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蛋!”
“這姓甦的,真是給臉不要了!”
董卓的咆哮在太尉府中炸響。
手下諸將謀士,皆一副噤若寒蟬的模樣,默默不敢言。
對于董卓軍來說這真是一個重大打擊。
如果說之前被甦曜半路打劫救走了盧植,董卓尚可啐一口勉強接受的話,那看到眼前這份下人緊急送來的討董檄文後,他是真的震驚了。
他沒想到,這姓甦的竟然先下手為強,在自己正要宣布他是反賊的時候,搶先發布討董檄文,倒打一耙.
這家伙,把他董太尉的臉給打的簡直是啪啪作響。
當時朝堂上,那些支持他的大臣們正在掀起輿論風暴,痛斥冠軍侯恣意妄為,藐視朝廷等罪行。
突然的,這個消息傳到朝堂上給他打了個措手不及。
尤其是那個不知死活的小校,竟然以報信為由,當著袞袞諸公的面念起了那檄文的內容!
好家伙。
那姓甦的和姓盧的兩個混蛋,狼狽為奸,竟直斥他董太尉乃國賊,欺君犯上,挾天子而令群臣,暴逆不臣,殘虐百官,荼毒百姓等等。
而更甚者,這二人竟然還發表言論,蠱惑人心,廣邀天下兵馬來討伐他。
要說這文章真是寫的那叫一個是花團錦簇,文采不凡。
然而整個朝堂听得則是鴉雀無聲,眾人面面相覷,神色復雜。
雖然沒有人發表什麼逆天言論表示贊同,但是董卓看得出來,有相當部分人的眼中都是幸災樂禍的樣子。
“混賬,混賬!”
“這幫人,都在等著看我的笑話!”
“這狗日的冠軍侯,帶這麼點人來,就敢摸老子我的虎須——必須要給他點顏色看看!”
“親征,馬上下令,我要親征討伐他!”
“必須讓天下人都看到,忤逆我將會有什麼下場!”
董卓暴跳如雷,眼中閃爍著狠厲的光芒,倘若甦曜在他面前,那董卓定要把他挫骨揚灰。
這是當然的了。
對盧植下手,乃是董卓專權立威的大計。
如今兵權在握的他正想要借機加相國,獨攬大權,徹底反客為主,讓袁家給自己當狗。
誰知道,這半路殺出個程咬金,完全被甦曜給破壞掉了。
倘若他不能盡快剿滅甦曜這個帶頭跳反的惡賊,放任這距京師僅一河之隔地的叛黨存在,那他別說進什麼相國了,太尉的位置坐起來那都燙屁股了呀。
這邊董卓點名諸將,決意盡起洛中萬余兵馬剿殺甦曜。
那邊李儒則是連忙上前勸阻,語氣中帶著幾分急切︰
“不可,萬萬不可,董公三思啊!”
董卓停下腳步,瞪了李儒一眼,怒道︰
“三思?我還有什麼好思的?那姓甦的小子如此猖狂,若不給他點顏色瞧瞧,我董卓還如何在天下人面前立足?!”
面對董卓的暴怒,李儒深深地吸了一口氣︰
“董公,您稍安勿躁啊。”
“那冠軍侯甦曜,我近日一直在朝中了解此人。”
“他自出道以來便以勇猛無雙著稱,如今,其麾下雖人數不多,但皆是百戰精銳之士。”
“今他據龍門伊闕關塞防守,且有那故尚書令盧植在其側,兩人一文一武,頗具號召與蠱惑力。”
“在我軍這立足未穩之際董公若是怒而興兵,旦有不測,我等恐有傾覆之憂啊。”
“文優怕是夸大其詞了吧?”
董卓冷哼一聲︰
“我便是知此人有本事,故而才一直對他好生拉攏。”
“不然,就他這一關之地,八百來人,換其他人在那里我早就給他推平了!”
“但現在他既然如此給臉不要臉,那咱們就踫上一踫好了。”
“就那點人,我親自出馬,不信他能反了天了!”
李儒搖了搖頭,繼續勸道︰
“董公此言差矣。”
“兵貴精而不在多,您自身應也深有體會。”
“而甦曜此人更是難得的猛將。”
“其在並州平匈奴,冀州誅叛黨,幽州滅藩國,每每以少勝多,百戰百勝,被譽為萬人敵是也。”
“萬人敵?”董卓眯起了眼,“這怕不是公卿們的吹噓?”
“也許有吹噓的成分,但他的戰績乃是實打實的錯不了。”
李儒解釋道︰
“光靠個人武勇不足以百戰百勝,以儒看,此人當是極其善于把握時機,故而才能每每力克強敵。”
董卓目光凝重,多少有點信了。
戰爭搏殺,並非是簡單的排隊砍殺。
其大量的兵馬分布在廣闊的戰場,一次戰役在同一時間可能爆發出無數次小規模的戰斗。
而英明的主帥,善于把握戰機,抓住敵軍弱點,在主要戰場每每以多打少,恃強凌弱,以此來瓦解龐大的敵軍。
這一切,對于沙場搏殺幾十年的董卓來說他自是知道的。
見董卓重視了,李儒趕緊趁熱打鐵︰
“此番那甦曜和盧植先發制人,發出檄文,便是明證。”
“他們怕就是想要激您親征,離開京師。”
“到時候,不說伊闕那里會不會有陷阱,單說京師那些不服您的世家公卿們,若是有人趁機作亂,奪了京城,那咱們的後路可就要全斷了。”
“您可別忘了,這虎賁和北軍可都是他二人昔日麾下呀。”
“嘶——”
听到這里,董卓發現自己竟然忽略了這麼嚴重的問題。
是了,萬一他大軍剛開拔,過了河後京師有人發難,那就萬事皆休了。
董卓的臉色陰晴不定,心中暗自思量著李儒的話。他深知京師的穩定對于自己權力的穩固至關重要,一旦後院起火,後果不堪設想。
“文優言之有理,是我太過沖動了。”
董卓嘆了口氣,語氣中難得地露出一絲疲憊︰
“那你說,我們現在該如何應對?”
李儒見董卓態度有所轉變,心中稍安,繼續說道︰
“董公,依儒之見,我們當前有三策可行。”
“三策?”
“沒錯,其一便是繼續咱們之前步調,不能隨他二人的大棒起舞,繼續鞏固防御,招西涼兵入京,同時在朝野申斥他二人的叛亂行徑,並且派出使者前往伊闕,與甦曜談判,以大義的名分嘗試招安。”
“招安?”
董卓沉吟片刻,搖了搖頭︰
“他之前便拒絕了我的驃騎將軍官位,自封了車騎將軍。”
“如今他發出了討賊檄文,又豈會輕易罷手?這招安怕是自找沒趣。”
“董公所言極是。”
李儒卻笑道︰
“招安本身只是策略,彰顯我等的大義和大度。”
“最關鍵的是,我等可以借此機會拖延時間,觀察了解其動向,並且暗中布置,為接下來三路圍攻的殺招做準備。”
“哦?三路圍攻?”董卓急切道,“文優就別賣關子了,快且速速道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