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投機家

第 435 章 公司上市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悠遠劍客 本章︰第 435 章 公司上市

    吳暖月參加華爾街的酒會,將華爾街的奉承與邀請轉告了老板李月祺。李大老板听完吳女士的匯報之後,心中冷笑一聲,暗想道︰華爾街這群家伙還真是不死心,不過他們這次沒有算計我也還真奇怪。

    其實李月祺想錯了,華爾街內部分歧嚴重,就在吳暖月和艾倫德談判後。華爾街內部的分析師已經看到奇跡投資這次杠桿加得太高,風險極大,因此有些銀行家和投資人希望干脆放棄和奇跡投資的聯盟,直接和韓國央行結盟,擊敗李月祺和他的奇跡投資。

    奇跡投資之所以被華爾街的各級機構恐懼,就是因為李月祺自從參與金融投資以來無往而不利的戰績,成就了華爾街的噩夢。

    而如果能夠擊敗奇跡投資一次,打破李月祺戰無不勝的神話,也許就能夠點燃奇跡投資覆滅的導火索。

    但是約翰•摩根最終否決了這個計劃,因為他很清楚,奇跡投資的強大根本不在于李月祺多麼的戰無不勝,而是他隨機應變的能力。

    針對奇跡投資的陰謀華爾街已經布置了不知道多少次,可是總是在決定勝負的關鍵時刻,被李月祺察覺而功虧一簣。

    這次做空韓國奇跡投資根本沒動用多少資金,只不過是經過金融杠桿將資金放大之後,看起來很有聲勢的樣子。也就說,李月祺就算是和華爾街合作,也始終防著他們一手。

    就算華爾街和韓國政府合作坑了一把奇跡投資,也無法令李月祺蒙受巨大損失。反而有可能激起力越強的怒火,調轉矛頭轉而西向,雖然奇跡投資被老美制裁後,無法再老美國內的期貨市場興風作浪。

    但是如果李月祺從此鐵了心在世界其他市場給華爾街的布局搗亂的話,那以後華爾街的各家投行和機構,就安安心心被困死在國內市場就是了。

    所以約翰•摩根認為,目前的奇跡投資已經不是當初的小蝦米了,想要解決奇跡投資這樣一家超級金融財團的威脅,絕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不要再妄想憑借一兩場金融大戰就全面將其剿滅。

    既然如此,那就不如暫時接受奇跡投資的示好,休養生息。耐心等待時機,一點點將其削弱,才是上策。

    但是現在李大老板沒心思關心華爾街那群混蛋們怎麼想,現在他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做。

    奇跡新能源公司旗下發遠程無線充電設備研發實驗室和生產的代工廠,在李月祺的親自主持下,去年已經從奇跡新能源公司獨立。

    去年年底,奇跡公司集團化的時候,成立了單獨的奇跡智能電器設備公司,由遠程無線充電設備的研發人沈巍擔任公司總裁,姜寶山擔任副總裁兼首席工程師。同時把專門研發遠程無線充電設備的實驗室,以及中州市和平山市的兩家代工廠都算作公司資產,並入到這家智能電器公司。

    從去年3月份遠程無線充電設備上市開始,就一直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態,手機、家電、汽車、電子、小家電等多家企業,都紛紛前來定制專門設備或者洽談合作。<argin 15px 0">

    <script async src="esyndication.pageadjsadsbygooge.js?cient=capub4121986937661579"

    crossorigin="anonyous"><script>

    <! bock auto >

    <ins cass="adsbygooge"

    stye="dispaybock"

    dataadcient="capub4121986937661579"

    dataadsot="1016693305"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script>

    (adsbygooge = indo.adsbygooge || []).push();

    <script>

    而中州市代工廠的供貨規模,也從最初的每月25萬套,增加到每月150萬套。僅僅這一家代工廠,每月為奇跡智能電器公司提供了7億的營收和2億人民幣的毛利潤。國內國外售價不同)

    去年12月,平山市新建的代工廠投入運營之後,遠程無線充電設備的供貨能力則每月又增加了150萬套。

    2016年一年,奇跡智能電器公司總共提供遠程無線充電設備700萬套其中有300萬套來自12月),公司總營收高達30億元,毛利潤也高達8.5億元,只是淨利潤因為研發投入和工廠擴建的關系,有些慘不忍睹,僅為9000萬元。

