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偉把父女倆帶到一家小飯店,很熟練地跟飯店里的人打了招呼,然後問年糕兒︰“年糕兒啊,你喜歡吃啥東西,你跟叔叔說,叔叔今天請客,你想吃啥叔叔都給你買。”
年糕兒立刻說︰“叔叔,我早上就吃了雞蛋糕,我現在正餓呢,我要是吃的多,你嫌棄我不?”
于偉瞪大眼楮說︰“咋可能?你吃的越多,叔叔越高興,咋可能會嫌棄你呢,不嫌棄的。”
于偉跟老板點了好幾個菜,魚、肉、雞塊,外加一盤青菜和一碗蛋花湯,年文景好不容易才擋住不讓他繼續再點。
年糕兒見里面有自己喜歡吃的,也就順著爸爸的話說,“于叔叔,你點了好多好吃的了,不要再點了。咱們不能浪費,要發揚勤儉節約的好作風。”
于偉“哈哈”大笑,“對對對,听我們年糕兒的,就是要勤儉節約,發揚不浪費的好作風,那叔叔先不點了,夠吃了就行,如果不夠了,叔叔再給年糕兒點成不?”
年糕兒點頭︰“好咧,于叔叔你別拿我跟爸爸當客人,咱以後就是親戚了,電視上說是全世界有好多好多人,可不是每個人都能在我家遇見的,你看你那天晚上出現在我家,這就是緣分吶!”
年文景︰“……”
咋辦?他被小閨女的這些話說得臉都快紅了!
小閨女啥時候這麼會說好听話呀?
這一套一套的,都是從哪學來的呀?
關于在拉家長這件事上,年糕兒遠遠比年文景要會說大槐樹下的天可不是白聊的。
而且,年糕兒總有吃人嘴短的感覺,一旦雙方結束上一個話題都不說話,出現冷場的情況時,年糕兒一定會把話題給帶起來。
就比如現在,剛剛于偉問完路上無不無聊之後,話題突然冷了下來。
于偉跟年文景同時端水喝了,年糕兒下一秒就開口了,“于叔叔,你家里有小孩不?你家小孩多大啦?我能跟你家小孩當好朋友不?”
于偉提到孩子,那話題肯定是不斷的。
他就是因為有小孩,所以看到年糕兒這種聰明的小孩才喜歡呢。
那些還沒結婚沒有小孩的大人,肯定不會察覺到小孩的可愛,只會覺得小孩叭叭說話,有點吵。
飯菜陸續端了上來,年糕兒的話終于少了,因為她餓了。
她拿起大筷子在手里,等年文景和于偉叔叔都動筷子之後,她才開始夾菜吃飯了。
兩人初次見面,年文景晚上還要騎車趕回去,所以都沒喝酒。
年糕兒吃飯很乖,這讓于偉看得十分羨慕,因為他家里的孩子挑食,這不吃那不吃的,但年糕兒不一樣,給她夾啥她吃啥,不給他夾,她自己也乖乖地夾自己那邊的菜。
于偉雖然沒說過啥,但是他一直都觀察孩子的行為。
從孩子的言行,可以窺探到大人平時的日常習慣和做派。
于偉就發現年糕兒雖然是鄉下窮人家的小孩,但是她很多吃飯習慣卻被養得很好,比如大人沒有動筷前,小丫頭就抓著大筷子,抱著大碗,乖乖地等著大人動筷。
等大人一開始吃飯了,小丫頭這才乖乖地吃飯,她夾菜時的習慣也很好,非常小心地不讓筷子戳到爸爸的臉,不小心踫到爸爸的下巴了,她還會乖乖地說對不起。
還有就是小胖丫的筷子不管夾到啥東西,她都會夾到自己的碗里,絕對不會因為某個東西不好吃,就用筷子撥到桌子上,關于這一點于偉家的小孩就有壞習慣,為此,孩子還被他老婆用筷子打過手。
但是年糕兒作為小孩子,在吃飯的習慣上,真的是沒有一丁點不好的地方。
年糕兒一碗飯吃完了,她站起來,自己拿大勺子往碗里舀湯,年文景趕緊伸手接過來︰“年糕兒啊,湯還有點燙,爸爸給你舀,你乖乖坐著。”
年糕兒兩只小手乖乖的放在腿上,開口對年文景說︰“謝謝爸爸。”
年文景︰“……”
咋弄啊?小年糕現在裝得太乖了,讓他都有點不適應了。
但外人在場,年文景肯定不會拆他家小閨女的台啊!
