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只想做一個小縣令啊

第1437章 玩完了!大明來報仇了!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手抽的雞蛋 本章︰第1437章 玩完了!大明來報仇了!

    甦謹屬實也沒有想到,西路軍來到里海附近後,把天竺佬直接給干應激了。

    得知明軍將撒馬爾罕、天竺河一帶重新掌控後,整個天竺貴族圈都都亂了!

    那些婆羅門和剎帝利堅定的認為,大明就是奔著他們來的!

    也難怪他們會這麼想,誰讓他們之前在英國人的蠱惑下,頻頻在大明邊疆搞事呢?

    甚至一度對著大明喊出口號,要求大明將烏斯藏的巴 提、列城一帶割讓!

    理由竟然是,這里是恆河和天竺河的發源地,是屬于天竺的,必須交還給他們。

    當時禮部收到天竺的這封國書時,時任禮部尚書的郭敏都懶得理他們,直接把使者趕出了京城,讓他們連夜滾回天竺去。

    這也是郭敏禮部為官以來,做的對外最硬的一個決定。

    可見這群天竺佬,給他都惡心的夠嗆,在這方面的態度,居然和楊士奇保持了高度一致..

    不得不說,自打天竺佬被趕出京城後,京城的空氣似乎都為之一新。

    至少護城河畔,少了許多不明來源的可疑物體。

    當時大明將天竺使者趕出京城後,天竺方面的態度也很強硬。

    他們雖然沒敢直接殺了大明使臣,但也很不客氣的把他們攆了出去,讓他們趕緊滾蛋回國。

    此舉對于大明使臣來說,無異于一種解脫,身體和精神的雙重解脫。

    那使臣回京之時,感覺自己都快要死了。

    朱棣溫言撫慰幾句後,就命太醫院趕緊給這些使臣診治。

    結果人太醫把完脈後第一句話問的就是︰“你吃屎了?”

    使臣︰。。。

    如今大明南路軍早已突破撒馬爾罕和天竺河西線,駐軍于天竺河東部的阿德利城附近,瞬間引起天竺震動!

    玩完了!大明來報仇了!

    火站河一線英軍撤離後,正在加德滿都附近和柳升對峙的那支英軍部隊,也被同步要求撤離,協助天竺守衛北線,以應對明軍進攻。

    可慌了神的天竺高層,哪還顧得上管英國佬的死活?

    在得知明軍來了的時候,也不管他們的實際情況,立即下令召回全部軍隊守衛住滿貴族的底里。

    九十萬的天竺軍隊,一听還有這好事?

    不用和柳升部在加德滿都繼續作戰的部隊,二話不說丟下了英國佬撒丫子跑了....

    回底里作不作戰的再說,但至少那邊是自己的家鄉啊。

    與其死在莫臥兒的地盤,他們寧願死在家門口的恆河上游。

    不得不說,這個時候的恆河上游還算干淨,至少...算了,也干淨不到哪去。

    天竺佬的突然大撤退,打了英國人一個措手不及。

    他們倒不是指望這些沒有絲毫戰斗力的廢物保護自己,但是大量的火炮、裝備都需要人幫忙運輸啊。

    雖然英國人不缺卡車來運輸,但能指望天竺人修出什麼像樣的路來?

    天竺人修路主打一個偷工減料,能省就省。

    只要兩條腿能湊合過去的地方,那就是路。

    這下可苦了完全依靠機械運輸的英軍,一個個化身牛馬,化作不能停歇的核動力驢,在叢林爛路間搬運著裝備。

    五萬英軍足足走了半個月,都沒有走出叢林。

    要不是身後柳升部沒有得到追擊的命令,怕是此時早就殺了上來。

    倒不是柳升不想追,而是他心里清楚,這畢竟是五萬大軍,就算地形限制了坦克的能力,貿然開戰,戰損也會很高。

    另一邊,英國人越搬越想,越想越氣。

    我們明明是幫助你們天竺人才來的,明明是你們那該死的婆羅門人求著我們支援。

    結果現在被明軍一嚇唬,丟下我們就跑了?

    大怒之後的英軍各級將領湊一塊開了個小會,迅速達成一致,找了個借口裝備搬運不便,直接朝著南部平原撤了。

    你們不給我們搬裝備,你們就自己玩去吧。

    被明軍打死都活該!

    別看現在英軍來的氣勢洶洶,甚至幾乎將大半個歐洲統一,劃入聯眾國的麾下。

    但不說其他國家,就連英國本土慢慢都演化成了兩派。

    一方是以追隨威爾斯的新貴族、以及希望發戰爭財的希伯來人為首,不斷催動著戰爭。

    而另一方則是早已完成資本積累,靠和大明貿易就能賺的盆滿缽滿的舊貴族,以及身處一線作戰的平民為主,十分厭惡戰爭。

    威爾斯不斷宣揚的大明威脅論,在最初確實獲得了不少蠱惑人心的效果。

    英國平民一度確實認為,大明希望通過戰爭奴役他們。

    畢竟,上帝之鞭的威名響徹歐洲。

    雖然大明和曾經奴役他們的上帝之鞭蒙古人不是一回事,但大明都能把蒙古人給干掉,豈不是上帝之鞭的上帝之鞭?

    那不是更可怕嗎?

    可漸漸的,隨著戰爭把一個個家庭摧毀,經濟倒退、民不聊生後,英國百姓也察覺出味道不對。

    大明有沒有威脅,會不會來打他們,他們不知道。

    但他們心里清楚,再這樣下去,英國可就要打沒人了。

    華夏歷任統治者,每每發動戰爭之前,心里都有一本賬,五戶養一兵,甚至十戶。

    這是底線。

    只有保證五戶人家的稅賦,能夠養得起一名士兵的前提下,他們才會考慮開戰。

    否則,寧願不打。

    當然,大宋那樣的不算。

    可威爾斯沒接受過這樣的教育,他只知道當火力足夠的猛時,就可以無視這些法則,完成他的野望。

    現在的英國幾乎家家都有被征兵的。年齡限制也一度從1640歲,被放寬到1445歲。

    就連一些因為傷殘退伍的老兵,都再次被強行征召到部隊服役,擔任新兵教官或後勤職務。

    其他被威爾斯控制的國家也沒好到哪去。

    這也是這支身在天竺的英軍部隊,決定放棄援助天竺的原因之一。

    畢竟,能被‘發配’到天竺戰場的部隊,在英國主力作戰集團里,地位可想而知。

    軍中身份最高貴的,也不過是一個軍指揮官,出身也是一個落魄的小貴族而已。

    在決定脫離正面戰場以後,全軍自上而下那叫一個輕松,行軍速度從日行30公里,搖身一變成了日行5里...

    反正上面責問下來,就怪天竺佬跑了。

    想讓我們加快行軍速度也行,除非你同意我們把重裝備都扔了。

    想想也不可能。

    就在這樣的極限拉扯、背後懈怠之下,在天竺軍隊堪堪趕回底里一線的時候,他們迅速做出第二個愚蠢的決定。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明︰我只想做一個小縣令啊》,方便以後閱讀大明︰我只想做一個小縣令啊第1437章 玩完了!大明來報仇了!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明︰我只想做一個小縣令啊第1437章 玩完了!大明來報仇了!並對大明︰我只想做一個小縣令啊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