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投機家

第 725 章 離譜的經濟刺激計劃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悠遠劍客 本章︰第 725 章 離譜的經濟刺激計劃

     谷銀行申請破產保護,很容易讓人想起了2008年金融危機時的著名投行雷曼兄弟的突然破產。

    後世經濟學家普遍認為,2008年金融危機是老美全球霸權的轉折點,如果不是後來互聯網行業的異軍突起,老美的霸權很有可能在2008年時已經終結。

    如今 谷銀行雖然不能與當年的雷曼兄弟相提並論,但是卻也給老美政府和監管機構敲響了警鐘。

    尤其是銀行股的同時暴跌,之前一直反對老美增發美元救市的華爾街,此時也不得放下架子,主動去向川建國示好,希望政府能夠盡快出台相關的救市方案。

    華爾街的金融機構們這麼做也是迫不得已,原本他們是堅決反對在此時增發美元,因為此時美元的主流趨勢的通過加息迫使美元回流,華爾街真正要賺得的美元回流帶來的利潤。

    如果此時加大救市力度,那美聯儲就不得不增發美元,然後再用這筆錢去救市買股,這樣增發的那些美元絕大多數都流入到股票市場。

    可問題是,這些超發的美元到金融市場中轉一圈之後,還是經過投資人減持拋售,這筆超發的美元,流入到國際市場,最終會成為經濟大循環的一部分。

    這樣的話,那就等于因為老美自己的救市方案,讓美元回流的計劃提前結束。而國際上的新興市場國家至少可以部分獲得這筆超發的美元,從而緩解因為美元回流計劃而遭受的債務危機。

    等到新興市場國家債務危機緩解,華爾街企圖利用債務危機收割世界的方案,就徹底破產了。

    這也是為什麼當初老美大統領川建國提出的1.7萬億美元的救市計劃,卻遭到華爾街各大金融財團強烈反對。

    不過現在由于 谷銀行破產導致的老美銀行股和科技股暴跌,華爾街也實在是顧不了那麼多了,現在考慮的不是賺多少錢的問題,而是要如何活下去的問題。

    如果華爾街的金融家們任由自家的股票下跌,反而會因為抵押爆倉,引發自己的債務危機。一旦華爾街的金融機構爆發債務危機,那可就不是一點點利潤可以彌補的了。

    現在的華爾街也好,美聯儲也罷,甚至是大統領川建國也罷,都陷入到了進退兩難的境地。

    這也是李月祺推動 谷銀行破產導致的結果,誰也沒想到,一家市值僅為200億美元,管理的資產也只有2600億美元的區域性銀行破產,竟然可以影響老美未來國策的走勢。

    8月8日,老美大統領川建國在推特上宣布,政府將拿出切實可行的方案,復甦低迷的股市;同時加大基礎設施投資力度,刺激經濟發展;對于因為股票暴跌而生活困難的老美普通民眾,政府將采用直接發放現金的方式,對這些人的生活進行補貼。

    當天下午,川大統領向老美國會提交了三個經濟刺激計劃,分別為2.4萬億美元的《股市復甦計劃》,1.85萬億美元的《基礎設施投資計劃》,和1.1萬億美元的《民眾紓困計劃》。這三個計劃是新冠之後美股暴跌時實施的)<argin 15px 0">

    <script async src="esyndication.pageadjsadsbygooge.js?cient=capub4121986937661579"

    crossorigin="anonyous"><script>

    <! bock auto >

    <ins cass="adsbygooge"

    stye="dispaybock"

    dataadcient="capub4121986937661579"

    dataadsot="1016693305"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script>

    (adsbygooge = indo.adsbygooge || []).push();

    <script>

    李大老板看到這三個計劃的消息後,第一反應是川建國瘋了,川建國的三個計劃總共需要至少5.35萬億美元的資金,老美財政收入已經連續20年出現赤字了就是財政收入入不敷出的意思),國庫根本沒有這麼多錢去支持川大統領實施如此瘋狂的計劃。

    這三個計劃是什麼概念呢?2009年是華國為了復甦經濟,搞了一個類似的經濟刺激計劃,投資總額為4萬億人民幣,約合5000億美元左右,2008年的華國gdp總額約為38.85萬億。

    4萬億人民幣相當于華國當年gdp總額的9.5,這筆投資雖然確實修建了很多諸如高鐵、高速公路等基礎設施,但是整個經濟刺激計劃導致華國此後幾年物價飛漲,鋼鐵、有色金屬大宗商品漲價五倍以上,房地產價格徹底失控。4萬億經濟刺激的的惡劣影響,一直到十年後都在還沒有徹底消除。

