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丫頭,跑的倒挺快。”
且說一夜纏綿,次日上午醒來的甦曜身邊已不見崔鶯身影。
甦曜摸著尚有余溫的床榻,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長的淺笑,腦海中不由地浮現出昨夜那一番旖旎香艷的畫面。
他慵懶地伸了個懶腰,正欲起身,卻瞧見枕邊留著一方絲帕,上面繡著幾行娟秀小字︰“大恩不言謝,妾定不負君。”
“倒是有心。”
甦曜輕笑一聲,將絲帕收好,就這時,一陣急促的腳步聲由遠及近,在房門外戛然而止,然後就听到了典韋那粗聲粗氣的聲音︰
“汝何人也?安敢攔吾?”
“哎呦,將軍莫急!”
孫成急忙道︰
“大將軍昨夜勞累,此時恐尚未起身,您先容小的進去通傳一聲。”
“哼,”典韋悶哼一聲,“你這奴才,忒多禮數。大將軍向來勤勉,豈會貪睡?我有軍情相報,耽擱不得,你給我閃開。”
話音剛落,典韋便一把推開孫成,大步跨進房門。
一瞬間,典韋就瞧見甦曜已經起身,正整理著衣衫,頓時愣了一下,隨即單膝跪地,抱拳道︰“大將軍失禮了,末將有軍情要報。”
“無妨,有何情況,你且細說。”
甦曜一臉和煦的拉起典韋,如此一幕,直把門口的孫成看的是目瞪口呆。
好家伙,這就是當兵的麼?
真是一點禮數都沒有啊。
以前韓使君還有那些前任們,哪個不是把上下級的規矩奉為圭臬?
便是那二把手的別駕來了,那進門前也必須先在外面候著,得通傳應允後方敢踏入。哪像這位將軍,如此莽撞,直接推門而入,而大將軍居然也毫不計較。
孫成心中暗自咂舌,卻也不敢表露分毫,只能垂首站在門邊,靜候差遣。
與此同時,典韋也開始一五一十的匯報起軍情戰果。
他興高采烈的向甦曜報告,經過昨日戰斗與昨夜的掃蕩,城中反抗力量在今晨已被全部肅清。
“賊軍狼狽不堪,得知韓馥身死後多卸甲歸降,負隅頑抗之輩雖然依靠城中地利,但還是被我軍殺得片甲不留!”
“此戰我軍斬賊兩千余,獲俘萬人,如今城內百姓,大多已安穩下來,大家都等著大將軍的指示。”
甦曜听聞,原本略帶慵懶的神情瞬間變得精神了許多︰
“好好好,干得不錯,各位將士們辛苦了。掃清了屋子,下來就可以安心布置新家了。”
說罷,甦曜下令道︰
“即刻安排人手,在城中各處張貼安民告示,告知百姓,我軍定會保境安民,讓他們無需擔憂,盡快恢復日常營生。”
“同時,傳令各營,盡快整編俘虜,並且嚴格約束士兵,若有擾民之舉,定斬不饒。”
“末將得令!”
孫成見典韋離去,上前一步,輕聲問道︰
“大將軍,是否要準備慶功宴,犒勞將士們?”
甦曜擺了擺手,說道︰“如今百廢待興,還要準備遷移世家富戶之事,正是用錢的時候不宜大肆鋪張。”
沉思了片刻後,甦曜繼續道︰
“你可讓伙房準備些好酒好菜,分發到各營,讓將士們先簡單慶祝一番,日後回師京城再好好慶功。”
“另外,派人統計此次戰斗的傷亡情況,厚葬犧牲的將士,撫恤其家屬,受傷的者務必全力救治,不得懈怠。”
“小人明白,小人明白。”
孫成陪著笑臉,解釋說︰
“伙食這邊咱們郡守府保證做好,不過統計傷亡的情況怕就不是小人能插手的了。”
人各有分工,孫成他一個郡守府的管事,操持下內務尚可,讓他去辦外面的事情,那實在是難為他了。
雖然倒也不是不行,但顯然,就像典韋一樣,現在沒幾個人會買他的帳罷了。
這時,甦曜也回過神來,自己並不是在軍營,孫成也不是荀攸,自己這是發號施令習慣了。
當即,甦曜便讓孫成去找荀攸過來,同時也了解下對城內庫房還有世家產業的初步清查情況。
“大將軍,荀從事已在書房久侯多時了。”
“哦?這麼快嗎?”甦曜大感意外。
他昨天晚上才給荀攸下的任務,現在還沒過午,荀攸就來了?
要知道,這荀攸可不是個事事請示的主兒,那都是起碼有了成果或者狀況才會來找他。
于是乎,懷著一分好奇,甦曜在婢女們為其整理好儀容後就立刻大步流星的趕到了書房。
甦曜踏入書房,只見荀攸正站在一幅巨大的冀州地圖前,眉頭微蹙,手中的毛筆在地圖上輕輕點畫。听到甦曜的腳步聲,荀攸迅速轉身,拱手行禮︰“大將軍,這麼快就來了。”
甦曜笑著擺擺手,目光落在地圖上︰“公達,看你這架勢,想必是有了重大發現?”
