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了這麼久,總算是解決了。
王家那邊,就按照婆羅洲分會的建議來,保全那位老爺子的身後名。”
看著手中的電報,李航思索了一會兒點頭答應了。
“長官,這是不是太便宜王家了?他們可是當了漢奸,不知道幫日本人干了多少壞事。”旁邊的副官忍不住開口。
“話是這麼說,但人都死了,而且王家也不是沒有付出代價。”李航笑著解釋,並未多說。
原來,婆羅洲分會那邊建議保全王長水的身後名,把王家通日的罪名都給安在王冠興身上。
這其實也不算冤枉,因為王長水明面上的確沒有接受日本人的任命,主要是王冠興在跟日本人合作。
對于王家其他人,也不再追究。
不過也不是毫無代價。
那就是王家只能保留王宅,其在古晉的其余財產一律充公。
這個處置算是比較公允的了,所以李航也沒有否決。
主要還是王長水在砂拉越華人群體中的影響力不小,加上人也死了,不然不見得就這麼算了。
隨後李航就看了看電報中關于婆羅洲自治政府的內容。
他思索了一會兒,還是給改了改。
婆羅洲分會那邊本來是想直接獨立建國,但李航並未同意。
很簡單,現在大戰還沒結束,這麼弄的話,英國人和荷蘭人那邊還不得恨死義勇軍了?
戰後殖民地獨立是大趨勢,婆羅洲這邊沒必要去當出頭鳥,反正要獨立的多了去。
除了暹羅,南洋這邊,有一個算一個。
于是李航就在電報內容的基礎上做了修改,然後讓人把電報發回去。
。。。。。。
古晉,當看到李航的指示後,軍管會高層眾人有的失望,有的也很無奈。
“王家就這麼放過他們了?也太便宜他們了吧?”
“王宅其實挺大的,要是能用來作為新政府駐地其實不錯。”
“算了,王家畢竟在古晉威望不低,沒必要趕盡殺絕。只是給他們留個宅子而已,剩下的可都交出來了。”
“王家的長孫可是跑到新加坡去了。還有王家老二,如今都還好好的。”
“算了,畢竟人都死了。罵名就讓王冠興背算了,要是趕盡殺絕,同胞們怎麼看我們?”
“不過其他親日、親近王家以及英國人的那些人還是要打壓一下,不能讓他們好過。”
“這是肯定的,現在有的是時間來清算他們。”
“可惜的是不能立即宣布獨立。”
“是啊,趁著現在英國人和荷蘭人自顧不暇,多好的機會。”
“都別這個樣子,李長官說的沒錯,當出頭鳥沒什麼好處,不如先把自身實力變強,才能更好地迎接戰後危機。”張亮看到眾人的不同反應,當即開口表態。
對于他來說,其實並無什麼影響。
李航同意了成立婆羅洲自治政府,讓軍管會這邊抓緊籌備,爭取在今年底之前搞定。
總的來說,時間還是很充裕。
而且關于軍管會內部一直懸而不決的事情也都有了肯定回復。
婆羅洲自治政府的駐地暫定古晉,並以古晉及周邊地區單獨出來組建一個直轄市,直接由自治政府直接管理。
然後就是就是區域的劃分。
自治政府下轄2市7省。
2市分別是古晉市和東山市,為直轄市。
東山市就是山打根,因為後者的名字來自馬來語,如今肯定不適用,自然要改。
7省分別是越州省、沙州省、東海省、蘭芳省、山南省、中州省和東南省。
越州省其實就是第二和第三分會轄區,即除去古晉周邊城鎮的砂拉越地區和文萊,省府駐地為新福市(即詩巫,因詩巫又叫泗務或新福州),下轄2市11縣。
省下轄的市縣屬于平級,只是根據城市規模和具體情況名字有所不同。
沙州省即不包括東山(山打根)的沙巴和原打拉根地區,省府駐地亞庇,下轄2市8縣。
東海省是除去原打拉根地區的東婆羅洲,省府駐地三林市(即三林馬達),下轄2市7縣。
蘭芳省轄區為原西婆羅洲西部沿海地區,省府坤城市(即坤甸),下轄1市9縣。
山南省即南婆羅洲,也就是後世中加里曼丹省南部地區,省府駐地新建立的新唐市(即後世帕朗卡拉亞),下轄1市7縣。
中州省轄區婆羅洲中部地區,省府駐地上高,下轄1市5縣。
東南省轄區為婆羅洲東南沿海地區,省府駐地馬辰市,下轄1市5縣。
因為現在也不可能來個民選政府啥的,所以人事任命還是由自治政府任命。
成立自治政府的事情可不少。
除了行政區劃之外,還有央行、政府各部門、軍隊什麼的都得理清楚。
所以軍管會這群人要忙好一段時間。
軍隊這邊暫時還是維持現狀,也就是8個步兵旅和9個警備團為主,總兵力大約有7萬人。
“按照李長官的指示,各級政府官員主要以南華聯合會婆羅洲分會和原軍管會官員為主,非上述兩種身份的官員不能超過一成。”張亮提醒著眾人。
“這是自然,總不能我們打下來的江山讓外人來摘桃子。”
“就是,我覺得一成都不能給外人。”
“還是要適當給點,反正不超過一成,到不了給安排個閑職部門。”
“這段時間那就需要各位辛苦辛苦了,各級官員名單要盡快擬出來。
還有就是詩巫。。。不,新福市的相關機構搬到古晉市也得抓緊。”
“還有個事,就是李會長和李長官的夫人已經抵達了東山,預計明天就會抵達古晉。”
說到後面,張亮才說起一個重要的事。
李會長自然就是李志陽,他現在一直掛著南華聯合會的會長一職。
而听到這兩人到來,現場的眾人一個個都有些激動。
李航雖然暫時來不了,但這兩人的到來,無疑是帶著李航的任務來的。
“就在古晉接待?合不合適?”
“李會長言明要先來古晉的。”
“其實李會長來古晉其實也挺好,看看古晉的情況,我們連訴苦的功夫都省了。”
听到這話,眾人頓時眼前一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