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反攻戰,英印軍隊方面拒絕出兵,美國人面上不滿,內心卻很高興;美軍進攻菲律賓,緬甸軍隊在馬來半島也發起進攻,最後引來了英印軍隊一起攻打馬來半島,美國人表面上高興內心卻非常不滿。
總之一句話,南亞乃至亞洲的戰爭,英國人最好不要插手,這樣戰後英國人在亞洲的影響將會慢慢減弱,美國就可乘虛而入,控制亞洲。
就在華盛頓以為倫敦方面只是派了印度方面的第十四集團軍,來參與南亞南洋的戰斗時,丘吉爾卻出人意料的做出了另外一個決定。
一月初,英國海軍突然宣布組建英國海軍太平洋艦隊,艦隊司令官為布魯斯•弗雷澤海軍上將。這支艦隊的成立,預示著英國人將要重返亞洲,這自然就引起了美國人的不滿。
美國當然會對英國重返亞太展現不滿,因為美國打這一場大海戰,不是為了倫敦服務的,而是為了美國的亞太戰略,且英國本身就是美國在遠東實現“門戶開放”的兩個阻礙之一。
為此,華盛頓以戰爭需要為由,向倫敦方面索要之前支援給英國海軍的艦船和給皇家空軍的飛機,理由就是太平洋戰爭消耗太大,美國國內缺少資金和資源。
對于美國人的心思,倫敦方面當然能猜出一二,身為英國首相的丘吉爾更是心知肚明,但他也沒法說什麼,因為美國援助英國的軍艦和飛機是實實在在的,數量也是龐大的。
于是,英國第一海務大臣坎寧安在丘吉爾的授意下來到華盛頓,和美國方面就英國太平洋艦隊組成一事進行協商,在談妥了一系列問題諸如償還美國戰債、向美國續借貸款、協商租借軍火數額等)後,華盛頓只能默認英國人的做法,誰讓這位昔日的日不落帝國現在如此的上道,開始做美國小弟了。
答應了同意英國組成太平洋艦隊,並不代表美國政府同意英國勢力重回亞洲,美國必須得為英國在亞洲或南洋找一個對手,替美國出面阻攔英國。這個對手要有實力,但實力不能太強,美國要能罩得住才行,因為一旦目標選定,美國方面就要開始大規模的對其進行軍事援助。
選來選去,華盛頓最後將目光放在緬甸身上。
中國雖然是亞洲最大的國家,目前和美國走的也比較近,但選擇中國卻又兩個風險。第一發展起來的中國,其實力要是和美國相當,美國就不好控制了。
第二更重要,那就是現在的中國國內,存在兩個不同的政黨,且根據華盛頓的分析,將日本從中國大陸趕出去後,這兩個政黨很有可能因為政見不同而發生內戰。一旦中國發生內戰,對美國的戰後布局勢必產生影響,且萬一最後紅色一方獲勝,和北方帝國走一條路,那就是華盛頓的敵人。
除了中國,亞洲其他國家目前要麼被日本人佔領控制著,要麼是英國之前的殖民地,屬于英聯邦成員,跟美國鳥不到一個壺里去,澳大利亞就是如此。最後也是只剩下一個獨立的國家,這就是緬甸了。
緬甸自孫義成組建政府以來,和美國就走得比較近,且在幾次的軍事合作上,表現都很讓華盛頓滿意,雖然有華人獨大的傾向,但只有不出現unis,和甦聯走一條路,那就是自己的天然盟友。且緬甸因為之前英國人的殖民統治,對英國人那是充滿了排斥心理,讓他們來做這件事,雙方可以說是雙贏。
緬甸這邊,其實孫義成在听了赫爾利特使的話之後,心里已經有了決定,拖延一下再回復,只是待價而沽而已。美國人已經暗示了,他們會提供援助,既然如此,太爽快的答應就有些心急了。
沒有讓特使等待很久,十二號當天晚上,孫義成就約見了赫爾利,說明緬甸可以阻止英印軍隊在馬來半島的軍事行動,也可以拿下馬來半島並佔領之,讓英國人沒有理由再插手的借口。
“特使先生!我們可以這樣做,不過有一個很大的顧慮,那就是這樣做勢必會得罪英國,畢竟曾經是這個世界的老大,不會允許小小的緬甸挑戰他們的尊嚴。一旦我們這樣做了,倫敦方面一定會在印緬邊界給我們找麻煩,現在的緬甸,還沒有可以和大英帝國扳手腕的實力。”
“呵呵!這一點請元首放心,既然要你們牽制英國人,當然也不是讓你們白做,我們會從太平洋艦隊中抽調二十五艘軍艦和補給艦、兩百架作戰飛機,以及一批軍火物資給貴國,相信有了這批武器裝備,足夠你們去完成任務了。至于倫敦方面事後的報復,這一點你們可以完全的放心,華盛頓是不會坐視不理的!”
“特使先生,你或者貴國可能高估我們的實力了,之前從貴國購買的一批軍艦,我們都還沒有湊夠艦上水兵數量,現在你們就算提供再多的軍艦,對于我們來說也只能看看,最後放在港口風吹日曬罷了!”孫義成故作非常惋惜地說道。
“這一點我們當然考慮到了,所以這二十艘軍艦上的人員我們會配置90,剩下的部分比如槍炮手、供彈手之類的就需要你們自己去安排。另外,飛機我們可不能提供駕駛員,你知道的,我們也很需要,這一點幫不了你們。”
赫爾利說出了美國方面的底線,海軍人員可以提供,空軍飛行員就不行了。美國人這樣做也是迫不得已,英國太平洋艦隊已經從錫蘭港出發,前往澳大利亞悉尼港。這支艦隊由四艘航母、一艘戰列艦、三艘巡洋艦和九艘驅逐艦組成,目的是想進攻南洋的甦門答臘島,進而配合英印十四集團軍進攻馬來半島。
美國方面軟硬兼施,好不容易才說服倫敦,將該艦隊調往太平洋,加入美國海軍,被編入由斯普魯恩斯海軍上將指揮的美國第五艦隊,參與後續對硫磺島和沖繩島的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