趕海︰開局一把沙鏟承包整個沙灘

第734章 取膠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山峰 本章︰第734章 取膠

    趙勤可不敢接老頭的話茬,惹得自己老子惱羞成怒,說不得又得挨頓揍,

    雖說每次自己老子也是高高舉起輕輕放下,根本不疼,但自己畢竟二十多歲了,也要面子的好吧。

    “你爹那二把刀,這個膠他取不好,就得我親自動手。”四爺爺的語氣和之前大相徑庭,

    剛來時有些不耐煩,覺得要自己出手有點殺雞用牛刀之感,但現在倒是有一種舍我其誰,不讓他取都不行的那種。

    趙安國听到這句話,索性不陪著,來到中廳坐下和陳父兩人喝茶。

    “都是上等的花膠啊。”老頭又感慨了一句。

    所謂的魚膠就是魚鰾,嚴格來說,幾乎所有的魚都是有膠的,就連肺魚也是有魚鰾的,

    趙勤所知,好像只是大鯊魚和鯨類沒有魚鰾。

    魚鰾經過清洗晾曬之後得到膠,但大部分魚鰾太小以及太薄,是不適合制成魚膠的,

    而所有能制成魚膠的魚種當中,只有石首魚科的膠,才被稱之為花膠。

    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就是黃唇魚、 魚、毛魚、黃花魚等。

    “四爺爺,你看咱要準備什麼東西?”

    “不用其他的,一把刀一把剪刀就行,來,先搬一條 魚出去,我跟你說,取膠真沒啥學問,比普通殺魚稍小心點就行,

    但是膠大多是用來煲湯的,要沒有腥氣,最主要就在于清洗,

    要形狀好看,那麼定型一道就少不了,大孫子,你跟我學就行。”

    “好的,四爺爺。”

    趙勤先把老頭請到後院,冷庫里溫度太低,老頭待時間長了再凍出毛病來,

    他則把陳東叫進來,兩人用拖車,先將其中一尾烏 給抬了出去。

    殺魚這一道真的沒啥講究,和平常沒區別,用刀順著魚腹部剖開就行,

    這麼大的魚,老頭殺得有些費力,其實這一道工序趙勤來就行,但這是第一尾,老頭還是親自動手,

    剖好之後,老頭先將附著在魚肚兩側的內髒扒出來,“阿國,把魚肚洗淨,中午喝酒。”

    “知道了,四叔。”趙安國在廳中答應了一句,只得放下茶杯來到了後院,這天,真熱啊!

    海魚和淡水魚的區別就在于此,淡水魚是沒有魚肚一說的,但不少海魚都有魚肚,而且魚肚的口感相當不錯,

    脆脆的,很是q彈,是下酒的利器。

    至于其他的,如魚肝和魚腸這些,本地人是不怎麼吃的,特別是魚肝,很多魚的肝部有劇毒,輕易不能嘗試。

    只有一種魚的魚肝本地人喜歡,那就是魔鬼魚,魚肝油脂豐富,非常的細膩,

    趙勤吃過一回,太油了,倒不是很喜歡。

    內髒全部扒出後,老頭便開始取膠,先是從尾部將魚膠剝離出來,腹腔粘連的薄膜,這個不用管,直接撕就行,

    至于連接靠頭部的地方,是長在肉里的,輕易撕不下來,老頭讓趙勤將魚腹完全撐開,他則用剪刀伸到鰾的根部,貼著脊骨給剪了下來。

    剪出的魚膠扔進一盆子清水里,老頭這才對趙勤道︰“把魚肉入庫吧,過後給我剁幾斤,我要帶回去吃,就當我的出場費了。”

    趙勤哈哈大笑,“你老的出場費可沒這麼便宜。”

