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羅佐,車斯家族僅剩的男丁,甦曜新收下的雙胞胎胡姬姐妹的弟弟,是……
“女孩子???”
甦曜高坐在馬上,看著身側衣衫凌亂,神情緊張,局促侍立著的胡姬少女有點整不明白了。
要不是這個女孩眉眼間的長相確實酷似他家里的姐妹,甦曜直還以為王凌這出什麼bug了。
“都督,他是如假包換的男人,我們驗過了。”
王凌的表情也有點無奈。
要說也是多虧了甦曜威名赫赫,在斬將奪旗後,羅羅托部瞬間崩潰,雖然甦曜在之後還在瘋狂追殺,但身負後勤繳獲職責的王凌則迅速帶人沖入中軍大帳。
這一下子,藏在里面的羅羅托部的各貴族頭人,子女家眷,姬妾奴婢等便被王凌一鍋端,抓了個齊活。
是的,家眷子女。
這些胡人出外作戰,除了在牧區的少部分留守外,居然大多都是拖家帶口的。
在水草豐美的季節,他們就是這樣一邊游牧,一邊攻城搶掠,走到哪,家就在哪。
這正是雖然羅羅托最後中軍大營中戰兵不過兩千余,卻讓甦曜取得了俘斬六千余戰果的原因。
無他,這些胡人的家眷太多了,黑夜中,無路可逃的婦孺們在男人戰死後紛紛放下武器選擇投降,最終被通通抓獲。
而羅羅托作為南匈奴左部休屠王的王兄,是他信任的左右手,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他家眷的價值自然也最大。
也正因此,抓獲了這些有價值的俘虜後,王凌和張遼等人便決定請示甦曜是否舉行一次獻俘儀式。
對這種能加大量聲望的事情甦曜自然不會拒絕,反正具體事情也不用他操心,只要把人拉回樓煩關後丟給那個名義上級搞就完了。
說回當下,這個胡姬便是大帳中抓獲的貴族們的奴婢。
“奴婢,男的,女裝?”
甦曜表情一下變得微妙了
“整的還挺花,不愧是國際化大游戲,政治正確少不了啊……”
“啊?”王凌懵逼。
不過甦曜猜的確實不錯,阿羅佐自然這個異域美少年自然就是那些貴族所謂的男寵了。
而當甦曜把如此模樣的阿羅佐帶回樓煩關交付任務時,阿麗莎雙目赤紅銀牙都快咬碎了:
“所以那個混蛋根本就沒打算履行承諾嗎??!”
不得不說阿倫佐也是個悲劇的小男孩。
在羅羅托確認甦曜已死,雄風重振後,似乎是為了彌補沒能盡得這對雙胞胎姐妹的遺憾似的,竟然讓小她們四歲的弟弟穿上女裝,扮演姐姐。
一想到自己本來舍生忘死的悲壯刺殺,不但沒有救了弟弟,反而還將他推入深淵後,阿麗莎抱著弟弟妹妹們哭的稀里嘩啦的。
而見不得這場面的甦曜也就暫時先不想什麼獎勵的事兒了,先行一步離開了那里。
無所謂了,反正這小伙子先養起來好了,高低也是個宣稱者角色,也許以後會有用上的機會。
至于現在,是時候明確下一步的主線目標了。
“只要讓本王能夠回到西河王庭,咱們就一定可以撥亂反正!”
樓煩關議事廳內,王子于夫羅意氣風發。
他沒想到居然這個賭博真的成功了,回歸手下的匯報讓他欣喜若狂。
這個少年都督竟然真能有萬夫不當之勇!
那一騎當千,力催敵陣的英姿,深深的震撼了那些隨他一同沖陣的漢胡騎士們。
而于夫羅雖然未親眼目睹,但在這如山的繳獲和鐵一般的戰果前,他也同樣被激勵了。
有此大將助我,何愁王位不復!
真是沒想到啊,這個廢物王柔竟能找來如此能干部下!
能干的部下??
