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投機家

第 520 章 坐在火山口的金融業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悠遠劍客 本章︰第 520 章 坐在火山口的金融業

    所謂的金融衍生品,是指基于基礎金融工具而創造的金融合約。

    最初的金融衍生品就是期貨,期貨的誕生本來是一種貨物的買賣雙方為了避免彼此之間交易的損失,而簽訂的一種訂貨合約。

    可是金融家發現了期貨合約執行期間,存在套利空間。于是就投機資金介入期貨交易過程中,通過買多、賣空的交易來從中獲利。

    到了近代,越來越多的人發現了期貨的套利空間,于是就想方設法延長期貨的交割時間,完善期貨的交易屬性,把期貨變成了人類歷史第一種金融衍生品。反而期貨的訂貨和實物交易的屬性,漸漸被人忽略。

    後來金融家們覺得期貨太麻煩了,畢竟還需要期貨訂單,于是干脆發明了現貨,就是沒有訂貨單,直接下場來參與對賭。比如倫敦金每天的成交額高達萬億美元,是全世界黃金總價值的幾十倍。

    這就是更進一步的金融衍生品,干脆放棄實物交易的屬性,把貨物的漲跌價格完全金融化,倫敦金交易市場,那就是世界上最大的賭場,沒有之一。

    時間進入到現代社會以來,金融行業已經發展到了不可思議的地步,像老美,英國,新加坡,包括港城等國家和地區,都已經到了金融立國的程度。金融行業成長為整個社會的核心,整個社會的所有實體行業,都在為金融業服務。

    甚至于到了發展極致,最終到了萬物皆可金融化的程度。大到社會發展,國家戰爭,小到街頭巷尾,聊天打屁,金融已經滲透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

    金融衍生品的開發者,也都把整個世界的一切都玩出了花活,發明出了各種不可思議的金融衍生工具,深入骨髓的榨取普通勞動者的每一分血汗錢。2008年由老美引發的金融危機,就是金融衍生品開發到極致而引爆的風險。

    以太工坊ftx)的創始人,山姆•弗里德就是這種把金融衍生品玩出天際的高手。說起來,比特幣也好,以太幣也罷,或者是una幣也罷,這些虛擬貨幣本身就是一種風險極高的金融衍生品。

    山姆•弗里德不愧是當初在華爾街搞量化交易的起家,又用過虛擬貨幣的etf基金的方式,搞出了金融衍生品的衍生品。然後再把這些金融衍生品的衍生品抵押給銀行,套取貸款。銀行再把這些被抵押etf基金包裝成債券打包出售,又搞出了另一種全新形式的金融衍生品。

    明眼的人一下子就能看明白,這些金融衍生品每次轉化的過程,其實不單單是風險擴大的問題,而且還是整個社會的杠桿不斷加高的過程。

    事實上,老美很多的專家和學者並非沒有看到杠桿過高會帶來很大的風險,但是對于一般的金融家來說,最好的結果就是“以小博大”,最好杠桿能放大到1億倍,這樣他們就可以用1美元來操縱1億美元來給自己賺錢。<argin 15px 0">

    <script async src="esyndication.pageadjsadsbygooge.js?cient=capub4121986937661579"

    crossorigin="anonyous"><script>

    <! bock auto >

    <ins cass="adsbygooge"

    stye="dispaybock"

    dataadcient="capub4121986937661579"

    dataadsot="1016693305"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script>

    (adsbygooge = indo.adsbygooge || []).push();

    <script>

    如果賺了,金融家們可以獲得1億美元帶來的收益,如果賠了,他們實際上也只是虧損了1美元而已,根本可以無視損失。

    至于杠桿發到後帶來的風險,那都有銀行來接盤,有購買金融衍生品的投資者來買單,所謂的風險跟他們這些金融衍生品的創造者又有什麼關系?