    但是這並不妨礙國內外很多券商和股票發行機構盯上了這家規模不大的公司,從去年開始,已經獨立的奇跡智能電器公司,就陸續得到多家機構和券商的調研。在參觀和調研之後,都給予了奇跡智能電器公司很高的評價,希望能夠擔任其上市的保薦人。

    對于旗下公司上市,李月祺並不反感,在當初第一次和遠程無線充電技術的研發團隊代表沈巍和姜寶山二人見面時,李月祺就向他們承諾,將會給予他們一筆股份。將來如果時機成熟,將會送他們的的公司上市。

    除了像奇跡投資這種老板要求絕對掌控的公司,和奇跡新能源公司這種需要老板輸血的專職研發機構,很多人成立公司的最終歸宿,都是在股票交易市場上市。

    公司上市的目的有很多,比如可以實現股權變現增值,改善公司經營環境,注入資金擴大公司規模;

    可以提升企業形象,提升公司的公信力和影響力,吸引高端人才加盟;公司上市後需要定期地披露財務報表,把經營狀況置身于公眾視野下。

    可以提高對行業和受眾的影響力度,創造財富,使股東、員工的財富增加,提升員工忠誠度。

    很多股民說,公司上市的目的,就是為了圈錢。當然我們也不能否認這一點,畢竟不論是華國的a股和港股,還是老美的道瓊斯和納斯達克,以及全世界所有的股票交易市場中,都存在大量單純以公司投資人變現和圈錢為目的的垃圾公司。

    但是股票投資人不是傻子,如果股市中全是這種圈錢的騙子公司,投資人早就跑光了,很多優秀的公司在上市之後,得到了資金的注入,最後成長為世界頂級的大公司。比如藤訊在2004年上市的時候,總市值只有不到10億美元,到了2017年四月。藤訊公司市值已經上漲至2600億美元,15年增長了260倍。這樣的企業上市,不但可以公司的發展帶來新的資源,還可以為給股東帶來豐厚的回報。

    李月祺希望奇跡智能電器公司,成為一家能夠脫離自己管控和扶植的公司,而上市,就是這家公司最後的成人禮。

    吳暖月參加華爾街的酒會,將華爾街的奉承與邀請轉告了老板李月祺。李大老板听完吳女士的匯報之後,心中冷笑一聲,暗想道︰華爾街這群家伙還真是不死心,不過他們這次沒有算計我也還真奇怪。

    其實李月祺想錯了,華爾街內部分歧嚴重,就在吳暖月和艾倫德談判後。華爾街內部的分析師已經看到奇跡投資這次杠桿加得太高,風險極大,因此有些銀行家和投資人希望干脆放棄和奇跡投資的聯盟,直接和韓國央行結盟,擊敗李月祺和他的奇跡投資。

    奇跡投資之所以被華爾街的各級機構恐懼,就是因為李月祺自從參與金融投資以來無往而不利的戰績,成就了華爾街的噩夢。

    而如果能夠擊敗奇跡投資一次,打破李月祺戰無不勝的神話,也許就能夠點燃奇跡投資覆滅的導火索。

    但是約翰•摩根最終否決了這個計劃,因為他很清楚,奇跡投資的強大根本不在于李月祺多麼的戰無不勝,而是他隨機應變的能力。

    針對奇跡投資的陰謀華爾街已經布置了不知道多少次,可是總是在決定勝負的關鍵時刻,被李月祺察覺而功虧一簣。

    這次做空韓國奇跡投資根本沒動用多少資金,只不過是經過金融杠桿將資金放大之後,看起來很有聲勢的樣子。也就說,李月祺就算是和華爾街合作,也始終防著他們一手。

    就算華爾街和韓國政府合作坑了一把奇跡投資,也無法令李月祺蒙受巨大損失。反而有可能激起力越強的怒火,調轉矛頭轉而西向,雖然奇跡投資被老美制裁後,無法再老美國內的期貨市場興風作浪。

    但是如果李月祺從此鐵了心在世界其他市場給華爾街的布局搗亂的話,那以後華爾街的各家投行和機構,就安安心心被困死在國內市場就是了。

    所以約翰•摩根認為,目前的奇跡投資已經不是當初的小蝦米了,想要解決奇跡投資這樣一家超級金融財團的威脅,絕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不要再妄想憑借一兩場金融大戰就全面將其剿滅。