“哈哈哈,哈哈哈”
老將軍王柔幾十年功力仿佛在今天被破完了,當甦曜拉著繳獲回來,並告知他準備獻俘儀式後,王柔樂呵的嘴就沒有合上過。
要知道上次朝廷獲得有資格進行獻俘儀式的斬獲,那都要追溯到18年前先帝時,破羌將軍段駚祪傶N苟鄖既說氖ク 恕 br />
雖然這次的收獲還不能和當時那上萬戰俘的繳獲相比。
但是一個胡人王族的頭顱,和幾十個胡人貴族頭人及上百名他們的子女家眷,還有近四千余的戰俘和大量的牛羊馬匹,對于從未獲得過如此對外勝利的皇帝陛下,顯然是他不會拒絕的事情。
如今風雨飄搖的大漢朝太需要一場勝利提勁了。
而他王柔,竟然在這關城里躺著就成為了這場儀式的主人公,被托付全權負責籌備此事!
還有比這更驚喜的事情嗎?
對此,甦曜則是在心里撇了撇嘴。
這才哪到哪啊,不過破了個萬騎隊而已,就如此失態,那等我殺到匈奴王庭回來,你還不要上天啊?
“要不咱們獻俘儀式暫停?”
“啊???”王柔眼楮瞪得滾圓,怎麼可以這樣。
“既然搞就搞他個大的,打完一塊開,省的來回折騰。”
“什麼?!”
王柔遭不住了,沒想到這小子又搞事情︰
“那這要等到什麼時候了,這伙叛賊可是號十萬騎的,咱們現在才打了一個孤軍深入的萬騎長而已。”
“咱們”
甦曜頓了一下,見王柔老臉騰得一紅,笑問于夫羅
“咱們的單于就在這里,何不為我們講講形勢?”
單于?!
于夫羅激動地紅了臉,點點頭,咳嗽一聲道︰
“我部族現今有帳四萬余,口三十余萬,雖號十萬騎,不過實有應在勝兵七萬有余。
然後又分屬左右二部統領,其左部最強,左賢王呼延氏,在我先匈奴中郎將張修扶我父上位前即擔任過多次單于大位,至今尚領有兩個萬騎長的職位。
而咱們這次打掉的羅羅托,是左部屠各胡休屠王部屬,這位雖只領有一個萬騎長職,不過其部近些年發展極快,已經遠遠超過了給予其的編制,如今都督破敵近萬,想來打擊不小,另外”
听著敵方勢力的說明,甦曜就知道了。
這左賢王和休屠王,正是此次叛亂的主力推手。
左賢王呼延氏是怨恨被推翻了王位,休屠王則是休屠各胡作為不被王庭待見的偏支雜胡,卻承擔了大量的兵役和剝削,在勢力增長後不滿現狀,屬于每有叛亂必有他的死硬分子,這兩者便因此一拍即合。
同時有趣的是,根據他們從俘虜的貴族口中所知,即便發動了如此叛亂,殺掉了老單于,左部這兩位也沒登上王位。
現今的單于居然是右部曾任骨都侯的老須卜氏。
這就很微妙了,對王位心心念的呼延氏也好,野心勃勃想要統領南匈奴的的休屠王也罷,他倆居然誰都沒有當上單于。
反而整了這麼一出妥協之舉。
這說明右部的反對意見很大,最死硬的叛亂分子,應該也就只有左部三萬余騎的規模。
“左部叛賊不得人心,不敢登王位,才推右部須卜氏上位,分化我右部力量。
故此,只要讓本王能夠回到西河王庭,咱們就一定可以撥亂反正!”
這即是匈奴王子,右賢王于夫羅的想法。
這里姑且不說是否會想象的那麼順利,在前往王庭與使匈奴中郎將治所美稷之前,有一個非常重大問題擋在他們面前︰
“可你們準備靠什麼過黃河??”
面對王柔的質疑,于夫羅也瞬間頹喪了下來。
是啊,渡河,這可能就是橫亙在他們面前最大的問題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