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投機家

第 508 章 我不甘心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悠遠劍客 本章︰第 508 章 我不甘心

    官方對李超仁套現跑路的態度很明確,華國要建立自己的市場自信和經濟自信,要依照法律框架建立資本市場的多元經濟,要保護資本的自由流通,更好維護法治和市場經濟的基本框架。

    所以奇跡投資的高管認為,官方呼吁民眾理智看待李超仁套現跑路事件,其實對奇跡投資的資產安全也是一種保護。奇跡投資是金融資本,李超仁是地產資本,雙方在普通民眾眼中,都有著天然的原罪。

    如果官方今天出手阻止李超仁跑路,那明天就有可能出手限制李月祺的奇跡投資的資產流通。所以在這個立場上,李超仁和李月祺的立場應該是一致的。這次李月祺又是給自己在渣打銀行建立家族信托,又是打算跑到港城去投資。說白了不都是擔心風雲突變,造成自己的資產被管控甚至沒收嗎?

    奇跡投資的高管也都紛紛在勸說李大老板,不要企圖去說服政府,通過行政手段干涉李超仁甩賣資產跑路的行為,這對奇跡投資的未來至關重要。

    說實話,李大老板听說李超仁在自己對付渣打銀行被做空的時候,忽然跑路潤英國,確實有些義憤填膺。打算回內地後跟雲總、林總等高層商量,看看能不能針對李超仁跑路出台一些限制性政策。

    听了公司的高管們的分析,李月祺認為確實還是自己莽撞了。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每個人的生活和成長背景不同,李月祺不應該要求總是要求李超仁和自己一樣,做事要以華國的利益為先導。

    但是李大老板看著自己國家老百姓辛苦奮斗創造的財富,眼睜睜看著就這樣被李超仁這樣的外籍房地產商輕易竊取,不動手收拾這個老東西一下,他心里又實在是不甘心。

    現在政府的態度很明確,願意留下的,我們歡迎,要走,我們也不必挽留,這個態度幾乎就是放任李超仁攜帶資產離去。所以想要指望政府出手,出台限制政策,幾乎是不可能了。

    李月祺決定親自動手,以當初他收買于志英造謠污蔑自己,和後來又策劃渣打銀行為借口,出手對付李超仁這老東西一下,讓他知道,華國的財富,不是那麼容易輕易拿走的。

    李超仁旗下公司眾多,大大小小多達四五百家,但是真正上市的公司只有十幾家。比較著名的有長江實業、和記黃埔、港城電燈、長江基建、長江生命科技等等。

    但是這些上市公司總體說起來,主要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搞房地產基建的,像長江實業、和記黃埔、港城電燈、長江基建、和記港陸等等,還有一類主要是搞醫藥和延長壽命的,像長江生命科技,和黃醫藥等等。

    看來這老東西最看重的兩個項目,一個是賺錢,另一個是保命。但是說實話,這兩個方向,都不適合作為打擊對象,李超仁就是靠收購起家的。

    當年在港城所有華商的配合下,突襲港城四大英資洋行之一的和記黃埔,正是這筆收購,才促成了李超仁後來的財富神話。<argin 15px 0">

    <script async src="esyndication.pageadjsadsbygooge.js?cient=capub4121986937661579"

    crossorigin="anonyous"><script>

    <! bock auto >

    <ins cass="adsbygooge"

    stye="dispaybock"

    dataadcient="capub4121986937661579"

    dataadsot="1016693305"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script>

    (adsbygooge = indo.adsbygooge || []).push();

    <script>

    我們現在的報道中,稱李超仁收購和記黃埔是大漲了華商的士氣,但是說實話,但就那起收購案來分析,李超仁在收購和記黃埔的過程中,使用的一些手段,確實欠缺光明正大之道,有很大的惡意收購之嫌。只不過勝利者是不受指責的,而且李超仁的這筆收購案,確實是給港城華人打了一劑強心針。所以過程中的一些瑕疵,也就無人再提了。

    只不過後來李超仁為了防止好容易到手的和記黃埔以及自己的立身之本長江實業再被其他人如法炮制,被人惡意收購,于是在1996年,李超仁修改了這兩家公司的一些規章制度,創建了防止被人惡意收購的毒丸體系,這導致被李超仁視作的立身之本房地產和基建公司,被經營的如同鐵桶一般。

