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投機家

第 405 章 底層邏輯的漏洞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悠遠劍客 本章︰第 405 章 底層邏輯的漏洞

    毫無疑問,渣打銀行向百達集團提出的兩個要求,都是針對百達集團的薄弱環節進行的精準打擊。

    先說渣打銀行的第二個條件︰

    渣打銀行以百達商業地產在港城的違約傳言為借口,要求百達集團在澳大利亞的項目貸款,增加資產抵押證明,補充抵押物品。或者降低貸款比例,提前歸還一部分貸款。

    我們都知道,對于任何一家公司來說,最核心的命脈不是你能獲得多少賬面上的利潤,而是你有沒有足夠多的現金流。尤其是像百達集團這種高杠桿的房地產公司來說,尤其如此。

    因為利潤只是賬面上的數據,而現金流才是一家企業經營的根本。世界上幾乎所有的公司在倒閉之前,都會有一個共同的原因——現金流枯竭換句話說,就是公司沒錢了)。

    那些現金流枯竭的公司,哪怕賬面上的利潤數據再好看,也都只有死路一條。

    而相反的,只要公司還有充足的現金流,哪怕公司的利潤一時半會沒有那麼高,但是只要公司有錢,翻身都只是時間問題而已。

    華國的很多人都覺得華國房價這麼高,那些排名靠前的大富豪中,有很多都來自房地產行業,所以那些房地產公司的利潤率一定高的驚人。

    其實大家不清楚的是,在華國做房地產其實不算多麼賺錢,最起碼利潤並沒有大家想象的那麼高。

    我們買房的錢,除了向政府購買土地使用權的錢,還有就是各種亂七八糟的稅費,扣除了這些之後,最後能剩下5——7就是暴利了。

    可是這並不意味著房地產行業不賺錢,所有房地產行業無一例外,賺得都是杠桿帶來的利潤。

    高杠桿意味著高風險的同時,還意味著所有房地產開發商的賬面流動資金都是非常有限的。一家市值幾千億的房地產公司,銀行的戶頭上能有幾十億的流動資金,就已經是非常優秀的房地產公司了。

    對于百達股份同樣如此,雖然黃建貴為華國首富,但那全都是股票市值和賬面資產,黃建手中真正的流動資金其實真的並不多,可以說是把每一分錢都使用到了極致。

    李月祺通過渣打銀行,要求百達集團補充抵押物品,這根本就是無稽之談。黃建利用之前和渣打銀行建立起來的良好關系,本來就已經把澳大利亞項目的估值提高到了極限。

    如果黃老板在澳大利亞還有可以抵押的資產的話,那他貸款的數額遠遠不止20億美元了。換句話說,黃老板的百達集團在澳大利亞,根本就沒什麼可以抵押的資產了。

    如果沒有抵押資產的補充,那百達集團就只能提前向渣打銀行歸還一部分美元貸款。

    倒不是說黃建拿不出來這筆錢,可問題是,這筆錢黃建是打算用在港股的百達商業地產股份私有化上的資金,如果這筆錢被挪用去還債,那百達商業地產未來的私有化進程就要受到非常大的影響,那就將徹底影響百達集團未來在國內a股的上市計劃,甚至將會徹底動搖百達集團的商業格局。<argin 15px 0">

    <script async src="esyndication.pageadjsadsbygooge.js?cient=capub4121986937661579"

    crossorigin="anonyous"><script>

    <! bock auto >

    <ins cass="adsbygooge"

    stye="dispaybock"

    dataadcient="capub4121986937661579"

    dataadsot="1016693305"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script>

    (adsbygooge = indo.adsbygooge || []).push();

    <script>

    至于第一個要求,則更是荒唐要求。渣打銀行對百達集團進行全面的財務審核。可問題是,渣打銀行的背後就是李月祺,所以百達集團的財務數據是絕對不可能交給渣打銀行的。把財務數據交到了渣打銀行手里,李月祺和奇跡投資就可以輕而易舉地獲得百達集團內部的一切重要信息。

    如果真實的經營財務數據到了李月祺的手里,那就等于把百達集團的所有優勢和薄弱環節明晃晃地暴露在李大老板的面前,到時候李月祺就可以隨時隨地對百達集團發動任何方式的打擊,那樣的話還得了?

