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投機家

第 448 章 國外的稀土企業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悠遠劍客 本章︰第 448 章 國外的稀土企業

    華美貿易糾紛,僅從目前的第一批500億美元的1333項的貿易清單來看,全面打壓的領域並不是華國更具優勢的中低端制造業。

    反而是主要集中在我們的高性能醫療器械、生物醫藥、人工智能、信息技術、新能源汽車、工業機器人、航天產品、新材料、高鐵設備等方面,幾乎涵蓋了全部華國剛剛發布的《華國制造2025》的計劃發展綱要,

    根據“益達看盤”顯示,就在老美宣布對華國全面打壓的過程中,華國a股結束了持續一年多的藍籌股牛市。

    老美就算對所有的華國出口商品進行限制,也只有1000多億美元,可是截止到2018年6月19日,華國a股就從3587點下跌至2870點附近,跌幅高達20,市值蒸發23萬億人民幣,約合3.9萬億美元。

    李月祺看的很明白,這哪里是貿易戰,這分明是科技戰和金融戰,老美對華全面打壓的目的,根本不是為了那幾千億美元的商品進口,而是為了打斷華國產業升級的步伐,阻止華國的進一步發展。

    為了實現這一目的,貿易問題恐怕只是一個開始,接下來老美會打擊華國的高科技產業,通過切斷芯片供應和先進制程,打擊華國半導體行業的發展。

    看到這里,李月祺的身上冷汗直冒,不過也有一絲慶幸的感覺。

    冒冷汗是因為他雖然看穿了老美的險惡用心,但是這些是國家利益和國家力量之間的較量,李月祺雖然是世界頂級金融公司的老板,但是他能做的卻並不多。

    慶幸的是,他還有一年的時間,最起碼可以做一些事情,哪怕是多創造出一張底牌,也可以為自己國家多保留一絲元氣。

    第一個下手的對象,就是稀土產業。這是華國反擊老美技術封鎖的第一張大牌,當年有位偉人說過,“中東有石油,華國有稀土”,白雲鄂博的一個稀土礦,曾經佔到全世界輕稀土供應量的80。

    後來華國在此基礎上,又在南方幾個省份發現了大量的重稀土,依托幾家大型國企的稀土的生產能力,華國成為了世界上唯一擁有系統全產業鏈的國家,不單單在原礦供應商位居世界第一,在大量稀土上成為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存在,也在稀土的工業制成品上,同樣擁有了許多獨步世界技術。

    可悲的是,華國之所以能夠掌握稀土這張王牌,並不是因為華國的稀土資源有多豐富,而是因為稀土在加工過程中,會造成大量的環境污染。

    在歐美發達國家國家,造成環境污染的企業,會被環保部門實施巨額罰款,而華國則很少有這樣的規定。

    這些環保罰款推高了歐美企業在稀土制品上的加工成本,從而導致歐美稀土制品企業無法與華國在價格上進行競爭,紛紛破產。于是華國就成了世界上唯一擁有稀土礦產和制成品加工產業鏈國家。

    稀土被稱為工業維生素,在很多高端制造業中都需要大規模使用,如果華國限制稀土精粉和制成品的出口,那老美的高端制造業就將在一段時間內被迫停擺。<argin 15px 0">

    <script async src="esyndication.pageadjsadsbygooge.js?cient=capub4121986937661579"

    crossorigin="anonyous"><script>

    <! bock auto >

    <ins cass="adsbygooge"

    stye="dispaybock"

    dataadcient="capub4121986937661579"

    dataadsot="1016693305"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script>

    (adsbygooge = indo.adsbygooge || []).push();

    <script>

    國內從事稀土冶煉和加工的企業,絕大多數都是國有大型公司,這些用不著李大老板操心。

    李月祺需要擔心的是,世界上除了華國國內的企業之外,唯一一家從事稀土冶煉和制成品加工的企業,就是澳大利亞的萊納斯集團旗下位于馬來西亞的ynasrp稀土加工廠,是世界第二大稀土加工企業,僅次于華國的包鋼集團,市場份額約佔世界總份額的12。

    李大老板的第一個目標,就是收購萊納斯集團旗下的ynasrp這家稀土工廠。

    只要實現這個目標,世界上所有的稀土加工業,就都被華國的資本所控制,其他國家就算想要重開工廠,除了需要投入巨資外,還必須從零開始,重新摸索相關技術,建立相關體系。這期間的消耗的時間和成本,就多了去了。

