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檔︰換個姿勢再來一次

第1647章 咱老百姓,今兒真高興!!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咖啡就蒜 本章︰第1647章 咱老百姓,今兒真高興!!

    火箭院里,為期兩個月的集體攻關剛結束沒兩天,但工程項目階段成果分組說明會的氣氛卻絲毫不顯輕松。

    會議室牆上掛著的攻關倒計時牌定格在“0”,每個人臉上都看不到松懈,只有更深的疲憊和緊繃。

    馬闖坐在靠窗的位置,面前攤著厚厚的筆記本和幾份邊緣已經卷起的資料。

    穿著和周圍老技術員們一樣略顯肥大的藍色工裝,之前被曾敏帶著“美容”,花了一百多大洋修剪出的一頭掛耳短發,早已經沒了型,亂糟糟地支稜著。眼下一片青黑,不過那雙眼楮忽閃忽閃的,像戈壁夜空里的星。

    一邊听著台上的講解,手里的筆一邊在一張草稿紙上畫著自創的名為小劍人十八式的火柴人兒。

    剛想著透過凝著一層薄薄的水汽的窗玻璃,看看外面的世界,就听到一聲,“下面一個子項目的匯報人,馬闖。”

    終于輪到她了,馬闖忙收拾起桌上的資料,站起身,走到投影幕布前,動作利索地插好u盤,打開自己那份標題為《xx7項目氣動熱環境數值模擬與湍流模型修正初步結論》的ppt。

    “嗯哼!各位老師,下面有我匯報一下攻關階段,在高溫湍流邊界層參數非線性失穩預測方面的工作。”

    馬大姐的聲音有些沙啞,沒有絲毫寒暄,直接切入主題。

    “核心問題是現有標準ke模型及改進型在預測再入段峰值熱流時,與三次地面風洞試驗數據存在系統性偏差,最大誤差達到372,無法用于指導設計”

    幕布上開始快速閃過復雜的公式、流線圖、雲圖和密密麻麻的數據表。

    “我們的切入點是分析標準模型在高速、高溫化學非平衡流條件下的適用性局限性重點關注了壓縮性效應、湍流、化學反應耦合以及壁面函數在極端條件下的失效問題”

    語速極快,配合著ppt上精準的圖表,推導論證過程大開大合,天馬行空,但又在細節處,邏輯鏈條嚴密得像甚至有些鋒利,一點兒都不符合靈秀細膩的外表和略顯縴瘦的體型。

    “這是基于sca公式引入局部旋轉修正後的新模型框架這是采用大渦模擬(les)對邊界層轉捩區域的初步解析結果,注意這里的小尺度渦結構這是我們構建的新模型計算值與三次風洞試驗數據的對比。”

    說到這兒,馬大姐停頓了一下,激光筆的紅點重重圈住最後一組數據,“偏差率降至這個區間以內。”

    看到幕布上顯示的數據,讓底下有些低低的議論聲。這個區間,意味著極大可能解決了困擾項目多年的瓶頸。

    馬闖仿佛沒听到,繼續往下說,詳細解釋了模型構建的每一個環節、參數選取的依據、計算過程的優化以及結果的可靠性分析。

    甚至隨手在一塊黑板上推導了兩個關鍵公式的修正項來源,筆跡潦草卻準確,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篤定。

    三十分鐘的匯報沒有任何花哨的東西,全是硬核的公式、數據和推理,扎實得令人窒息。

    匯報結束。會議室里安靜了一瞬。

    安靜過後,坐在對面的一位戴著深度眼鏡、頭發花白的工程師清了清嗓子,他是項目部下屬氣動載荷分組的副組長,姓劉。

    “小馬啊,”這位扶了扶眼鏡,語氣還算平和,“你的模型看起來很新穎,計算量也不小。但是,你這個區間的偏差,和我們分組過去幾年基于大量試驗積累的經驗參數預測趨勢,存在根本性的矛盾啊。”

    說著,看了看周圍,幾個同組的人微微點頭。

    劉工繼續道,“如果按你的結論尤其是這個熱能那我們之前很多基于原有模型和經驗參數進行的結構強度設計、防熱材料選型,豈不是都要推倒重來?”

