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俺們不是要去種地嗎?這是要去什麼地方?”
“古達縣,在北邊三四百里的地方。”
“三四百里路?這麼遠?”
听到這麼遠,余小五頓時就很震驚。
他倒不是懷疑這些人要把自己一家人賣了。
在從國內來的船上,他的確有這個擔心,畢竟船上有些人就在說有這個可能。
可到了那什麼叫亞庇的地方後,他就沒這擔心了。
因為在那里這些人不僅給他們準備熱水洗澡,每個人還發了兩套衣服。
然後又給給他們裝上船,說是到剛才那人說的那叫古達的地方。
當然這不是重點,重點是到了這什麼婆羅洲後,他們一家人都能吃飽飯了。
就今天早上,他一個人喝了好幾碗瘦肉粥。
那可是肉粥啊!
可惜的是他吃不慣其它的,尤其是那什麼腸粉、鼎邊糊什麼的。
不過有瘦肉粥吃也不錯了。
要真的每頓都是這標準,把他賣了都可以。
古達位于婆羅洲最北端,人口並不多,畢竟整個沙州省也就幾十萬人。
下面的2市8縣平均人口也才幾萬人而已。
古達就屬于人口偏少的,目前全縣總人口不足3萬人。
好歹也有著幾百平方公里的面積,雖然境內有山,但適合開墾為良田的平原地帶也不少,兩萬多人的規模還是小了些。
所以這一批,古達就分到了453人共112戶人口。
這些人按照計劃會分在4個原本荒廢的村子。
這四個村子原本是本地其它民族所居住的地方,但是在之前四年的戰亂中,死的死、逃的逃,已經沒人了,村子也就荒廢下來了。
“從今天開始,我就是你們的村長。我看你們中間姓張的較多,就叫張家村吧。
我自我介紹一下,我叫林貴,之前在婆羅洲抗日義勇軍當過兵,因負傷退役,如今奉命來組建你們這個村子,以後有什麼事情都跟我說。”沒有了左手的林貴絲毫不介意自己的殘疾,看著眼前的122名村民,反而很有干勁。
在他旁邊,還有兩人,一個是文書、一個是民兵。
其中林貴和那名民兵都有槍,林貴手上拿的是一支日式南部手槍,民兵拿的則是一支日式九九式步槍。
沒辦法,現在婆羅洲人民軍正在更換美械,大量人日械武器都被替換下來。
僅僅是步槍就有數萬支。
你說扔了,未免有些浪費。
于是就被配備林貴這種人,用于防身。
剩下的日式武器則是跟從美國 WWA組織那里購買的日式武器偷偷送給其他反英反荷的友軍。
此時英軍已經對爪哇和甦門答臘島動手了。
就連爪哇抗日義勇軍的大本營泗水也都不安全。
這段時間,婆羅洲這邊已經陸續給泗水那邊運去了數千支步槍在內的武器彈藥。
能守住就守,守不住就離開。
還號召當地同胞前往澳洲或者婆羅洲。
因為除了英荷殖民者外,爪哇島的各民族武裝之間的關系也不是多好。
能在以泗水、三寶壟等地的東爪哇建立屬于華人的自治區是最好的,但要是不成功,也沒辦法。
別看華人在爪哇有上百萬之多,但爪哇人、巽他人這些更多。
“村子?我們不是來給你們種田的嗎?”有人大聲問道。
“前三年給我們種田,三年後,就給你們分田,然後你們就可以留在這里生活。”林貴解釋道。
“我們以後不能回家了嗎?”
“你們回去有田種嗎?等你們回去,你們的田地、房屋早就被那些地主給佔了。
還不如留在這里,一個人20畝田還不能讓你們滿足。”
“一個人20畝倒是多,可種不過來啊。”
“那就多生點娃,讓他們幫你們做。”
“官爺。。。”
“什麼官爺,叫我村長。”
“那啥。。。村長,分地的時候,生的娃也有嗎?”
“有,只要是在這里生的娃,三年後分地的時候還活著,也能分到地,一個娃10畝,男女都一樣。”
“這麼好?好像留在這里也不是不行啊。”
听到這麼好的政策,在場的人都很心動。
至于種不種得過來,那就是後面的事了,不行就上機械。
而且也不一定都得種糧食,種些經濟作物也可以。
反正地是你的,你自己看著辦,只要保證基本的糧食種植規模就行。
此事也算是一舉多得。
就像眼前這一百多人,大部分都是勞動力,趁著這三年期間,多開墾點荒地出來。
三年後,田地規模就會上去,糧食自給率也就會得到保障,還能活躍經濟。
對于南洋糧食公司來說,也能得到穩定的糧食供應。
南洋糧食公司是國企,是由自治政府組建並佔控股權,也吸引了一些民間資本,主要是李航旗下的公司。
所以接下來幾年、幾十年,婆羅洲就會出現一種比較特殊的經濟格局,那就是以國企和大財團共同控制國家各種經濟命脈的局面。
其他的民間資本雖然也有不小的實力,也就是原本在婆羅洲以及南洋其他地方的華人華僑資本,但肯定沒法跟婆羅洲的一系列國企和李航旗下公司有實力。
前者靠著手中的軍政權力,後者則是強大的資本實力。
這種發展模式不見得多健康,但絕對是能讓婆羅洲快速發展的一種模式。
而對于這些新移民來說,辛苦三年卻能得到比較多的土地。
別看一人20畝多,但整個婆羅洲可開墾的土地更多。
不說多了,只要婆羅洲的土地面積開墾出10%作為耕地面積,那就是天文數字。
婆羅洲面積74萬平方千米,10%就是7.4萬平方千米,差不多就是1.11億畝。
一個人20畝,也能滿足550萬人。
關鍵是10%的耕地面積其實不多,以婆羅洲的自然條件,20%都可以。
所以就算是給幾百萬人給田地,都足夠。
安撫住一眾移民後,林貴這才開始給眾人分房子和田地。
這也不是一個輕松的事,但必須得做。
可以想象,在接下來幾年、甚至是十幾年的時間里,他有可能都會生活在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