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有關孫義成的照片,已經通過秘密渠道送到了延安,領導們在看過照片之後,都認為此人和在山西戰場犧牲的“孫義成”很像。看著照片,再想起孫義成在華北根據地的許多表現,領導們唏噓不已。
很多事情出現在他們的腦海︰磁武根據地的創建,東玉嶺兵工廠的成立,第一所飛行學校的建立,成建制消滅日軍一個大隊、一個聯隊、一個旅團、一個師團,第一次奪取日軍聯隊軍旗等等等等。
是不是同一人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大家現在還是有共同的敵人日本侵略者,一個在北打鬼子,一個在南消滅日軍。當然,也有領導希望能夠和曼德勒政府建立聯系,緬甸軍隊援助遠征軍宋x濂部十數萬步槍、近千萬子彈,以及搭配坦克的事情,通過秘密渠道他們也是知道的。
時間進入一九四四年五月,日軍“一號作戰”行動最先在河南中部平漢線展開,湯恩伯根本抵敵不住,短短的二十多天就丟盔棄甲,將許昌、登封、寶豐、魯山、鄭縣、禹縣、襄城、郾城、漯河、遂平、西平十數座縣城丟失,最後更是將第一戰區司令部所在地洛陽都丟給了日軍。
隨後日軍就發動了“扣號作戰”的下一步,進攻湖南中部,緬甸空軍出場,幫助國軍作戰。這一消息經重慶紅岩村的工作人員傳到了總部,隨消息一同到達的,還有重慶八路軍辦事處的一封信。
在信里,辦事處的同志根據他所掌握的情報,分析了緬甸空軍支援第九戰區的戰況,認為緬國空軍的實力已經完全超過了國民政府空軍,在亞洲除了日本之外,其空軍實力已經排在了第二位,是一支不可忽視的抗日力量。
“根據我們的情報,緬甸軍隊中,基本上都是以華族人為主,緬甸少數民族只佔很小的一部分。我方特工人員接觸到的緬甸軍士兵也好、軍官也好,都講華語,甚至在高層軍官中,很多人都操著一口北方地區的話語,初步估算緬軍中團級以上軍官,有五分之四來自華北地區,五分之一為南洋南亞華僑子弟。”
“最近一年時間內,緬甸曼德勒政府從國內轉移了大量的戰爭難民,初步估計不少于八百萬,緬甸北方八莫、密支那等地農村基本上都是華族難民建立的村莊,而曼德勒政府在農村推行的政策,與我組織如出一轍。
據悉遠征軍宋x濂的部隊,通過人員交換,從緬甸獲得了大量的裝備,不僅有十余萬步槍,近千萬子彈,還有不少的火炮和坦克車輛,可見緬甸在武器裝備方面非常的充裕。
通過美國人的幫助,曼德勒政府已經在北部眾多的小型河流上,建成了七八座小型發電站,為當地百姓和工業生產提供電力,一些中、大型的水電站,也已經在選址中。據緬甸政府工作人員透露,政府就是想通過前期小型水電站的修建,培訓和鍛煉自己的水利專家。換句話說曼德勒政府在戰爭還沒有結束的時候,就已經開始了國內經濟建設,證明該政府領導人有著長遠的眼光。”
“另外,每一個村莊都有一所小學,鎮上有一所初級中學。所有小學校、初級中學一律不收取任何費用,不但不收取,還免費提供午餐,高級中學雖然收費,但所收費用極少。所有學校均以華語為主授課語言,外語為英語,顯然該國已經將漢語作為全國的官方語言進行推廣。”
“…………”
這份信很長,足足有六頁之久。在信的最後,他建議己方應該考慮與緬甸曼德勒政府建立聯絡關系,從中獲取自己隊伍急需的飛機零配件和彈藥燃料,就算飛機及飛機零配件無法獲得,至少可以在武器彈藥方面,也算是多了一條渠道。
在地方建設和經濟發展方面,這封信也建議可以向該國多派遣干部去學習,學習他們在工業和農業建設方面的經驗,這里面沒有語言方面的障礙,因為曼德勒政府的工作人員,從上到下都說華語,除去政府少數民族工作人員。
看完這份信,hunanren考慮再三,認為這份信的建議非常合理,多一個朋友總比多一個敵人要好,何況這個潛在的朋友,和己方還有著一段淵源。如果真的能和對方建立一點點關系,組織還可以考慮到南邊去發展,雲南、廣西、貴州也算是好地方了,自己等在那邊的力量很弱小,到時可以借助對方的力量,利用靠近邊界的關系,發展起游擊隊武裝,對將來的發展一定很有利!
于是,六月八日發生英印軍隊進攻緬甸友軍的事情後,緊隨重慶政府的譴責電報,在重慶的《新華日報》也刊登了一份指責批評英印軍隊的文章,指出中國gcd堅決支持緬甸民主黨抵抗一切外來侵略者的行為,開始了tugong在外交上對曼德勒政府的支持。
這章寫的很頭疼,幾次審核不過,只能刪除了大量內容,現在整篇看起來很不順通,沒辦法!)
喜歡我的抗戰有空間請大家收藏︰()我的抗戰有空間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