氏家族的子弟,別看袁浩整日沒個正形,但他到底是自幼便享受著家族的庇護和優越的教育資源。

    在第一次科舉中,即便幾經審查,但最後還是證實,他確實是憑著自己的才學,榜上有名。

    本以為這次科舉他也可如法炮制,繼續延續家族的榮耀。

    然而,甦曜的新政策卻讓他倍感焦慮。

    “那些邊郡蠻子,四書五經都不利索,憑什麼可以享受優待,生生從我等手中搶走如此多的名額?!”

    袁浩滿臉漲紅,氣的是怒目圓睜。

    他不急不行啊!

    上次他的分數也就是個中下水平,這次要是考慮錄取名額的全國分配,那他怕是真的要名落孫山了。

    他可是四世三公的袁家子啊!

    你告訴他居然出不了仕???

    “這是開的什麼滑稽玩笑啊!”

    袁浩怒不可遏,一腳踢翻了身旁的凳子︰

    “我袁氏世代簪纓,豈容這些邊郡草莽與我等平起平坐!”

    一旁的門客們噤若寒蟬,大氣都不敢出。

    他們深知袁公子此刻正處于盛怒之中,誰要是敢多說一句,只怕會惹來無妄之災。

    唯有楊修長嘆一聲,出言勸他冷靜︰

    “表哥,現在憤怒于事無補。”

    “甦曜那廝,雖打著公平之名,但如今看來,這就是明擺著就是要利用科舉這一政策來打壓我中原名族罷了。”

    “與其在這里憤怒,還不如想想該如何去解決。”

    “解決?你說的倒是冷靜。”

    袁浩握緊雙拳道︰

    “昨日姑父被處斬,甦曜在京中已是只手遮天,我們又能有何解決之策?難道還能去求他改回來不成?”

    “也許,咱們也可以去抗議鬧事?”

    這時,旁邊另一個範姓世家子弟靈機一動說道︰

    “憑什麼抗議只能讓寒門去搞,咱們世家更應該鬧事抗議!”

    他的話一說,把袁浩和楊修的都看傻了。

    怎麼會有這樣的憨憨?

    “範兄可知自己在說什麼?”

    楊修白了一眼,搖頭一嘆︰

    “甦曜剛以鐵腕手段處置了科舉舞弊案,朝堂上下正風聲鶴唳,此時我們若去鬧事抗議,豈不是撞在他的槍口上?他正愁找不到借口進一步打壓我們世家,你倒好,主動送上門去!”

    這時袁浩也回過神來,滿臉嫌棄地啐了一口︰“就你這腦子,也配在我袁府當門客?去鬧事,是嫌我袁氏還不夠引人注目,還是嫌甦曜收拾我們收拾得不夠狠?”

    那範家子弟被兩人這般數落,漲紅了臉,囁嚅半天方才出口︰

    “那,那你們兩位又怎麼看?咱們難道就這麼逆來順受,咽下這口氣嗎?”

    “咽不下,當然咽不下了!”

    袁浩一拳砸在桌子上,震得桌上的茶具叮當作響,卻又無計可施,看向楊修,試圖尋求對策。

    這個小表弟雖然年僅十五,但著實是聰明伶俐又才華橫溢。

    故而,這次楊家遭難,楊彪被處死,家產被抄沒後,袁浩才第一時間接濟了這個小表弟過來袁府。

    一個是盡一下姻親之誼,另一個自然就是多個出謀劃策的幫手了。

    不過這一次,他顯然是要失望了。

    楊修又不是哆啦A夢,雖然有才華,但在這絕對懸殊的力量面前,他也是無計可施。

    “為今之計,只有抓緊補習。”

    楊修再嘆一聲︰

    “最後這一個月時間,表哥還是放下身段,尋來京中最有名望的大儒為你日夜講學,專攻策論與經義,爭取在會試中取得更好的成績吧。”

    “雖然名額有限,但只要我們能在各自的區域內脫穎而出,依然還是有機會入仕的。”

    “難道就沒有別的辦法了嗎?我們袁家世代為官,難道真要淪落到與那些邊郡寒門爭搶名額的地步?”

    袁浩眉頭緊皺,滿臉不情願︰

    “更何況,就這一個月時間,又能有什麼用來?那些大儒講學,向來是長篇大論,枯燥乏味,我听著就犯困啊。”

    楊修搖了搖頭,語氣中帶著幾分無奈︰

    “表哥,形勢比人強。甦曜如今手握大權,朝中無人敢與他抗衡。我們若是硬踫硬,只會自取其辱。”

    “眼下最重要的是保住家族的根基,等待時機。只要我們不放棄,總會有重振家門的機會。”

    袁浩沉默片刻,最終也只能無奈地嘆了口氣︰

    “罷了,眼下也只能如此了。”

    隨即他轉頭看向楊修,眼中閃過一絲復雜的神色︰

    “修弟,你年紀雖小,但心思縝密,遠勝于我,只可惜卻不能應試,否則必當金榜題名。”

    楊修聞言神色一黯。

    本來,這首次恩科舉選拔最初只是面向太學生的考試,但是由于這次科舉舞弊導致大量官員被牽連罷免,空出不少官位需要遞補,故而,甦曜特意加大了此次科舉取士的名額和應試範圍。

    凡是在考試前十日,能夠抵達京師報名的人員,皆可參加本次考試。

    同時,沒趕上也不要緊,明年還會再辦一次特科,不顯戶籍的接納在京人員參加本地鄉試,與次年各地正式通過的鄉試人員一同,角逐來年會試的資格。

    再加之,由于參考會試的年齡限制僅十五歲,故而楊修雖然上次考試由于並非太學生的緣故沒法參加,但這次是完全有機會的.

