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投機家

第 477 章 被抵制的奇跡投資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悠遠劍客 本章︰第 477 章 被抵制的奇跡投資

    昨晚的宴會上,李大老板說要在港城進行投資計劃,讓很多港城人看到了希望,這些年港城經濟只靠轉口貿易、金融和房地產撐著,一點也找不到經濟新的增長點,消費市場市場萬馬齊喑,有種死氣沉沉的感覺。

    經濟上的增長乏力,帶來的結果就是年輕人找不到好的工作,直接影響是整個社會的動蕩不安。

    所以很多港城人希望李大老板這個華國的金融奇才,能夠給港城帶來一些不一樣的東西。

    但是對李大老板的投資充滿期待的不止港城普通人,港城的諸多房地產家族,也想要在李月祺的港城投資計劃中分一杯羹。

    所以昨晚才會有那麼多港城家族的重要人物來參加渣打銀行為李大老板舉辦的歡迎晚宴,就是為了試探一下李大老板在港城投資計劃的態度,看看能不能找機會分到些好處。

    但是以小超人為代表的港城世家的熱情,好幾撥人都被李月琪三言兩語打發走了,熱臉貼了冷屁股的港城世家,算是知道李大老板對于與他們合作並沒有什麼興趣。

    對于這些房地產家族來說,無法合作的外來者,那就是敵人。如果李月祺的投資帶來了港城的二次崛起,那將來的港城哪還有他們說了算的空間?

    所以這些港城家族很默契的把奇跡投資視作另類,下定決心一定要把李月祺的港城投資計劃徹底攪黃。

    可問題是,奇跡投資是一家金融機構,最不缺的就是資金,再加上他們在內地有奇跡新能源實驗室這種頂級科研機構做支撐,同樣不缺少技術,如果再配上港城各家大學的培養的頂級人才,那簡直如虎添翼。

    他們這些房地產家族,財富上雖然並不遜色于奇跡投資,但是和李月祺這種打遍世界的金融大鱷相比,在攻擊力上顯然是不可同日而語。如果想要與奇跡投資在金融市場進行搏殺,那無異于以卵擊石,純粹是壽星老喝砒霜——活得不耐煩了。

    正面對決他們不敢,那就只能從側面進行迂回。港城世家很快就想到了當年對付港府的方案,利用港城過于自由的輿論,造謠生事,最好是釜底抽薪,給李大老板和奇跡投資在形象上進行抹黑,讓他們的名聲徹底臭大街,在港城根本沒有立足之地。

    然後再煽動民眾情緒,讓港城那些無所事事的廢青們起來鬧事,再找一些什麼侵犯自由,內地滲透,環境污染,破壞港城本土文化之類的借口,讓港城居民自發的抵制奇跡投資的一切投資計劃。

    于是在李月祺抵達港城的第二天,港城的各種大小媒體上都出現了李月祺在港城晚宴發言上的各種解讀。這些媒體一些金錢利益的誘使下,各種曲解李月祺的發言,甚至干脆直接造謠,編排李大老板在歐美其他國家的金融大戰中的種種惡行。

    而這其中跳的最歡的,要數《水果日報》和《數字周刊》。

    水果日報的老板是著名的大漢奸于志英,于志英早年貧窮,後來靠著坑蒙拐騙搞來的第一筆7000元錢,在1973年梭哈了港股,賺取了第一桶金。後來又先後創立了主打桃色花邊新聞《數字周刊》和《水果日報》,轉型做了傳媒老板。<argin 15px 0">

    <script async src="esyndication.pageadjsadsbygooge.js?cient=capub4121986937661579"

    crossorigin="anonyous"><script>

    <! bock auto >

    <ins cass="adsbygooge"

    stye="dispaybock"

    dataadcient="capub4121986937661579"

    dataadsot="1016693305"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script>

    (adsbygooge = indo.adsbygooge || []).push();

    <script>

    可是辦報紙和雜志顯然不可能讓人成為大富豪,而且他辦雜志和報紙的時間都已經是上世紀九十年代中後期,雜志和報紙的黃金時代早已過去,未來是網絡的時代。

    而且港城各種雜志報紙多的數不清,港城一共只有七百萬人口,銷量最大的《東方日報》和有金庸先生加成的《明報》,也不過是勉強糊口而已。當年金庸先生就是因為《明報》讀者太少,才轉型寫武俠小說給自己的報紙增加銷量的。在這種情況下,誰會有心情去看一份新版的報紙?