這是年糕兒這一系列得體乖巧的舉動,這讓于偉對年文景的印象非常好,不愧是高中生,也只有這樣的人,才能把孩子養得這麼好。
于偉松口氣,笑眯眯地看著年糕兒說︰“難怪我們年糕兒長得胖嘟嘟的,很可愛,原來吃飯這麼乖的!”
年文景緊張,完蛋,小閨女肯定要不高興了。
結果,年糕兒還是沒高興,只是問︰“于叔叔,你說像我這樣大的小孩是胖一點好,還是瘦一點好?”
于偉一愣,他抬頭看了年文景一眼,年文景緊張地咽了下唾沫,不知道咋提示。
于偉想了想,說︰“像年糕兒這麼大的小孩,健康就是最好的。你說吃胖一點有壞處嗎?當然沒有了,胖一點的小孩,冬天不怕冷啊,身上肉乎乎的,咋樣都凍不著人。”
年糕兒很認真地回想自己冬天的時候,是不是不怕冷。
如果她冬天的時候怕冷,就說明她還夠不胖,如果她冬天不怕冷,就說明她身上肉乎乎的,應該是胖小孩。
年糕兒想啊想,終于她想起來了,她冬天還穿媽媽給她做得花棉襖呢!
因為不穿的話,她就會打噴嚏,還會流鼻涕,所以她冬天是怕冷的。
年糕兒的底氣頓時就出來了,原來她怕冷是因為太瘦啦!
所以她現在要使勁吃,吃得有一點肉,冬天才不怕冷啊!
年糕兒很滿意于偉叔叔說得話,“于叔叔,難怪你家開那麼大的廠,你可真是太會說話了。”
于偉︰“哈哈哈,是嗎?你這話于叔叔可愛听了!”
年糕兒︰“于叔叔,我可不是在說好听話,我說的是真話呢。”
年文景︰“……”
他現在啥話都不想說。
他覺得自己這趟回去之後,有必要跟他家小閨女學學如何說好听話,說得好听話還不能讓人家听出來是在拍馬屁,而是要發自肺腑、真心實意的說心里話。
于偉把父女倆帶到一家小飯店,很熟練地跟飯店里的人打了招呼,然後問年糕兒︰“年糕兒啊,你喜歡吃啥東西,你跟叔叔說,叔叔今天請客,你想吃啥叔叔都給你買。”
年糕兒立刻說︰“叔叔,我早上就吃了雞蛋糕,我現在正餓呢,我要是吃的多,你嫌棄我不?”
于偉瞪大眼楮說︰“咋可能?你吃的越多,叔叔越高興,咋可能會嫌棄你呢,不嫌棄的。”
于偉跟老板點了好幾個菜,魚、肉、雞塊,外加一盤青菜和一碗蛋花湯,年文景好不容易才擋住不讓他繼續再點。
年糕兒見里面有自己喜歡吃的,也就順著爸爸的話說,“于叔叔,你點了好多好吃的了,不要再點了。咱們不能浪費,要發揚勤儉節約的好作風。”
于偉“哈哈”大笑,“對對對,听我們年糕兒的,就是要勤儉節約,發揚不浪費的好作風,那叔叔先不點了,夠吃了就行,如果不夠了,叔叔再給年糕兒點成不?”
年糕兒點頭︰“好咧,于叔叔你別拿我跟爸爸當客人,咱以後就是親戚了,電視上說是全世界有好多好多人,可不是每個人都能在我家遇見的,你看你那天晚上出現在我家,這就是緣分吶!”
年文景︰“……”
咋辦?他被小閨女的這些話說得臉都快紅了!
小閨女啥時候這麼會說好听話呀?
這一套一套的,都是從哪學來的呀?
關于在拉家長這件事上,年糕兒遠遠比年文景要會說大槐樹下的天可不是白聊的。
而且,年糕兒總有吃人嘴短的感覺,一旦雙方結束上一個話題都不說話,出現冷場的情況時,年糕兒一定會把話題給帶起來。
就比如現在,剛剛于偉問完路上無不無聊之後,話題突然冷了下來。
于偉跟年文景同時端水喝了,年糕兒下一秒就開口了,“于叔叔,你家里有小孩不?你家小孩多大啦?我能跟你家小孩當好朋友不?”