    說起來澳大利亞還真是雞賊,萊納斯集團明明是澳大利亞的公司,而且他們擁有的稀土礦也大多都在西澳大利亞州,按理說他們在澳大利亞本土建廠是最合算的選擇。

    可是因為澳大利亞的環保禁令,萊納斯集團就選擇在馬來西亞建廠,利用馬來西亞低廉的勞動力價格和寬松的環保法令,建了這家除華國企業外世界上最大的稀土加工廠。

    李大老板知道,如果自己派人去直接和萊納斯集團談這家稀土加工廠收購的事情,百分之百會遭到拒絕。

    稀土在現代高端工業中的重要性不需要多說,但是現在華國卻壟斷了世界稀土精礦88和稀土制品95的產能,其他國家要說不害怕那是不可能的。

    如果華國企業完全掌握了世界上所有的稀土生產,那華國就擁有了一張堪比石油的超級大牌。對內和整合產能,限產保價,對外可以威懾歐美國家,逼迫他們與我們合作。

    這家加工廠是否賺錢倒是其次,但是它本來就是歐美國家為了制衡華國對于稀土行業的壟斷地位,而建立起來的。

    李月祺通過調查得知,萊納斯集團並不是主營稀土的礦產公司,它的主要營收業務是對華國的鐵礦石出口。

    最近這些年,華國高速發展,鋼鐵產量連創新高,預計到2017年,華國就將成為人類歷史上第一個可能也是唯一一個鋼鐵產量超過十億噸的國家。正是這些鋼鐵,支撐起了華國世界工廠的地位。

    鋼鐵生產需要大量的鐵礦石,華國本土的鐵礦石並不稀缺,但是貧礦較多,很少有富鐵礦。偏偏澳大利亞擁有近350億噸的鐵礦石產量,而且絕大多數都是富鐵礦。

    最關鍵的是,鐵礦石貿易成本中有相當一大塊都是運輸成本,地廣人稀的澳大利亞離華國距離近,就成了鐵礦石貿易的最大優勢。

    所以澳大利亞就成了華國鐵礦石的最大供應國,而萊納斯集團的稀土生意在與華國企業的競爭中,根本不賺錢,他們最賺錢的項目,同樣是與華國鐵礦石貿易的。

    而這些,就給了李大老板動腦子的機會。

    華美貿易糾紛,僅從目前的第一批500億美元的1333項的貿易清單來看,全面打壓的領域並不是華國更具優勢的中低端制造業。

    反而是主要集中在我們的高性能醫療器械、生物醫藥、人工智能、信息技術、新能源汽車、工業機器人、航天產品、新材料、高鐵設備等方面,幾乎涵蓋了全部華國剛剛發布的《華國制造2025》的計劃發展綱要,

    根據“益達看盤”顯示,就在老美宣布對華國全面打壓的過程中,華國a股結束了持續一年多的藍籌股牛市。

    老美就算對所有的華國出口商品進行限制,也只有1000多億美元,可是截止到2018年6月19日,華國a股就從3587點下跌至2870點附近,跌幅高達20,市值蒸發23萬億人民幣,約合3.9萬億美元。

    李月祺看的很明白,這哪里是貿易戰,這分明是科技戰和金融戰,老美對華全面打壓的目的,根本不是為了那幾千億美元的商品進口,而是為了打斷華國產業升級的步伐,阻止華國的進一步發展。

    為了實現這一目的,貿易問題恐怕只是一個開始,接下來老美會打擊華國的高科技產業,通過切斷芯片供應和先進制程,打擊華國半導體行業的發展。

    看到這里,李月祺的身上冷汗直冒,不過也有一絲慶幸的感覺。

    冒冷汗是因為他雖然看穿了老美的險惡用心,但是這些是國家利益和國家力量之間的較量,李月祺雖然是世界頂級金融公司的老板,但是他能做的卻並不多。

    慶幸的是,他還有一年的時間,最起碼可以做一些事情,哪怕是多創造出一張底牌,也可以為自己國家多保留一絲元氣。

    第一個下手的對象,就是稀土產業。這是華國反擊老美技術封鎖的第一張大牌,當年有位偉人說過,“中東有石油,華國有稀土”,白雲鄂博的一個稀土礦,曾經佔到全世界輕稀土供應量的80。

    後來華國在此基礎上,又在南方幾個省份發現了大量的重稀土,依托幾家大型國企的稀土的生產能力,華國成為了世界上唯一擁有系統全產業鏈的國家,不單單在原礦供應商位居世界第一,在大量稀土上成為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存在,也在稀土的工業制成品上,同樣擁有了許多獨步世界技術。