    正是在這種心態的促使下,老美才剛剛從2008年金融危機中喘息過來,到現在新的金融衍生品又已經遍地開花了。

    不過李大老板很清楚,金融衍生品包裝的再怎麼花里胡哨,也無法改變它虛弱的根基。比如山姆•弗里德搞出的各種虛擬貨幣etf基金,說白了還是依托他手中的比特幣和以太幣的幣值的上漲。

    如果比特幣和以太幣的幣值無法持續上漲,甚至出現下跌,那他經營的看起來輝煌無比的高樓大廈就如同建立在流沙之上的空中樓閣一般,一個風浪過來,就會煙消雲散。

    李月祺認為,山姆•弗里德的那套操作手法,華爾街那幫把金融衍生品的都玩出花來的大佬們就真的不清楚。還是那句話,對于老美這種金融立國的國家,只要吹得足夠大,就總會有人願意買單。

    現在李大老板既然已經知道了比特幣和以太幣未來的走勢,也就可以很清楚的知道,山姆•弗里德的虛擬貨幣帝國崩塌的時間。

    之前李大老板還僅僅是打算做空山姆•弗里德旗下的的以太工坊(ftx)公司和aeda公司這兩家公司獲利。

    但是現在,李月祺通過“益達看盤”,結合比特幣崩盤的時間,在分析一下2017年8月到2018年8月期間,a股和美股幾乎如出一轍的走勢圖,就直接想到,比特幣的崩盤也許正是兩國股市崩盤的重要導火索之一。

    學過唯物辯證法的人都知道,這個世界的事物之間都是普遍聯系的。現在老美的金融衍生品又被有心人放大的不可思議的地步。這些這些金融衍生品向上,聯系著股市、債券、期貨、虛擬貨幣等等基礎金融產品,向下聯系著美元貨幣的穩定,世界各國的主權基金、外匯儲備、各大銀行之間的短期拆借,以及各大公司之間的三角債務,甚至個人的理財產品和養老金等等。

    這些東西早已不是孤立的存在,通過無數次杠桿的疊加,這些東西彼此之間的聯系,早就已經到了牽一發而動全身的地步。可以說老美那看似強大的金融行業,早就已經虛浮不堪,現在欠缺的只是一個能讓它引爆的火星子而已。

    李大老板冷笑道︰“這些家伙真是好了傷疤忘了疼,距離那場差點摧毀歐美金融體系的超級金融危機過去剛剛不到十年,金融衍生品就又發展到了這種地步,區區一個比特幣,居然能玩出這麼多的花樣。這波韭菜我要是不割的話,那也太對不起老美的慷慨了。”

    所謂的金融衍生品,是指基于基礎金融工具而創造的金融合約。

    最初的金融衍生品就是期貨,期貨的誕生本來是一種貨物的買賣雙方為了避免彼此之間交易的損失,而簽訂的一種訂貨合約。

    可是金融家發現了期貨合約執行期間,存在套利空間。于是就投機資金介入期貨交易過程中,通過買多、賣空的交易來從中獲利。

    到了近代,越來越多的人發現了期貨的套利空間,于是就想方設法延長期貨的交割時間,完善期貨的交易屬性,把期貨變成了人類歷史第一種金融衍生品。反而期貨的訂貨和實物交易的屬性,漸漸被人忽略。

    後來金融家們覺得期貨太麻煩了,畢竟還需要期貨訂單,于是干脆發明了現貨,就是沒有訂貨單,直接下場來參與對賭。比如倫敦金每天的成交額高達萬億美元,是全世界黃金總價值的幾十倍。

    這就是更進一步的金融衍生品,干脆放棄實物交易的屬性,把貨物的漲跌價格完全金融化,倫敦金交易市場,那就是世界上最大的賭場,沒有之一。

    時間進入到現代社會以來,金融行業已經發展到了不可思議的地步,像老美,英國,新加坡,包括港城等國家和地區,都已經到了金融立國的程度。金融行業成長為整個社會的核心,整個社會的所有實體行業,都在為金融業服務。

    甚至于到了發展極致,最終到了萬物皆可金融化的程度。大到社會發展,國家戰爭,小到街頭巷尾,聊天打屁,金融已經滲透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

    金融衍生品的開發者,也都把整個世界的一切都玩出了花活,發明出了各種不可思議的金融衍生工具,深入骨髓的榨取普通勞動者的每一分血汗錢。2008年由老美引發的金融危機,就是金融衍生品開發到極致而引爆的風險。

    以太工坊ftx)的創始人,山姆•弗里德就是這種把金融衍生品玩出天際的高手。說起來,比特幣也好,以太幣也罷,或者是una幣也罷,這些虛擬貨幣本身就是一種風險極高的金融衍生品。

