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投機家

第 717 章 目標 谷銀行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悠遠劍客 本章︰第 717 章 目標 谷銀行

    李月祺想要做空美元匯率,改變老美的國策,但是他面對的國家是老美,自身實力不足,這讓李大老板很頭疼。

    因為李大老板手里的貨幣也是美元,美元就是人家印的。實在打不過你的時候,人家老美可以再繼續印錢就是行了。

    你的錢是華國和沙特等國家辛辛苦苦踩縫紉機、挖石油賺回來的血汗錢,人家的錢是電腦上的幾個數字的變化,這就導致了李大老板先填上的劣勢。

    思考了好半天,他發現自己的思路是錯誤的,美元匯率根本不可能通過之前對付日韓英澳等國的貨幣的方式去做空。

    既然之前的玩法走不通,那就只能更換另一種玩法。李月祺忽然想到2008年金融危機,那是石油美元體系建立以來,美元體系遭遇的第一次系統上的危機。

    2008年金融危機被稱為次級貸危機,根本原因是因為老美的房地產市場崩盤,導致很多金融衍生品無法償還而導致的。

    但是2008年金融危機的真正高潮,是老美第四大投行,摩根七姐妹之一的雷曼兄弟公司宣布破產。才最終把老美國內的危機,演變成為一場世界級的金融風暴。

    現代金融體系中,公司與公司,國家與國家之間的聯系已經日趨緊密,經常是牽一發而動全身。很多時候,一家看似普通的小公司破產,很有可能導致整個體系甚至整個系統的突然坍塌,當年的雷曼兄弟就是如此。

    李大老板忽然想到,如今老美的金融體系之內,老美希望通過不斷加息,迫使美元回流,制造美股牛市的同時,還可以制造國外的債務危機,收割整個世界。

    可是偏偏李大老板一手導演了美股的突然崩盤,又因為《阿布扎比協議》,歐佩克國家要與老美爭奪石油定價權,導致以石油為首的大宗商品價格暴漲。

    這兩方面的因素疊加起來,雖然還不足以引發老美爆發系統性的金融危機,但是老美國內很多銀行、投行、券商等金融機構的日子,應該都不太好過吧?

    那李大老板如此高風亮節的人物,是不是應該趁此機會,去“幫”他們一把?

    李月祺非常對于自己的高風亮節的氣度非常感動,打開“益達看盤”,選擇自己要“幫助”的對象。看了好一會兒,李大老板狠狠地拍了一下大腿道︰“好,這個目標好,我幫他們剛剛好。”

    華國魔都楊浦區淞滬路234號, 谷銀行在華國的最大的營業網點就坐落在這里。

     谷銀行華國區總經理楊帆最近兩天很著急,因為老美突然爆發的金融危機,導致 谷銀行的老美總部對于資金非常饑渴,儲戶的錢他們暫時是不敢動的,但是卻攤派給華國區高達8000萬美元的“新融創”債券,這筆債券的利息比普通的美元債券高很多,據說總部發售這筆債券的目的是為了新科技股的股權投資,時間為一年,一年後到本付息。

    楊帆經理知道老美總部對于華國分行的態度,真正賺錢的好買賣他們一般都在老美本土自我消化了。稍微次一點的,也是分給英國、澳大利亞、加拿大、新西蘭等五眼聯盟的盟友國家。再次一點的也是分給霓虹國、韓國、以色列、墨西哥等走狗國家。<argin 15px 0">

    <script async src="esyndication.pageadjsadsbygooge.js?cient=capub4121986937661579"

    crossorigin="anonyous"><script>

    <! bock auto >

    <ins cass="adsbygooge"

    stye="dispaybock"

    dataadcient="capub4121986937661579"

    dataadsot="1016693305"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script>

    (adsbygooge = indo.adsbygooge || []).push();

    <script>

    到最後剩下風險高的,沒人要的,實在賣不出去的,才會留給華國分公司的客戶。

    這種所謂的“新融創”債券的,表面上看是投資科技股的股權,但是聯想到最近美股暴跌,這些債券籌集的資金,最後肯定是為了填補 谷銀行投資股權虧損用的。

    所以楊帆經理對于老美總部這種做法非常反感,也很頭疼。能來 谷銀行購買債券等理財產品的,可以說都是華國的精英人群。大家都不是傻子,稍加分析就可以搞清楚這種所謂的“新融創”債券究竟是個什麼東西。