    李月祺通過渣打銀行對百達集團提出的兩個要求,都是那種一個處理不好,就會把百達集團送入萬劫不復的深淵的那種絕戶計。

    更令黃建感到絕望的是,就算他明知道渣打銀行的所有要求都是李月祺在背後推波助瀾的結果,他也沒有辦法去公開指責李月祺的攜洋自重,危害本國企業之類的話。

    因為渣打銀行所有的要求,都是合理且合法的。是李月祺針對百達集團在海外投資時,一些細節處理上的漏洞。而這些漏洞是百達集團本身那套商業邏輯本身天生的缺陷,不止在澳大利亞項目上有,在西班牙、新加坡、英國甚至在華國的項目上,同樣都有。

    百達集團這種商業模式底層邏輯上的漏洞,被深刻在百達集團的基因之上,根本無法徹底補齊。

    甚至于就算奇跡投資手中沒有渣打銀行的股份,李月祺同樣做到類似的效果。百達集團在其他國家或者其他銀行借的貸款,李月祺同樣可以利用這些漏洞,去煽動其他的銀行調查百達集團的項目貸款,同樣可以做到類似的效果。

    李月祺並沒有如同黃建所希望的那樣,發揮奇跡投資在金融投機上的優勢,去做空百達集團的旗下的上市公司。

    而是通過百達集團商業邏輯上的漏洞,直接打擊他們的要害,企圖切斷百達集團的現金流,而百達集團目前高杠桿的經營模式,又放大了這種攻擊所帶來的的巨大風險。

    直到此時,黃建才終于明白李月祺這個比自己的兒子還年輕不少的金融奇才的可怕之處,因為李月祺發起的反擊,看似劍走偏鋒,但是卻在不經意間直接攻擊百達集團的要害之處,稍有不慎,黃老板三十多年的努力,就有可能被徹底傾覆。

    黃老板此時心中非常的後悔,後悔自己干嘛要去招惹李月祺這個金融奇才,後悔自己為什麼還要妄圖借助李大老板的怒火,來打壓百達商業地產的股票,以實現自己低價回購股票的目的。

    不過他最後悔的應該是,自己生了黃思這個浪蕩公子,整天什麼正事都不干,跑到京城的拍賣會上,公然挑釁李月祺這種腦殘行為。

    毫無疑問,渣打銀行向百達集團提出的兩個要求,都是針對百達集團的薄弱環節進行的精準打擊。

    先說渣打銀行的第二個條件︰

    渣打銀行以百達商業地產在港城的違約傳言為借口,要求百達集團在澳大利亞的項目貸款,增加資產抵押證明,補充抵押物品。或者降低貸款比例,提前歸還一部分貸款。

    我們都知道,對于任何一家公司來說,最核心的命脈不是你能獲得多少賬面上的利潤,而是你有沒有足夠多的現金流。尤其是像百達集團這種高杠桿的房地產公司來說,尤其如此。

    因為利潤只是賬面上的數據,而現金流才是一家企業經營的根本。世界上幾乎所有的公司在倒閉之前,都會有一個共同的原因——現金流枯竭換句話說,就是公司沒錢了)。

    那些現金流枯竭的公司,哪怕賬面上的利潤數據再好看,也都只有死路一條。

    而相反的,只要公司還有充足的現金流,哪怕公司的利潤一時半會沒有那麼高,但是只要公司有錢,翻身都只是時間問題而已。

    華國的很多人都覺得華國房價這麼高,那些排名靠前的大富豪中,有很多都來自房地產行業,所以那些房地產公司的利潤率一定高的驚人。

    其實大家不清楚的是,在華國做房地產其實不算多麼賺錢,最起碼利潤並沒有大家想象的那麼高。

    我們買房的錢,除了向政府購買土地使用權的錢,還有就是各種亂七八糟的稅費,扣除了這些之後,最後能剩下5——7就是暴利了。

    可是這並不意味著房地產行業不賺錢,所有房地產行業無一例外,賺得都是杠桿帶來的利潤。

    高杠桿意味著高風險的同時,還意味著所有房地產開發商的賬面流動資金都是非常有限的。一家市值幾千億的房地產公司,銀行的戶頭上能有幾十億的流動資金,就已經是非常優秀的房地產公司了。