荀攸微微點頭,神色凝重︰“大將軍,昨夜我與沮授、審配等人徹夜未眠,對城內庫房以及世家產業進行了緊急清查,初步結果已經出來,情況比我們預想的還要復雜。”
他走到書桌旁,拿起一疊厚厚的文書,遞給甦曜︰
“這是初步的清查記錄,郡守府庫房中的錢糧雖不算充裕,但也足夠維持大軍一段時間的開銷。然而,世家產業卻隱藏著諸多問題。”
甦曜接過文書,快速瀏覽,頓時臉上多了幾分了然之色。
很簡單,這是一份當地郡府的田畝與丁口記錄,其中荀攸著重摘取了上戶人家,尤其是百萬錢以上人家的記錄。
但令人意外的是,這份文書中,上戶人口數量之少,與甦曜此前所了解的世家大族昌盛繁衍的景象大相徑庭。
按照常理,世家歷經數代經營,枝繁葉茂,族中子弟眾多,依附人口更是不計其數。可眼前記錄里,不少世家上戶的在冊人口竟寥寥無幾,甚至有些號稱傳承數百年的家族,直系丁口不過數十人。
“公達,這記錄可屬實?”甦曜微微皺眉,目光從文書上抬起,看向荀攸。
荀攸神色冷峻,沉聲道︰“大將軍,這記錄是我與沮授等人反復核查所得,應無差錯。但依我之見,其中必有隱情。”
農業社會人丁和田畝就是王朝最大的稅收來源,在大漢時就已有成熟的體制,通過編戶齊民將納稅對象分為下戶,中戶和上戶來區別對待,作“細民”,“中家”與“大家”之稱。
細民家產以萬錢為界,過則升中家,再過十萬錢則成大家,雖然稱呼上好像很不錯,但其中不同的等級就對應了不同的納稅標準。
甚至,當中央朝廷威望不墜的時候,朝廷對大戶之家更是屢屢針對,早年陵邑制遷移的標準就直接選中了三百萬錢以上的大戶之家,到了漢宣帝時更是除了兩千石以上的高官外,百萬錢以上的大戶也都要遷走。
故而,就像後世各企業都想保留“小規模納稅人”待遇一樣,凡有點能力的人家,都對評為上戶極為抗拒。
說著,荀攸嘆了口氣︰
“近來年天下漸亂,世家大族隱匿人口,逃避賦稅徭役之事已屢見不鮮。如今大將軍兵臨冀州,他們應是做了兩手準備,怕我等事後清查,早就將大量人口暗中轉移藏匿。”
“我明白了。”
甦曜將手中文書重重地擱在桌上︰
“所以說這次不管是懲戒也好,還是遷移也罷,想要靠現有資料來按圖索驥是行不通的了。必須要在冀州也重新來一次大規模的清丈田畝和人口普查才行。”
“大將軍所言極是。”
荀攸撫須說︰
“若是在往日,這件事情是極為難辦,甚至可說是不可能辦成。”
“冀州之地何其廣袤,人丁繁盛,世家根基深厚,且在黃巾之亂後各地是塢堡林立,他們必然會想方設法阻礙清查進程。稍有不慎,便可能引發世家聯合抵制,甚至激起民變。”
“但如今大將軍橫掃冀州,挾此大勝之威,又有大義在手,恰是推行此事的絕佳時機。”
“我軍新定冀州,百姓渴望安穩,對我軍多有期待,這便是民心所向。”
甦曜點了點頭︰
“那下來就由公達你來牽頭負責冀州的普查事宜吧。爭取盡快推進此事,莫要耽擱太久。”
荀攸拱手領命,旋即神色凝重地說道︰“大將軍,此事關乎冀州興衰,攸必當竭盡全力。只是清查之事千頭萬緒,困難重重,尤其是人手調配與世家應對方面,尚需細細謀劃。”
緊接著,荀攸踱步至地圖前,修長手指在冀州山川郡縣間逡巡︰
“想要全面的清查冀州,那可不比之前河東之行。冀州地域廣袤,各郡縣情況復雜,單靠我等帶來的人手遠遠不夠。而若是大規模的啟用冀州人士,又恐他們涉及自身,以至于官官相護,難以保證信息的準確。”
清查田畝和人口以厘定稅基,對于歷任官府來說都是頭等大事。
包括韓馥在內的歷任使君都曾試圖整頓戶籍田畝。
但是,之所以現在他們得到的數據如此離譜,正因為世家把控地方,主要就是通過壟斷郡府吏員的名額做到的。
三互法下,地方官的一把手雖然出自外省,但當地實際干活的各種屬吏卻全都出身當地。
這些本地屬吏與世家大族關系密切,甚至很多世家豪強就是世代在當地為吏,一步步爬到了如今的地位。
這些世家大族們在事涉自身的利益的關鍵環節互相關照,推舉各自的族人,並且通過把持郡府的實際政務,輕易的左右戶籍管理工作。
在他們的操持下,萬貫之家常常不過中戶評級,而那些並不富裕的人卻常因得罪了他們而被評上中戶和大戶,承擔更重的賦稅與徭役。
“而且不止如此。”
荀攸繼續說︰
“昨日您命我等登記參與叛亂的官員時,其中有幾位官員言辭閃爍,神色慌張,似有隱情。”
“于是某便留了個心眼,暗中派人跟蹤調查,發現他們昨夜竟與冀州城內一些富商勾結,趁著戰亂大肆斂財,如今更是企圖攜款潛逃。”
“哦?咱們眼皮子底下都敢如此放肆?誰給他們的膽子,公達你可查清楚了,確有其事嗎?”