    而且這種債券的風險極大,就算忽悠了一兩個傻子賣出去了,到時候一旦暴雷,這些人就會來找 谷銀行討個說法。這些人非富即貴,如果不能妥善解決,一旦在圈子里傳開, 谷銀行的名聲就在高端圈子里徹底臭了。

    可是如果這8000萬美元的“新融創”債券賣不出去,華國 谷銀行分行就必須內部消化,到時候坑的還是華國自己的資產。

    所以楊帆經理非常不爽,但是卻又無法反抗,希望這幾天來幾個人傻錢多的,幫他把這筆債券消化了吧。

    7月27日,有兩個衣著樸素的大媽來到魔都 谷銀行總部,听她們的口音應該是甦省人士,年紀大概60多歲,看樣子是剛剛退休。

     谷銀行不愧為國際級大銀行,對于這種衣著樸素的中老年婦女絲毫不敢怠慢,兩名年輕的小姑娘非常恭敬的詢問對方要辦什麼業務。

    通過詢問才知道,這兩名大媽都是甦省人士,剛剛從當地紡織廠退休。退休時廠里給她們十幾個老姐妹發了一筆不菲退休金,總共大約一千萬左右。

    這些大媽想著存銀行利息太低,買基金炒股票風險太大,因此就就覺得買債券應該是一種不錯的投資方式。債券利息比銀行定期還高,但是風險卻不高,是現在很流行的一種投資方式。

    因此十幾個老姐妹就商量著,看看能不能找一些靠譜的債券購買一下。恰好這兩位大媽今天來魔都旅游,逛到 谷銀行附近,就走進來看看有沒有合適的債券銷售,如果有的話,她們就回去聯系一下老姐妹,在魔都的銀行買債券也是一樣的。

    前台小姑娘見兩個大媽這麼說,心中非常高興,她們知道這些華國大媽雖然看起來衣著普通,但是實際上都工作了一輩子,儲蓄相當不少,非常有實力。

    尤其是听說她們光一次性退休金就有一千多萬,這筆錢哪怕有一半購買 谷銀行的債券,她們的提成也是不少的。

    而且 谷銀行恰好最近有一個名叫“新融創”的債券正在銷售,賣給這些大媽,豈不是一舉兩得?

    想到這里, 谷銀行前台的業務員熱情的給兩個大媽介紹起了她們的“新融創”債券,卻不知這一切正好掉入到李大老板的彀中……

    李月祺想要做空美元匯率,改變老美的國策,但是他面對的國家是老美,自身實力不足,這讓李大老板很頭疼。

    因為李大老板手里的貨幣也是美元,美元就是人家印的。實在打不過你的時候,人家老美可以再繼續印錢就是行了。

    你的錢是華國和沙特等國家辛辛苦苦踩縫紉機、挖石油賺回來的血汗錢,人家的錢是電腦上的幾個數字的變化,這就導致了李大老板先填上的劣勢。

    思考了好半天,他發現自己的思路是錯誤的,美元匯率根本不可能通過之前對付日韓英澳等國的貨幣的方式去做空。

    既然之前的玩法走不通,那就只能更換另一種玩法。李月祺忽然想到2008年金融危機,那是石油美元體系建立以來,美元體系遭遇的第一次系統上的危機。

    2008年金融危機被稱為次級貸危機,根本原因是因為老美的房地產市場崩盤,導致很多金融衍生品無法償還而導致的。

    但是2008年金融危機的真正高潮,是老美第四大投行,摩根七姐妹之一的雷曼兄弟公司宣布破產。才最終把老美國內的危機,演變成為一場世界級的金融風暴。

    現代金融體系中,公司與公司,國家與國家之間的聯系已經日趨緊密,經常是牽一發而動全身。很多時候,一家看似普通的小公司破產,很有可能導致整個體系甚至整個系統的突然坍塌,當年的雷曼兄弟就是如此。

    李大老板忽然想到,如今老美的金融體系之內,老美希望通過不斷加息,迫使美元回流,制造美股牛市的同時,還可以制造國外的債務危機,收割整個世界。

    可是偏偏李大老板一手導演了美股的突然崩盤,又因為《阿布扎比協議》,歐佩克國家要與老美爭奪石油定價權,導致以石油為首的大宗商品價格暴漲。

    這兩方面的因素疊加起來,雖然還不足以引發老美爆發系統性的金融危機,但是老美國內很多銀行、投行、券商等金融機構的日子,應該都不太好過吧?

    那李大老板如此高風亮節的人物,是不是應該趁此機會,去“幫”他們一把?

