堵陽城,燈火通明。
“亂臣賊子,大膽狂徒!”
“我叔父乃是豫州刺史,後將軍袁術的座上賓!”
“爾等竟敢如此無禮,是不想要小命了嗎?”
孫賁瞪大了眼楮,一臉驚愕地看著眼前這一幕,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楮。
叔父孫堅,那位曾經在戰場上所向披靡的江東猛虎,堂堂豫州刺史,中郎將此刻竟然被這些堵陽城的無名雜兵們輕易按倒在地。
而剛剛那笑眯眯給他們賠罪的陳縣令,竟然就這麼翻了臉!
孫賁心中充滿了疑惑和不解,但是在大腦運轉之前,他身體已是本能的開動。
孫賁抽出武器,大步向前欲解救孫堅。
而且,不止是孫賁。
其他跟隨孫堅來到這里的十數個親兵們也都在幾乎同一時刻猝然發動。
他們可謂是憤怒至極,這個不要臉的縣令,竟然敢欺騙背叛他們,還當面欺辱他們的首領。
不過是些縣城的雜兵和衙役,豈是他們這些百戰精兵的對手?
然而,這些他們之前連正眼都不帶瞧的雜魚守兵們,卻是一擁而上,輕而易舉的將他們分割包圍。
孫堅麾下這些精疲力盡的精銳,此時的戰力連一個普通農夫都不如,又如何與這些守兵們抗衡?
幾番下來,他們不是被輕易的卸掉武器,就是血濺街頭,枉送了性命。
只剩下孫賁一人尚還有些體力,但也被困人群中左支右拙。
“伯陽!”
“住手!不要沖動!”
被按倒在地的孫堅大聲喊道,試圖阻止孫賁的魯莽行為。
然而,孫賁哪里還顧得上這些,他見孫堅的慘狀,又見身後兄弟們一個個戰死,已是雙眼赤紅。
叔父乃江東猛虎也,只要把叔父救出來,這些雜魚,他們輕易就可以沖出去。
孫賁腦海里就只剩這一個念頭,他奮力揮舞著手中的兵器,拼命想要沖破包圍圈,去解救自己的叔父。
但是這何其艱難。
孫賁縱然年輕有力,武勇過人,但疲憊不堪的他依然還是雙拳難敵四手。
在他又擊退一人後剛前沖幾步,距孫堅咫尺之遙的時候,突然間又是數把鋒利的刀劍上前,直接抵住了他的喉嚨,冰冷而尖銳。
“不!不要!”
“不要傷害他!”
“陳縣令,一定是有什麼誤會,咱們有話好說啊!”
孫堅急聲大喊,焦急痛苦中帶著絲絕望的哀求。
不管是他的佷兒也好,還是這些舍命保護他逃出來的兄弟們,孫堅實在是不忍心看著他們死在自己眼前。
然而陳縣令卻沒理他,反而是看向他身側的一個文人打扮的謀士。
那謀士走上前來,目光冰冷的看著孫堅,冷哼一聲︰
“誤會?住手?不要?”
“不知張府君當日這般哀求時,孫文台你可有住手啊?”
“什,什麼?!”
孫堅死死的瞪著那謀士,剛剛進來時他其實便覺得此人有些面熟,但想來不過是個不值一提的小角色,孫堅完全就沒有在意。
但是現在听到這謀士提到張咨的名號時,孫堅頓時想起來了。
那日他帶著禮物如南陽拜訪時,此人正是坐在張咨身邊的幕僚之一!
“你,你竟是那張咨的走狗?!”
“天理循環,報應不爽!”
婁圭冷笑一聲︰
“孫文台你作惡多端,可曾料到有一日自己會落到如此地步?”
婁圭的話讓孫堅听得是渾身顫抖。
他萬萬想不到,這麼一個他連名字都記不住的人,竟然會在最後時候給自己一刀子。
真是見鬼了!
“我是豫州刺史!”
“無名之輩,安敢如此對我?!”
真的無名之輩,真的是無名之輩。
要知道孫堅殺張咨後,還是有注意斬草除根的。
那張咨在城中的親信如主簿紀綱等人都被他統統梟首,而眼前這個人,根本就入不了他的眼楮。
一個小小的,連實權都沒有,上桌吃飯都只能敬陪末座的從事罷了!
這樣一個無名之輩,竟然敢高高在上的大放厥詞,訓斥自己?!
孫堅氣的渾身發抖。
“哈哈,說得好啊!”
婁圭捂著嘴,笑的眼淚都要流下來︰
“中郎將,豫州刺史,孫文台你好大的官威啊!”
“我婁子伯對于你來說確實只不過是個塵埃般的小角色。”
“但是即便是我這樣的小人,亦知做人當講信用與忠義。”
“你作惡多端,多行不義,身為朝廷命官卻謀害上司同僚,更是設計殘殺對你信任,且待你不薄的張府君,我婁子伯今日在此,便是要替天行道,為張府君和那些你謀害的人討回公道!”
話音一落,婁圭便躬身對陳縣令行禮,抱拳道︰
“請縣令梟首賊子,送予京師冠軍侯,在下保證冠軍侯必大大嘉獎縣令,堵陽自也不用與那袁術賊子為伍,免得日後刀兵之災。”
“全城的百姓都會感謝縣令的恩德。”
沒錯,婁圭並非陳縣令幕僚,而是甦曜的說客。
只不過嘛,他卻並非甦曜提前布置的暗棋,而是自己主動湊上來的。
這一次對孫堅的行動,可以說都是他自己積極作為,方才換來了如今的結果。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在甦曜的推動下,每一個人都在作出自己的選擇。
婁圭,在原來的歷史上,應該是在袁術入住宛城後逃去襄樊北方,依附劉表,助其對抗袁術,為劉表迎接了很多北方流亡避難的客人。
而在眼下,婁圭多了另一個選擇,那就是雄踞京師的甦曜。
與冠軍侯百戰百勝相伴的還有其睚眥必報的作風。
要知道張咨可是最早投的甦曜,甚至出兵助其討董,立下大功。
而袁術與孫堅卻冒天下之大不韙,趁其西征討董無暇南顧之際偷襲南陽,殺害張咨,以那冠軍侯的作風,又豈能輕易放過他二人?
于是乎,婁圭在逃出宛城後,根本就無需去考慮那剛到襄樊還沒立足腳跟的劉表,直接就通過文聘的關系去京師投奔甦曜。
不過,當時的甦曜不在,盧公等人又是位高權重,他一個小小在逃的從事也很難得到重視。
于是乎,在與文聘相商,得知甦曜必然會對孫堅報復後,婁圭便決定自己行動,先做出成績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