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底,重慶白市驛機場。
兩架跟民27式D型戰斗機外形很像的飛機正在天上纏斗。
從外表看,其實E型和D型幾乎沒什麼區別,畢竟不同之處只能湊到近前才能看到。
但肯定地說,E型絕對是在各方面碾壓D型的。
速度、火力、結構、成本。
沒錯,E型的成本還低一些,因為M63發動機是從甦聯引進並且在自行仿制,成本肯定要比從美國買發動機便宜一些。
而發動機才是里面成本最高的。
而且E型的骨架采用金屬,外殼這些則是用的木質層板,減輕重量的同時,也增加了飛機的靈活性。
鋁材不夠,木板來湊。
當然也不是簡單的木板,中間是加了輕木減重,外層則是堅硬的其它木材。
因為E型和D型很像,因此普通人分不出這兩款飛機的區別。
只不過下面的飛行員卻是看的津津有味。
“不愧是李長官啊,這麼久沒上戰場了,居然還能把周大隊長給壓著打。”
“你也不看看,李長官可是‘驅逐之王’。”
“還以為梁大隊長、周大隊長和柳副大隊長有機會超過李長官的成績,如今看來,怕是不太容易了。”
“什麼意思?李長官打算重新駕駛飛機作戰了?”
“看這情況,可能性怕是很大。”
過了幾分鐘,兩架飛機結束纏斗,相繼降落在了白市驛機場。
當周志凱從飛機上跳下來,看著眼前這飛機,不禁感慨,“長官,這飛機是要比‘神荼’好不少,應該不比小鬼子的新飛機差吧?”
“我連小鬼子的飛機都沒看見。”李航直接裝傻了。
“長官,你都快一年沒有開飛機作戰了,怎麼技術還保持著這麼好?”周志凱想到剛才的格斗,有一股無力感。
“一年沒作戰,不代表我沒開飛機!”李航笑了笑。
很快金文、梁天成、黃新銳三人一起走來,金文自然就對這戰斗機不感興趣,他是開轟炸機的。
梁天成二人就不一樣了。
因為在這之前的演練中,E型直接把D型吊著打,說明這款新型戰機的水平很高。
若是能大量裝備,他們的戰斗力無疑會增加很多。
“長官,這飛機能大量裝備嗎?”鄭紹愚著急問道。
“暫時不行。”李航也知道對方的想法,也就把自己的想法說了,“第21中隊和26中隊會是最先裝備這款新式戰機的中隊,預計七月底完成裝備。”
“太好了!”鄭紹愚當即大笑起來。
黃新銳張了張嘴,想要爭取,但知道不可能。
“老鄭、老梁,雖然第四和第九大隊優先裝備‘郁壘’,但是壓力很大,這段時間除了作戰之外,每天都要抽出大量的時間去訓練新戰術。
尤其是21和26兩個中隊的飛行員。”李航提醒著兩人。
“這個你就放心,我們會親自盯著的。”鄭紹愚拍了拍胸脯保證,隨即也瞥了一眼李航。
其實兩人的關系在支援第四戰區之後,並沒有因為之前捅破了窗戶紙而生疏。
只是兩人都沒去提那件事。
李航裝作不知道對方的真實身份,鄭紹愚也沒有主動去提這件事。
其實鄭紹愚的上線曾經傳達了重慶辦事處這邊的建議,找機會找李航談談,或者直接制造一個私下見面的機會。
可鄭紹愚一直沒有付諸行動。
他其實很好奇李航到底是怎麼想的。
對果黨好像不感冒,但也不排斥八路這邊,讓他也不敢貿然開口,以免破壞之前的默契。
只是有李航的故作不見,鄭紹愚倒是有了其它想法,要不在第四大隊發展一下?
但他對于這個想法也還停留在腦海中。
因為這些飛行員,基本上非富即貴,對于加入被國府妖魔化的黨派,不見得能接受。
因此,他沒有輕舉妄動,而是在默默觀察。
李航並不知道鄭紹愚心里在想什麼,也沒看到對方的小動作,而是看向黃新銳,“黃大隊長,等第四和第九大隊換裝新飛機,換下來的D型驅逐機可以都給第五大隊,你們都換成D型吧。”
黃新銳听聞也只能答應,“多謝李長官!”
民27式D型也不差了,畢竟比霍克75和伊16要好。
而且伊16的操作性太差,對于新飛行員並不友好,加上腿短,還不如民27式D型。
之所以第四大隊還保留著不少伊16,主要還是為了攔截日軍轟炸機,誰讓這款飛機火力強。
至于霍克75戰斗機,好的則會轉到轟炸機大隊去充當戰斗轟炸機使用。
這其實已經是個趨勢。
若是真的壞了,還可以把發動機拆下來用來建造民27式D型戰斗機。
民27式D型戰斗機其實數量是有限的,因為其用的是霍克75的同款發動機。之前買的發動機都是搭配戰斗機一起買的,以備用發動機的方式,就算是李航以美華聯合會的形式捐贈了一部分,但也不多。
到了如今,老美更不願意賣發動機了。
若是想要P40的發動機也只能通過購買備用發動機的方式。
因此民27式D型戰斗機在沒有發動機後,肯定就會停止建造,轉而建造更新的E型戰斗機。
畢竟E型的發動機可以自己建造。
看似甦聯吃了大虧,還給了這麼好的發動機技術。
其實甦聯不吃虧。
就憑一架完整的民27式D型戰斗機,只要甦聯換一款更好的發動機,說不定拉系列戰斗機都能更早的面世。
到那個時候,難受的可能就是三德子了。
到了7月中旬,提高了產能的第三飛機制造廠終于生產出了12架量產型的民27式E型戰斗機。
到現在,民27式E型戰斗機一共生產了15架。
前三架都是原型機,其中第一架在試飛中損毀。
之所以能在七月中旬就生產了12架量產型,主要還是第三飛機制造廠把民27式D型戰斗機的產能都停了。
這產能也從之前的三天一架,變成了兩天一架,這速度已經算是很快了。
要不是這款飛機的零部件大部分都跟D型差不多,速度還沒這麼快。
這也堅定了空軍繼續對這款飛機進行改進的想法。
生產線可以快速改建,很多零部件也都可以通用。
當中國空軍這邊開始裝備新式飛機的時候,日軍那邊也沒閑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