    可悲的是,華國之所以能夠掌握稀土這張王牌,並不是因為華國的稀土資源有多豐富,而是因為稀土在加工過程中,會造成大量的環境污染。

    在歐美發達國家國家,造成環境污染的企業,會被環保部門實施巨額罰款,而華國則很少有這樣的規定。

    這些環保罰款推高了歐美企業在稀土制品上的加工成本,從而導致歐美稀土制品企業無法與華國在價格上進行競爭,紛紛破產。于是華國就成了世界上唯一擁有稀土礦產和制成品加工產業鏈國家。

    稀土被稱為工業維生素,在很多高端制造業中都需要大規模使用,如果華國限制稀土精粉和制成品的出口,那老美的高端制造業就將在一段時間內被迫停擺。<argin 15px 0">

    <script async src="esyndication.pageadjsadsbygooge.js?cient=capub4121986937661579"

    crossorigin="anonyous"><script>

    <! bock auto >

    <ins cass="adsbygooge"

    stye="dispaybock"

    dataadcient="capub4121986937661579"

    dataadsot="1016693305"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script>

    (adsbygooge = indo.adsbygooge || []).push();

    <script>

    國內從事稀土冶煉和加工的企業,絕大多數都是國有大型公司,這些用不著李大老板操心。

    李月祺需要擔心的是,世界上除了華國國內的企業之外,唯一一家從事稀土冶煉和制成品加工的企業,就是澳大利亞的萊納斯集團旗下位于馬來西亞的ynasrp稀土加工廠,是世界第二大稀土加工企業,僅次于華國的包鋼集團,市場份額約佔世界總份額的12。

    李大老板的第一個目標,就是收購萊納斯集團旗下的ynasrp這家稀土工廠。

    只要實現這個目標,世界上所有的稀土加工業,就都被華國的資本所控制,其他國家就算想要重開工廠,除了需要投入巨資外,還必須從零開始,重新摸索相關技術,建立相關體系。這期間的消耗的時間和成本,就多了去了。

    說起來澳大利亞還真是雞賊,萊納斯集團明明是澳大利亞的公司,而且他們擁有的稀土礦也大多都在西澳大利亞州,按理說他們在澳大利亞本土建廠是最合算的選擇。

    可是因為澳大利亞的環保禁令,萊納斯集團就選擇在馬來西亞建廠,利用馬來西亞低廉的勞動力價格和寬松的環保法令,建了這家除華國企業外世界上最大的稀土加工廠。

    李大老板知道,如果自己派人去直接和萊納斯集團談這家稀土加工廠收購的事情,百分之百會遭到拒絕。

    稀土在現代高端工業中的重要性不需要多說,但是現在華國卻壟斷了世界稀土精礦88和稀土制品95的產能,其他國家要說不害怕那是不可能的。

    如果華國企業完全掌握了世界上所有的稀土生產,那華國就擁有了一張堪比石油的超級大牌。對內和整合產能,限產保價,對外可以威懾歐美國家,逼迫他們與我們合作。

    這家加工廠是否賺錢倒是其次,但是它本來就是歐美國家為了制衡華國對于稀土行業的壟斷地位,而建立起來的。

    李月祺通過調查得知,萊納斯集團並不是主營稀土的礦產公司,它的主要營收業務是對華國的鐵礦石出口。

    最近這些年,華國高速發展,鋼鐵產量連創新高,預計到2017年,華國就將成為人類歷史上第一個可能也是唯一一個鋼鐵產量超過十億噸的國家。正是這些鋼鐵,支撐起了華國世界工廠的地位。

    鋼鐵生產需要大量的鐵礦石,華國本土的鐵礦石並不稀缺,但是貧礦較多,很少有富鐵礦。偏偏澳大利亞擁有近350億噸的鐵礦石產量,而且絕大多數都是富鐵礦。

    最關鍵的是,鐵礦石貿易成本中有相當一大塊都是運輸成本,地廣人稀的澳大利亞離華國距離近,就成了鐵礦石貿易的最大優勢。

    所以澳大利亞就成了華國鐵礦石的最大供應國,而萊納斯集團的稀土生意在與華國企業的競爭中,根本不賺錢,他們最賺錢的項目,同樣是與華國鐵礦石貿易的。

    而這些,就給了李大老板動腦子的機會。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投機家》,方便以後閱讀大投機家第 448 章 國外的稀土企業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投機家第 448 章 國外的稀土企業並對大投機家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