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火的起因是英軍兩艘驅逐艦在航行到古晉外海時,攔截了一艘屬于南洋糧食公司的一艘移民船。
英軍驅逐艦直接扣押不說,還對前來協商的婆羅洲海軍船只(一艘幾百噸的日式炮艦)開火。
最終造成婆羅洲海軍的那艘炮艦和移民船被擊沉。
婆羅洲這邊自然不能忍,當即出動了飛機前去襲擊。
最終以損失三架飛機為代價,擊沉一艘英軍驅逐艦,並重創並俘獲另一艘驅逐艦。
之所以能擊沉那艘英軍驅逐艦,是因為婆羅洲的空軍飛行員在投彈後,直接撞的英軍驅逐艦。
英軍驅逐艦哪里見過這種不要命的打法。
于是事情就鬧大了。
英軍被擊沉和被俘各一艘驅逐艦不說,還有兩百多名英軍士兵被俘。
英軍自然不想善罷甘休,就打算直接出兵進攻婆羅洲,還準備聯合荷蘭軍隊。
可荷蘭此時派不出像樣的軍隊,除非把駐扎在日本的那幾艘軍艦調來。
至于地面部隊,暫時別想了。
荷蘭本土才收復多久,國內還有一團糟心事呢,不然也不會讓英國幫忙搶回荷屬東印度。
婆羅洲這邊自然也不願意就這麼算了,開始大張旗鼓準備戰斗。
同時南華聯合會直接號召馬來亞的義勇軍對英軍發起進攻,就連在新加坡,都出現了反英游行。
沒辦法,那艘移民船可死了一千多人,還都是廣東和福建等地的國人。
新加坡的反英游行自然讓英國海峽殖民地當局大為震驚,雖然他們出動了軍隊和馬來警察鎮壓,卻引發了更大規模的反英浪潮。
在短短數日內,在新加坡、吉隆坡、檳城等英國殖民當局遭到襲擊。
尤其是新加坡,原本在戰後恢復中的新加坡頓時陷入停擺。
別說華人中的中立派,就連親英派也對英國殖民當局不滿。
那些海峽華人雖然軟弱、親英,但好歹也認為自己是華人,如今英國殖民當局的做法,海峽華人的團體自然不敢站出來表明親近英國。
甚至為了得到普通華人的支持,他們還得站出來對英國殖民當局表示抗議。
要知道,英國在這一兩個月扶持的馬來人勢力,就在幾天內,被義勇軍打擊的損失慘重。
甚至連退到海峽殖民地北部的瑪共都直接站出來號召馬來亞人站起來反抗英國的殖民統治,爭取民族獨立。
好吧,英國人自己都沒想到就因為自家海軍驅逐艦的一次魯莽行動,直接讓海峽殖民地停擺。
而且連緬甸的華僑志願隊也有異動,只是因為消息知道的稍微晚了些,這才沒有及時站出來支持。
不過在緬甸仰光和曼德勒卻是爆發了反英游行。
前者以緬族人為主,還有部分華人。
後者以華人為主,還有部分緬族以及其他民族。
在這種情況下,英國方面只能選擇和談。
因為英軍這邊估算過,想要徹底鎮壓海峽殖民地的反英斗爭很難。
還有干涉婆羅洲,英軍也沒把握,因為婆羅洲後面明顯有美國支持。
就在這種情況下,英國方面請美國出面,然後幾方談一下。
李航就是因為這個才趕到東京去,因為他需要跟麥克阿瑟見一面,爭取對方的支持。
而談判就在新加坡。
談判雙方,一方是英國、荷蘭,另一方是南華聯合會和婆羅洲。
見證方則是美國以及中國。
當然,此時國府都沒心思搭理這個事,古晉外海的慘案也只是口頭譴責了一下就算了。
誰讓國府此時忙著接收原淪陷區都來不及,哪里願意去得罪英國。
所以只是讓婆羅洲總領事的卓環來去見證一下。
這次和談,李航並未參與,他此時還有些名不正言不順。
不過他跟麥克阿瑟談妥了大致的方向,得到了對方的支持。
剩下的就看現場怎麼談。
婆羅洲這邊派出的代表是外交部部長林長江和陸軍部部長吳琪彰。
林長江也是南華聯合會的老人,是張亮推薦的,祖籍廣東。
早年在國立中山大學就讀,後在美國耶魯學院留學,三十年代回到中國並在國民政府外交部門工作過,還擔任過駐外領事。
抗戰前就辭了職,回到坤甸教書,後來被張亮推薦加入南華聯合會。
因為其有外交部門的經歷,所以自治政府就以其為第一任外交部長。
這一次更是作為自治政府和南華聯合會的代表,前來跟英國、荷蘭兩國進行談判。
只是談判一開始,英荷兩國的態度就很強硬。
“婆羅洲當局必須恢復原狀,包括布魯克王朝、英屬北婆羅洲和荷屬婆羅洲的格局,同時解散軍隊,我們可以保證華人在婆羅洲地區的公平待遇和人身安全。”英國代表直接說出了一個婆羅洲方面不可能接受的條件。
林長江想也不想,直接開口,“或許我們可以不用談了,那就在戰場上見真章吧。”
“戰場就戰場。一個婆羅洲的反抗勢力,難道還能對抗大英帝國不行?”英方代表繼續強硬回道。
“不知貴國打算派出多少軍隊?
五萬?十萬?
一旦兵戎相見,我們不敢保證馬來亞、緬甸同時會出現大規模的反英斗爭。
想來,印度那邊,貴國現在也很頭大吧?
是否要開戰,貴國最好是考慮清楚。
要談,可以;要打,我們也奉陪。
一個泗水,就能讓一萬多英軍損失慘重,不知道貴國打算拿多少軍隊來進攻擁有二十萬正規軍的婆羅洲以及馬來亞、緬甸等地。”吳琪彰好客氣地反駁。
“你們這些可惡的黃皮猴子,是你們篡奪了屬于荷蘭王國的領土。
我們和英國已經戰勝了德國,難道你們能比得上德國?”一名荷蘭政客直接用威脅的語氣。
“我們自然比不上德國,可德國也不是你們打贏了,那是美國和甦聯。”林長江神色平淡地解釋。
“那又如何?我們想要對付你們這群烏合之眾,十分容易。”荷蘭代表嘴硬說道。
“既然如此,那就沒必要談了,我們戰場上見吧。
就看你們是否願意承受十萬、甚至數十萬軍隊的死傷。”
說完,林長江和吳琪彰直接起身,大有結束談判的意思。
這時,旁邊一名美軍少將則是適時的開口,“各位,今天是談正事的,我希望各位可以認真一點談判,而不是在這里相互威脅。
這也是美利堅合眾國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