    李月祺非常對于自己的高風亮節的氣度非常感動,打開“益達看盤”,選擇自己要“幫助”的對象。看了好一會兒,李大老板狠狠地拍了一下大腿道︰“好,這個目標好,我幫他們剛剛好。”

    華國魔都楊浦區淞滬路234號, 谷銀行在華國的最大的營業網點就坐落在這里。

     谷銀行華國區總經理楊帆最近兩天很著急,因為老美突然爆發的金融危機,導致 谷銀行的老美總部對于資金非常饑渴,儲戶的錢他們暫時是不敢動的,但是卻攤派給華國區高達8000萬美元的“新融創”債券,這筆債券的利息比普通的美元債券高很多,據說總部發售這筆債券的目的是為了新科技股的股權投資,時間為一年,一年後到本付息。

    楊帆經理知道老美總部對于華國分行的態度,真正賺錢的好買賣他們一般都在老美本土自我消化了。稍微次一點的,也是分給英國、澳大利亞、加拿大、新西蘭等五眼聯盟的盟友國家。再次一點的也是分給霓虹國、韓國、以色列、墨西哥等走狗國家。<argin 15px 0">

    <script async src="esyndication.pageadjsadsbygooge.js?cient=capub4121986937661579"

    crossorigin="anonyous"><script>

    <! bock auto >

    <ins cass="adsbygooge"

    stye="dispaybock"

    dataadcient="capub4121986937661579"

    dataadsot="1016693305"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script>

    (adsbygooge = indo.adsbygooge || []).push();

    <script>

    到最後剩下風險高的,沒人要的,實在賣不出去的,才會留給華國分公司的客戶。

    這種所謂的“新融創”債券的,表面上看是投資科技股的股權,但是聯想到最近美股暴跌,這些債券籌集的資金,最後肯定是為了填補 谷銀行投資股權虧損用的。

    所以楊帆經理對于老美總部這種做法非常反感,也很頭疼。能來 谷銀行購買債券等理財產品的,可以說都是華國的精英人群。大家都不是傻子,稍加分析就可以搞清楚這種所謂的“新融創”債券究竟是個什麼東西。

    而且這種債券的風險極大,就算忽悠了一兩個傻子賣出去了,到時候一旦暴雷,這些人就會來找 谷銀行討個說法。這些人非富即貴,如果不能妥善解決,一旦在圈子里傳開, 谷銀行的名聲就在高端圈子里徹底臭了。

    可是如果這8000萬美元的“新融創”債券賣不出去,華國 谷銀行分行就必須內部消化,到時候坑的還是華國自己的資產。

    所以楊帆經理非常不爽,但是卻又無法反抗,希望這幾天來幾個人傻錢多的,幫他把這筆債券消化了吧。

    7月27日,有兩個衣著樸素的大媽來到魔都 谷銀行總部,听她們的口音應該是甦省人士,年紀大概60多歲,看樣子是剛剛退休。

     谷銀行不愧為國際級大銀行,對于這種衣著樸素的中老年婦女絲毫不敢怠慢,兩名年輕的小姑娘非常恭敬的詢問對方要辦什麼業務。

    通過詢問才知道,這兩名大媽都是甦省人士,剛剛從當地紡織廠退休。退休時廠里給她們十幾個老姐妹發了一筆不菲退休金,總共大約一千萬左右。

    這些大媽想著存銀行利息太低,買基金炒股票風險太大,因此就就覺得買債券應該是一種不錯的投資方式。債券利息比銀行定期還高,但是風險卻不高,是現在很流行的一種投資方式。

    因此十幾個老姐妹就商量著,看看能不能找一些靠譜的債券購買一下。恰好這兩位大媽今天來魔都旅游,逛到 谷銀行附近,就走進來看看有沒有合適的債券銷售,如果有的話,她們就回去聯系一下老姐妹,在魔都的銀行買債券也是一樣的。

    前台小姑娘見兩個大媽這麼說,心中非常高興,她們知道這些華國大媽雖然看起來衣著普通,但是實際上都工作了一輩子,儲蓄相當不少,非常有實力。

    尤其是听說她們光一次性退休金就有一千多萬,這筆錢哪怕有一半購買 谷銀行的債券,她們的提成也是不少的。

    而且 谷銀行恰好最近有一個名叫“新融創”的債券正在銷售,賣給這些大媽,豈不是一舉兩得?

    想到這里, 谷銀行前台的業務員熱情的給兩個大媽介紹起了她們的“新融創”債券,卻不知這一切正好掉入到李大老板的彀中……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投機家》,方便以後閱讀大投機家第 717 章 目標 谷銀行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投機家第 717 章 目標 谷銀行並對大投機家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