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天使等于造反嗎?
在絕大多數王朝正常的時候,這個答案是非常肯定的。
哪怕你有天大的正確性,但不尊重皇帝的權威,那便是後世常言的十惡不赦之重罪,此即是大不敬。
正所謂天子之怒,伏尸百萬,流血千里。
但眼下這個時節嘛......
“稚叔,你們真的要走嗎?”
大營外,呂布領眾將官送別張楊和甦曜等人。
“那狗宦官不辨是非,胡作非為,殺之又有何罪?”
呂布之所以現在能理直氣壯的說這句話,都源于事後他們對小黃門趙常尸體的搜索中,又發現了新的線索。
原來聖旨並非只有一個,另還有一道嘉獎並州軍團,暫封甦曜為假司馬,命其帶兵入京面聖的旨意。
與此同時還有兩份提前寫好的認罪狀,以第一人稱的口吻陳明了捏造軍功的事實,更是若有若無的把丁原和王允都牽連了進來。
這下子事情就很明朗了。
小黃門趙常為一己私利顛倒是非,很明顯是為了朝堂上的那些糾葛。
張楊和甦曜都不過只是恰逢其會的小小犧牲品而已。
“小黃門趙常有過不假,但其畢竟是朝廷的天使,死在營中要有人負責。”
雖然包括呂布在內的並州軍將士們都說全力支持他們,但張楊卻很清楚,這支持僅限于聲討太監。
“那稚叔覺得事情可還有挽回的余地嗎?”呂布問道。
“這……某總要去試上一試。”
張楊心里也沒底。
但是他們還能造反不成?
張楊可沒有膨脹到認為自己的影響力能讓這些人跟他干提頭造反之事。
這些並州軍的兒郎面對聖旨和事後的反應很明顯的告訴了他此事並不可行。
而能夠通過黃綠名識別友軍的甦曜對此看的更清楚。
洛陽城中的那位至尊,甦曜從沒放在眼里,不過是個最多只有一年活頭的背景板NPC罷了。
但漢室的人心仍在,甦曜此時的聲望不足以拉這些人自立。
畢竟他游戲才開始月余的時間,帶的漢軍最多也不過只有幾十個。
而且哪怕可以,甦曜也不想這麼早做這樣冒頭的事情。
正所謂出頭的椽子先爛,在歷代華夏爭霸大戲中,能走到最後的勝利者沒有一�是從開始就冒出來的角色。
秦末的陳勝吳廣,漢末的黃巾和董卓,唐末黃巢朱溫,元末的劉福通方國珍等等,無不證明了這一點。
當然最關鍵的一點還是甦曜對眼下這游戲的變化了解的還太少,他又已經沒有了重新讀檔試錯的機會。
在不知是否有其他游戲玩家或未知威脅的前提下貿然與世界為敵。
提前兩年在無甚根基的情況下體驗董卓十八路諸侯勤王的待遇,簡直是給漢室送凝聚力續命。
到時候真要是玩脫搞丟了小命不說,還白白便宜了別人,豈不是傻得冒泡,徒惹人笑。
“所以說我一人做事一人當就好了。”
但不扯旗造反,也絕不等于他會乖乖向那些渣渣認罪伏法,不過就是過一段紅名生活罷了唄。
雖然甦曜一直都想做個遵紀守法的角色,避免紅名情況。
但這劇情發展至此,都把我自己給逼紅了,難道我還要慣那臭毛病嗎?
再說了,只要不是腦子進水開局一無所有的時候變紅名,那這倒也不是什麼天塌下來一樣的壞事,畢竟紅名也只是游戲系統的一環嘛。
一如歷史上,不但曹操、劉備、呂布典韋等均當過通緝要犯,就連名震華夏,流芳千古的武聖關羽,也是紅名出身嘛。
所以真三世界,紅名也是很正常的游戲體驗。
雖然對攻略進度會有點影響,但只要不被抓到就好了嘛。
況且消紅名的辦法其實也有不少,甚至就算干等著什麼也不做的跳時間,待靈帝明年一死,大漢朝廷的權威怕也就馬上崩潰了。
到時候什麼逃人紅名的,就徹底的沒有約束力了。
所以甦曜其實一點不慌。
但張楊哪知道甦曜的想法,他只覺得這個小伙子敢作敢為,很有擔當。
比起當時被聖旨壓迫的一句話都說不出來的自己,甦曜竟然沉著冷靜的殺出了一條生機出來。
尤其是當時搜出那份認罪狀時,張楊渾身都是冷汗啊。
他都不敢想要是真進了大獄,屈打成招下往這份認罪狀上一簽,他的命運會怎麼樣。
“多虧了甦賢弟我等才能撥開迷霧”
張楊嘆口氣
“但咱們作為當事一方,也沒法自證清白,必須要找到有名望的人為咱們作保才行。”
甦曜這回也明白了,這是告訴他怎麼洗紅名呢。
如前所述,在真三世界中紅名並不代表一切都結束了,有多種方式可以洗掉。
除了最簡單的氪金外,靠肝也完全沒問題。
找有名望的諸侯作保,或者直接投身其帳下換取庇護,便是最常見的處理方式。
是的,雖然紅名了,但由于漢末特有的優秀匹配機制,各封疆大吏對朝廷命令根本就是在選擇性執行。
尤其是通緝令,會根據目標的聲望以及這些封疆大吏們對其親密友好度,甚至直接的利害關系都會影響他們的處理決策。
這也算是相當還原歷史了,現在的問題就是
“這可是殺天使的大案,誰人能為你們作保?”