于偉提到孩子,那話題肯定是不斷的。
他就是因為有小孩,所以看到年糕兒這種聰明的小孩才喜歡呢。
那些還沒結婚沒有小孩的大人,肯定不會察覺到小孩的可愛,只會覺得小孩叭叭說話,有點吵。
飯菜陸續端了上來,年糕兒的話終于少了,因為她餓了。
她拿起大筷子在手里,等年文景和于偉叔叔都動筷子之後,她才開始夾菜吃飯了。
兩人初次見面,年文景晚上還要騎車趕回去,所以都沒喝酒。
年糕兒吃飯很乖,這讓于偉看得十分羨慕,因為他家里的孩子挑食,這不吃那不吃的,但年糕兒不一樣,給她夾啥她吃啥,不給他夾,她自己也乖乖地夾自己那邊的菜。
于偉雖然沒說過啥,但是他一直都觀察孩子的行為。
從孩子的言行,可以窺探到大人平時的日常習慣和做派。
于偉就發現年糕兒雖然是鄉下窮人家的小孩,但是她很多吃飯習慣卻被養得很好,比如大人沒有動筷前,小丫頭就抓著大筷子,抱著大碗,乖乖地等著大人動筷。
等大人一開始吃飯了,小丫頭這才乖乖地吃飯,她夾菜時的習慣也很好,非常小心地不讓筷子戳到爸爸的臉,不小心踫到爸爸的下巴了,她還會乖乖地說對不起。
還有就是小胖丫的筷子不管夾到啥東西,她都會夾到自己的碗里,絕對不會因為某個東西不好吃,就用筷子撥到桌子上,關于這一點于偉家的小孩就有壞習慣,為此,孩子還被他老婆用筷子打過手。
但是年糕兒作為小孩子,在吃飯的習慣上,真的是沒有一丁點不好的地方。
年糕兒一碗飯吃完了,她站起來,自己拿大勺子往碗里舀湯,年文景趕緊伸手接過來︰“年糕兒啊,湯還有點燙,爸爸給你舀,你乖乖坐著。”
年糕兒兩只小手乖乖的放在腿上,開口對年文景說︰“謝謝爸爸。”
年文景︰“……”
咋弄啊?小年糕現在裝得太乖了,讓他都有點不適應了。
但外人在場,年文景肯定不會拆他家小閨女的台啊!
這是年糕兒這一系列得體乖巧的舉動,這讓于偉對年文景的印象非常好,不愧是高中生,也只有這樣的人,才能把孩子養得這麼好。
于偉松口氣,笑眯眯地看著年糕兒說︰“難怪我們年糕兒長得胖嘟嘟的,很可愛,原來吃飯這麼乖的!”
年文景緊張,完蛋,小閨女肯定要不高興了。
結果,年糕兒還是沒高興,只是問︰“于叔叔,你說像我這樣大的小孩是胖一點好,還是瘦一點好?”
于偉一愣,他抬頭看了年文景一眼,年文景緊張地咽了下唾沫,不知道咋提示。
于偉想了想,說︰“像年糕兒這麼大的小孩,健康就是最好的。你說吃胖一點有壞處嗎?當然沒有了,胖一點的小孩,冬天不怕冷啊,身上肉乎乎的,咋樣都凍不著人。”
年糕兒很認真地回想自己冬天的時候,是不是不怕冷。
如果她冬天的時候怕冷,就說明她還夠不胖,如果她冬天不怕冷,就說明她身上肉乎乎的,應該是胖小孩。
年糕兒想啊想,終于她想起來了,她冬天還穿媽媽給她做得花棉襖呢!
因為不穿的話,她就會打噴嚏,還會流鼻涕,所以她冬天是怕冷的。
年糕兒的底氣頓時就出來了,原來她怕冷是因為太瘦啦!
所以她現在要使勁吃,吃得有一點肉,冬天才不怕冷啊!
年糕兒很滿意于偉叔叔說得話,“于叔叔,難怪你家開那麼大的廠,你可真是太會說話了。”
于偉︰“哈哈哈,是嗎?你這話于叔叔可愛听了!”
年糕兒︰“于叔叔,我可不是在說好听話,我說的是真話呢。”
年文景︰“……”
他現在啥話都不想說。
他覺得自己這趟回去之後,有必要跟他家小閨女學學如何說好听話,說得好听話還不能讓人家听出來是在拍馬屁,而是要發自肺腑、真心實意的說心里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