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倭子們苦不堪言。
    護衛艦的火力,雖然在為了保證速度的前提下,削減了不少的配置。
    但對于倭寇的火炮射程來說,那還是爸爸打兒子。
    畢竟就算英國佬再怎麼支持他們,也不可能把最尖端的技術無償贈送。
    在每一年火炮都在不斷更迭的時代,倭寇的火力無異于落後了幾個世代。
    哪怕他們在戰艦數量上佔據絕對優勢。
    可即便再有優勢,也架不住人家的邊還沒摸到,沒等他們進入有效火力範圍,就兜頭挨了一頓胖揍啊。
    爸爸的小手沒摸到,七匹狼已經甩臉上。
    顯然這個時候的倭寇還沒有覺醒‘玉碎’的精神,沒打算開著戰艦去撞沉大明的戰艦。
    雖然他們想做也做不到。
    英國佬在後面,看著小倭子如此愚蠢的海戰,牙花子直疼。
    無奈之下,只好聯絡對方指揮,給他們出了一條‘妙策’。
    繼續繞行,直插明艦隊身後,把戰艦數量的優勢發揮到最大!
    不得不說,這確實是一個好辦法。
    北海艦隊總計戰艦十四艘,僅憑數量很難全方位防備倭艦。
    不過看著小倭子不斷繞後,馬俊一點擔心的想法都沒有,只是命令艦隊迂回後撤,邊打邊退。
    倭艦看到明軍的動向,以為對方怕了,更是加快了繞後合圍的速度。
    可就在他們即將完成合圍的瞬間,炮聲響了。
    不是來自北海艦隊,而是...陸地。
    小倭子居然忘了,北海艦隊的身後可是罕答河衛的防區!
    眼睜睜看著小倭子戰艦,卯足全力,沒頭沒腦的往自己防區里面鑽,罕答河衛的指揮使樂了。
    白送上門的食,不吃都對不起老天爺的饋贈啊,果斷在倭艦進入防區後,命令開炮!
    這一下,輪到小倭子哭爹喊娘了,開足馬力想要撤退。
    罕答河衛的近防炮威力雖大,射程卻近,主要是為了防備敵大面積登陸設置的。
    看到僅僅留下三艘敵艦,大部分倭艦冒著煙跑了,罕答河衛的指揮使暗道可惜。
    這一場海戰歷經幾個時辰便草草結束,英國佬率先鳴金收兵。
    他們的作戰意圖是迅速攻佔苦兀島,然後以此為跳板,對大明奴兒干都司形成鉗制。
    可現在卻連一個近海點都拿不下來,繼續死戰已經毫無意義,只能暫行後撤,再謀他法。
    獲勝的歡呼聲,伴隨著戰士們的罵娘聲響徹大海,無不對著遠去的敵艦群發出恥笑。
    北海艦隊首戰得勝,捷報迅速抵京,朱棣連皺數日的眉頭也為之一松。
    “謹弟,當初你力排眾議讓這個馬俊任艦隊指揮,還是有道理的。”
    “當然,那也是朕慧眼如炬。”
    甦謹沒興趣給朱棣捧臭腳,看著他自吹自擂得意洋洋的樣子,忍不住兜頭給他潑了一盆涼水︰
    “別得意了,老徐那邊軍情可是告急了,你再吹一會,你大舅子可就沒了。”
    “嘁,沒勁。”
    收攏心神,朱棣將案上的輿圖推到一邊︰“你不是都有了決議了?執行不就好了。”
    “你可是想好,這可是咱們的底牌,一旦露了,下面的牌局可就不好打了。”
    “那也比一直挨揍強”,朱棣冷著臉︰“朕可是馬上皇帝,下面的兵士心里怎麼想的很清楚,如果沒有一場大勝支撐,士氣很快就落了。”
    甦謹不是沒帶過兵,沒反駁他的說法,輕輕嗯了一聲。
    “既然如此,就打吧。”
    ...........................
    火站河南岸對大明驟然發起進攻後,就在隔日,北岸的兀提剌耳聯軍,也越過錫爾河向駐守在塞藍的邱福部發起猛攻。
    同樣的飛機先行,搶奪制空權後火力壓制,地面部隊快速推進的套路。
    雖然簡單,但勝在好用。
    尤其是戰機群,在和大明交手一段日子後,也慢慢轉變進攻策略。
    他們的進攻機群不再是集群進攻,而是由小規模老式飛機試探,在探清楚明軍防空火力點後,再由二代機分數路交替進攻。
    一旦防空的火力被壓制,後面的轟炸機馬上跟進,將明軍所在的城壘化作火海。
    如果在這個時候明軍沒辦法立時反擊,地面部隊很快就能推進到城前。
    這一套空地協同配合作戰的‘炮兵轟、步兵沖,步兵沖完炮兵轟,炮兵轟完步兵沖’的套路,給邱福帶來很大的壓力。
    他不斷隨時調整著防線,沒有讓防空炮同時開火,而是依托地形展開有層次的火力反擊。
    總之就是一個核心——我可以打不下來你的飛機,但也決不允許你肆意在我頭上拉屎。
    英軍的進攻進行了七天六夜,但卻遲遲拿不下哪怕一座城池。
    別說是拿下城池,場面從最初的閃電戰,慢慢變成了陣地戰,現在更是成了膠著戰。
    在前幾天的時候,哪怕空軍取得了優勢,可地面部隊也難以推進,錯過最佳的戰機。
    無他,明軍在城壘數里地布下的反坦克溝、反坦克錐和地雷陣,實在是太煩人了!
    僅僅為了排除這些障礙,進攻部隊就投入了大量的人力。
    尤其是在排雷的時候,更是見識了明軍的五花八門,把地雷都玩出花來了。
    什麼連環雷、詭雷、踩壓雷、松發雷、拌線雷應有盡有。
    更賤的是,朱高煦提前在對方身後布下一個巨大的雷場,卻沒有設置任何直接觸發方式。
    直到對方輜重營地扎好之後,才讓幾個潛伏在外面的斥候小組,送了他們一輪單兵火箭彈觸發雷場,原地升天...
    朱高煦奔不過打著有棗沒棗打一桿子的算盤,沒想到直接搞掉了對手一個輜重營,差點沒給他樂翻了。
    就連徐輝祖知道後,都忍不住莞爾,拍手叫絕。
    如今的戰場上,無論是大明也好,英軍也罷,聯軍亦是,都叫苦不迭。
    雙方在這南北戰場上投入了近百萬的兵力,以這幾座城池為核心,將周圍化作一台巨大的絞肉磨盤。
    每一處溝壑,每一座山頭,每一條壕溝,每一個高地,都成為雙方必須爭奪的目標。
    每每英軍想辦法攻下附近的某處高地,明軍必然會不惜一切代價的奪回來。
    反之,亦如是。
    當初劉衛河犧牲的那座阿卡茲山,因為其戰略意義的重要性,更是被雙方反復爭奪。
    幾乎每隔幾個時辰,這座山頭就會遭遇一輪乃至數輪的炮轟,生生將山頭都削下去幾米。
    雙方將領始終秉持著一個原則——這些高地我可以不用,但你也不能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