    如果他不是犯官之子的話︰

    “刑家之子不得參加科舉,那甦賊真是好歹的心啊!”範公子義憤填膺道。

    不過楊修倒是搖了搖頭,似是看開︰

    “範兄不必如此。”

    “便是察舉制時,若非特赦,也需身家清白(三代內無犯罪記錄)才可受舉。”

    “而我觀甦曜的科舉法,雖有刑家之子不得參加科舉的要求,但同時也有擔保參考的破例條件。”

    “只要得到一名三品以上高官或者三位本郡舉人的擔保,便是刑家之子亦有機會參加科舉。”

    楊修顯然沒有放棄,他的眼中閃著希望的火光。

    其父楊彪因科舉舞弊處斬,弘農楊氏一朝跌落雲端,從人人羨慕、尊崇的清貴名門變成了過街老鼠一樣人人喊打的存在。

    也因此,楊修比任何人都更加迫切的想要參加科舉,以堂堂實力來回應質疑,重振家門。

    “這好辦啊!”

    袁浩一拍大腿︰

    “我袁家門生故吏遍天下。那舉人如今還沒正式科舉,咱們找不到,但這三品以上的高官還不是手到擒來?”

    “你且等著,為兄這就去聯絡各方人脈,一定幫你找到保人!”

    說干就干,兩人分工明確,很快行動。

    袁浩利用袁家的資源,四處奔走設宴,邀請高官顯貴來袁府相聚,請其為楊修作保。

    而楊修則遍訪名師,請其來袁府教學,抓緊時間在這最後一個月的期限內給眾世家子弟補課。

    必須要說的是,兩人在此事上絕對可說是盡心盡力,然而得到的結果卻是不容樂觀。

    先說楊修,有著楊家昔日的人脈,以及自己在學業上的專注,他很輕松的就能找到究竟是哪些大儒可能參與新一輪的科舉出題,並借著袁府的資源發出重金邀請。

    然而,這些大儒們卻大多婉言謝絕了楊修的邀請。

    他們深知甦曜對科舉之事的重視以及此次科舉舞弊案的影響,不敢輕易卷入其中,生怕因與犯官之子有所關聯而惹禍上身,即便袁府開出了極為豐厚的報酬,也未能打動他們。

    更甚至,就在他行動的時候,很快就傳出消息,出題大儒們將實行封閉化管理,幾乎一夜之間,在眾人沒有反應過來的時候,那些名師大儒們便消失了蹤跡。

    楊修無奈之下,只能退而求其次,尋找一些在學術上稍有造詣但名氣稍遜的先生來授課。這些先生雖然也盡心盡力,但終究與那些大儒們有著不小的差距,教學效果也大打折扣。

    而袁浩那邊的情況同樣不容樂觀。他費盡心思邀請來的高官顯貴們,在听到要為楊修作保時,大多都面露難色。有的找借口推脫有事在身,有的則直接表明不願趟這趟渾水。

    他們都清楚,在甦曜的鐵腕治理下,任何一點不慎都可能給自己帶來麻煩。

    這把袁浩氣的是咬牙切齒,但是不得不說,這顯然是明智的選擇。

    因為,就在不為人知的地方,王凌的錦衣衛早已將一切盡收眼底︰

    “大將軍,袁家和楊家的人最近正四處活動,是否需要咱們出面警告一下?”

    甦曜听聞後擺了擺手,輕笑一聲︰“不必,且讓他們折騰去吧,只要不違反規定,就無需出面干涉。”

    “科舉乃國之根本,容不得紕漏,他們這般折騰,也算是給咱們查漏補缺,看看還有哪些需要完善之處。”

    沒有任何政策是一經確立就完美無缺的,甦曜自然也很清楚這一點。

    故而,他一邊暗中囑咐王凌,密切關注各世家的舉動,同時留意朝堂內外對科舉改革的各種反應,以便從中發現問題,及時調整完善科舉制度。

    隨著考試日期的逐漸臨近,洛陽城的氛圍也愈發緊張。

    不論是世家還是寒門學子,都在最後階段進行著緊張的沖刺復習。

    最終,楊修依然還是沒能找到願意擔保之人,只能無奈地看著其他考生踏入考場,將希望留待以後。

    而袁浩雖然是有做最後一搏,但臨時抱佛腳終究難以有質的飛躍。

    考場上,他雖然覺得自己這次發揮已遠超以往,但當揭榜之日到來之時,還是沒能在榜單上看到自己的名字。

    袁浩在楊修的陪同下呆立在榜單前,呼吸急促,周圍學子們的歡呼雀躍與他可謂毫無關聯。

    堂堂四世三公的袁家子,竟然在這科舉考試中名落孫山,成為了家族第一個無緣出仕的敗者。

    而會試三甲更是有二人被寒門奪得,甚至連榜首會元的名字袁浩都沒有听過!

    那三人分別是︰豫州潁川戲志才,關中扶風法正,以及兗州泰山的周宇。

    這次科舉揭榜的結果一經公示,很快便在朝野之間掀起了一陣驚天的波瀾。

    不管是朝廷公卿,還是鄉野村民,他們都心有預感,這天下的格局,要變了。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我在三國騎砍無雙》,方便以後閱讀我在三國騎砍無雙第818章 格局大變(合章4K6)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我在三國騎砍無雙第818章 格局大變(合章4K6)並對我在三國騎砍無雙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