    對于百達股份同樣如此,雖然黃建貴為華國首富,但那全都是股票市值和賬面資產,黃建手中真正的流動資金其實真的並不多,可以說是把每一分錢都使用到了極致。

    李月祺通過渣打銀行,要求百達集團補充抵押物品,這根本就是無稽之談。黃建利用之前和渣打銀行建立起來的良好關系,本來就已經把澳大利亞項目的估值提高到了極限。

    如果黃老板在澳大利亞還有可以抵押的資產的話,那他貸款的數額遠遠不止20億美元了。換句話說,黃老板的百達集團在澳大利亞,根本就沒什麼可以抵押的資產了。

    如果沒有抵押資產的補充,那百達集團就只能提前向渣打銀行歸還一部分美元貸款。

    倒不是說黃建拿不出來這筆錢,可問題是,這筆錢黃建是打算用在港股的百達商業地產股份私有化上的資金,如果這筆錢被挪用去還債,那百達商業地產未來的私有化進程就要受到非常大的影響,那就將徹底影響百達集團未來在國內a股的上市計劃,甚至將會徹底動搖百達集團的商業格局。<argin 15px 0">

    <script async src="esyndication.pageadjsadsbygooge.js?cient=capub4121986937661579"

    crossorigin="anonyous"><script>

    <! bock auto >

    <ins cass="adsbygooge"

    stye="dispaybock"

    dataadcient="capub4121986937661579"

    dataadsot="1016693305"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script>

    (adsbygooge = indo.adsbygooge || []).push();

    <script>

    至于第一個要求,則更是荒唐要求。渣打銀行對百達集團進行全面的財務審核。可問題是,渣打銀行的背後就是李月祺,所以百達集團的財務數據是絕對不可能交給渣打銀行的。把財務數據交到了渣打銀行手里,李月祺和奇跡投資就可以輕而易舉地獲得百達集團內部的一切重要信息。

    如果真實的經營財務數據到了李月祺的手里,那就等于把百達集團的所有優勢和薄弱環節明晃晃地暴露在李大老板的面前,到時候李月祺就可以隨時隨地對百達集團發動任何方式的打擊,那樣的話還得了?

    李月祺通過渣打銀行對百達集團提出的兩個要求,都是那種一個處理不好,就會把百達集團送入萬劫不復的深淵的那種絕戶計。

    更令黃建感到絕望的是,就算他明知道渣打銀行的所有要求都是李月祺在背後推波助瀾的結果,他也沒有辦法去公開指責李月祺的攜洋自重,危害本國企業之類的話。

    因為渣打銀行所有的要求,都是合理且合法的。是李月祺針對百達集團在海外投資時,一些細節處理上的漏洞。而這些漏洞是百達集團本身那套商業邏輯本身天生的缺陷,不止在澳大利亞項目上有,在西班牙、新加坡、英國甚至在華國的項目上,同樣都有。

    百達集團這種商業模式底層邏輯上的漏洞,被深刻在百達集團的基因之上,根本無法徹底補齊。

    甚至于就算奇跡投資手中沒有渣打銀行的股份,李月祺同樣做到類似的效果。百達集團在其他國家或者其他銀行借的貸款,李月祺同樣可以利用這些漏洞,去煽動其他的銀行調查百達集團的項目貸款,同樣可以做到類似的效果。

    李月祺並沒有如同黃建所希望的那樣,發揮奇跡投資在金融投機上的優勢,去做空百達集團的旗下的上市公司。

    而是通過百達集團商業邏輯上的漏洞,直接打擊他們的要害,企圖切斷百達集團的現金流,而百達集團目前高杠桿的經營模式,又放大了這種攻擊所帶來的的巨大風險。

    直到此時,黃建才終于明白李月祺這個比自己的兒子還年輕不少的金融奇才的可怕之處,因為李月祺發起的反擊,看似劍走偏鋒,但是卻在不經意間直接攻擊百達集團的要害之處,稍有不慎,黃老板三十多年的努力,就有可能被徹底傾覆。

    黃老板此時心中非常的後悔,後悔自己干嘛要去招惹李月祺這個金融奇才,後悔自己為什麼還要妄圖借助李大老板的怒火,來打壓百達商業地產的股票,以實現自己低價回購股票的目的。

    不過他最後悔的應該是,自己生了黃思這個浪蕩公子,整天什麼正事都不干,跑到京城的拍賣會上,公然挑釁李月祺這種腦殘行為。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投機家》,方便以後閱讀大投機家第 405 章 底層邏輯的漏洞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投機家第 405 章 底層邏輯的漏洞並對大投機家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