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投機家

第 296 章 做空英國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悠遠劍客 本章︰第 296 章 做空英國

    德國海德堡資產管理公司新任ceo緊急訪華,再次求見奇跡投資老板李月祺,希望對方能夠放自己一馬。

    李月祺依舊拒絕接見海德堡公司的新任ceo,但是卻沒有繼續對巴伐利亞銀行追殺下去,而是及時收手止盈倫敦銅和巴伐利亞銀行的空單,終止了打壓海德堡公司計劃。

    其實按照原來的走勢,就算沒有奇跡投資在背後的操作,這一次因為倫敦期銅爆倉,巴伐利亞銀行的損失也絕對不算小。現如今在奇跡投資背後推波助瀾之下,反而引發了擠兌,差點把巴伐利亞銀行打得無法翻身。而巴伐利亞銀行背後的大股東海德堡資產管理公司也將蒙受巨大的損失。所以這次李月祺的報復行為,算是完成了一小半。

    只是可惜,時間太緊。幾天後還有一份更大的大餐等待著李月祺,所以他還是決定,暫時先放過巴伐利亞銀行和海德堡公司,先去對付英國佬再說。

    不過即使如此,這幾天的打壓計劃,也使得奇跡投資獲利頗豐。在倫敦銅期貨上,三天暴跌12以上,奇跡投資2萬手空單,平倉後獲利39億美元。而沽空巴伐利亞銀行,由于沒有動用杠桿,所以只獲利13億美元。

    再加上之前90億美元的本金,奇跡投資目前已經擁有高達142億美元的資金了。雖然還遠遠無法與巔峰時期相提並論,卻也算是擁有一戰之力。

    最近幾天,全世界人的目光都盯向了英國。英國自從二戰之後,就失去了全球霸主的地位,同時也失去了工業生產的能力。現代的英國,其實就是靠著幾百年殖民時代留下的面子,發展金融行業,成為世界三大金融中心之一。

    在歐盟國家中,如果說法國和德國還靠一點制造業支撐牌面的話,那服務業佔據英國gdp的80以上,基本就是靠金融行業來維持自己發達國家的地位而已。

    根據統計,英國金融行業從業人口佔全國總人口的10,而金融行業所創造的gdp,卻佔英國gdp的42,整個歐盟的跨國公司,有一半以上把總部設在了英國首都倫敦。

    這些跨國公司的位置非常尷尬,他們並非全都是英國的公司,當初之所以選擇倫敦做總部,就是看在歐洲一體化經濟和政治的進程加速。既可以享受歐盟國家之間的優惠政策,又可以獲得倫敦這個歐洲金融中心的加成。

    如果英國脫歐後,這些公司繼續留在英國,那將無法享受到歐盟國家之間的關稅和貿易方面的優惠,同時他們本國老百姓也不答應。所以他們只能把總部搬離倫敦。

    而一旦這些跨國公司離開,就將動搖倫敦這個歐洲金融中心的地位。要知道,任何國家的金融中心,都是依托于本國實體經濟地位之上的。世界三大金融中心,倫敦,紐約,港城。恰好對應了世界三大經濟核心地帶,倫敦對應歐洲,紐約對應北美,港城對應亞太。

    也就是說,先有實體經濟,再有金融中心。如果應該脫歐,歐盟國家肯定不會把金融業這種賺大錢的行業繼續留在英國。倫敦金融中心地位的下降,基本是必然的。<argin 15px 0">

    <script async src="esyndication.pageadjsadsbygooge.js?cient=capub4121986937661579"

    crossorigin="anonyous"><script>

    <! bock auto >

    <ins cass="adsbygooge"

    stye="dispaybock"

    dataadcient="capub4121986937661579"

    dataadsot="1016693305"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script>

    (adsbygooge = indo.adsbygooge || []).push();

    <script>

    所以雖然英國底層的老百姓和議員們整天在叫囂要脫歐,但是實際上,英國政府內部和大多數精英人士都非常清楚,一旦英國公投脫歐成功,那英國的加速衰落就不可逆轉了。

    所以包括首相卡梅倫,財長特蕾莎卡梅倫之後的英國首相),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還有英國王儲查爾斯等等,都在各種不同場合大聲呼吁,希望民眾能夠在投票時保持理性,讓英國留在歐盟內部。

    英國各種民調機構的調查結果都顯示,英國的老百姓絕大多數都支持英國留在歐盟,而且留歐派和脫歐派對比高達73,所有調查結論都認為,留歐派將大比例獲勝,這場公投不過是首相卡梅倫獲取支持一場鬧劇。