    于志英眼看著自己的雜志和報紙銷量不如預期,先期投資有打水漂的風險,于是他直接另闢蹊徑,把《數字周刊》搞成專門刊登桃色新聞的低俗雜志。

    而對于《水果日報》,于志英障則干脆投奔到英美財團的懷抱,徹底轉型成為漢奸媒體,充當國際勢力在港城發聲的喉舌。各種造謠污蔑華國的一切政策,企圖阻礙華國的發展。

    于志英因為早年的一些遭遇,心態已經極度扭曲,對于華國的高速發展極度仇視,恨不得把自己的血脈洗掉,徹底把自己轉變成帝國主義國家走狗。

    對于從華國走出來的奇跡投資,于志英更是非常嫉妒甚至仇恨,尤其是奇跡投資在對戰歐美財團的一系列金融戰爭中屢屢獲勝,于志英每次听到這種消息,都是如喪考妣。

    在《水果日報》上大肆攻擊奇跡投資在金融戰爭中的勝利,聲稱李月祺就是依靠欺詐、盜竊、間諜等行為取得的,李月祺根本不是什麼令人尊敬的金融大亨,而是一個詐騙犯。

    奇跡投資攻擊歐美國家的金融體系,不但是對冥主茲油的挑戰,更是是對現代文明的踐踏,奇跡投資跟歐洲中世紀的蠻族和現代的納粹一樣,都是可恥的掠奪者。

    更加可惡的是,奇跡投資在掠奪的過程中,根本絲毫不顧及對方的意願,也不在乎對方是否侵犯自己的利益,他們只看是否符合奇跡投資自己的利益。只要是奇跡投資看上的東西,他們總能不擇手段的搞到手其實這點說的倒是沒錯)。

    從令人尊敬老美的華爾街財團,到高貴的英國上議院貴族議員,從風投巨頭南非傳媒銀行,到港城房地產大亨鄭氏財團,以及相對弱小的土耳其、德國、韓國等國家的金融體系,都曾經遭遇奇跡投資嗜血打擊。

    奇跡投資這種公司的存在,就是現代文明的恥辱,只有華國這種文化,才會早就李月祺這種瘋狂掠奪的縱火犯。

    現在,奇跡投資又把自己的魔爪伸向了港城,要在這里進行大規模投資,這是對我們生活方式的重大威脅。

    所以我們港城人民應該走上街頭,對奇跡投資的所有投資進行堅決抵制……

    昨晚的宴會上,李大老板說要在港城進行投資計劃,讓很多港城人看到了希望,這些年港城經濟只靠轉口貿易、金融和房地產撐著,一點也找不到經濟新的增長點,消費市場市場萬馬齊喑,有種死氣沉沉的感覺。

    經濟上的增長乏力,帶來的結果就是年輕人找不到好的工作,直接影響是整個社會的動蕩不安。

    所以很多港城人希望李大老板這個華國的金融奇才,能夠給港城帶來一些不一樣的東西。

    但是對李大老板的投資充滿期待的不止港城普通人,港城的諸多房地產家族,也想要在李月祺的港城投資計劃中分一杯羹。

    所以昨晚才會有那麼多港城家族的重要人物來參加渣打銀行為李大老板舉辦的歡迎晚宴,就是為了試探一下李大老板在港城投資計劃的態度,看看能不能找機會分到些好處。

    但是以小超人為代表的港城世家的熱情,好幾撥人都被李月琪三言兩語打發走了,熱臉貼了冷屁股的港城世家,算是知道李大老板對于與他們合作並沒有什麼興趣。

    對于這些房地產家族來說,無法合作的外來者,那就是敵人。如果李月祺的投資帶來了港城的二次崛起,那將來的港城哪還有他們說了算的空間?

    所以這些港城家族很默契的把奇跡投資視作另類,下定決心一定要把李月祺的港城投資計劃徹底攪黃。

    可問題是,奇跡投資是一家金融機構,最不缺的就是資金,再加上他們在內地有奇跡新能源實驗室這種頂級科研機構做支撐,同樣不缺少技術,如果再配上港城各家大學的培養的頂級人才,那簡直如虎添翼。

    他們這些房地產家族,財富上雖然並不遜色于奇跡投資,但是和李月祺這種打遍世界的金融大鱷相比,在攻擊力上顯然是不可同日而語。如果想要與奇跡投資在金融市場進行搏殺,那無異于以卵擊石,純粹是壽星老喝砒霜——活得不耐煩了。

    正面對決他們不敢,那就只能從側面進行迂回。港城世家很快就想到了當年對付港府的方案,利用港城過于自由的輿論,造謠生事,最好是釜底抽薪,給李大老板和奇跡投資在形象上進行抹黑,讓他們的名聲徹底臭大街,在港城根本沒有立足之地。

