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海軍在太平洋節節敗退,損失慘重,現在已經很難再組織起大規模的艦隊作戰了,聯合艦隊差不多名存實亡,所以守衛太平洋上那些島嶼,只能靠陸軍幫忙。
海軍方面想說服陸軍大臣杉山元,再從中國戰場調幾個師團去太平洋戰場,沒有想到緊要關頭卻出了這麼一檔子事,一下子損失五個師團,對陸軍來說也是極重的打擊和損失。
“這群廢物,好好的仗讓他們打成這樣!支那軍隊已經是強弩之末,還能讓人家一次消滅五個師團,真是一群馬鹿!”
咒罵間,又一位肩扛海軍大將軍餃的人走了進來,正是現任海軍總司令豐田副武。
幾人從他的表情上就看出此次的交涉應該沒有好結果,果然,剛一進屋的豐田副武還沒有停住腳步,嘴里就已經在開罵了。
“這個傻瓜元,簡直比馬鹿還馬鹿,竟然指責太平洋戰場失利全是我們海軍的錯!讓他們陸軍跟著賠罪!”
傻瓜元、笨蛋元帥、便所扉意思是像廁所門那樣里外都可推開)這三個都是現任陸軍大臣杉山元的外號,在日本軍中人人皆知,但一般都會在私下里稱呼,像豐田副武這樣在大庭廣眾之下稱呼一位陸軍元帥,其實是相當冒犯的。
不過豐田副武就這麼叫了,說明到了此時日本海軍和陸軍之間的矛盾依舊存在且巨大。
陸軍頭子不點頭,內閣就不會同意從中國大陸調軍隊去太平洋,海軍也無可奈何。
東京,日本內閣首相辦公地點。
首相小磯國昭正在和外相外交大臣)重光葵、大藏大臣廣瀨豐作、內務大臣安倍源基、內大臣木戶幸一幾人正商議著什麼,從五人沉重的臉色上,就能看出此刻他們的心情應該不那麼愉快。
注意內務大臣和內大臣的區別,內大臣是日本政治體制中一個特殊的職位,它直屬天皇,不受政府和首相管轄,在某種程度上凌駕于國政之上,地位要高于內務大臣。
五人商談的事情,自然與今天早上發生的事情有關。
突如其來的巨大損失,猶如晴天霹靂一般,讓日本高層中的非軍人派乃至g皇都陷入了深深的憂慮之中。
他們憂心忡忡,生怕中國軍隊在這一驚人的勝利之後,像砍瓜切菜一樣,毫不費力地將所有在中國戰場上的日軍逐一消滅。
的確,僅僅兩天時間,就有五個師團灰飛煙滅,這實在是一個令人瞠目結舌的數字!按照這樣的速度推算下去,二十天豈不是會有五十個師團被殲滅?
一個月更是高達七十五個師團!如此一來,中國大陸戰場上的日軍恐怕連三個月都支撐不住啊!
當然,戰場又怎能如此簡單地用數學公式來計算,戰爭的勝負也不能僅以一場勝敗定輸贏但小磯國昭、重光葵、廣瀨豐作和木戶幸一等這些日本政府內的非軍人高層們,還是無法抑制內心的恐懼,開始籌劃尋找新的出路。
“廣瀨閣下,做為帝國財政掌權人,對帝國眼下的財政最清楚不過,說說看帝國能夠堅持多久。不必隱瞞什麼,這里都是我們文人一脈,不用擔心被那幫兵痞知道。”
小磯國昭用充滿希冀的目光看著大藏大臣廣瀨豐作,希望能夠從他嘴里听到一點好消息。
有小道消息傳言,皇室準備拿出一部分戰爭期間收獲的黃金珠寶其實就是金百合計劃的贓物),以充實國庫,緩解財政壓力。
小磯首相就是听說了這一點,才出言試探,由此也可以看出他這個內閣首相地位卻實在是不咋地,根本就無法掌握內閣。
事實上小磯國昭擔任這一屆內閣首相純屬是趕鴨子上架。
太平洋戰場接二連三的失敗,東條英機被迫引咎辭職,東條內閣解散後日本政府成為一個爛攤子,誰來收拾這個爛攤子,或者說找誰來背鍋,成了一個緊要的問題。
不死心的日本陸軍還抱有逆轉戰場形勢的幻想,所以竭力主張扶持陸軍內部人員作為新任首相。
但無奈的是,有能力的將官都在外作戰,留在日本國內的將官老的老小的小,最後,沒有什麼突出“業績”但卻曾在陸軍省任職的小磯國昭,就被推選了出來,成為陸軍力捧的新首相。
如此被推出了做擋箭牌或者背鍋俠的首相,其地位和待遇自然也就高不到哪里去。
不要說死對頭海軍方面對他不屑一顧,就連陸軍內部,也有很多人對這位“碌碌無為”的陸軍大將嗤之以鼻,瞧不上眼,陸軍參謀本部甚至有軍官叫囂禁止他插手參謀部事務。
一個首相混成這樣,被自己陣營的人拒絕,也真是夠失敗的,所以小磯首相上任後就和陸軍方面越走越遠,最後將自己劃歸于文人一派,和重光葵、廣瀨豐作、安倍源基等走在了一起。
見首相問自己,大藏大臣廣瀨豐作斜看了他一眼,“帝國的財政如何,首相您不知道嗎?國內老百姓生活情況怎麼樣,難道首相也不知道?”
被懟了兩句,小磯首相也不生氣,因為這種事情在他任上太常見不過了,他已經適應了,不當一回事,反而轉頭看一側的內大臣木戶幸一,希望能夠從後者的臉上看出一些什麼來。
“天皇陛下對早上發生的戰事很是痛心,對十萬帝國勇士的玉碎表示哀悼。陛下在皇宮的生活也很拮據,我沒有听到有關從內庫調撥資源給國庫的消息,陛下也從未表示過這個想法。”
知道小磯國昭內心在想什麼,內大臣木戶幸一很干脆的表明了態度。
內心嘆息一聲,內大臣木戶幸一只能對外務大臣重光葵說道︰“重光君,看來還得實行我之前談的事情了,讓南京政府的人去接觸重慶政府,表達我們的意願。”
小磯國昭和重光葵曾在一起討論過戰爭如果無法進行下去的退路,那就是通過南京偽政府的官員與重慶國民政府取得聯系,繼而由重慶國民政府和美國、甦聯方面說明並調解,結束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