    就算李大老板的攻擊能夠奏效,就算他把和記黃埔和長江實業散戶股票都買過來,也最多就是暫時打壓一下的股票價格,根本無法影響李超仁繼續掌控這兩家公司的大局。

    而且和當初李月祺無法做空黃建的百達地產一樣,和記黃埔和長江實業都屬于港城的支柱型上市公司,如果奇跡投資對這兩家公司動手,那就一定會造成港城股市的動蕩。到時候不要說港城股民要一人一口唾沫淹死李大老板,甚至連華國高層和港城政府也不會對造成港城股市動蕩的李大老板有啥好臉色。這麼做得罪的人太多,而收益太小,實在是不不智之舉。

    而李超仁旗下的另一大塊上市公司就是以長壽,生命為代表的醫藥公司,這些公司雖然被李超仁看重,但是誰都知道,像這種醫藥科技公司,如果真有可靠那種獨門絕技,那不上市才是最好的選擇。

    李超仁既然已經把長江生命科技,和黃醫藥這些只要公司送上股市,那就基本意味著這兩家公司沒什麼價值了。更何況這兩家公司的市值並不高,像長江生命科技,只要十幾億港元的市值,和黃醫藥雖然在英國上市,但是總市值也只有幾億英鎊。

    從這兩家公司的市值就可以看出,李超仁對這兩家公司的態度,基本就是一種什麼都沒研究出來,然後廢物利用,送上股市再圈一波錢的心態。

    所以李月祺認為,這些上市公司都不是最好的打擊對象,選來選去,就只剩下一家公司了,那就是李超仁最近以來最為看重,頻頻利用它出手收購其他能源公司的赫斯基能源公司。

    赫斯基能源公司是一家位于李超仁父子的母國——加拿大的一家石油天然氣公司。最早成立于1994年,而1996年和2007年,李超仁兩次出手,先後以10億美元和26.8億美元,兩次總共收購了赫斯基能源63的股票。完成了對這家加拿大第三大石油公司的控股。

    官方對李超仁套現跑路的態度很明確,華國要建立自己的市場自信和經濟自信,要依照法律框架建立資本市場的多元經濟,要保護資本的自由流通,更好維護法治和市場經濟的基本框架。

    所以奇跡投資的高管認為,官方呼吁民眾理智看待李超仁套現跑路事件,其實對奇跡投資的資產安全也是一種保護。奇跡投資是金融資本,李超仁是地產資本,雙方在普通民眾眼中,都有著天然的原罪。

    如果官方今天出手阻止李超仁跑路,那明天就有可能出手限制李月祺的奇跡投資的資產流通。所以在這個立場上,李超仁和李月祺的立場應該是一致的。這次李月祺又是給自己在渣打銀行建立家族信托,又是打算跑到港城去投資。說白了不都是擔心風雲突變,造成自己的資產被管控甚至沒收嗎?

    奇跡投資的高管也都紛紛在勸說李大老板,不要企圖去說服政府,通過行政手段干涉李超仁甩賣資產跑路的行為,這對奇跡投資的未來至關重要。

    說實話,李大老板听說李超仁在自己對付渣打銀行被做空的時候,忽然跑路潤英國,確實有些義憤填膺。打算回內地後跟雲總、林總等高層商量,看看能不能針對李超仁跑路出台一些限制性政策。

    听了公司的高管們的分析,李月祺認為確實還是自己莽撞了。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每個人的生活和成長背景不同,李月祺不應該要求總是要求李超仁和自己一樣,做事要以華國的利益為先導。

    但是李大老板看著自己國家老百姓辛苦奮斗創造的財富,眼睜睜看著就這樣被李超仁這樣的外籍房地產商輕易竊取,不動手收拾這個老東西一下,他心里又實在是不甘心。

    現在政府的態度很明確,願意留下的,我們歡迎,要走,我們也不必挽留,這個態度幾乎就是放任李超仁攜帶資產離去。所以想要指望政府出手,出台限制政策,幾乎是不可能了。

    李月祺決定親自動手,以當初他收買于志英造謠污蔑自己,和後來又策劃渣打銀行為借口,出手對付李超仁這老東西一下,讓他知道,華國的財富,不是那麼容易輕易拿走的。

    李超仁旗下公司眾多,大大小小多達四五百家,但是真正上市的公司只有十幾家。比較著名的有長江實業、和記黃埔、港城電燈、長江基建、長江生命科技等等。

    但是這些上市公司總體說起來,主要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搞房地產基建的,像長江實業、和記黃埔、港城電燈、長江基建、和記港陸等等,還有一類主要是搞醫藥和延長壽命的,像長江生命科技,和黃醫藥等等。