    既然如此,那就不如暫時接受奇跡投資的示好,休養生息。耐心等待時機,一點點將其削弱,才是上策。

    但是現在李大老板沒心思關心華爾街那群混蛋們怎麼想,現在他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做。

    奇跡新能源公司旗下發遠程無線充電設備研發實驗室和生產的代工廠,在李月祺的親自主持下,去年已經從奇跡新能源公司獨立。

    去年年底,奇跡公司集團化的時候,成立了單獨的奇跡智能電器設備公司,由遠程無線充電設備的研發人沈巍擔任公司總裁,姜寶山擔任副總裁兼首席工程師。同時把專門研發遠程無線充電設備的實驗室,以及中州市和平山市的兩家代工廠都算作公司資產,並入到這家智能電器公司。

    從去年3月份遠程無線充電設備上市開始,就一直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態,手機、家電、汽車、電子、小家電等多家企業,都紛紛前來定制專門設備或者洽談合作。<argin 15px 0">

    <script async src="esyndication.pageadjsadsbygooge.js?cient=capub4121986937661579"

    crossorigin="anonyous"><script>

    <! bock auto >

    <ins cass="adsbygooge"

    stye="dispaybock"

    dataadcient="capub4121986937661579"

    dataadsot="1016693305"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script>

    (adsbygooge = indo.adsbygooge || []).push();

    <script>

    而中州市代工廠的供貨規模,也從最初的每月25萬套,增加到每月150萬套。僅僅這一家代工廠,每月為奇跡智能電器公司提供了7億的營收和2億人民幣的毛利潤。國內國外售價不同)

    去年12月,平山市新建的代工廠投入運營之後,遠程無線充電設備的供貨能力則每月又增加了150萬套。

    2016年一年,奇跡智能電器公司總共提供遠程無線充電設備700萬套其中有300萬套來自12月),公司總營收高達30億元,毛利潤也高達8.5億元,只是淨利潤因為研發投入和工廠擴建的關系,有些慘不忍睹,僅為9000萬元。

    但是這並不妨礙國內外很多券商和股票發行機構盯上了這家規模不大的公司,從去年開始,已經獨立的奇跡智能電器公司,就陸續得到多家機構和券商的調研。在參觀和調研之後,都給予了奇跡智能電器公司很高的評價,希望能夠擔任其上市的保薦人。

    對于旗下公司上市,李月祺並不反感,在當初第一次和遠程無線充電技術的研發團隊代表沈巍和姜寶山二人見面時,李月祺就向他們承諾,將會給予他們一筆股份。將來如果時機成熟,將會送他們的的公司上市。

    除了像奇跡投資這種老板要求絕對掌控的公司,和奇跡新能源公司這種需要老板輸血的專職研發機構,很多人成立公司的最終歸宿,都是在股票交易市場上市。

    公司上市的目的有很多,比如可以實現股權變現增值,改善公司經營環境,注入資金擴大公司規模;

    可以提升企業形象,提升公司的公信力和影響力,吸引高端人才加盟;公司上市後需要定期地披露財務報表,把經營狀況置身于公眾視野下。

    可以提高對行業和受眾的影響力度,創造財富,使股東、員工的財富增加,提升員工忠誠度。

    很多股民說,公司上市的目的,就是為了圈錢。當然我們也不能否認這一點,畢竟不論是華國的a股和港股,還是老美的道瓊斯和納斯達克,以及全世界所有的股票交易市場中,都存在大量單純以公司投資人變現和圈錢為目的的垃圾公司。

    但是股票投資人不是傻子,如果股市中全是這種圈錢的騙子公司,投資人早就跑光了,很多優秀的公司在上市之後,得到了資金的注入,最後成長為世界頂級的大公司。比如藤訊在2004年上市的時候,總市值只有不到10億美元,到了2017年四月。藤訊公司市值已經上漲至2600億美元,15年增長了260倍。這樣的企業上市,不但可以公司的發展帶來新的資源,還可以為給股東帶來豐厚的回報。

    李月祺希望奇跡智能電器公司,成為一家能夠脫離自己管控和扶植的公司,而上市,就是這家公司最後的成人禮。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投機家》,方便以後閱讀大投機家第 435 章 公司上市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投機家第 435 章 公司上市並對大投機家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