    現在川建國居然要在老美投入5.85萬億美元刺激經濟,尤其是最後一項,還要直接給老百姓發1.1萬億美元進行紓困。

    要知道,正常的經濟學家是不支持政府給老百姓直接發錢的。因為政府把錢發給老百姓之後,這些錢對于普通百姓來說,絕大多數都是一次性花掉,購買自己需要的物資。

    老美一共有3.8億左右的人口,1.1萬億美元發給百姓,平均每個老美的普通民眾大概也是就是每人3000美元左右,對于普通家庭來說也就是一兩個月的生活費而已。

    可是這1.1萬億美元的紓困金,被老美的百姓花掉的錢並沒有就此消失,而是流入到了經濟體系之內。經過經濟循環放大之後,很可能會造成10萬億美元級別的破壞力。

    那個1.85萬億美元的《基礎設施投資計劃》同樣非常不靠譜,這倒不是說老美不該在此時修建基礎設施。事實上老美的大量基礎設施都建于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地鐵和鐵路絕大多數建于上世紀初,這些基礎設施三天兩頭出現各種事故,早就該重建。

    可問題是,老美現在的經濟問題是因為銀行倒閉而導致的股市暴跌,老美此前正處于經濟擴張期,國內失業率非常低。再加上現在的老美搞得是科技和金融立國,大量的普通人都是從事科研和金融相關行業,即使是一些藍領工人,也都是在生產線上擰螺絲。

    老美根本就沒多少普通人失業,這就導致這個時候搞基建的人工成本非常高,再說老美早就停止大規模基建了,國內進行土木工程的團隊和工人都非常少,所以人力成本高得出奇。最後結果很可能是1.85萬億美元花出去了,卻建不出什麼像樣的東西。

    至于那個2.4萬億美元的股市復甦計劃,這個李大老板倒是覺得還算正常,但是唯一的問題是,川大統領上哪去搞這筆錢呢?

    李大老板感慨,難怪華國互聯網上經常開玩笑說川建國其實是華國的臥底,這三個計劃如果真的實施起來,老美的經濟即使不死,恐怕也得蛻層皮。

     谷銀行申請破產保護,很容易讓人想起了2008年金融危機時的著名投行雷曼兄弟的突然破產。

    後世經濟學家普遍認為,2008年金融危機是老美全球霸權的轉折點,如果不是後來互聯網行業的異軍突起,老美的霸權很有可能在2008年時已經終結。

    如今 谷銀行雖然不能與當年的雷曼兄弟相提並論,但是卻也給老美政府和監管機構敲響了警鐘。

    尤其是銀行股的同時暴跌,之前一直反對老美增發美元救市的華爾街,此時也不得放下架子,主動去向川建國示好,希望政府能夠盡快出台相關的救市方案。

    華爾街的金融機構們這麼做也是迫不得已,原本他們是堅決反對在此時增發美元,因為此時美元的主流趨勢的通過加息迫使美元回流,華爾街真正要賺得的美元回流帶來的利潤。

    如果此時加大救市力度,那美聯儲就不得不增發美元,然後再用這筆錢去救市買股,這樣增發的那些美元絕大多數都流入到股票市場。

    可問題是,這些超發的美元到金融市場中轉一圈之後,還是經過投資人減持拋售,這筆超發的美元,流入到國際市場,最終會成為經濟大循環的一部分。

    這樣的話,那就等于因為老美自己的救市方案,讓美元回流的計劃提前結束。而國際上的新興市場國家至少可以部分獲得這筆超發的美元,從而緩解因為美元回流計劃而遭受的債務危機。

    等到新興市場國家債務危機緩解,華爾街企圖利用債務危機收割世界的方案,就徹底破產了。

    這也是為什麼當初老美大統領川建國提出的1.7萬億美元的救市計劃,卻遭到華爾街各大金融財團強烈反對。

    不過現在由于 谷銀行破產導致的老美銀行股和科技股暴跌,華爾街也實在是顧不了那麼多了,現在考慮的不是賺多少錢的問題,而是要如何活下去的問題。

    如果華爾街的金融家們任由自家的股票下跌,反而會因為抵押爆倉,引發自己的債務危機。一旦華爾街的金融機構爆發債務危機,那可就不是一點點利潤可以彌補的了。

    現在的華爾街也好,美聯儲也罷,甚至是大統領川建國也罷,都陷入到了進退兩難的境地。

    這也是李月祺推動 谷銀行破產導致的結果,誰也沒想到,一家市值僅為200億美元,管理的資產也只有2600億美元的區域性銀行破產,竟然可以影響老美未來國策的走勢。

    8月8日,老美大統領川建國在推特上宣布,政府將拿出切實可行的方案,復甦低迷的股市;同時加大基礎設施投資力度,刺激經濟發展;對于因為股票暴跌而生活困難的老美普通民眾,政府將采用直接發放現金的方式,對這些人的生活進行補貼。

