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午後。
安邑城終于恢復了平靜。
雖然街道上仍舊血跡斑斑,空氣中亦彌漫著淡淡的血腥之氣,但是城中百姓已陸續走出家門,臉上的驚恐漸漸褪去,取而代之的是劫後余生的慶幸與對未來的期待。
“你們听說了嗎?”
“大將軍原來根本就沒走!”
“昨天晚上,大將軍親自坐鎮郡守府,一把大刀砍翻反賊無數,連裴家重金請來的江湖高手們都不是他一合之敵。”
“那家伙一刀下去,連人帶甲,花花腸子流了一地,真是當世無雙是也!”
街頭的酒肆中,百姓們三五成群的聚集,低聲議論著昨夜的驚心動魄。
誠然,這些百姓們沒有親歷此事,但是愛顯擺的官兵,還有昨夜四處潰散的逃卒們已經把這一切傳的是滿城風雨。
“可不是嘛!”
又一年輕的張姓青年嘖嘖說道︰
“那裴家的家主裴茂,平日那是何等威風?安邑城內都無人敢直呼其名諱的人物。”
“結果呢,昨天晚上,就像條死狗一樣,連求饒的機會都沒有,就被大將軍一刀砍掉了腦袋!”
“活該!”一胡子花白的老人恨聲說︰“這些大家族人,平日里作威作福,耀武揚威,欺壓百姓無惡不作,如今總算是遭了報應。”
“是啊,是啊!”又一位中年婦女附和,臉上滿是驚奇和羨慕,“我還听說,光是查抄這些人的宅邸,整整一夜都沒有忙完,那些金銀財寶,古玩書畫,那是一車一車的從府里往外面拉。”
“真的嗎?那得值多少錢啊!”
人群中頓時傳來一陣陣驚嘆之聲。
“不計其數啊!”
“大將軍這是發了大財啊!”
“也不知道能不能讓咱們喝上點湯來哎。”
最後一個中年男子的話如一盆冷水,讓方才激動不已的人群頓時陷入了沉默。
安邑城,在白波賊興起,席卷州郡半壁領土後就陷入了嚴重的經濟危機之中。
大量土地的淪陷,不但給這座昔日繁華的郡府帶來了流民無數,往日廣布于鄉間的各個世家也紛紛在城中置業安家。
他們的到來,極大的加劇了安邑城本就緊張的資源分配矛盾。
城中物價飛漲,糧食價格更是一日三變,普通百姓為了糊口,常常要花費數倍于從前的錢財,日子過得捉襟見肘。
許多家庭為了節省開支,一日一頓都算過得不錯,三天兩頓那是常有之事。
為此,不但孩子餓得面黃肌瘦,大人也都是愁容滿面,那賣兒賣女之事每天都在上演。
甚至,就連眼前這家老字號的酒肆,都早已名不副實,沒了酒肉供給,只賣些清水煮野菜湯等,勉強維持著生意。
也因此,城中這些土著居民們,如今听聞那些世家大族的遭遇可以說是人人稱善。
但是這些世家大族的覆滅除了讓他們口頭上出氣痛快兩下外,能否帶來更好的日子,那每個人心中都沒什麼底氣。
就在眾人沉默之際,酒肆老板從後廚走了出來,為那閑聚之人親自捎來了一壺白水,嘆氣道︰
“害,大將軍雖說砍了那裴家那惡霸是不假,但咱老百姓能不能撈到個好來,那可真就兩說。”
“諸位莫非忘了之前,大將軍罷太守,殺楊琦,那也曾是大快人心。”
“但結果,這安邑城里還不是該咋樣就咋樣?”
“這上頭的事情吶,咱們平頭百姓能懂啥?也就是跟著湊個熱鬧罷了。”
眾人听了,皆是一陣唏噓,臉上的興奮勁兒也就淡了下去。
尤其是起先那最興奮的張姓青年,更是長吁短嘆。
原來,早些時候他家新生一子,生活極是艱難。
本以為這次大將軍肅反,會帶來希望,不過听那些長輩所言,似乎不會有什麼變化。
然而誰知,就在這時,一陣清脆的銅鑼聲從街頭傳來,伴隨著一聲洪亮的喊聲︰
“大將軍有令!”
“賊逆伏法,普天同慶,即日起開倉放糧三日!”
“城中百姓,憑有效戶籍領取,無籍流民,登記造冊後也將一並發放。”
“各位父老鄉親,听令後皆可前往城東糧倉有序領取,切莫擁擠!”
這一消息仿若一道驚雷,瞬間炸響在眾人耳畔。
原本還沉浸在失望與無奈中的百姓們,先是一愣,隨即爆發出震耳欲聾的歡呼聲︰
“真的嗎?大將軍要開倉放糧?竟然如此仁義?!”
那張姓青年眼楮瞪得滾圓,一個猛子沖到那傳訊的官差前,忙不迭的問道。
在確認消息後,他更興奮得直接跳了起來︰
“有救了!我兒有救了!大將軍英明啊!”
張姓小伙興高采烈,連呼萬歲。
然而又有人這時出來潑上冷水︰
“光是開倉放糧又有何用?”
“過些日子,吃完了那公糧,該餓肚子那不還是要餓肚子?”
“這所謂開倉放糧,我看不過是邀名之舉罷了。”
此言一出,人群中頓時又一陣騷動,原本熱烈的氣氛也為之一滯。
張姓小伙不知如何駁斥,只是苦著臉弱弱言,總比不放糧要之類雲雲。
這番話自然又換來了一番譏諷,場面頓時尷尬至極。
就在這時,那傳訊的官差看不過眼,一把推開那說風涼話的中年老登,怒斥道︰
“汝何人也?安敢在此妖言惑眾!”
“大將軍何等仁義,何等英明,豈是爾等能妄言揣度?”
“我且告爾等,開倉放糧不過是其一,後續大將軍還有更多安民舉措。”
“你以為讓爾等登記名冊所為何來?”
“來日大將軍清查田畝,就要以此為基,發放田地。”
“屆時,必將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老幼有所依也!”
“什麼?!”
“當真如此?!”
“大將軍英明啊!”
官差這一番話擲地有聲,頓時引來陣陣驚呼。
那說風涼話的老登被說的是面紅耳赤,只得拱手連道自己糊涂。
一番插曲過去,百姓們聞風而動,紛紛涌向城東糧倉,登記領糧。
與此同時,郡守府中的甦曜也終于恢復了疲勞,從睡夢中甦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