    “這個代價,項目周期承受不起。敢于創新是好事,但也要尊重積累下來的經驗,尊重經過實踐反復驗證過的東西。你這麼顛覆性的依據足夠充分嗎?不能為了追求理論上的新穎,忽視工程應用的穩健性。”

    這話听起來語重心長,但里面的意味卻讓馬大姐的呆毛立刻立了起來。

    等劉工說完,另一個看起來也四十出頭的技術員接了話茬,但語氣就沒那麼客氣了,“小馬,你這個模型里面,關于湍流渦粘系數的這個修正項,我看到你證這個,引入得是不是太隨意了?”

    “物理依據足夠充分嗎?還有,你這里的網格獨立性驗證做得夠不夠?別是計算誤差剛好湊巧和試驗數據對上了吧?這種巧合我們在項目里也不是沒見過。”

    繼而又一個人補充,目光帶著審視,“是啊,而且,你這一修正,幾乎把我們組前期給出的氣動熱環境預示結果全盤否定了。”

    “這牽扯到的不僅僅是熱防護設計,整個結構傳熱分析、乃至部分儀器艙的布局可能都要調整。動靜是不是太大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劉工輕輕咳了一聲,像是要打圓場,“工程實踐,尤其是我們這種型號,講究個穩扎穩打。有些經驗,不是書本上和算例里能完全涵蓋的。小馬你是女同志,心思細,抓細節是優勢,但有時候也得從大處著眼,看看整體協調性。”

    最後那句話輕飄飄的,卻像一根細針,精準地刺了一下。

    會議室里安靜了一瞬。幾個老資歷的工程師默默抽煙,目光在匯報人馬闖和發言的幾人之間移動。

    而朱成君坐在第一排正中,手指間夾著一支筆,面無表情地看著。

    馬闖沒立刻回話。她微微偏頭,看著那幾位,那雙大眼楮里先前匯報時的專注冷靜迅速褪去,一種混合著詫異、不爽和極度自信的光亮了起來,像戈壁灘上剛剛升起的太陽。

    “劉工,”她開口,沙啞的聲音比剛才清冽了幾分,但語速卻更快了,像子彈開始上膛,

    “首先,科學結論的正確與否,不應該由它是否推翻過去的經驗或者需要付出多大代價來決定,而應該由它是否更接近客觀事實來決定。”

    “如果過去的經驗被證明存在系統誤差,那麼推翻它就是進步的必要代價。否則,我們和那些抱著地心說死不松口的有什麼區別?”

    劉工剛要張嘴,可馬大姐根本不給反駁的時間,激光筆猛地指向屏幕上的數據表。

    “您說經驗參數。好,請看三次風洞試驗原始數據,編號t07103至105,熱流峰值點對應的壁面壓力梯度分布。再看你們分組提交的、基于經驗修正後的預測報告,附錄b,圖3。是否存在人為平滑壓力梯度突變峰值的跡象?”

    “這種對原始數據的經驗性處理,才是導致後續一系列預測偏差的根源,這不是尊重經驗,這是對實驗數據的不尊重。”

    劉工的臉色瞬間變了。

    馬大姐這時已經猛地轉向第二個人,“王工,你問我湍流渦粘系數修正項的物理依據?好,ppt第十三頁,參考文獻7至12,這些都是經過我們歷年實踐驗證和國際標準驗證過的數據,其中9和11明確指出了標準模型在高馬赫數下的這項缺陷及修正理論。”

    “請問,您質疑的具體是哪一篇的哪個結論?或者,您有更權威的、能否定這些研究的依據?”

    那個被點名的王工臉一下子漲紅了,嘴唇囁嚅著,一時竟說不出具體篇目。

    “至于網格獨立性驗證!”馬闖的聲音陡然拔高,瘦瘦的身軀,好似帶著一種咄咄逼人的氣勢,“報告附件四,第27頁至35頁,詳細記錄了七套不同密度網格的計算結果對比及誤差分析!”

