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乃趙氏族長!”
“我沒有罪!”
“汝等不能這樣對我!”
郡守府大堂前,趙家族長腳呲在地上,被兵士們拖拽著移動,絕望的掙扎。
他萬萬沒想到,自己只是一個小小的舉動,竟然會引來如此嚴重的後果。
不過就是一個卑微的賤民老頭罷了。
冠軍侯麾下的人怎麼敢為了那賤民而如此待他!
趙家族長的哀嚎聲在弘農郡守府的大堂前回蕩,然而,這並未能打動堂上坐著的那幾位冷面判官。
坐在堂上的甦曜冷哼一聲︰
“趙族長,且讓你知道,身份並不能決定你是否有罪。”
“國有國法,家有家規。”
“今日有人控告你趙氏橫行不法。”
“我等尚未問詢,你便欲私下拿人,阻撓問案。”
“此等作為視我漢家律法如無物,你若問心無愧,又何懼調查?”
說罷,甦曜便讓賈詡繼續問案,務必查個水落石出,不可徇私枉法,不得偏縱任何一人。
“甦某今日就在這里看著,若是證實這老者是誣告,某自會還你趙氏一個公道。”
甦曜盯著趙族長,語氣不容置疑︰
“但若是查明趙氏確有不法之事,那趙族長你也休要怪我執法無情!”
甦曜的話語如同鋒利的刀刃,直刺趙家族長的心窩。
他的臉色一陣青一陣白,張了張嘴,想要辯解,卻發現自己根本是無言以對,只能老老實實的被兵士們按在大堂上,與之前被羈押在此的兒子跪在了一起。
無計可施之下,趙家族長只能閉上眼楮,心中祈禱自家兒子辦事手腳干淨,莫要給那老頭留下什麼有力的把柄。
然而,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那老漢既然能舍身闖府衙,自然是帶來了決定性的證據。
隨著賈詡審問逐漸的深入,趙氏嫡子——趙岱的惡性也暴露在公眾眼前。
原來,二十年前,這老漢一家在弘農城也算小有名氣的商賈之家。
其家族姓林,歷數代積累,至老漢一代也已養成了書香傳家的傳統,再加上數代積累的財富,可以說比弘農很多寒門世家過得都要舒服很多。
他們比起弘農那些豪強世家們所差的無非是勢力與出身罷了。
當時,深感自己出身低微,一身本事報國無門的林公子便想走這趙氏的路子,為自己謀個出身,求個小吏的資格。
然而,林公子卻不知道,這一求就給自己求了條死路出來。
要說那趙家雖非寒門,但也不過只是個末流的世家,可即便如此趙家公子也依然瞧不上這暴發戶一般的林家。
故而,讓他真心實意的去為林家跑出身,那趙公子是打一百個不願意的,這根本就不可能!
可是事情不辦,卻不代表這孝敬趙公子舍得放手。
彼時,漢靈帝劉宏剛剛登基一年,大漢不但面臨愈加嚴重的邊境沖突,年幼的劉宏更在那剛剛政變奪權的宦官集團的影響下大力推動了第二次黨錮之禍。
數以百計的世林黨人被下獄處死,趙家雖然還不配上那閃耀的黨人名錄,但他的靠山卻在那大亂中倒下。
趙家為了撇清干系,免遭破門之禍,大力賄賂那辦事的宦官,以至于其家族勢力一蹶不振,遠不復從前。
這時,過不了苦日子的趙公子,面對這送上門來的林公子,他是窮則生變,利用了普通百姓不明朝堂變故的信息差,謊稱自己可以走宦官門路,為這些有錢的暴發戶們跑出身,想要借此狠狠的大撈一筆。
講道理,宦官們雖然可惡,見錢眼開,但是他們為了可持續的竭澤而漁,往往收錢是真的會給你辦事。
故而,在見到趙家花錢免災後,弘農如林家等富商們對于趙公子能走宦官門路的說法是深信不疑,一時間是蜂擁而至,幾乎踏破了趙府的門檻。
趙家也因為趙公子這急中生智的創意,大發了一筆橫財。
倘若這個時候,趙公子舍得給宦官們分潤,真的往京中去跑跑關系,那搞不好,對那些剛剛掌權的新一代宦官集團來說,趙家還真能混個“地方代理”的資格出來。
但是,趙公子卻沒有這樣做。
他瞧不起弘農如林家這般的暴發戶,亦瞧不起京中那些貪得無厭的閹黨賊子。
趙公子認為,這些錢財是他憑本事掙來的,為何要分給別人?
于是,他將收來的錢財全部據為己有,盡情享受起了奢靡的生活。
他不但修建了豪華的宅邸,購置了名貴的珠寶,蓄養一大群歌姬舞女,每日里花天酒地,不亦樂乎。
不過,享樂之余,趙公子卻並不是放縱無度,只求個人一時的享樂。
身為世家子的他,很清楚沒有足夠產業和勢力傍身,這天降的橫財自己絕對不可能保住。
故而,他花錢享樂並非是為了自己,而是在裝點門面,給自己一個步入上層的階梯。
果然,他的花天酒地與出手不凡的豪爽很快就引來了張家公子張琰的注意。
在趙公子的刻意迎合下,兩個年少多金,儀表不凡的公子哥在酒桌上很快就建立起了友誼。
而通過進入張琰的朋友圈,趙公子拿著林家等富商們貢獻的錢財頻繁的拜訪名門,結識豪強,因為其出手大方闊綽,甚至與時任郡守都建立起了不菲的友誼,很多趙氏族人也因此雞犬升天,獲益良多。
就在這僅僅不到半年多的時間里,趙公子便以一己之力,恢復了弘農趙氏往日的榮光,甚至隱有過之的跡象。
面對這樣的情況,趙氏族人顯然也是樂見其成,紛紛聚集在趙公子周圍,為他搖旗吶喊,橫行鄉里,一時是威風無兩。
而這般派頭,要說也著實唬人。
以至于,那些行賄的富商們雖然不滿其遲遲未能兌現承諾,但卻對趙公子的能力從未懷疑。
想來,自己等人謀得出身是早晚的事情。
故而,這些人雖然偶有催促,表現出了焦急的樣子,但沒人敢對這位弘農新晉的紅人有所逾矩。
然而,這些人卻沒想到,他們的恭敬卻被趙公子視為了軟弱,為自己帶來了彌天的大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