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軍的目的是趕時間,在最短時間內,利用日軍高層還沒有反應過來之前,盡可能的將更多日軍攬進既定的包圍圈里,爭取消滅更多的日軍。
所以他們的主要任務就是往東插,最好能打到湘潭,佔領株洲。坦克部隊作為開路先鋒,自然不能用來留在後面攻打日軍據點。
“決心行動”進行到二月十日,中國軍隊在廣西東部和湖南西部的軍事行動,讓世人很是驚訝,特別是那些軍事專家們,很不理解中國軍隊為什麼要在相隔四五百公里遠、相互之間缺乏配合和呼應的兩個地方進行戰斗。
情況好像真的是這個樣子,只是目前的戰場態勢就是國軍在一南一北兩個相距很遠的戰場獨自戰斗,兩個戰場之間根本就無法產生配合。
北面的新一軍、十三軍看似進攻犀利,但明眼人一看就是孤軍深入,很容易被日軍切斷後路包圍。剛剛結束完“一號作戰”行動,日軍在湖南可是有著兩個軍的部署,兵力很是不弱。
只是第十一軍就有6個師團以及2個獨立混成旅團十多萬部隊,衡陽還有一個第二十軍,手下也有4個師團和2個獨立混成旅團的部隊,兩者加起來兵力接近二十萬。
如此不周密的軍事部署,連已經回國的史迪威就看出了缺漏,他從美國發電報給接替自己成為盟軍中國戰區參謀長的魏德邁,要他提醒中國人在戰略上的疏忽。
史迪威看出來了,日軍高層自然也不是瞎子,第十一軍司令官上月良夫已經開始調兵遣將,準備將湖南戰場上孤軍深入的兩個中國軍包圍消滅掉。
就連在廣州的二十三軍司令官田中久一也開始蠢蠢欲動,向中國派遣軍司令部發電報,請求給他再調撥幾個師團,消滅威脅肇慶和清遠的國軍部隊。
田中久一的電報到了派遣軍司令官岡村寧次手里之後,卻如同石沉大海,一點的消息都沒有,這讓他很是不解,不回復要麼是不同意,要麼就是還在考慮之中,田中很希望是後者。
其實他不知道的是,不止他發去南京派遣軍司令部的電報被岡村寧次司令官扣下來了,第十一軍上月良夫有關作戰計劃的請示電報,也被壓了下來。
兩份電報有所不同的是,前者被完全擱置,後者的作戰計劃,卻在司令部高級參謀討論的桌子上。
作為一個中國通,又是日軍駐中國最高軍事指揮官,岡村寧次自然也看出了中國軍隊這次不尋常的進攻。
先是轟炸敵方機場,控制制空權,然後是地面部隊的快速突進,怎麼看都和國軍之前的戰斗打法格格不入,這深深地引起了他的懷疑和憂慮,也才遲遲沒有答復十一軍的作戰請求。
最先開打的南線戰場,岡村判斷為這是國軍的襲擾牽制之戰,並沒有放在心上。隨後北線湖南戰場兩個國軍主力軍的出現,讓他略感詫異,想不到重慶那位這次有如此魄力,將手下兩個王牌主力部隊派上了戰場。
新一軍和新六軍這兩支遠征軍部隊,日軍方面也是特別關注的,誰叫人家都是美械裝備,不關注不行。
開始的時候岡村寧次和上月良夫一樣,決定抓住國軍孤軍深入的機會,調集部隊將其消滅,如果能達成目的,對中國政府和中國軍隊、中國人民來說絕對是一個很好且沉重的打擊,可岡村心里面卻還是有那麼一絲絲的不安。
美國、英國、甦聯這三個同盟國的巨頭,在西方召開一次重要會議的消息世界各國都知道,日本就特別的關注。
根據特高課安插在莫斯科情報人員提供的情報顯示,甦聯內部已經在商議提前結束日甦中立條約,這就意味著甦聯和日本很可能成為敵對國家。
而這次會議上,同盟國之間很可能達成某種協議,針對日本的協議,甦聯人很有可能在遠東出兵。
為此,大本營方面已經制定了一個秘密的應對計劃,從華南戰場調動一部分部隊到東北地區,以加強那里的守軍力量,防御甦聯人可能的進攻。
且東北距離日本本土也近一些,若美軍進攻日本本土,從東北調援軍要比從華南調更快捷迅速。
這些事下面人不知道包括幾個軍的司令官,岡村寧次也不會告訴他們,至少現在不會。
大本營要從南方軍調動部隊北上,最有可能的就是第十一軍部隊,因為這個軍所轄部隊最多,有6個師團和2個獨立混成旅團。如果在這一戰中有所折損,顯然是對大本營計劃極為不利的。
十日的戰斗結果傳到派遣軍司令部後,岡村寧次內心愈發不安。他現在更加覺得中國軍隊的行動大有深意,不能輕舉妄動,但也不能看著日軍部隊被消滅。
前線傳來的戰報顯示,短短一夜一天,孫曉就接近一個師團,光是第六十八師團就損失超過了一個旅團的兵力,第五十八旅團的旅團長關根久太郎少將更是在撤退途中被中國飛機炸死身亡。
內心嘆了一口氣,岡村寧次知道這個時候不打已經不行了。打,部隊會受損失,且會對部隊北調有影響。
不打,部隊也會受損失,因為兩個國軍部隊中有一個美械軍,攻擊的很犀利。打的話,只要運作的好,一舉消滅這兩個軍的中國軍隊,對後續的華南安穩也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給上月司令官回電,派遣軍司令部同意他的作戰請求,但必須將孤軍深入的一個中國美械軍消滅掉,給重慶政府一個深刻教訓!”
給參謀長小林淺三郎少將吩咐一聲,岡村寧次繼續思考這個軍隊此次行動的意義。
“對了,提醒上月司令官,中國軍隊的兩個軍都是美械裝備,戰斗力要強于其他國軍部隊,要他小心應對,我不希望在看到像六十八師團那樣的損失!”在後者快要出門時,岡村又叮囑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