    山姆•弗里德不愧是當初在華爾街搞量化交易的起家,又用過虛擬貨幣的etf基金的方式,搞出了金融衍生品的衍生品。然後再把這些金融衍生品的衍生品抵押給銀行,套取貸款。銀行再把這些被抵押etf基金包裝成債券打包出售,又搞出了另一種全新形式的金融衍生品。

    明眼的人一下子就能看明白,這些金融衍生品每次轉化的過程,其實不單單是風險擴大的問題,而且還是整個社會的杠桿不斷加高的過程。

    事實上,老美很多的專家和學者並非沒有看到杠桿過高會帶來很大的風險,但是對于一般的金融家來說,最好的結果就是“以小博大”,最好杠桿能放大到1億倍,這樣他們就可以用1美元來操縱1億美元來給自己賺錢。<argin 15px 0">

    <script async src="esyndication.pageadjsadsbygooge.js?cient=capub4121986937661579"

    crossorigin="anonyous"><script>

    <! bock auto >

    <ins cass="adsbygooge"

    stye="dispaybock"

    dataadcient="capub4121986937661579"

    dataadsot="1016693305"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script>

    (adsbygooge = indo.adsbygooge || []).push();

    <script>

    如果賺了,金融家們可以獲得1億美元帶來的收益,如果賠了,他們實際上也只是虧損了1美元而已,根本可以無視損失。

    至于杠桿發到後帶來的風險,那都有銀行來接盤,有購買金融衍生品的投資者來買單,所謂的風險跟他們這些金融衍生品的創造者又有什麼關系?

    正是在這種心態的促使下,老美才剛剛從2008年金融危機中喘息過來,到現在新的金融衍生品又已經遍地開花了。

    不過李大老板很清楚,金融衍生品包裝的再怎麼花里胡哨,也無法改變它虛弱的根基。比如山姆•弗里德搞出的各種虛擬貨幣etf基金,說白了還是依托他手中的比特幣和以太幣的幣值的上漲。

    如果比特幣和以太幣的幣值無法持續上漲,甚至出現下跌,那他經營的看起來輝煌無比的高樓大廈就如同建立在流沙之上的空中樓閣一般,一個風浪過來,就會煙消雲散。

    李月祺認為,山姆•弗里德的那套操作手法,華爾街那幫把金融衍生品的都玩出花來的大佬們就真的不清楚。還是那句話,對于老美這種金融立國的國家,只要吹得足夠大,就總會有人願意買單。

    現在李大老板既然已經知道了比特幣和以太幣未來的走勢,也就可以很清楚的知道,山姆•弗里德的虛擬貨幣帝國崩塌的時間。

    之前李大老板還僅僅是打算做空山姆•弗里德旗下的的以太工坊(ftx)公司和aeda公司這兩家公司獲利。

    但是現在,李月祺通過“益達看盤”,結合比特幣崩盤的時間,在分析一下2017年8月到2018年8月期間,a股和美股幾乎如出一轍的走勢圖,就直接想到,比特幣的崩盤也許正是兩國股市崩盤的重要導火索之一。

    學過唯物辯證法的人都知道,這個世界的事物之間都是普遍聯系的。現在老美的金融衍生品又被有心人放大的不可思議的地步。這些這些金融衍生品向上,聯系著股市、債券、期貨、虛擬貨幣等等基礎金融產品,向下聯系著美元貨幣的穩定,世界各國的主權基金、外匯儲備、各大銀行之間的短期拆借,以及各大公司之間的三角債務,甚至個人的理財產品和養老金等等。

    這些東西早已不是孤立的存在,通過無數次杠桿的疊加,這些東西彼此之間的聯系,早就已經到了牽一發而動全身的地步。可以說老美那看似強大的金融行業,早就已經虛浮不堪,現在欠缺的只是一個能讓它引爆的火星子而已。

    李大老板冷笑道︰“這些家伙真是好了傷疤忘了疼,距離那場差點摧毀歐美金融體系的超級金融危機過去剛剛不到十年,金融衍生品就又發展到了這種地步,區區一個比特幣,居然能玩出這麼多的花樣。這波韭菜我要是不割的話,那也太對不起老美的慷慨了。”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投機家》,方便以後閱讀大投機家第 520 章 坐在火山口的金融業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投機家第 520 章 坐在火山口的金融業並對大投機家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