呂布的疑問,甦曜也同樣抱持著,殺天使提高的通緝值與其他犯罪行為顯然不可同日而語,這也能洗的掉嗎?
不過甦曜卻並沒有說話,既然是游戲進程,那下來肯定會有個目標,果然……
只見張楊回首,凝視著不遠處的晉陽城牆︰
“我打算先去求見太原郡守臧𠤖,請教一下他的意見。”
一听到這個名字,呂布就眉頭一皺。
這位太原郡守確實德高望重,素有清名不假,治理地方也頗有本事,但呂布卻不大看得中他。
不為別的,就因為在十一年的熹平六年,呂布在老家門口親眼目睹的那樁慘案。
那些年因鮮卑南下越發放肆,皇帝陛下分遣三路大軍數萬騎浩浩蕩蕩的北出邊塞,雄心壯志欲推二千余里,徹底掃平邊患。
然而最終卻事與願違,大漢三路大軍竟無一得勝,被鮮卑胡酋檀石槐的三路大軍全數擊破。
名副其實的慘敗。
漢軍甚至連符節和輜重都全部喪失,只有各自將領帶騎兵數十人亡命逃回。
最終此戰大漢健兒僅戰死之人就多達十之七八,生還回家者僅十分之一。
也正是這一戰後,大漢北邊局勢嚴重惡化,雙方攻守之勢異也。
這個現在的太原郡守臧𠤖,恰恰正好就是當年北出雁門的統帥,率領漢胡(南匈奴)精騎上萬余的使匈奴中郎將。
而也正是因為這場慘敗,臧𠤖在戰後沒過多久便徹底結束了軍旅生涯,轉任地方,最終來到這太原擔任郡守。
大約也正是因為那一朝被蛇咬吧,在這次胡騎入侵劫掠中,這位老將軍干脆就毫無作為,十分保守的緊閉城門,死守晉陽。
僅在最終大局已定後,才派了不到500騎隨張楊支援向陽道的甦曜,最後在此次事件中打了個大醬油。
看到呂布神情,張楊便知道這個兄弟的想法,干咳一聲
“臧郡守在朝中還是頗有人脈的,最關鍵他一向厭惡宦官,只要陳明利害,他斷不會為此為難我等。”
去意已定,剩下的就是各自道別:
“侯屯長還有宋屯長,你們可要好好努力,以後不給我甦曜丟臉哈。”
“屯長...屯長大恩屬下莫不敢忘,還望您和張別駕早已洗刷冤屈再來帶領我等!”
是的,侯成和宋憲等什長已經成屯長了,甚至連呂布也順利升了百將。
這都是多虧了張楊臨走前的一波大派送,他利用自己手上還未被奪取的權利,提前在力所能及的方面為眾人升官。
雖然最終還需要等他們到了河內面見丁原後完成全部手續,但想來丁原不會為難這些軍功在身的忠誠之士。
對了,沒有成廉,這個明明已經將近二十過半,卻熱血依舊的青年漢子自願脫掉了征衣。
成廉放棄了新屯長,甚至可能馬上就要升級百將的待遇,和十幾年輕的騎士一同追隨甦曜而走。
直把看到這一幕的張楊羨慕的熱淚盈眶…同樣是走,他就沒一人追隨……
“你刺史府的人就別來湊我們並州軍的熱鬧了成麼?”
呂布翻了個白眼,拍了拍張楊的肩膀。
他其實也動過隨張楊一走了之的念頭,但是他與這些年輕人不同,他有兩個女人和一個幼女要養,還真沒辦法那麼灑脫。
是的,他才不是貪圖百將的這點俸祿和地位呢,他呂奉先都是為了這個家呀!
呂布張楊那點小心思咱就略過不提了。
在等到一切處理妥當,最後又發出一份給丁原的情況說明後,張楊便帶甦曜等人一同啟程前往晉陽,拜會郡守臧𠤖。
終于,甦曜來到了晉陽城下。
【失去軍餃︰屯長。
與呂布和宋憲等人的隊伍已解散。
建立新小隊,隊友張楊,成廉】
頭戴斗笠,一襲白衣腰掛佩劍的甦曜和眾人一同在城門口排隊等待入城。
他翻閱著系統的提示信息撇了撇嘴,還真是沒想到自己有一天會脫掉了那身穿慣了的軍衣。
真是計劃趕不上變化啊。
然而正當他心里嘀咕,準備想新打法時,一個名字引起了他的注意。
“張別駕?你怎麼也進城來了?而且還是這身打扮?”
“你是,文遠?你怎麼還沒回雁門?”
文遠?!
甦曜霍然抬頭,只見一面如紫玉,目若朗星的青衣少年,亦是腰掛佩劍,好奇的盯著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