    這一切反映在英鎊的匯率市場上,就是英國因為公投鬧得熱火朝天,而市場卻對英鎊的匯率表示樂觀。在公投之前,英鎊的匯率走勢波瀾不驚,甚至偶爾還會有小幅的逆勢上漲。

    李月祺就是在這種背景下,攜帶142億美元的資金,來到英國市場的市場的。

    李月祺很清楚,這次參與英鎊和倫敦金博弈的資金高達數萬億美元,奇跡投資目前資金不足,肯定無法坐莊,還是和最初幾次那樣,緊跟趨勢操作為好。

    任何莊家的資金都無法完全控制匯率和金價的走勢,所以在英鎊匯率和倫敦金的價格上,消息面的影響遠遠大于資金面的影響。這種單邊暴跌的匯率行情,李月祺要做的就是單純地埋伏好,然後坐等收割財富即可。

    李月祺深知英國在近代以來對華國造成的傷害,近現代華國所遭遇的一切苦難,都始于這個小島國。所以這次對英國下手,李月祺絲毫沒有手下留情。

    從6月22日開始,李月祺就下令,動用20倍的杠桿,逐步做空英鎊匯率。

    之所以不動用大比例杠桿,是因為根據”益達看盤”顯示,由于最近幾天各界輿論,都普遍看好英國公投結果的是留在歐盟。

    所以英鎊兌美元的匯率,從6月16日開始不降反升,從1英鎊1.428美元,上漲到1英鎊︰1.492美元附近。

    甚至在6月24公投當天,英鎊匯率居然突破了1英鎊︰1.501美元的高位。

    所以為了避免匯率波動過大而造成損失,李月祺還是以穩妥為先。主動降低杠桿,逐步做空英鎊匯率。

    最近這幾天,不但是全世界政治的焦點,也被無數的金融投機家所關注。所以英鎊的每天的成交量非常大,建倉相對來說很容易。

    李月祺下令奇跡投資以1英鎊︰1.490美元為基準,在這個價格之上,可以大膽做空,倉位維持在5成即可。

    所以到了6月24日公投開始當天,奇跡投資相當于動用了1400多億美元,做空英鎊匯率,成本價為1英鎊︰1.495美元。

    然後,包括李月祺在內的所有人都在等待著,英國脫歐公投的最終結果。

    德國海德堡資產管理公司新任ceo緊急訪華,再次求見奇跡投資老板李月祺,希望對方能夠放自己一馬。

    李月祺依舊拒絕接見海德堡公司的新任ceo,但是卻沒有繼續對巴伐利亞銀行追殺下去,而是及時收手止盈倫敦銅和巴伐利亞銀行的空單,終止了打壓海德堡公司計劃。

    其實按照原來的走勢,就算沒有奇跡投資在背後的操作,這一次因為倫敦期銅爆倉,巴伐利亞銀行的損失也絕對不算小。現如今在奇跡投資背後推波助瀾之下,反而引發了擠兌,差點把巴伐利亞銀行打得無法翻身。而巴伐利亞銀行背後的大股東海德堡資產管理公司也將蒙受巨大的損失。所以這次李月祺的報復行為,算是完成了一小半。

    只是可惜,時間太緊。幾天後還有一份更大的大餐等待著李月祺,所以他還是決定,暫時先放過巴伐利亞銀行和海德堡公司,先去對付英國佬再說。

    不過即使如此,這幾天的打壓計劃,也使得奇跡投資獲利頗豐。在倫敦銅期貨上,三天暴跌12以上,奇跡投資2萬手空單,平倉後獲利39億美元。而沽空巴伐利亞銀行,由于沒有動用杠桿,所以只獲利13億美元。

    再加上之前90億美元的本金,奇跡投資目前已經擁有高達142億美元的資金了。雖然還遠遠無法與巔峰時期相提並論,卻也算是擁有一戰之力。

    最近幾天,全世界人的目光都盯向了英國。英國自從二戰之後,就失去了全球霸主的地位,同時也失去了工業生產的能力。現代的英國,其實就是靠著幾百年殖民時代留下的面子,發展金融行業,成為世界三大金融中心之一。

    在歐盟國家中,如果說法國和德國還靠一點制造業支撐牌面的話,那服務業佔據英國gdp的80以上,基本就是靠金融行業來維持自己發達國家的地位而已。

    根據統計,英國金融行業從業人口佔全國總人口的10,而金融行業所創造的gdp,卻佔英國gdp的42,整個歐盟的跨國公司,有一半以上把總部設在了英國首都倫敦。

    這些跨國公司的位置非常尷尬,他們並非全都是英國的公司,當初之所以選擇倫敦做總部,就是看在歐洲一體化經濟和政治的進程加速。既可以享受歐盟國家之間的優惠政策,又可以獲得倫敦這個歐洲金融中心的加成。

