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嵩,漢末三杰之一。
其人一生為人愛慎盡勤,先後上表陳諫有補益者五百余事,皆手書,毀草稿,不宣于外。
又不置親信下士,門無留客,時人皆稱其忠賢廉明。
其身經靈、少、獻三帝,始終忠于朝廷,屢建戰功,平亂維穩,雖多次被誣陷,但剛直不阿,不參與黨錮,還諫言赦免。
憂國扶民,德布天下,為家國天下作出了重大貢獻。
然而,也正因其這般性格,當董卓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時候,皇甫嵩才沒有做出認可抵抗,在一紙詔命前就乖乖束手,差點被董卓砍了腦袋。
如今,甦曜誅董卓,解放朝廷,重振朝綱,皇甫嵩雖非甦曜親信,但甦曜依然做到了任人唯賢,對其委以重任。
就在甦曜封呂布騎都尉,命其率大軍出京直奔北方李儒大軍的時候,皇甫嵩也得以重新拜將左將軍,率領部分甦曜騎兵和城中西涼降卒以及部分北軍西園殘部等東拼四湊出了一支部隊,西征 塢,剿滅董卓最後的堡壘。
不過,比起呂布等人率領精騎在沙場上縱馬疾馳的狂攻,皇甫嵩將軍由于所帶部隊多為殘部,人手有限,在面對 塢堅城的時候,他理所當然的沒有發動強攻,而是決定采用別的辦法來拿下這座堅城。
且說當皇甫嵩率領大軍抵達 塢城下時,天色已近黃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