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抗戰有空間

第1085章 在印的英印軍隊處境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六零山人 本章︰第1085章 在印的英印軍隊處境

    由于炮火只集中轟炸日軍陣地,港口碼頭基本上保持完好,十艘運輸建築設備和材料,以及大口徑要塞炮的海船逐一靠岸,開始卸貨。兩個團的緬甸軍隊登陸上島,開始清除殘余的日軍。

    日軍中隊殘余力量自然用不到兩個團的緬軍去清除,進入雨林失去了補給的他們,遲早都會死,這個團緬軍要對付的其實另有其人,除了協助修建島上機場和炮台外,還有一些印度軍隊準確地說是錢德拉領導的偽印度軍隊。更重要的原因,是防備南面尼科巴群島的日軍部隊。

    相對于安達曼群島,尼科巴群島要更靠南,接近了甦門答臘島,距離班達亞齊也不過兩百公里出頭。日本海軍為了防止英國軍隊從印度洋方向偷襲馬來半島和甦門答臘島,就在這個尼科巴島的拉富爾,設立了一個第31特別根據地隊,大約一個旅團的海軍士兵守在這里。

    至于島上的印度偽軍,當初日軍從英帕爾地區撤退,錢德拉•鮑斯領導“自由印度臨時政府”也逼迫從印度境內撤出。回到了新加坡後,這位自由印度領導人非常憤怒,去找日本南方軍司令官寺內壽一表達自己的不滿,可惜卻遭到對方的冷遇。

    大本營西進計劃基本擱置,錢德拉•鮑斯等印奸存在的意義也就失去了,日本政府自然也就不會再向以前一樣看重他們,在寺內壽一面前踫一鼻子灰也就很正常了。

    離開南方軍司令部的錢德拉•鮑斯還妄想著再去一趟東京,和日本大本營方面接觸一下,尋求幫助,可南方軍副總參謀長岡本清福的一番話,徹底打消了他的這個想法。

    岡本清福告訴錢德拉•鮑斯︰“大日本帝國目前的主要力量已經轉變到了太平洋戰場,大本營制定的“絕對力量防御圈”,已經將印度拋在了外面,不再是日本政府關注的方向,所以,印度的一切,只能靠“自由印度臨時政府”和他自己領導的“印度國民軍”自己了。

    這番話對錢德拉•鮑斯的打擊自然很大,讓他想借助日本來完成民族獨立的心願立即破碎,心里頓時灰暗一片,幸好在幾位忠心部下的勸說下打消了自殺的念頭。

    失去了斗志的錢德拉•鮑斯,也沒了再和日本高層接觸的想法,就讓副手找到寺內壽一,希望將他和他的人安排到安達曼島上去,不想在見到這群日本高官。

    對于這個要求,寺內壽一自然會滿足,于是就將錢德拉•鮑斯和他的一干手下,包括三千多印度國民軍士兵,一起送到了安達曼島。一年多時間不到,三千多印度國民軍士兵走的走散的散,到最後只剩下五百多人還在島上。

    孫義成安排兩個團的緬軍上島,首先就是要解除這些印度偽軍的武裝。他不知道的是,在看到港口海面上盟軍旗號的軍艦後,錢德拉•鮑斯立即帶上心腹,坐上馬車沿島上的公路向北跑了,最後在島中部一個叫格倫的小碼頭上坐船離開了安達曼島,從此不知去向。

    在聲勢浩大的菲律賓奪島戰役炮聲中,安達曼島的軍事就顯得有些微不足道的,十多分鐘的炮擊時間,短促的連印度洋上的海風都沒有掀動一絲就停止了,戰斗進行的雖然不是悄無聲息,卻沒有引起除日本之外的其他國家任何注意,包括了英印方面。

    二戰時候有一件事一直讓小鎮做題家的我不能理解,那就是美英聯軍在進行了諾曼底登陸,開闢了歐洲第二戰場後,盟軍已經在歐洲取得了絕對性的優勢,英國方面為什麼不抽調軍隊回到印度,繼而發起對馬來半島的反攻戰?難道是英國方面對馬來半島不看重了嗎?

    後來翻看了一些歷史資料,了解了一些當時的具體情況,才明白那時的丘吉爾,不是不想往亞洲派兵,而是抽調不出來兵力。歐洲的戰場形勢,以及英國實際的狀況,迫使丘吉爾必須將主要力量全部集中在歐洲而非亞洲,英國戰略重點已經從亞洲轉移到了歐洲。

    為什麼呢?這還得從丘吉爾本人仇視甦俄、仇視紅色甦共說起。

    歐洲戰場同盟國軍隊是佔據了優勢,可這里面有一個龐大的紅色甦俄社會主義國家,和丘吉爾領導的英國在某種理念是完全的敵對的,丘吉爾非常擔心英國好不容易才擊敗了希特勒德國的威脅,又出現一個紅色的甦聯帝國。

    所以在諾曼底登陸勝利,德軍敗退的時候,他不但沒有抽調軍隊到印度,反而從印度又抽調了幾支印度軍隊去到歐洲戰場,作為英美軍隊的後勤兵來使用。和紅色甦聯威脅相比,亞洲的馬來半島的地位就顯得輕了很多。

    到了這一世,隨著緬甸獨立脫離了英國控制,成為印度次大陸和日本勢力之間的一個楔子,有了這一緩沖區,日本軍隊想要再次攻打印度,就必須和緬甸軍隊進行一場大戰,印度安全了很多,丘吉爾就更加不用著急了。

    太平洋及南洋方面,反正有麥克阿瑟在那里頂著打,想來等菲律賓的日軍被消滅以後,馬來半島上的日軍也沒有了多少,說不定麥克阿瑟順手就把他們解決了,到時候英國只需要派軍隊過去接管就是了。

    抱著這種心態,丘吉爾就對亞洲的戰事不怎麼關心,只要日本不主動進攻印度,一切都可以暫緩。

    這一次派軍隊進入緬甸借道攻打馬來半島,只不是丘吉爾和蒙巴頓的一個迷惑行為。原因很簡單,倫敦方面被第一次印緬沖突戰爭中緬甸軍隊的表現給嚇到了,或者是被緬甸軍隊給打怕了!

    派第十四集團軍部隊到緬甸,一來向美國方面示好,你看我英印也準備配合美軍在太平洋的行動,攻打牽制南洋地區的日軍了。另外一個原因就是,丘吉爾擔心緬甸軍隊還在盯著印度領土,擔心緬軍再尋找借口攻打印度,他想在緬甸安插一支印度軍隊,這樣緬甸方面想再要攻打印度,就得考慮考慮英印在緬甸的軍隊了。

    喜歡我的抗戰有空間請大家收藏︰()我的抗戰有空間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我的抗戰有空間》,方便以後閱讀我的抗戰有空間第1085章 在印的英印軍隊處境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我的抗戰有空間第1085章 在印的英印軍隊處境並對我的抗戰有空間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