    如果英國脫歐後,這些公司繼續留在英國,那將無法享受到歐盟國家之間的關稅和貿易方面的優惠,同時他們本國老百姓也不答應。所以他們只能把總部搬離倫敦。

    而一旦這些跨國公司離開,就將動搖倫敦這個歐洲金融中心的地位。要知道,任何國家的金融中心,都是依托于本國實體經濟地位之上的。世界三大金融中心,倫敦,紐約,港城。恰好對應了世界三大經濟核心地帶,倫敦對應歐洲,紐約對應北美,港城對應亞太。

    也就是說,先有實體經濟,再有金融中心。如果應該脫歐,歐盟國家肯定不會把金融業這種賺大錢的行業繼續留在英國。倫敦金融中心地位的下降,基本是必然的。<argin 15px 0">

    <script async src="esyndication.pageadjsadsbygooge.js?cient=capub4121986937661579"

    crossorigin="anonyous"><script>

    <! bock auto >

    <ins cass="adsbygooge"

    stye="dispaybock"

    dataadcient="capub4121986937661579"

    dataadsot="1016693305"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script>

    (adsbygooge = indo.adsbygooge || []).push();

    <script>

    所以雖然英國底層的老百姓和議員們整天在叫囂要脫歐,但是實際上,英國政府內部和大多數精英人士都非常清楚,一旦英國公投脫歐成功,那英國的加速衰落就不可逆轉了。

    所以包括首相卡梅倫,財長特蕾莎卡梅倫之後的英國首相),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還有英國王儲查爾斯等等,都在各種不同場合大聲呼吁,希望民眾能夠在投票時保持理性,讓英國留在歐盟內部。

    英國各種民調機構的調查結果都顯示,英國的老百姓絕大多數都支持英國留在歐盟,而且留歐派和脫歐派對比高達73,所有調查結論都認為,留歐派將大比例獲勝,這場公投不過是首相卡梅倫獲取支持一場鬧劇。

    這一切反映在英鎊的匯率市場上,就是英國因為公投鬧得熱火朝天,而市場卻對英鎊的匯率表示樂觀。在公投之前,英鎊的匯率走勢波瀾不驚,甚至偶爾還會有小幅的逆勢上漲。

    李月祺就是在這種背景下,攜帶142億美元的資金,來到英國市場的市場的。

    李月祺很清楚,這次參與英鎊和倫敦金博弈的資金高達數萬億美元,奇跡投資目前資金不足,肯定無法坐莊,還是和最初幾次那樣,緊跟趨勢操作為好。

    任何莊家的資金都無法完全控制匯率和金價的走勢,所以在英鎊匯率和倫敦金的價格上,消息面的影響遠遠大于資金面的影響。這種單邊暴跌的匯率行情,李月祺要做的就是單純地埋伏好,然後坐等收割財富即可。

    李月祺深知英國在近代以來對華國造成的傷害,近現代華國所遭遇的一切苦難,都始于這個小島國。所以這次對英國下手,李月祺絲毫沒有手下留情。

    從6月22日開始,李月祺就下令,動用20倍的杠桿,逐步做空英鎊匯率。

    之所以不動用大比例杠桿,是因為根據”益達看盤”顯示,由于最近幾天各界輿論,都普遍看好英國公投結果的是留在歐盟。

    所以英鎊兌美元的匯率,從6月16日開始不降反升,從1英鎊1.428美元,上漲到1英鎊︰1.492美元附近。

    甚至在6月24公投當天,英鎊匯率居然突破了1英鎊︰1.501美元的高位。

    所以為了避免匯率波動過大而造成損失,李月祺還是以穩妥為先。主動降低杠桿,逐步做空英鎊匯率。

    最近這幾天,不但是全世界政治的焦點,也被無數的金融投機家所關注。所以英鎊的每天的成交量非常大,建倉相對來說很容易。

    李月祺下令奇跡投資以1英鎊︰1.490美元為基準,在這個價格之上,可以大膽做空,倉位維持在5成即可。

    所以到了6月24日公投開始當天,奇跡投資相當于動用了1400多億美元,做空英鎊匯率,成本價為1英鎊︰1.495美元。

    然後,包括李月祺在內的所有人都在等待著,英國脫歐公投的最終結果。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投機家》,方便以後閱讀大投機家第 296 章 做空英國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投機家第 296 章 做空英國並對大投機家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