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道始祖】(紅)——王者成就,開創一條全新文脈,並獨佔當前時代五成文氣可達成。
成就獎勵︰文道至寶*1
這是目前刷新出的第四個王者級成就,一般達到這種級別的,大多都可以看成是終生成就,。
所謂終生成就,顧名思義就是需要用一生去追求,關鍵還不一定能追得到。
像之前刷出過的【天下無雙】成就,戰力天下第一就能達成。
好家伙,以此方世界的尿性,鬼知道暗地里還隱藏著哪些老變態,就算哪一天突然蹦出個超品強者,劉燁都不會太意外。
因此對于這種一眼看不到頭的成就,劉燁向來是敬而遠之。
不過眼前這個成就倒是可以試試。
開創一條全新文脈就不說了,劉燁自問已經達成,難點就在于如何才能做到一人獨佔天下一半文氣。
別看謝靈運說天下才華共十斗,曹植獨佔八斗,就覺得達到這個要求很簡單,他那完全是在吹牛逼。
別說獨佔八斗,就是一斗都不太可能,那至少得是半聖才能辦到的事。
就這還得是老天爺賞飯吃,同時代時代沒有半聖以上的大佬存活,否則白扯。
老實說,劉燁也不清楚當今天下有沒有半聖存在,不過想來是沒有的。
大漢真要出過第二位半聖,當初也不會讓董仲舒一家獨大。
所以這個成就相對來說還是比較簡單的,畢竟最難的部分劉燁早已達成,剩下的無非就是水磨的功夫。
將成就接下,劉燁看了一下當前進度︰1%。
“只有百分之一麼……”
他現在的文氣總量是1道,所以他至少得凝聚50道文氣才能達到目標。
別以為這很少,要知道半聖境門檻也才10道文氣而已。
按照1道文氣等于一萬縷文氣來計算,一位半聖所擁有的文氣相當于一萬名六品文生的總和。
天下學子雖千千萬,但達到六品境界還真夠嗆有一萬人。
不過身為文道開創者,他最大的優勢就是不需要自己去積累文氣。
只要有人入了他所開創的文道,都會為他提供同等數量的文氣。
想來當初董仲舒能成就半聖之位,也是佔了獨尊儒術的便宜。
要知道,先秦時期的文道長河可不像現在這般單調,完全被儒家文氣所佔據。
那時候的文道長河,是由墨家匠氣、兵家殺氣、法家法氣、農家地氣、醫家生氣、道家真氣等諸子百家共同組成,可謂百花齊放,異彩紛呈。
不過說起來,劉燁還得感謝一下董仲舒。
畢竟在那種百家爭鳴,神仙打架的時代背景下,想一人獨佔天下五成文氣無異于痴人說夢,哪怕是孔聖復生也不行。
了不起一人佔據一整個儒家文氣,難道還能連墨家、法家、兵家、道家的文氣一塊佔了不成?
簡單來說就是,蛋糕越大,一個人能吃下的部分就越少。
蛋糕越小,一個人能吃下的部分就越多。
……
翌日清晨。
在簡單逛了一下鎮北城之後,劉燁便返回了雁門關。
如今城雖然建起來了,但後續還有很多工作要做,比如百姓的遷移以及龍牙米的種植。
相比起建城,如何勸說百姓前往北方荒原定居才是更大的難題。
之前已經跟李善長制定了相關政策,現在就看看執行的效果如何了。
當劉燁回到雁門關太守府時,李善長正在批閱奏折。
看著那滿滿一大桌子的奏折,劉燁不禁尷尬地摸了摸鼻子。
嚴格來說,這些都屬于他這位雁門太守的工作,如今卻都壓在了李善長一人身上,這多少有點不當人了。
眼見李善長正在專心致志批著奏折,劉燁也沒好意思打擾,自顧自走到一旁坐下,順手給自己倒了一杯茶。
當劉燁喝完第三杯茶時,李善長總算是注意到大廳中多了一個人。
不要奇怪李善長的警惕心為何如此差。
這可是有大漢國運鎮壓的太守府,又豈是隨隨便便就能進來的。
若非是得到劉燁授權,哪怕是他也不可能自由出入此地。
除了劉燁這位太守,誰也不可能在悄無聲息之間闖進議事廳。
“主公何時來的,怎不叫善長一聲。”
李善長連忙放下毛筆,起身走到劉燁跟前行了一禮。
“免禮免禮,我也是剛來,看善長專心公務,自是不忍心打擾。”
“近日來辛苦善長了,來,坐下喝杯茶。”
劉燁不由分說地就拉著李善長坐下。
“對了,如今鎮北城已經籌建完成,不知百姓的遷移工作籌備得如何了。”
劉燁也說明了來意。
鎮北城建得再牛逼,終歸還是得讓百姓去住才有意義。
“回主公,經過這一個多月的宣傳,已經有三萬余戶,近十萬人願意搬遷至鎮北城定居。”
對于這些政務問題,李善長可謂信手拈來。
“這麼少?”
單論面積,鎮北城可不比洛陽城小多少。
洛陽常住人口超過五百萬,他也不奢求鎮北城能跟都城比,但至少也得有個一百萬人吧,十萬人夠干啥的。
按理來說,有龍牙米這個大殺器在,應該不至于就這點人才對啊。
畢竟來了就分糧,這年頭上哪找這好事去。
對于劉燁的反應,李善長似乎早有預料。
“主公有所不知,龍牙米雖好,但有些東西終歸是耳听為虛,眼見為實。
對于荒原上是否真的能種出糧食,大多百姓還是持懷疑態度的。”
“這倒也是。”
听完李善長的解釋,劉燁也知道是自己操之過急了。
之前種下去的龍牙米也才過了一個月時間,哪怕澆灌了足夠多的獸血,怎麼著也得兩個月時間才能初見成效。
想必到了那時,阻力會小上不少。
“對了,不知本王三日後的婚禮……”
劉燁可沒忘了這次回來的主要目的。
而婚禮前期的準備工作就是李善長在幫忙操辦。
他如今貴為親王,婚禮需要按照皇室的規格來,其中所涉及到的禮節簡直不要太繁瑣,劉燁是真搞不來。
“主公放心,一切都已準備妥當,這是婚禮流程以及需要邀請的賓客名單,主公請過目。”
李善長從袖口掏出一本折子遞了過來。
劉燁接過翻了翻,嗯,看得腦殼疼。
不過娶媳婦畢竟是終生大事,再怎麼隆重也不為過。
“嗯?王允,為何要邀請他?”
看到賓客名單上竟然有王允的名字,劉燁頗為詫異。
對于自己跟王家之間的恩怨,李善長自然也是知曉的,所以劉燁才好奇賓客名單上為何會有他。
“這個……王允畢竟是當朝司徒。
按禮制,親王婚禮,三公皆需前來祝賀。
不過主公若是不願,也可將名字劃去。”
“罷了,請就請吧,諒那王允也不敢在本王大喜之日鬧事。”
雖說有些看不上王允,不過現在還不是將斗爭擺在明面上的時候,左右也不過是多雙筷子的事。
沒有在此事上多做糾結,劉燁剛準備跟李善長了解一下雁門關當前的發展情況,腦海中的天師印突然動了。
這倒是讓劉燁心頭一凜。
若沒有要緊事,劉伯溫可不會動用天師印傳音。
上次傳音還是關于域外邪魔入侵之事,不知這次又是因為啥,難不成又有域外邪魔來了?
心神沉入識海,片刻後,劉燁回過神來,表情亦是有些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