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谷關,秋風蕭瑟,風雨欲來。
在潰兵們的消息帶動下,兵士們人心浮動,士氣低迷。
就這時,城上巡查的中軍校尉董璜見狀,立刻破口大罵︰
“胡說八道!”
“爾等真是听風就是雨!”
“哪里有什麼妖人,不過就是個功夫好點的匹夫罷了!”
“就算他搞來幾千騎兵又如何?”
“咱們腳下的這可是天下雄關,八關之首的函谷關!”
“只要爾等打起精神,他難道還能用騎兵破關不成?”
“慌慌張張,大喊大叫,成何體統?!”
董璜站在城牆上,對著那些驚慌失措的士兵大聲喝斥。
他的話倒也不是虛張聲勢。
董卓為了防止甦曜追擊,特意把他這位嫡親的佷子放到了函谷關,還撥給了珍貴的三千西涼鐵軍!
這三千人,加上本地函谷關的兩千駐兵,關內守軍數量已達五千之眾。
如此多數量的大軍,可謂把這座依山傍水的雄關塞得是滿滿當當,遠超其常規駐防數量。
這麼多的守兵,只要他們不自亂陣腳,便是抵御五倍十倍的敵人也毫無問題。
更別提董卓為了遷都順利,已早早的傳信關中,命中郎將段煨率一萬大軍移師函谷關與潼關之間的弘農(今河南三門峽)駐防,隨時都可支援函谷。
也正因此,沒甚麼作戰經驗的董璜才會心甘情願的接下這個留守的任務。
他知道,自己只要做好監視工作,堅守不出,讓當地這些守兵守將們不要亂套,好好防守,那麼對付東邊的那些叛軍自是不成問題的。
不過,他卻沒想到,謠言的力量竟如此強大。
他就一會沒注意,喝了點小酒,城頭上這些人竟然就把鬼話傳成了這樣。
當即,董璜是毫不手軟,直接派親兵把那舅舅黨拖出來砍死,梟首示眾︰
“反賊甦曜之流不足為懼!”
“再有妖言惑眾,動搖軍心者——斬立決!”
謠言之所以危害甚大,便是因為它能在無形中瓦解士氣,摧毀意志,讓原本堅固的防線變得脆弱不堪。
董璜雖然沒什麼一線經驗,但對這一點他卻也是心知肚明。
因此他毫不猶豫地采取了嚴厲的措施來穩定軍心。
必須要說,董璜的果斷和決心,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作用,血腥的殺戮讓士兵們對甦曜的恐慌轉變為對軍法的恐懼。
然而,謠言的種子一旦種下,便很難徹底根除。
在董璜看不到的地方,士兵們依然私下里議論紛紛,對即將到來的戰斗充滿了恐懼和不安。
雖然對這里的絕大多數人來說,他們都從未與甦曜的部隊正面交鋒過,只聞其名,未見其人。
但關于甦曜的種種傳聞,無論是真實還是夸大,都在無形中給了他們很大的的心理壓力。
這一點,對兵士們如此,對董璜亦然。
隨著甦曜的臨近,他對成功防守的信心也逐漸下降了。
尤其是在見到甦曜那雄壯的威武之師後.
“來了,他們來了!”
“好家伙,好多人!”
午後,戰鼓隆隆。
伴隨著示警的鼓聲,關城上人群的驚呼此起彼伏。
董璜趕忙走上關牆,眺望遠方。
只見塵土飛揚,一支打著甦字大旗的龐大騎兵隊伍正迅速接近,離得遠遠的那甦曜的軍隊便給人一種無法言喻的壓迫感。
旗幟獵獵作響,馬蹄聲如雷貫耳,那滾滾而來的騎兵隊伍,宛如一股不可阻擋的洪流,讓人心生敬畏。
董璜站在城牆上,望著那逐漸逼近的敵軍,心中不禁有些忐忑。
他雖然知道函谷關地勢險要,易守難攻,但眼前的這支軍隊所散發出的氣勢,還是讓他感到了一絲不安。
“傳令下去,所有人嚴陣以待,不得有絲毫懈怠!”
董璜高聲喝道,試圖用自己的聲音來掩蓋內心的恐懼,緊接著他便立刻召集關城守將眾人前來商討對策。
“你們看到了嗎?”
“反賊的隊伍中居然有我等的叛軍!”
“約有兩千西涼鐵騎,竟然背棄他們對朝廷和對董公的忠誠,倒戈反賊!”
“怪不得那姓甦的這麼快就能殺過來,那姓賈的混球——他不得好死啊。”
“敢要讓我抓住,我一定把他扒皮抽筋!”
人一到齊,董璜便破口大罵。
他麾下諸將們則是紛紛垂著腦袋,默不作聲。
他們也知道董璜的憤怒是有道理的。
友軍的叛變顯然將出賣己方的情報和作戰部署。
而且,這些人更加是起了個壞頭——投降就能免死甚至得到重用,那麼不少人在遭遇挫折和挑戰後便會動起投降的念頭。
大家心里明白,守關的士兵們本就士氣低迷,若再有此等消息傳出,恐怕會加劇他們的動搖。
但是吧.
“董校尉,我等現在該當如何應對?”
說話的人是董璜麾下騎都尉張俊,率領著董卓撥給的三千西涼鐵軍,姑且可算是董家嫡系。
他見董璜光提問題,不下命令,便知道這個校尉是沒什麼經驗便發言引導。
董璜一听,立刻想起董卓的安排,就是四�字︰
“堅守不出!”
董璜斬釘截鐵︰
“那反賊甦曜野戰確實有些門道,但咱們只要守好關門,以函谷雄關堅守拒敵當是不難。”
“還望諸位將士們精誠團結,做好防守工作。”
“具體細節我不摻和,都由騎都尉和關都尉你們負責便好。”
“但是,爾等若是有誰出了紕漏,本校尉手中寶劍定斬不饒!”
騎都尉張俊聞言大喜,忙抱拳領命,他立刻提議將重點防守著眼于城頭。
甦曜騎兵先至,沒有攻城器械,就算後軍來了,他們現場打造短時間也只能做些簡易的雲梯。
他們只要多布滾木 石,再趁這機會多修弩炮和投石機等,嚴防死守,拖個月余時間耗退反賊當是不難。
“此言有理,深合我心,下來便依張都尉之計行事!”
董璜點了點頭,對于張俊的提議表示贊同,當即給其全權受命。
他深知自己缺乏實戰經驗,此刻能夠依靠的便是這些久經沙場的將領們。
于是乎,拿到指揮權的張俊意氣風發,連施號令。
然而,听了這位騎都尉的話後,關都尉顯然有不同意見。
“騎都尉如此布置,怕不是小看那冠軍侯了?”
“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