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征軍那邊說,他們會把手中的三個倉庫交給我們,都是軍需倉庫,說我們能拉走多少算多少。”
陳慶生一說完,在場眾人頓時大吃一驚,紛紛起身。
“長官說的是真的?”
“老陳,這事可不能開玩笑。”
“我怎麼可能開玩笑,遠征軍的長官親自交代的,晚點就會把三個倉庫的管理權移交給我們。”陳慶生解釋道。
“里面都是些什麼軍需物資?”梁友國連忙問道。
“軍火、糧食和其它軍需物資各一個倉庫,具體有多少,我也不清楚,也沒去看。”陳慶生聳了聳肩。
“那還愣著干什麼?先去看倉庫有啥。”
“急什麼?遠征軍那邊還沒通知移交。”
“遠征軍那邊現在都還沒通知,不會言而無信吧。”
“應該不至于。要是他們不願意給,何必先給我們說一聲?”
就在眾人焦急等待的時候,午飯過後,新一軍就打來電話通知移交三座軍需倉庫。
當陳慶生和梁友國帶著志願隊趕去接收的時候,也都很驚訝。
的確是軍火、糧食和其它軍需物資各一個倉庫,而且還都是完好無損的那種。
軍火倉庫堆著各種武器彈藥,以英美武器為主,還有日式的,英美武器想來都是第一次緬甸戰役期間繳獲的。
僅步槍都有幾千支,還有不少輕重機槍,火炮倒是沒有,但是彈藥不少。
只是仔細檢查,那些槍支都有些損壞。
不過損壞地不嚴重,修一修還是能用。
至于糧食倉庫里自然是幾千上萬噸糧食。
而第三個軍需倉庫則是其它軍需物資,像什麼燃油、布匹什麼的。
陳慶生二人經過商量,還是決定先搬那些彈藥和燃油,然後再搬武器這些。
至于糧食,志願隊並不缺,畢竟以志願隊轄區的情況,糧食自給自足還是沒問題的。
況且進入曼德勒以來,志願隊也從曼德勒搬了不少物資回臘戍了,其中就包括糧食這些。
眼前這些,只能算是遠征軍的錦上添花。
畢竟給志願隊也總比給英國人好。
不要覺得遠征軍,尤其是新一軍是在印度整編訓練出來就對英國人有好感。
當初第一次緬甸戰役的時候,英國人是如何坑遠征軍的,大家可都還記得。
至于英國人接收曼德勒,也不可能發現物資的問題。
因為曼德勒有多少物資,那是遠征軍說了算。
英軍也不知道到底有多少飛機,除非英軍從日軍那里得到了具體數字,可這現實嗎?
當然,新一軍也不會做的太過分,還是要留一些給英國人交差的。
畢竟還是盟友,表面的和睦還是要有。
當天下午和晚上,駐守曼德勒的新一軍就看到志願隊一車又一車的軍需物資被運走,那場面簡直不要太壯觀。
甚至很多帶不走的,志願隊的士兵都每個人帶點,反正就是不留給英國人。
當然,最終還是有很多軍需沒搬走,尤其是糧食,另外兩個倉庫基本都搬空了。
而志願隊主力也是抓緊撤到了眉謬,暫時放棄了曼德勒。
明面上是放棄了,但是志願隊還是留了部分士兵在曼德勒周圍的村鎮活動。
想要志願隊放棄曼德勒,那是不可能的,這可是上好的平原。
暫時無法拿下勃固和仰光等伊洛瓦底江下游沖積平原,曼德勒平原卻不能丟。
眼前因為英軍勢大,志願隊這才選擇主力暫時後撤,靜等合適的時機。
現在英國人已經策反了昂山領導的武裝,也讓這位本來跟日本勾結的偽緬國防部長一下又變成了盟軍陣營的將軍。
這未免不是英國人為了鉗制不可控的志願隊選擇的制衡手段。
好在緬甸的問題一大堆,如今的緬族武裝實力大減。
就算是英國人扶持昂山,也不見得能穩住各方局勢,畢竟如今的志願隊實力其實是各方最強的,也經過多次實戰。
而且在人口的劣勢上,志願隊這邊也彌補回來了。
要知道截止三月底,志願隊控制區域的華人已經增加到了110萬人。
若是加上本就親近華人的 僳、景頗等少數民族,志願隊的基本盤人數來到了130萬左右,達到了整個轄區人口三分之二左右的規模。
在志願隊轄區,基本上達到了能讓地區穩定的主體民族比例。
再過一年半載,這個比例還要增加。
而且如今很多原緬甸華人抵達了曼德勒,也多了一些新移民。
要知道曼德勒才收復不到半個月,目前曼德勒的華人都有上萬人了。
這並不是志願隊有意的行為,而是很多人就不打算待在臘戍等地。
要知道之前的緬甸華人可基本都在仰光一帶,他們可是要回去拿回自己的家產。
而選擇留在志願隊控制區的,大多是這幾年才從國內移民過來的,因為分了地,自然不可能去曼德勒、甚至是仰光。
。。。。。。
“這位中國將軍,為什麼移交的倉庫有很多物資都不齊全。”
4號上午,當英軍正式進入曼德勒城區後,沒多久英軍就開始跟中國遠征軍交接城內的各項事務。
防務、戰俘和各種物資等等。
可當負責接收物資的英軍上校看到遠征軍給的清單,不禁皺眉。
“上校,倉庫的物資就只有這麼多。日本人在敗退之前,毀壞了不少,我們這段時間進駐也用了一些糧食、燃油,剩下的就這麼多。”遠征軍少將不咸不淡地回答。
“確定不是貴軍私下藏匿了?”英軍上校有些不願相信。
“上校,你這話有損我國軍隊為收復曼德勒付出的損失。”
“抱歉,將軍,我也只是例行公事。在這之前,我們听說日本人囤積了不少物資,本以為會有很多。”
“日軍的物資不是被你們繳獲不少嗎?
這里的物資再多,能有密鐵拉或者仰光多?
尤其是仰光,那才是緬甸日軍的大本營。”
“抱歉,將軍,是我多想了。”
“上校,既然沒問題就簽字吧。提醒一下,我部在撤離前,一應補給都需要從這些倉庫獲取。”
“沒問題,我們會預留出來的。”
雖然英軍是從一些渠道得知日軍在曼德勒囤積了很多物資,但具體多少,他們卻不清楚。
加上他們並不是最先進入曼德勒,注定會有些理虧,好在遠征軍還是給他們留了很多物資,尤其是糧食、燃油這些,倒是省去他們從印度那麼遠地方運輸過來的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