荀攸面色凝重,微微頷首︰“回大將軍,此事某已派人查實,證據確鑿。”
“這些人都在當地小有權勢,平日里看著清正廉潔,實則卻是以那些商人為掩護,多行不法之事,以極低價格強購百姓土地。”
“自戰亂發生以來,他們更是趁火打劫,打著安撫百姓、穩定市面的幌子,將官府的大量物資據為己有,然後高價轉賣,大發其財。”
“如今,見我軍掌控形勢,他們害怕罪行暴露,便紛紛轉移財產,甚至密謀卷款潛逃。”
“甚至,不少人都已經開始行動,今晨屬下的人去查看,他們的府邸中已是人去樓空,怕是就等著今日封城結束就逃之夭夭了。”
沒錯,這正是荀攸一早就趕來的原因。
大軍破城之後,全城封鎖,本是為防城中余孽逃竄,卻也意外截斷了這些貪官污吏和不法富商的退路。
但如今反賊的清剿已經結束,眼瞅著封鎖即將解除,這些人卻極有可能趁機溜之大吉。
“他們跑不了!”
甦曜冷哼一聲,下令道︰
“立刻通知趙雲,延長封城時間,全力搜捕,務必將這些無恥之徒一網打盡,有敢于反抗著,格殺勿論!”
荀攸趕忙拱手︰“大將軍,這些人確實該殺,但是如今冀州初定,高邑城中人心惶惶,若是再大開殺戒,恐人人自危,對咱們下來的清查工作造成影響。”
眼見話題又轉回了人手問題,甦曜呵呵一笑︰
“冀州官吏不靠譜不要緊,算時間,咱們的援軍也該到了。”
“援軍?”荀攸不解。
就這時,突然門外一陣腳步聲跑來︰
“報告大將軍!”
“城外有軍隊扣門,言說是京中禁衛,護送新任的新任官吏前來赴任!”
甦曜聞言,臉上頓時浮現出一抹志在必得的笑容,與荀攸對視一眼,拍手道︰
“瞧,這不就來嘛。”
“禁衛和京中官吏?”
荀攸頓時瞪著大眼,一臉不解的問小兵︰
“可曾問清帶隊將領是誰?來了多少人馬?”
小兵看了甦曜,見大將軍點頭,回稟道︰
“來人自稱錦衣衛中郎將王凌,帶八百騎前來,護送新科狀元戲志才,榜眼法正,探花周宇等科舉新貴及都察院與審計司屬官,說是奉大將軍命,前來冀州處理戰後事宜。”
嘶——
荀攸倒吸了一口涼氣。
好家伙,真是好家伙。
他是萬萬沒想到啊,大將軍竟早早謀劃,從京城搬來了如此強大的助力。
“我就說這些才子怎麼通過考核後多在公車署待詔,原來大將軍是要把好鋼用在刀刃上啊!”
“沒錯。”
甦曜哈哈一笑︰
“這些科舉士子便是我敢向當地世家動刀的底氣。”
“我就是要通過此舉明白的告訴他們,想要保住地位,那就老實配合。否則的話,你不干,那有的是人干。”
“大將軍深謀遠慮也。”
荀攸目光閃動,心中是又敬又怕。
大將軍通過這科舉制收天下人心,往後世家大族想要通過壟斷地方來蒙蔽朝廷,要挾長官怕是越來越難了︰
“不過這些新科士子雖然才學出眾,但畢竟初來乍到,對冀州的復雜局勢了解有限,在工作過程中,還需有經驗豐富之人從旁輔佐才好。”
“這是自然。”
甦曜點頭︰
“冀州地廣人杰,多有才俊,對于冀州本地官吏,我自不可能是一個不用,而是要拉一批打一批,保證他們的忠誠。”
“對于那些罪行昭著,冥頑不靈之輩,自然要嚴懲不貸,殺雞儆猴。而對于識時務者,我也不介意給他們一個將功贖罪的機會。”
“大將軍所言極是。只是如何甄別這些本地官吏的態度,還需謹慎行事。畢竟他們在冀州盤根錯節,稍有不慎,便可能引發新的亂子。”
“不要緊,我相信你們能辦好此事。”
甦曜呵呵一笑,走到門前,望著不遠處大步流星走來的王凌與戲志才等人,緩緩說︰
“戲志才素有智謀,法正、周宇等也都是人中翹楚,他們與本地官吏相互制衡,再加上錦衣衛從中監察,想必能將冀州的局勢穩定下來。”
“至于本將軍我嘛,就替你們掃清那些鬼魅魍魎,讓他們好好知道,對抗我的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