    “最大誤差低于15!這是超算中心經過嚴格校驗後出具的計算資源使用報告和結果有效性認證!”

    “啪”地一聲,馬大姐把一份厚厚的附件材料拍在桌上,“您是指這個嗎?需要我現在念給您听,還是您更相信自己的經驗猜測?”

    這一聲“啪”,好像打響了了一場辯論的發令槍。

    會議室里氣氛逐漸炙熱,以劉工為首的項目組成員試圖爭論,引經據典,甚至搬出某些權威的名字,但馬大姐的反應快得驚人。

    好像能把整個項目的海量數據都裝在腦子里,隨時調用。任何一個模糊的指摘,都會被她迅速轉化為具體的、可量化的問題點,然後用更扎實的計算、更清晰的邏輯,甚至當場進行簡化演算,給頂回去。

    而且似乎被激起了骨子里的那股子天地不怕的“凶性”,言辭越來越不客氣。

    “……忽略明顯的數據異常點,這不是嚴謹,這是鴕鳥心態!”

    “……用線性近似去處理高度非線性問題,得到錯誤結果是必然,得到正確結果才是偶然!”

    “……我們的科研精神在哪里?!”

    一連串的反擊,又快又狠,每一下都砸在要害上。數據、文獻、流程,她甩出的全是硬邦邦的證據,邏輯嚴密得無懈可擊。

    那幾個人被噎得臉色青白交加,有人想開口反駁,卻發現自己抓住的點根本站不住腳,反而更顯露出他們的準備不足和那種根深蒂固的、對年輕女性技術人員的輕視。

    會議室里鴉雀無聲,只有投影儀風扇嗡嗡作響。

    馬闖卻似乎還沒說完,目光掃過對面那幾人,一步到投影幕布前,手掌猛地切向上面那條剛剛被質疑為鴻溝的曲線,話語里的諷刺意味更濃了。

    “這道鴻溝,不是靠熬年頭、憑資歷就能跨過去的!是靠算出來的!是靠實驗驗證出來的!是靠一顆顆螺絲、一組組數據硬磕出來的!”

    “幾位老師一直強調經驗、強調實踐。我很認同。但科學的經驗是建立在尊重客觀數據和嚴謹邏輯之上的,而不是抱殘守缺、固步自封的借口。”

    “如果因為害怕推翻過去的結論、害怕承認之前的不足,就對新發現、新修正視而不見,甚至試圖用資歷和臆測來壓服,這不是搞科研的態度,這是”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馬闖同志!”一直沒言語,冷眼旁觀的朱成君終于開口,聲音不高,卻自帶一股冷冽的威嚴,瞬間壓住了場子里劍拔弩張的氣氛。

    所有人都看向主位。

    朱成君放下筆,目光平靜地看著馬闖,“注意你的言辭。討論技術問題就事論事,不要引申到其他方面。要尊重同志,團結協作。”

    馬闖抿緊了嘴,腮幫子動了動,迎著自己小師姑那看不出情緒的目光,梗著的脖子一松,肩頭一塌,剛才顯得小了許多的工作服,好像又變大了。最終吐出兩個字,“哦,好。”

    有了朱成君的介入,接下來的討論在一種略顯壓抑的氣氛中進行,質疑的聲音小了許多。

    馬闖也不再夾槍帶棒,而是將所有攻擊都嚴格限制在公式、數據和邏輯的層面。

    最後討論結束,朱成君目光掃過全場,“馬闖同志匯報的模型修正有其依據,數據對比和實物殘骸分析是有力的佐證。”

    “當然,新模型的可靠性仍需進一步驗證和迭代。各分組下來後,要基于這些新情況,重新評估對本領域工作的影響,積極應對,限期拿出調整方案。繼續吧,下一組。”

    又進行了兩個小時,會議終于結束。

    人們收拾東西陸續離開,低聲交談著,不少人離開時目光復雜地瞥一眼正在漫不經心整理自己那摞寫滿密密麻麻小劍人兒稿紙的馬大姐。

    “人之初性本善,老子不吃傻子的蛋,性相近習相遠,不和笨蛋一邊兒見”

    馬大姐嘴里嘀咕著,剛起身。

    “馬闖,你留一下。”朱成君的聲音從身後傳來。

    “啊,您說我啊?”馬闖左右瞅瞅,指了指自己。

    “這屋里還有第二個馬闖?”