    看來這老東西最看重的兩個項目,一個是賺錢,另一個是保命。但是說實話,這兩個方向,都不適合作為打擊對象,李超仁就是靠收購起家的。

    當年在港城所有華商的配合下,突襲港城四大英資洋行之一的和記黃埔,正是這筆收購,才促成了李超仁後來的財富神話。<argin 15px 0">

    <script async src="esyndication.pageadjsadsbygooge.js?cient=capub4121986937661579"

    crossorigin="anonyous"><script>

    <! bock auto >

    <ins cass="adsbygooge"

    stye="dispaybock"

    dataadcient="capub4121986937661579"

    dataadsot="1016693305"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script>

    (adsbygooge = indo.adsbygooge || []).push();

    <script>

    我們現在的報道中,稱李超仁收購和記黃埔是大漲了華商的士氣,但是說實話,但就那起收購案來分析,李超仁在收購和記黃埔的過程中,使用的一些手段,確實欠缺光明正大之道,有很大的惡意收購之嫌。只不過勝利者是不受指責的,而且李超仁的這筆收購案,確實是給港城華人打了一劑強心針。所以過程中的一些瑕疵,也就無人再提了。

    只不過後來李超仁為了防止好容易到手的和記黃埔以及自己的立身之本長江實業再被其他人如法炮制,被人惡意收購,于是在1996年,李超仁修改了這兩家公司的一些規章制度,創建了防止被人惡意收購的毒丸體系,這導致被李超仁視作的立身之本房地產和基建公司,被經營的如同鐵桶一般。

    就算李大老板的攻擊能夠奏效,就算他把和記黃埔和長江實業散戶股票都買過來,也最多就是暫時打壓一下的股票價格,根本無法影響李超仁繼續掌控這兩家公司的大局。

    而且和當初李月祺無法做空黃建的百達地產一樣,和記黃埔和長江實業都屬于港城的支柱型上市公司,如果奇跡投資對這兩家公司動手,那就一定會造成港城股市的動蕩。到時候不要說港城股民要一人一口唾沫淹死李大老板,甚至連華國高層和港城政府也不會對造成港城股市動蕩的李大老板有啥好臉色。這麼做得罪的人太多,而收益太小,實在是不不智之舉。

    而李超仁旗下的另一大塊上市公司就是以長壽,生命為代表的醫藥公司,這些公司雖然被李超仁看重,但是誰都知道,像這種醫藥科技公司,如果真有可靠那種獨門絕技,那不上市才是最好的選擇。

    李超仁既然已經把長江生命科技,和黃醫藥這些只要公司送上股市,那就基本意味著這兩家公司沒什麼價值了。更何況這兩家公司的市值並不高,像長江生命科技,只要十幾億港元的市值,和黃醫藥雖然在英國上市,但是總市值也只有幾億英鎊。

    從這兩家公司的市值就可以看出,李超仁對這兩家公司的態度,基本就是一種什麼都沒研究出來,然後廢物利用,送上股市再圈一波錢的心態。

    所以李月祺認為,這些上市公司都不是最好的打擊對象,選來選去,就只剩下一家公司了,那就是李超仁最近以來最為看重,頻頻利用它出手收購其他能源公司的赫斯基能源公司。

    赫斯基能源公司是一家位于李超仁父子的母國——加拿大的一家石油天然氣公司。最早成立于1994年,而1996年和2007年,李超仁兩次出手,先後以10億美元和26.8億美元,兩次總共收購了赫斯基能源63的股票。完成了對這家加拿大第三大石油公司的控股。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投機家》,方便以後閱讀大投機家第 508 章 我不甘心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投機家第 508 章 我不甘心並對大投機家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