    然後再煽動民眾情緒,讓港城那些無所事事的廢青們起來鬧事,再找一些什麼侵犯自由,內地滲透,環境污染,破壞港城本土文化之類的借口,讓港城居民自發的抵制奇跡投資的一切投資計劃。

    于是在李月祺抵達港城的第二天,港城的各種大小媒體上都出現了李月祺在港城晚宴發言上的各種解讀。這些媒體一些金錢利益的誘使下,各種曲解李月祺的發言,甚至干脆直接造謠,編排李大老板在歐美其他國家的金融大戰中的種種惡行。

    而這其中跳的最歡的,要數《水果日報》和《數字周刊》。

    水果日報的老板是著名的大漢奸于志英,于志英早年貧窮,後來靠著坑蒙拐騙搞來的第一筆7000元錢,在1973年梭哈了港股,賺取了第一桶金。後來又先後創立了主打桃色花邊新聞《數字周刊》和《水果日報》,轉型做了傳媒老板。<argin 15px 0">

    <script async src="esyndication.pageadjsadsbygooge.js?cient=capub4121986937661579"

    crossorigin="anonyous"><script>

    <! bock auto >

    <ins cass="adsbygooge"

    stye="dispaybock"

    dataadcient="capub4121986937661579"

    dataadsot="1016693305"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script>

    (adsbygooge = indo.adsbygooge || []).push();

    <script>

    可是辦報紙和雜志顯然不可能讓人成為大富豪,而且他辦雜志和報紙的時間都已經是上世紀九十年代中後期,雜志和報紙的黃金時代早已過去,未來是網絡的時代。

    而且港城各種雜志報紙多的數不清,港城一共只有七百萬人口,銷量最大的《東方日報》和有金庸先生加成的《明報》,也不過是勉強糊口而已。當年金庸先生就是因為《明報》讀者太少,才轉型寫武俠小說給自己的報紙增加銷量的。在這種情況下,誰會有心情去看一份新版的報紙?

    于志英眼看著自己的雜志和報紙銷量不如預期,先期投資有打水漂的風險,于是他直接另闢蹊徑,把《數字周刊》搞成專門刊登桃色新聞的低俗雜志。

    而對于《水果日報》,于志英障則干脆投奔到英美財團的懷抱,徹底轉型成為漢奸媒體,充當國際勢力在港城發聲的喉舌。各種造謠污蔑華國的一切政策,企圖阻礙華國的發展。

    于志英因為早年的一些遭遇,心態已經極度扭曲,對于華國的高速發展極度仇視,恨不得把自己的血脈洗掉,徹底把自己轉變成帝國主義國家走狗。

    對于從華國走出來的奇跡投資,于志英更是非常嫉妒甚至仇恨,尤其是奇跡投資在對戰歐美財團的一系列金融戰爭中屢屢獲勝,于志英每次听到這種消息,都是如喪考妣。

    在《水果日報》上大肆攻擊奇跡投資在金融戰爭中的勝利,聲稱李月祺就是依靠欺詐、盜竊、間諜等行為取得的,李月祺根本不是什麼令人尊敬的金融大亨,而是一個詐騙犯。

    奇跡投資攻擊歐美國家的金融體系,不但是對冥主茲油的挑戰,更是是對現代文明的踐踏,奇跡投資跟歐洲中世紀的蠻族和現代的納粹一樣,都是可恥的掠奪者。

    更加可惡的是,奇跡投資在掠奪的過程中,根本絲毫不顧及對方的意願,也不在乎對方是否侵犯自己的利益,他們只看是否符合奇跡投資自己的利益。只要是奇跡投資看上的東西,他們總能不擇手段的搞到手其實這點說的倒是沒錯)。

    從令人尊敬老美的華爾街財團,到高貴的英國上議院貴族議員,從風投巨頭南非傳媒銀行,到港城房地產大亨鄭氏財團,以及相對弱小的土耳其、德國、韓國等國家的金融體系,都曾經遭遇奇跡投資嗜血打擊。

    奇跡投資這種公司的存在,就是現代文明的恥辱,只有華國這種文化,才會早就李月祺這種瘋狂掠奪的縱火犯。

    現在,奇跡投資又把自己的魔爪伸向了港城,要在這里進行大規模投資,這是對我們生活方式的重大威脅。

    所以我們港城人民應該走上街頭,對奇跡投資的所有投資進行堅決抵制……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投機家》,方便以後閱讀大投機家第 477 章 被抵制的奇跡投資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投機家第 477 章 被抵制的奇跡投資並對大投機家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