    當天下午,川大統領向老美國會提交了三個經濟刺激計劃,分別為2.4萬億美元的《股市復甦計劃》,1.85萬億美元的《基礎設施投資計劃》,和1.1萬億美元的《民眾紓困計劃》。這三個計劃是新冠之後美股暴跌時實施的)<argin 15px 0">

    <script async src="esyndication.pageadjsadsbygooge.js?cient=capub4121986937661579"

    crossorigin="anonyous"><script>

    <! bock auto >

    <ins cass="adsbygooge"

    stye="dispaybock"

    dataadcient="capub4121986937661579"

    dataadsot="1016693305"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script>

    (adsbygooge = indo.adsbygooge || []).push();

    <script>

    李大老板看到這三個計劃的消息後,第一反應是川建國瘋了,川建國的三個計劃總共需要至少5.35萬億美元的資金,老美財政收入已經連續20年出現赤字了就是財政收入入不敷出的意思),國庫根本沒有這麼多錢去支持川大統領實施如此瘋狂的計劃。

    這三個計劃是什麼概念呢?2009年是華國為了復甦經濟,搞了一個類似的經濟刺激計劃,投資總額為4萬億人民幣,約合5000億美元左右,2008年的華國gdp總額約為38.85萬億。

    4萬億人民幣相當于華國當年gdp總額的9.5,這筆投資雖然確實修建了很多諸如高鐵、高速公路等基礎設施,但是整個經濟刺激計劃導致華國此後幾年物價飛漲,鋼鐵、有色金屬大宗商品漲價五倍以上,房地產價格徹底失控。4萬億經濟刺激的的惡劣影響,一直到十年後都在還沒有徹底消除。

    現在川建國居然要在老美投入5.85萬億美元刺激經濟,尤其是最後一項,還要直接給老百姓發1.1萬億美元進行紓困。

    要知道,正常的經濟學家是不支持政府給老百姓直接發錢的。因為政府把錢發給老百姓之後,這些錢對于普通百姓來說,絕大多數都是一次性花掉,購買自己需要的物資。

    老美一共有3.8億左右的人口,1.1萬億美元發給百姓,平均每個老美的普通民眾大概也是就是每人3000美元左右,對于普通家庭來說也就是一兩個月的生活費而已。

    可是這1.1萬億美元的紓困金,被老美的百姓花掉的錢並沒有就此消失,而是流入到了經濟體系之內。經過經濟循環放大之後,很可能會造成10萬億美元級別的破壞力。

    那個1.85萬億美元的《基礎設施投資計劃》同樣非常不靠譜,這倒不是說老美不該在此時修建基礎設施。事實上老美的大量基礎設施都建于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地鐵和鐵路絕大多數建于上世紀初,這些基礎設施三天兩頭出現各種事故,早就該重建。

    可問題是,老美現在的經濟問題是因為銀行倒閉而導致的股市暴跌,老美此前正處于經濟擴張期,國內失業率非常低。再加上現在的老美搞得是科技和金融立國,大量的普通人都是從事科研和金融相關行業,即使是一些藍領工人,也都是在生產線上擰螺絲。

    老美根本就沒多少普通人失業,這就導致這個時候搞基建的人工成本非常高,再說老美早就停止大規模基建了,國內進行土木工程的團隊和工人都非常少,所以人力成本高得出奇。最後結果很可能是1.85萬億美元花出去了,卻建不出什麼像樣的東西。

    至于那個2.4萬億美元的股市復甦計劃,這個李大老板倒是覺得還算正常,但是唯一的問題是,川大統領上哪去搞這筆錢呢?

    李大老板感慨,難怪華國互聯網上經常開玩笑說川建國其實是華國的臥底,這三個計劃如果真的實施起來,老美的經濟即使不死,恐怕也得蛻層皮。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投機家》,方便以後閱讀大投機家第 725 章 離譜的經濟刺激計劃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投機家第 725 章 離譜的經濟刺激計劃並對大投機家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