    “哦。”

    跟著朱成君走進那間熟悉的辦公室,馬闖雙手背後,站得筆直。

    朱成君走到辦公桌後坐下,拿起保溫杯喝了一口水,抬眼打量站在面前的馬闖,臉上還帶著剛才爭論時未褪盡的銳氣,但眼神已經平靜下來。

    “假期怎麼安排?”朱成君忽然問,語氣平淡得像在問天氣。

    馬闖愣了一下,顯然沒料到是這個問題,老實地回答,“報告主任小師姑,在燕京待幾天,處理點私事,然後就回長安過大年噠。”

    朱成君點點頭,沉吟片刻,抽屜里拿出一張假條,邊寫邊說道,“嗯。多給你兩天假。正月初十再回來報到。”

    頓時,馬闖眼楮瞬間睜大了些,滿是意外。

    火箭院任務緊張,假期向來卡得很死,尤其是他們這種關鍵項目組。

    “小師姑,這,天上掉好事兒,能輪”

    “怎麼?不需要?”朱成君抬眼瞥她。

    “嘿嘿,需要,需要,謝謝小師姑!”馬闖立刻應道,忙接過假條,但還是有點懵。

    朱成君沒解釋為什麼,只是淡淡地交代“回去好好陪陪爸媽。路上注意安全。節後回來,還有硬仗要打,還有你的論文也要準備開題了,別整天稀里馬哈滴。”

    “今天會上提到的問題,尤其是劉工他們組提出的質疑,別不當回事兒,想想人家話里對的地方。另外,趁假期再梳理一下,準備好更詳細的材料和數據支撐。”

    “學術上可以自信,但落實到工程驗證,必須步步為營,每一個數據點都要能經得起最苛刻的審視。明白嗎?”

    “明白!保證完成任務!”馬闖大聲回答,習慣性的敬了個禮,心里那點意外變成了隱隱的激動和受重視的感覺。

    “嗯,去吧。提前祝你和全家春節愉快。”朱成君揮揮手,低下頭開始看文件,仿佛只是做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哦,那,那也祝小師姑和師姑夫春節愉快啊!”

    馬闖一個跳步,轉身,出溜一下,趁著朱成君沒反應過來,竄出了了辦公室。

    出了門,走廊里,沒走幾步,低頭看著手里那張多給了兩天假期的紙條,眨了眨眼,半晌,嘴角控制不住地、一點點地翹了起來,“ua!噫,美滴狠,美滴狠吶!”

    把紙條仔細折好,塞進工裝口袋,用力拍了拍,把小紅書包往肩頭一掛,哼哼著,“咱老百姓啊,雞兒個真高興,咱們老百姓啊,雞兒個真高興,喲吼喲吼喲~~~~”

    一步一跳的奔下了樓。

    听到走廊里傳來的稀奇古怪的笑聲歌聲,朱成君等了等,抬起頭,看向窗外,瞧見一個雀躍著的小紅書包,拐過一個彎兒,消失在路口。

    嘴角微不可查地向上彎了一下,低聲自語了一句“這小猴子”

    又拿起筆,在台歷上“正月初十”那個格子旁,輕輕畫了一個小小的星號。

    喜歡回檔換個姿勢再來一次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回檔換個姿勢再來一次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回檔︰換個姿勢再來一次》,方便以後閱讀回檔︰換個姿勢再來一次第1647章 咱老百姓,今兒真高興!!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回檔︰換個姿勢再來一次第1647章 咱老百姓,今兒真高興!!並對回檔︰換個姿勢再來一次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