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和號戰列艦?這是什麼軍艦?沒听說過啊,是帝國的軍艦嗎?”
“‘大和’?這都以我們民族命名了,應該是帝國的軍艦吧?”
“可帝國最大的軍艦不是‘長門號’嗎?那可是四萬噸的超級戰列艦,怎麼支那人卻說帝國最大的軍艦卻是被擊沉的‘大和號’?”
“我又不是那群海軍馬鹿,我怎麼知道?”
廣東南雄縣城,日軍第13師團的師團部駐地,不少日軍正在議論紛紛。
而他們議論的原因就是在今天一早,中國軍隊的飛機空投了成千上萬張傳單在南雄縣城以及前線戰場。
上面寫的內容就是大和號戰列艦沉沒以及沖繩島被攻佔的消息。
當然,後面的是個假消息,但輿論戰,就得真假各半,這樣才能攪動人心。
大和號戰列艦沉沒是真的,還有照片呢。
之所以會有這麼一些傳單空投在南雄,是因為這里在幾個月前就被日軍第13師團攻佔了。
日軍一度想從此攻入贛南,但是被預備2師和25軍一部給攔住了,戰斗一直持續到4月中旬。
在這一兩個月期間,雙方互有勝負,但是日軍並沒有攻入大余縣,也沒有威脅到大余機場和贛縣機場。
打到現在,死傷數千人的第13師團也是人困馬乏,無力繼續進攻了。
因為官兵的缺口得不到補充,就連彈藥都有些不足了。
很簡單,兩廣的日軍和湘贛的日軍並沒有打通陸地上的聯系。
要知道進攻贛南的日軍可不只是這13師團,還有北面的第27師團、第40師團等,但都沒能拿下贛南,反而損兵折將。
在最開始都沒能一鼓作氣拿下贛南,如今打了一兩個月,以這三個師團為主力的日軍死傷不少,而且得不到充足的補充,就成了現在的僵局。
而中國軍隊這邊,不是不想反攻額,而是贛南的中國軍隊實力並不強,雖說有傘兵總隊、預備2師以及75師這三支美械部隊,但只有三個師的編制。
除此之外,其他地面部隊也不多,屬于防守有余,進攻不足。
想要等反攻,要等後面的準備。
不過此時日軍又在密謀新的湘西會戰,第九戰區短時間也沒更多的部隊用于支援江西這邊,所以只能維持現在的僵局。
而國軍其他美械部隊,大部分都在雲南。
尤其是遠征軍。
哪怕是新一軍要準備回國了,但數萬軍隊想要很快撤回國內也有些不現實。
相比于下面普通士兵對于大和號並不熟悉,作為師團長的古田中將卻是從傳單上看到了一些不一樣的信息。
“師團長閣下,支那人的傳單上說的是真的嗎?”作戰室內,作為參謀長的衣知大佐忍不住湊到近前問道。
“衣知君,你指的是沖繩島戰役,還是大和號的事情?”古田中將淡淡問道。
“閣下,在下問的是沖繩島戰役。我知道大和號的存在。”衣知大佐補充了一句。
大和號戰列艦和武藏號戰列艦在日本高層中並不算什麼秘密,但海軍內部也不是什麼秘密,在陸軍高層中知道的也不少。
但是普通民眾卻是不知道。
很簡單,到現在,在日本國民眼中,長門號和陸奧號才是日本噸位最大的戰艦,最能代表日本海軍的象征。
至于大和級戰列艦,日本普通國民根本不知道。
主要還是日本的保密措施做的很好,因為大和號戰列艦從設計、制造到下水服役都是高度保密的,畢竟日本要欺騙英美情報部門。
想要騙住敵人,就得先把自己騙過去。
日本海軍士兵在服役後自然能听說大和號戰列艦的事情,可陸軍跟海軍矛盾那麼深,普通陸軍軍官和士兵自然不知道還有這麼一艘龐然大物。
要知道大和號可是制霸了好幾年世界最大噸位的戰艦名頭,也就現在被擊沉,才從第一掉下來。
“傳單上不過是支那人用來擾亂軍心的。據我了解,沖繩島戰役才開始半個月,以帝國在沖繩島的防守力量,即便是不敵美軍,也能堅持數個月。”古田中將冷哼一聲,顯然是覺得看穿了中國軍隊的手段。
旁邊的衣知大佐听聞這才大松一口氣,只要沖繩島能守住,本土就應該無恙,他們這些在海外的軍隊才能放寬心。
“閣下,支那人此舉太過下作,但任由傳單這麼泛濫下去,還是會影響軍心的。”衣知大佐流露出了一絲擔憂。
主要是此時的戰局對他們真的不利。
最近大半個月,第13師團的士氣下降很快,前線的戰斗不利,後方補給線也不時被切斷,就連派出去搜尋糧食等物資的隊伍都被不知道哪里來的武裝給襲擊了。
“下令搜剿傳單,就說這是敵人的卑劣手段,不要相信。”
“嗨!”
大和號戰列艦雖然對于日本來說,有著非凡的意義,但因為日本政府的保密和陸海軍的矛盾,想要靠這個來擾亂日軍的軍心,並不容易。
反倒是沖繩島被攻佔的消息,引起了不少日軍官兵的注意。
只要稍微懂點軍事常識的,就知道沖繩島對于日本本土的重要性。
于是就出現了奇怪的一幕。
日軍的陸軍對于大和號戰列艦被擊沉的真消息不屑一顧,反倒是沖繩島被美軍攻佔的假消息十分篤信。
這倒是李航沒有想到的。
扔傳單誅心的事也是他在負責,而且投了傳單的可不只是南雄這個小縣城,還有很多地方。
對面的蛙島不說,大陸這邊,上海、南京、廣州等地都被空投了傳單,只是規模都不大。
很簡單,傳單還在不斷制作之中。
但用不了多久,制作出來的傳單就足夠覆蓋國內被日軍佔據的各大城市,自然也包括蛙島。
然後還會向日本本土投放。
此時國府的工業是拉胯,但有一個行業卻是十分興旺,那就是印刷業。
很簡單,還是靠著法幣大量印刷帶動的。
這也是為什麼到了解放戰爭期間,國統區唯一繁榮的行業就是印刷業。
此時雖然沒那麼夸張,但也有這個趨勢了,因此印刷幾十萬、幾百萬張傳單還是很容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