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因為日軍之前在衡陽損失太大,就影響了日軍在湖南的軍事行動。
這也是為什麼日軍第23軍明明都到柳州附近了,也沒有對柳州發起全面進攻,就是擔心孤軍深入,被中國軍隊包圍。
若是第11軍和20軍在湖南發起作戰,肯定就能牽制大量中國軍隊,第23軍的行動阻力才不會那麼大。
日軍第11軍和20軍原計劃是10月上旬就發起攻勢,結果拖到了10月下旬。
因為兵力補充和補給問題耽擱了。
其實到10月下旬,日軍的補給問題也沒解決,只是解決了兵力問題。
因為這一次,日軍第11軍和20軍要同時進攻。
按照兩個軍各自要求,第11軍需要1萬噸物資,第20軍需要6000噸物資,總共就是1.6萬噸物資。
實際上到10月下旬,運到長沙的軍事物資也不到一萬噸。
很簡單,制空權在中國空軍手中。
哪怕是日軍通過水運和陸運同時進行,一個月也無法向長沙運送五千噸軍事物資。
別看一艘輪船一次性可以運輸數百、上千噸物資,但不安全。
中國空軍每天都有飛機在長沙至岳陽的湘江下游以及岳陽至漢口的長江上空和兩岸巡邏。
日軍根本就沒法反制。
因為中國空軍除了發起的三次規模空襲,小規模的空襲隔一兩天就有。
到現在,日軍在漢口和長沙的機場都沒幾架飛機,相當于是完全丟了制空權。
這種情況下,日軍運送的物資損失率高的嚇人。
但日軍還是在想辦法克服,自然就是晚上運輸。
這樣一來,安全系數是高了,但是運輸效率下降了。
但也沒辦法的事。
除此之外,日軍也在長沙、湘潭、岳陽等地搜刮各種可用的物資。
這些主要是糧食等,除了維持這規模龐大駐軍的日常消耗,也能減少後勤補給線的壓力。
于是拖到10月22日,也就是史笛葳調離的第三天,準備了兩個月的日軍第11軍終于開始了行動。
第一槍由作為生力軍的日軍第37師團率先打響,直接從湘潭出發,向國軍第79軍第98師駐守的湘鄉發起進攻。
同時116師團充當輔助部隊,從寧鄉向南發起進攻,意圖從北面進攻婁底。
116師團在衡陽一戰損失慘重,主力基本沒有逃出來。
雖然在這兩個月的時間內,日軍通過抽調多方兵力把116師團的兵員補充齊了。
但是116師團的戰斗力卻是大幅下滑,作為主力肯定不行了。
因此就從20軍調來,劃歸11軍麾下,作為二線部隊使用。
面對日軍兩個師團的夾擊,79軍敗的很快。
因為衡陽一戰後,79軍的兵力其實並沒有補充完成,就連第10軍此時也是如此。
在兵役制度上,國軍趕日軍真的是差遠了。
因此在23日晚,98師堅守兩天不到就丟了湘鄉。
24日,98師本想向婁底靠近,結果卻得知婁底丟了。
98師只能向雙峰方向撤退。
更關鍵的是,在25日清晨,日軍116師團追擊向漣源撤退的國軍第79軍194師,79軍的軍長在激戰中戰死。
三天時間,79軍連丟兩城不說,軍長還戰死。
第九戰區似乎又要重演之前從長沙一路潰敗下來的局面。
而隨著日軍先頭部隊的37和116師團的首戰告捷,其余日軍似乎覺得士氣大漲,也紛紛開始了行動。
西線方向︰日軍第34師團對益陽發起進攻,第3師團隨即由長沙向湘鄉移動。
東線方向︰日軍第39師團由淥口出發,沿著湘江和鐵路向南推進;第64師團由湘潭向南,沿著涓水向南進攻;第27師團則是再次由醴陵向南發起進攻;第68師團以及岩本支隊等則是作為預備部隊。
從這次來看,日軍似乎是想再次對衡陽發起進攻。
只是這一次,兵力‘雄厚’的日軍似乎並不局限于衡陽,而是想要多面開花。
因此國軍這邊,第九戰區也有些拿不準日軍到底是想進攻哪里。
而此時在湖南這邊,國軍也有不少軍隊。
分別是駐守湘西的第24集團軍、駐守湘南的第36集團軍以及駐守湘東的第27集團軍一部。
第24集團軍下轄第73、第74、第79、第100四個軍,分布在北起常德、南至懷化等地的湘西地區。
同時還有第18軍的兩個師駐扎在芷江、銅仁附近。
第36集團軍則是下轄第10、第54、新編第6軍三個軍,分布在衡陽、邵陽等地。
另有傘兵總隊駐扎在衡陽機場。
另臨時節制第93軍,其部駐扎在永州、全州等地。
第27集團軍主力(第20、第26、第37軍)在九月調至湘桂交界處,由集團軍的李副總司令指揮第44軍、第58軍負責駐守萍鄉、安仁等地,負責衡陽東側的防守。
另有第九戰區司令部直轄的桂系第46軍第170師駐扎在耒陽、暫編第2軍駐扎在郴州等湘粵交接地區。
這樣一來,中國軍隊在湘西、湘南以及湘東一共有15個軍為主的兵力。
而在桂林、柳州一帶,則是有第16集團軍(3個軍8個師)、第35集團軍(2個軍6個師)。
其中第27集團軍則是根據情況適時加入湖南或者廣西的戰斗。
另外廣西本地還有一些地方部隊。
按照目前日軍的布局,明顯湖南這邊才是日軍進攻的重點,畢竟那麼多師團,無疑是一股很強的軍事力量。
。。。。。。
“這一戰的規模更大了啊。”
衡陽機場旁,傘兵總隊司令部,當看到陸續傳來的消息,孫波整個人也有些感慨。
“我們的實力不也更強了嗎?”李航雖然意外此戰的規模,但也沒有太過擔心。
這兩個月的時間,日軍在準備,國軍也沒閑著。
只是國軍這邊情況復雜,因此準備也有些側重。
就像74軍、100軍自然是優先補充,確保嫡系王牌部隊的戰斗力。
79軍雖然也算是嫡系軍隊,但並不是王牌部隊,所以補充不及時,也是導致其在日軍進攻一開始就接連失利的原因。
36集團軍這邊,除了第10軍準備略顯不足外,新6軍和54軍也準備比較充足。
關鍵是現在在衡陽周邊,國軍實力比之前還強,日軍想要攻下衡陽可不是多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