    至于說送老頭一條膠他是舍不得的,但他也準備了其他東西,兩瓶不錯的酒,兩條華子,到時跟魚肉一起送給老頭,面子里子都有了。

    而且,老頭也是個妙人,煙酒他鐵定不會賣,只會留給自己享用,

    拿著中華煙能順村子轉一圈,見人發一支,告訴他人,這是自己阿勤大孫子孝敬的。

    趙勤將魚肉重新入庫,出來後就見老頭在向他招手,等他蹲到盆邊,老頭才道︰“洗膠是個功夫活,

    你四奶奶其實比我有耐心,你看到的血膜、血筋都要一點點的摘干淨。

    這是外面的,里面相對簡單些,有一層膜,直接撕下來就行。”

    老頭邊說邊做,嘴中不停的跟趙勤講解著要領。

    “干膠的儲存,你爹知道,回去後直接扔到米缸的底部就行,記著不能讓米缸空了,這樣能一直保證膠是干的,越放才會越好。”

    鮮膠比不上干膠,新膠比不上老膠,魚膠是越陳越好的,跟某些地方燻制的火腿有點像。

    趙勤本想說自己會真空儲存,但听著老頭的講,大米有很好的吸潮功能,想來放里面也不會錯,

    老輩人的經驗,是需要听的。

    洗膠確實很麻煩,老頭邊洗邊和他聊著,“這條魚殺的不虧。”

    “四爺爺,咋還有殺虧一說?”

    “買賣這種 魚是看重量大小,按說越大的魚魚膠就越大,但這也不絕對,有的魚大膠卻不大,

    所以買這種大魚取膠,都帶著一點賭的成分,魚膠越大,肯定就是越賺的。

    你看看這一條膠, 長度有40公分了,厚度也夠,我估摸著曬出來能得一斤二左右的膠,算是很不錯了。”

    這麼大的整膠價格, 魚花膠應該能賣到20萬一斤,如果是毛或黃唇黃就會更貴,

    當然還得看膠形好不好,年份長不長,年份越長價格越高。

    “四爺爺,這鮮膠我看也才兩斤左右,能出一斤二的膠?”

    老頭咧嘴一笑,伸嘴接過趙勤手里的香煙,又就著打火機點燃,眯著眼道︰“膠折頭本就不大,越是大膠折頭越小,像這麼大的膠,折頭四成就差不多了,

    等于說,一斤鮮膠出六兩干品吧。”

    趙勤沒想到,出膠率能這麼多,他還以為一斤鮮膠能出個二三兩就不錯了,

    其實他的認知也不錯,市面常見的黃花魚膠,多為養殖品種,本來就比野生的出膠率低,再就是魚本就不大,能得二三兩已經不錯了。

    “十斤魚一兩膠,剛剛那條 魚也有百來斤了,出個一斤二的膠也差不多。”

    老頭再度解釋道︰“大孫,十斤魚一兩膠只是一句口語,能達到的還真不多,到了這標準的都是好膠了。”

    兩人聊著天,老頭的手可沒停,趙勤也一直關注著他的一舉一動。

    好一會,一條膠才洗分好,全身上下白白的,再難看到一條血線,老頭又檢查了一番,才對也在一邊看熱鬧的陳東道︰

    “後生仔,去拿個篩子來。”

    陳東答應一聲,便去取了篩子,按老頭的吩咐擔在後院中間,老頭將膠鋪在上邊,還盡量給拉直了,

    “今天太陽足,曬兩個小時後,表面的水份蒸得差不多就能定型。去吧,再拉一條魚來。”

    趙勤和陳東再進冷庫,沒一會又拖了一尾大魚出來,老頭如法炮制。

    等到第三尾時,老頭便叫趙勤自己動手,他則在一旁指導。

    看著沒啥技術難度,無非就是要很細致,但按老頭說,真正有點難的就是定型。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趕海︰開局一把沙鏟承包整個沙灘》,方便以後閱讀趕海︰開局一把沙鏟承包整個沙灘第734章 取膠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趕海︰開局一把沙鏟承包整個沙灘第734章 取膠並對趕海︰開局一把沙鏟承包整個沙灘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