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時間,氣氛變得有些凝重。
“飯好了,都來吃飯吧。”
就在此時,時悠的聲音剛好打破了沉默。
听到這話,其他人都轉頭看向灶屋的方向。
只見時悠正把做好的飯菜端出來放在桌上。
家里的灶屋空間較小,而家里人又多,所以飯桌只能擺放在院子里。
每次吃飯,都需要先將做好的飯菜從灶屋里端出來。
此刻看到桌面已經擺滿了熱氣騰騰的飯菜,其他人沒有猶豫,紛紛走向桌子,並默契地坐下。
時悠早已把每個人的米飯盛好,放到到桌子上,其他人一坐下,便可以開始吃。
時茂中也緩緩朝桌子走去。
剛坐下,看到大家都已經開吃,僅有時悠一個人還在不停地忙碌著,收拾灶屋。
“悠悠,先出來吃飯再忙。”
時茂鐘看著眾人,拿著筷子的手沒有動。
因為他發現,沒有一個人考慮時悠。
忽然想到自從與大哥一家斷親後。
他們一家都是這樣的情況。
每次做好飯菜,他們只管吃,從不做,只有時悠一個人在忙活。
他們還生怕自己吃得不夠快,那吃飯的速度比家里養的豬吃得還快。
“來了!”
時悠的聲音從灶屋里響起,不一會兒後,時悠才從灶屋出來。
時悠坐下,發現其他人碗中的米飯已經減少了一半。
看到桌面上那些被亂翻的菜,以及那些已經漸漸見底的菜盤。
她也只是淡淡看了眼之後,才開始吃。
對于眼前的情況,早就已經習以為常。
她也需要快點吃了,若是速度不快點,她真的只能舔盤底了。
時茂鐘這時也才動筷。
一家子吃著飯,很是安靜,除了咀嚼的聲音,多余的聲音沒有半點。
往日里話最多的時柔只是安安靜靜干飯。
王氏雖然拉著一張臉,但吃飯的速度絲毫沒有減慢。
時茂鐘則全程黑著一張臉,吃飯速度相對慢些。
時越與時川也努力埋頭干飯,壓根也沒有心思去管父母。
等到所有的餐盤都見底後,其他人才緩緩放下碗筷。
該玩的去玩,該回屋的回屋,只有時悠收拾碗筷。
其他人哪怕在院子里亂轉悠,也不見幫忙洗一下碗筷。
見此,時茂鐘也忽然想起,收拾碗筷的活計,幾乎都是大女兒在做。
他看向其他兒女,一個比一個懶,心中頓覺悲涼不已。
他沒有說話,默默轉身繼續去砍柴。
整個家里,真正在干活的,其實也就只有時茂鐘與時溪兩人而已。
其他人,皆是一副懶骨頭。
王氏吃飽了飯,又跑到隔壁去聊八卦了,時柔就喜歡听八卦,便也跟著一起去。
時府。
時溪也將今日發生的事告訴了家里人。
眾人听後,皆是沉默不語。
過了一會兒,老太太才緩緩開口。
“老大家的,當初二房一家是他們自己要斷親,還是求著我們給斷的親,那是他們的選擇。”
“無論如何,他們與我們已經沒有任何關系。”
“不管他們還想認還是不想認親,我都不在意。”
“這宅子是溪兒用自己辛苦掙的銀子買下的,一切都應該由你們大房自己來決定。”
“不管你們做出什麼樣的決定,我都會尊重你們的決定,無需顧忌我的感受。”
老太太心里清楚,這麼多年來,二房一家都是最不省心的。
也給這個家帶來不少麻煩,但也沒有對他們做什麼過分的事情。也只是說說幾句話而已。
家里人之所以能容忍二房,全都是看在她的面子上。
既然當初是他們提出的斷親,如今也與他們沒有任何關系,那就不能怪別人了。
听到老太太的話,大家都紛紛看向她。
見老太太的臉色依舊平靜如水,沒有絲毫悲傷或失望的表情。
“老婆子我年紀大了,精力有限,以後這種事就不想再管了。”
“好了,飯我已經用好了,我先去散散步消化一下。”
說完,她緩緩站起身離開。
其他人看著她離去的背影,心中五味雜陳。
再怎麼樣,那也是從老太太身上掉下來的一塊肉。
說不在意,那肯定是假的。
但是,二房一家做的事情,著實是太令人心寒。
有些事情,做了就是做了,他們要自己承擔後果。
回想起過去,二房一家住在同一個屋檐下時,矛盾和沖突也不少。
盡管如此,礙于是時寧朗當家作主,他們還不至于太過放肆。
但是自從那次被抄家流放之後,他們徹底看清了王氏的真面目。
那樣的人,無論給予多少幫助,不管對他們多好,都無法得到他們的感激之情。
相反,換來的反而是傷害與不知足。
不管有什麼情,都已經在他們提出斷親的那一刻全部耗盡。
大房一家子沒有一個人願意是讓人回來。
于是,大房一家的都看向了三房家,想听听他們的意見。
“大哥,你們就不用看我們了,你們做什麼決定,我們都支持。”
時齊山表明立場。
這個家是大哥的,什麼都听大哥的準沒錯。
雖然那是他二哥,但是,當初二房一家說的那些話,做的那些事情,實在是過分。
而且,當初沒有流放時,王氏那人也不是個好的,整日找事,還經常找她媳婦麻煩,他也恨透了那女人。
礙于那女人是大哥的媳婦,他也只能一忍再忍。
他心里雖還有二哥,但是那王氏,他是看不上的。
靠著大哥吃好喝好,還不知足,吃里扒外。
若是他,別不讓他們回來了,巴不得這輩子都不想再與她有半點親戚關系。
時寧朗看向自己的女兒,道。
“溪兒,這個宅子是你買的,你意見如何?”
時錦溪毫不猶豫地回答。
“一個能在我遇難時,不幫一把反而惡言傷人的人,我是不會與她生活在一起。”
時溪的話意思非常明確,想上門,沒門。
好在老太太是個明事理的,沒有偏心二房。
江氏當然不會有任何異議,若說婆媳矛盾是自古以來難題,那麼妯娌之間的矛盾則緊隨其後。
當初王氏所做的那些事,讓江氏感到無比心寒。
所以,她也不想讓王氏這個女人再次踏入自己的家門。
對于女兒的決定,她舉雙手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